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全译本)(精)/经典译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儒勒·凡尔纳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与当今的硬科幻相比,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算不得科幻,而更像一部游记小说。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过程中,南美和澳洲大陆的奇骏风光和风土人情一一展开,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海上历程栩栩如生,给读者展现了一幅19世纪世界的风貌,具有很强的阅读性。翻译家陈筱卿的文笔优美,法语原本转换成汉语同样具有极大的魅力。

内容推荐

儒勒·凡尔纳著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于1865~1866年,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共3卷70章。小说故事发生在1864年,讲述了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具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

目录

第1章 双髻鲨

第2章 三封信件

第3章 玛考姆府

第4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议

第5章 邓肯号起航

第6章 六号舱房的乘客

第7章 巴加内尔的来龙去脉

第8章 邓肯号上又添了一位侠肝义胆的人

第9章 麦哲伦海峡

第10章 南纬37°线

第11章 横穿智利

第12章 凌空一万二千尺

第13章 从高低岩下来

第14章 天助的一枪

第15章 巴加内尔的西班牙语

第l6章 科罗拉多河

第17章 南美大草原

第18章 寻找水源

第19章 红狼

第20章 阿根廷平原

第21章 独立堡

第22章 洪水

第23章 像鸟儿一样栖息在大树上

第24章 依然栖息在树上

第25章 水火无情

第26章 大西洋

第27章 返回邓肯号

第28章 云中山峰

第29章 阿姆斯特丹岛

第30章 巴加内尔与少校打赌

第31章 印度洋的怒涛

第32章 百努依角

第33章 一位神秘水手

第34章 到内陆去

第35章 维多利亚省

第36章 维迈拉河

第37章 柏克与斯图亚特

第38章 墨桑线

第39章 地理课的一等奖

第40章 亚历山大山中的金矿

第41章 《澳大利亚暨新西兰报》消息

第42章 一群“怪猴”

第43章 百万富翁畜牧主

第44章 澳洲的阿尔卑斯山

第45章 急剧变化

第46章 ALAND—ZEALAND

第47章 心急如焚的四天

第48章 艾登城

第49章 麦加利号

第50章 西兰的历史

第51章 新西兰岛上的大屠杀

第52章 暗礁

第53章 临时水手

第54章 吃人的习俗

第55章 一行人到了本该避开的地方

第56章 所在之处的现状

第57章 往北三十英里

第58章 民族之江

第59章 道波湖

第60章 酋长的葬礼

第61章 最后关头

第62章 禁山

第63章 锦囊妙计

第64章 腹背受敌

第65章 邓肯号缘何出现

第66章 审问

第67章 谈判

第68章 黑夜中的呼唤

第69章 塔波岛

第70章 巴加内尔最后又闹了个笑话

试读章节

第1章 双髻鲨

“您意下如何,麦克那布斯?”格里那凡爵士问少校,“不妨试一试?”

“您愿意的话,我也赞成。”少校平静地回答道。

“另外,”约翰·孟格尔又说道,“这种可怕的鲨鱼数量极多,捕杀不尽,我们正好遇上这个机会,既可除去一害,又可观赏到动人的一幕。何乐而不为呀?”

“那好吧,就捕捉它吧。”格里那凡爵士回答道。

爵士随即派人前去通知夫人。海伦夫人对此也颇感兴趣,便兴冲冲地来到了艉楼上准备观赏这动人的一幕。

海上风平浪静,海水清澈,大家清楚地看到那条大鲨鱼在海里蹿上蹿下地迅速游动着。只见它忽而潜入水下,忽而又跃出水面,动作矫健,勇猛无比。约翰·孟格尔船长逐一地下达命令。水手们按照船长的命令,把一条粗粗的绳子从右舷抛入水中,绳头上有一只大钩子,钩子上串着一大块腊肉。那鲨鱼虽远在五十码①以外,但却立即闻到了腊肉那诱人的香味,只见它如离弦之箭一般地冲了过来。霎时间,它便游到游轮附近。只见它那灰黑灰黑的双鳍在猛烈地击打着海水,尾鳍则在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径直地直冲那块腊肉而去。它的那两只突出的大眼睛,欲火直冒,贪婪尽显其中。当它翻转身子时,只见它那张大嘴大张开来,四排大白牙显现在人们的眼前。它的脑袋又宽又大,如同一把安在长柄上的双头铁锤。约翰·孟格尔船长没有看错,它果然就是鲨鱼中最贪馋的那种鲨鱼,英国人称它为“天秤鱼”,而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人则称它为“犹太鱼”。

邓肯号上的乘客们和水手们全都直勾勾地盯着那头大鲨鱼,只见它一下子便冲到钩子旁,突然一个打挺,身子一滚,吞下鱼钩,腊肉落入口中,粗绳被拉直,鲨鱼被钩住了。水手们赶忙转动帆架末端的辘轳,把那庞然大物吊了上来。鲨鱼发现自己已脱离水面,便更加奋力地挣扎起来,蹦跳不止。水手们见状,立刻又用另一根粗绳,打成一个活结儿,套住它的尾部,使之动弹不得。随即,鲨鱼很快地被吊上船来,抛在甲板上。一个水手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猛地一斧头下去,砍断了鲨鱼的尾巴。

捕捉巨鲨的一幕宣告结束;那庞然大物失去了威风,没什么可怕的了;水手们报仇雪恨的心情得以平复,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尚未得到满足。按照惯例,捕捉到鲨鱼之后,必须给它开膛破肚,在它的肚子里寻觅一番,因为鲨鱼什么都吃,水手们希望能够从其肚腹之中寻找到一点意外之物,再说,他们的这种希望并非次次落空的。

格里那凡夫人不愿意观赏这种恶心的“搜索寻觅”,便独自回到自己的舱房中去了。鲨鱼仍躺在甲板上喘息着:它身长约有十英尺①,体重大约有六百磅,这在鲨鱼中并不算太长太重,但是,天秤鱼仍旧可以归之于鲨鱼中最凶猛的一种。

水手们立刻三下五除二地便把这头鲨鱼给开了膛。鱼钩倒是被吞进了肚里,可却不见它肚里有什么东西,足见这只庞然大物已经许久未曾进食了。水手们大失所望,正要将其残骸抛人海中,水手长却突然发现它的肚腹中有一个粗粗糙糙的东西。

“嗨!那是什么?”水手长叫喊道。

“那个吗?那是块石头,”一个水手回答道,“它吞下石头好保持身体平衡。”

“瞎说!”另一个水手说道,“那是一枚连环弹。打进这混蛋的肚子里,它还没来得及消化哩。”

“你们都在胡猜什么呀,”大副汤姆·奥斯丁反驳道,“你们难道没有发现,这家伙是个醉鬼,它喝光了酒不算,还把酒瓶子也给吞进肚里去了。”

“什么!”格里那凡爵士惊呼道,“鲨鱼肚子里有只瓶子?”

“货真价实的一只瓶子,”大副回答道,“不过,这只瓶子显然不是从酒窖里取出来的。”

“那好,奥斯丁,”格里那凡爵士说道,“您把瓶子取出来,要小心点儿,海上找到的瓶子里往往都装重要的信件。”

“你还真的相信呀?”麦克那布斯少校说道。P4-5

序言

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63年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正式发行,从此一举成名,此后便开始从事写作职业,一直到1905年3月24日于亚眠逝世。

儒勒·凡尔纳一生写过五六十本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几十部戏剧以及其他短篇小说、诗歌、各种著作,其代表作为《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凡尔纳的大部分作品都收录于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系列作品集。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埃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开始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凡尔纳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随着20世纪下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科学幻想小说并非从凡尔纳开始,但在幻想的规模上,特别是在科学的语言性上,凡尔纳大大超过了前人。凡尔纳的才能在于,他实际上是在科学技术所容许的范围里,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在当时是奇妙无比的构想。因为这些构想符合科学的发展趋势,它们到了20世纪几乎全都成为现实。凡尔纳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尽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例如,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先仔细研究过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等科技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的科学幻想就是科学的预言。

同时,凡尔纳的作品并非枯燥的科学的图解,而基本上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他总是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尽管凡尔纳的创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甚广泛的阅读积累,但另一方面,他的每一次旅行都和小说的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893年,在接受采访时凡尔纳说道:“我喜欢乘游艇,但同时并不会忘记为我的书采集些信息。……我的每部小说都能从我的出游中获益。譬如在《绿光》中便可觅得我个人在苏格兰的艾奥纳岛和斯塔法岛游览中的经历和视角;还可以算上那次1861年的挪威之行……至于《黑印度》则与我在英格兰的旅行和对苏格兰湖泊的拜访有着联系。《漂浮的城市》一书,取材于我在1867年搭乘‘大东方’号对美国的访问。……《桑道夫伯爵》来源于自丹吉尔至马耳他的游艇航行。”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名家之一,排名仅次于第一名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的法语作家。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