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 lun tun zao
hú lún tūn zǎo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abcd形式的成语
走马观花 不求甚解 生搬硬套 生吞活剥 一知半解 鹘仑吞枣
寻根究底 含英咀华 举一反三 咬文嚼字 细嚼慢咽 贯通融会 融会贯通 穷原竟委
1、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2、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3、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4、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5、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6、我们要借鉴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切不可囫囵吞枣,应该厚积薄发,如老马识途一般循序渐进。
7、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8、如果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让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即使在学生的头脑里填塞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他们的思考力。
9、学习知识绝对不能囫囵吞枣,马虎了事,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彻底。
10、想囫囵吞枣消化吸收新信息是困难的。
11、学习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而要细嚼慢咽;运用知识更不能张冠李戴,而要细心!
- 壶天日月
- 怙恶不改
- 壶浆箪食
- 忽冷忽热
- 呼鹰走狗
- 忽忽不乐
- 呼群结党
- 忽隐忽现
- 怙恶不悛
- 囫囵半片
- 怙才骄物
- 壶里乾坤
- 户列簪缨
- 壶中日月
- 怙恩恃宠
- 怙过不悛
- 护过饰非
- 怙顽不悛
- 怙终不悔
- 户枢不蝼
- 囫囵吞枣
- 囫囵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