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帖全集》是中国最早编选镌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北宋淳化三年,太宗出内府收藏历代墨迹,命王着摹勒刻成。原版置于秘阁,因刻于淳化年间,收集历代帝王、名臣及著名书法家的书迹。《中国法帖全集》为古代书法的传播以及对后代的书法影响极大。启功等编的《中国法帖全集(2共2册)(精)/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为其中一册,可供书法爱好者赏析。
《绦帖》为北宋潘师旦於皇佑、嘉佑间所刻。帖以《淳化阁帖》为基础,编入其他法帖增减而成。因刻於山西绦州,故称《绦帖》。全帖二十卷,分上十卷,下十卷,是一部宋代重要的法帖。潘师旦擅长书法,又通镌刻。此帖骨法清劲,自有特色。《绦帖》因潘氏析产,有公私二本,流传《绛帖》二十卷原刻已不存在。《中国法帖全集》之本册所收,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末涿州冯铨旧藏本。启功等编的《中国法帖全集(2共2册)(精)/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在冯藏後流传有绪,其中虽有补配,但在流传《绦帖》中仍是一部善本,是为上册:帖後又采用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藏宋拓残本作为参考,是为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