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杂志,需要具有“杂”和“志”的两种特质,“杂”是需要信息量丰富,“志”需要反映并引导行业的话语和思潮。因此,《中外景观》希望在有价值的信息和有意义的话题两方面为读者提供理想的交流平台。本期《中外景观》,加入了“评论”板块,虽然很小,但是希望能够由此引发读者客观而深刻地思考。其实景观界并不缺乏声音,而是缺少表达声音的平台。在阅读板块中,选取了世博会中国馆屋顶绿化和混凝土在景观中的应用两个专题,希望读者在扩大视野的同时,还能获得有益的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卷首语
做一本有用的杂志
评论
资讯
特别报道
《中外景观》在路上
朗道杯未来多为人居景观设计大赛纪实
话题
老柳树的见证
生态、文脉——西部景区建设的灵魂
基于生态学角度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以云南腾冲北海湿地公园规划为例
湿地的景观性和功能性思考——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王向荣
湿地景观的“深度”与“浅度”——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朱建宁
绝知此事要躬行——访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
宁波慈溪GEF湿地项目的创新技术和综合效益研多
项目
深圳石岩大树林公园
新疆克拉玛依公园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花园
奥斯陆南森公园
安克雷奇博物馆扩建工程(2004-2009)
无限印象
阅读
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混凝土之美
City·People·Light理想国——用灯光探寻城市的“文脉”
与众不同的中国和与众不同的TVS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