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籍丧秦火,馀烬昔褒崇。
岂系今古文,区区争异同。
常怪经生家,淫词助之攻。
厚颜托师承,排击称名通。
古诗文 | 斋中读书十二首(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
释义 | 斋中读书十二首(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东韵 题注:乙未作 六籍丧秦火,馀烬昔褒崇。 岂系今古文,区区争异同。 常怪经生家,淫词助之攻。 厚颜托师承,排击称名通。 其二(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题注:乙未作 古人引旧言,字句多出入。 何独墨子书,字字皆剿袭。 持此證古文,其端已固执。 乃谓尚书篇,惟墨是摭拾。 任意为增损,此注而彼挹。 不参五帝纪,妄议何时息。 其三(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虞韵 题注:乙未作 左氏引夏书,多属大禹谟。 论人当属夏,论书当为虞。 征南失考核,遽谓夏书无。 漫以佚书名,藉口资陋儒。 襞积左氏文,此议毋乃诬。 其四(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鱼韵 题注:乙未作 梅赜伪古文,在传不在书。 岂其孔传伪,古训亦子虚。 汉家贵师承,陋习久不除。 伏生口授外,轻慢孔壁储。 发原在宣圣,逐未忘厥初。 其五(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支韵 题注:乙未作 全诗三百篇,蔽以无邪思。 新安违卜序,乃有淫奔词。 再传及王柏,诞妄尤不支。 删替死麇篇,二南蒙诟訾。 更据平王号,编次王风移。 降及郑卫风,一一屏斥之。 私议曲阜本,白璧留瑕疵。 蚍蜉撼大木,徒为后世嗤。 其六(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职韵 题注:乙未作 春秋明大伦,首在诛乱贼。 公羊今文家,陈说多荧惑。 蔡仲出君事,悖逆难可饰。 乃曰姑舍是,行权道乃得。 此岂圣人意,人道将灭熄。 董生汉大儒,繁露有遗忒。 其七(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纸韵 题注:乙未作 左氏传春秋,道在阐经旨。 鲁事并称我,灼然为鲁史。 巧言并足恭,实同圣人耻。 宋儒好异说,乃曰彼非是。 别有古闻人,名同偶然耳。 彼实羞巧言,胡更巧言拟。 不知史官例,据实以为纪。 载笔详辞令,何用辨臧否。 禹鼎铸神奸,岂为心所喜。 彼云古闻人,当为何代士。 既非冥漠君,宁独无居里。 漆园荒唐辞,乃出程夫子。 其八(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鱼韵 题注:乙未作 大易本人事,百端慎厥初。 扶阳而抑阴,此意诚不虚。 阳极亢有悔,道在损有馀。 穆姜遇随卦,四德不敢居。 南蒯占黄裳,终嫌不相如。 大要戒占险,庶令倖心祛。 荒荒秦汉后,遂成卜筮书。 其九(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真韵 题注:乙未作 孔门既散处,遗泽在孟荀。 言性别善恶,务在觉斯民。 于善返其故,于恶当自新。 异流本同源,不孤必有邻。 私淑在曾氏,各极醇乎醇。 世传荀卿书,苦无明眼人。 审定非十子,卓哉王应麟。 其十(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问韵 题注:乙未作 书读贵识字,乃免望文训。 不显即丕显,诗意岂容紊。 书言殪戎殷,壹衣并音近。 古书多叚借,此例何待问。 索涂求鄦君,或者不于靳。 其一十一(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纸韵 题注:乙未作 鄦书十二辰,于已训为止。 此即已止字,反已乃为己(以古文)。 古文以同台,女台是为始。 姒文列新附,大徐荒厥旨。 近人雷俊书,乃更伪成似。 不从古籀求,多端谁能理。 其一十二(清末民国初·曹家达) 押支韵 题注:乙未作 礼失求诸野,字亦有文之。 古文甲为十,借押示不欺。 来音古如累,来麦谁不知。 止牛声如告,借为忠告词。 发电名起阵,古音无可疑。 村农不识字,乃为万世师。 |
随便看 |
|
古诗文辞典共收录539370条诗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美文的文言文翻译、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