田浩教授的《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对使中国思想为人理解有大的贡献,而且特别有助于向我们展示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历史性。本书选择了12世纪中国儒家思想的某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包含在两位对手——朱熹与陈亮之间所发生的论辩之中,认为中国的功利主义伦理取向能与儒家伦理相联。
| 书名 | 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作者 | (美)田浩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田浩教授的《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对使中国思想为人理解有大的贡献,而且特别有助于向我们展示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历史性。本书选择了12世纪中国儒家思想的某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包含在两位对手——朱熹与陈亮之间所发生的论辩之中,认为中国的功利主义伦理取向能与儒家伦理相联。 内容推荐 南宋时期,中国文明正面临严重危机,而正是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忧患,在当时的儒者间引发了“道德伦理”与“事功伦理”之争。“明道谊而计功利”,遂成为冲出程朱框架的新口号,显示出儒学发展的新倾向。在“责任伦理”的原则已成为共识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思想脉络,或可为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回应,寻找到传统的哲学资源。 中国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使命,乃在于潜心到过去的生存境遇下,考察古人的思维过程。田浩教授的《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这本成名作,在新发现的陈亮作品的支持下,具体探讨了陈亮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宋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参照着两位论辩对手的具体阅历及性格,展示了陈亮、朱熹间的“道德与事功”之辩,从而再现了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缘此,《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被汉学宗师史华慈推许为自己所读到的“以西方语言叙述宋代儒学思想多种特征的最生动、最易理解的作品之一”。 目录 中文版序 序 谢辞 导言 众家眼中之陈亮 本书对陈亮的评价 新发现的陈亮著作的1212年版本与标准版本 第一章 儒学两极化及其在宋代思想中之演进 早期儒学中的问题及分化 宋学内部的倾向:从道的全体到道的部分 道学及其与宋学中其他派别之冲突 南宋:从宽容到对立 12世纪80年代陈亮挑战朱熹前的浙江道学 第二章 陈亮思想与性格的发展 1143—1168:陈汝能在年轻时代 1168—1 178:陈亮在道学与政治保守主义的过渡阶段 1178—1194:陈同甫在功利主义与相对主义阶段 第三章 争论过程中的性格因素及二者关系 第四章 政治中的道德问题 陈亮:功利主义的事功伦理学 朱熹:个人德性与动机伦理学 第五章 历史中的道与其他价值 陈亮:相对与内在的道 朱熹:基本价值的永恒完善 陈亮的相对主义与某些政治原则的绝对性 第六章 从收复华北及学派分化看政治与朱陈之辩 关于收复华北之不同观点 朱陈之辩对于学派分化的影响 结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