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少年阅读书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沈志冲、陶国良主编的《青少年阅读书》是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书。这本书让你读了还要读,又再读,常常读,于是,它可能成为经典。

这是一本让人成长的“成长书”,是一本让你“白日做梦”的书,是一本“书中书”。本书会让你永远年轻,永远有青春。

内容推荐

沈志冲、陶国良主编的《青少年阅读书》响应“全民阅读”国策的号召,针对目前青少年读书越来越少、学校教育不重视学生阅读的现实问题,选摘优秀经典名篇,传达读书成才、成人、成事的理念,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培养读书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优秀读本。

目录

书与成长

闻香识书

读书癖好

书山有路

选书买书

阅读经典

读有所思

附录

试读章节

读书改变人生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路。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具体阐述了阅读不同书籍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也是从另一方面阐释了“读书改变人生”的哲理。

阅读描写杰出人物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

文学作品是影响人的心灵的有力手段。

阅读自然书籍是发展思维和认识能力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

不论哪类书籍的阅读,都是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

课外书籍的阅读,是了解和影响学生个性的门径,它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所以,他号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书籍成为青年一代的挚友!”

其实,读书正如饮食,不同的饮食往往造成人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同样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还是这位大教育家说得好:要培养一个人,设计一个人的个性,就努力帮助他从小建立起自己的“小藏书箱”,建立起他独特的读书体系。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亡国2000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重要原因;酷爱读书,不能不说是犹太人不仅在全世界的富豪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的重要原因。一句话: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热爱读书的国家,必定是不断向上的国度。

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狭窄化了。现在的应试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书。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黯淡。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

“读书改变人生”,我想通过最近读到的一位普通作者——黑龙江青年阿穆尔的一篇文章来与大家一起领略、品味这个定律的意义和价值。他这样写道:

我在少年时期读了一本苏联小说《明天到海洋去》。这本小说叙述的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假期到黑海上航行的故事。读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幻想着有朝一日到远方,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漫游。长大后,我特别钟情于旅游,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是《明天到海洋去》点燃了我投入大自然怀抱的热情和激情。

后来,我做过汽车搬运工、更夫,烧过锅炉,卖过烧饼,还当过编辑、秘书、代课教师,进过机关工作;我在乌苏里江边承包过土地,在俄罗斯当过倒爷,在北京做过小报记者。现在,我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为此感到骄傲。是书给我提供了生活基础,它是我的衣食父母。1996年,我在北大荒承包土地时,白天干活,晚上点起蜡烛,读随身带着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2000年,我在北京漂泊时,一边忙着记者工作,一边忙里偷闲读《李普曼传》……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性格、爱好、禀赋、气质、思想和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学无止境,行者无疆。书陪伴着阿穆尔成长,也祈愿它能一生伴你我左右!

P2-4

序言

让你爱不释手的一本书

成尚荣

给书写序,极具挑战性。挑战你的眼界与眼光,挑战你的领悟力与判断力,挑战你思想的张力和文化的实力。我愿意接受这一挑战。谢谢老朋友、好朋友沈志冲先生和他的朋友陶国良先生给我的这一在挑战中发展的机会。

写序的实质是写读后感。重要的不是评说,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是意义的生长、创造性的启迪;重要的也不是褒扬,而是从书中发现自己,找到一个比较坐标体系。谢谢志冲先生和国良先生为我提供了一个关于读书的坐标,在坐标中发现自己的未来。

把读《青少年阅读书》诸多的读后感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的表达:这是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书。这本书让你读了还要读,又再读,常常读,于是,它可能成为经典。

这是一本“成长书”。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各种力量,有知识的力量,想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在这些伟大的力量中,少不了书的力量。书的力量具有涵盖性,涵盖了知识、道德、思想的力量,等等。书的力量具有生成性,可以生成知识、道德、思想,还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归根结蒂,书,读书,让你健康、幸福地成长。

这是一本让你“白日做梦”的书。夜晚做梦当然非常美好,但往往是虚幻的,实现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而白日做梦,让梦既遥远又现实,既在天上又在地上,可以实现。读书中我们可以生成少年梦、青春梦、中国梦。

这是一本“书中书”。无疑这是一本书,但书中还有书,每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就是一本书,一篇篇文章组成书的海洋。书的汇集,书的精萃,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无限的世界,无限的宇宙,许许多多的知识、思想在你眼前闪光,一个个名家为你竖起一根又一根人生标杆。“书中书”,可以说是关于读书的“书中之王”。

由此想到两个命题。一是学校该建在哪里?图书馆该建在学校里,但处处都有书,人人都在读书,时时处处都有书可读,学校不就是建在了图书馆里吗?二是图书馆该建在哪里?图书馆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意义的文化存在,图书馆应该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图书馆,这个民族就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伟大民族。

我已不是青少年了,但还是爱读《青少年阅读书》。我的感悟与体会是,《青少年阅读书》会让你永远年轻,永远有青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