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想永远不会太晚(济公游本昌的智慧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许晋杭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机遇来了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哎,哎,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走呀走,乐呀乐,哪里不平哪有我……”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还相对匮乏。小电视里那个疯疯癫癫的济公,在那个经济腾飞、大国崛起的时代,成了陪伴无数人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的回忆。

游老师因为这个角色火遍大江南北,无数的观众把他直接和济公画上等号。时至今日,每当游老师参加活动时,与会人员但凡跟他有互动,打招呼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我是看着您的戏长大的!”《济公》电视剧以及游老师在当年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到底是《济公》成就了游老师,还是游老师成就了《济公》,这就跟“鸡和蛋谁先有”一样无法回答。但是游老师毫无疑问已经以最经典的“济公”形象镌刻在了所有观众的脑海里。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拍摄济公的时候,游老师已经年过50,前面已经饰演了79个角色,济公是他的第80个角色。当年选角之时曾“一波三折”,游老师险些就与“济公”擦肩而过,有可能,他注定就要跑一辈子龙套,甚至销声匿迹。

当时上海电视台正在筹拍《济公》,在上海把哑剧做得风风火火的游老师进入了电视台的视野。这是在剧院处于边缘化的游老师自己“折腾”出来的结果。

“从毕业开始工作以后,我总觉得自己的才能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我觉得济公这个角色非常符合自己,我愿意去挑战自己。”

但是不久后,报纸上就出现了自己的学生严顺开(1981年电影《阿Q正传》中饰演主角阿Q,1959年至1962年,游老师是严顺开的老师)要演济公的消息。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游老师萌生退意。

这已经不是游老师第一次和严顺开“撞车”了。有一次游老师在首都机场前厅看话剧,中场休息的时候碰见了谢添,谢添很认真地跟游老师说:“你可以演阿Q。”游老师当时就愣住了,心里可不敢相信。1960年以后,游老师经常在一些晚会上“出洋相”,表演一些非常幽默的小节目,谢添对此非常欣赏。

“现在上海准备要拍阿Q了,你给导演写封信,争取这个角色。”

游老师心里非常忐忑,一直在纠结这个机会要不要争取,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自己年轻的时候比较清高”。但这回,他打算斗胆试一次,于是鼓足勇气,提笔写信。

写了这封信之后就没了下文,后来才知道原来人家已经定了严顺开。因为他们对严顺开比较了解,当时严顺开已经毕业了,并且在上海滑稽剧团还有所表现。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给导演写了自荐信,却弄得这样一个结果,这大大打击了游老师的信心。

一直以来,游老师都不是命运的宠儿,演艺生涯磕磕绊绊。他觉得一个演员的成功除了要有足够的努力和天赋之外,机遇也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有时候你有了很好的天赋,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但是机会却不一定来敲你的门。

对于自荐失败这件事情,夫人杨惠华也说:“看来你真的是很不走运啊!”

机会总是优先垂青有准备的人。

游老师在大连的一次演出间隙,他接到了家人打来的电话,说有人找上门来请他演济公。

游老师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连觉都没睡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琢磨着济公这个角色要怎么演。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不对,这个角色之前不是也说要找严顺开演吗?这……

游老师心情十分复杂,顾及之前剧组找过严顺开,他不愿意跟他(严顺开)撞车。所以没有立刻答应剧组。

他自己有一个规矩:“我从来不跟人抢角色,从高中起就是如此,从来都是别人挑剩下的角色最后我来演。”

在得知游老师为此犹豫不定时,中央实验话剧院给予了他很大鼓励,他最终咬咬牙,下定了决心。

“一方面,我觉得我工作这三十年来大部分时间都在跑龙套,现在也应该演个像样的主角了。二来也是对方自己找上门来的,与严顺开要演的不是同一个制作单位,所以最后我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

济公的角色设定使得表演很难把握,导演为了拍摄的事情,忧心忡忡,他无数次地上门跟游老师进行细致深入的沟通。有一次在家里聊完之后,游老师送导演走到门口,导演心事重重,还是觉得没把握,转身就问游老师:“你觉得济公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游老师挤挤眉、弄弄眼,一变阴阳脸,冲着他演了起来,说:“你觉得济公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做出济公的模样)哈哈哈!”

“好!好!济公就是这个样,就是这个样啊!”导演瞬间被游老师的演技征服,信心倍增。当时游老师在大门口冲导演做出的这个模样,也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经典模样。

到现在,游老师时常还会跟学生们感慨当时上天的各种安排:“本来在拍济公前,有机会演《阿Q正传》,但是没有成,让学生严顺开演了。后来导演说,正是因为没有演,才有了后来济公的成功,因为你是一个陌生面孔,如果你当时演了阿Q,成了明星,大家看济公的时候,还会是那种感觉吗?”

游老师小时候,家里柜台上就放有一个济公瓷像,他特别喜欢,一有空就一边研究一边玩儿。在江苏昆山上四年级的时候,他每天放学都要跑去听号称“江南活济公”的沈笑梅先生讲《济公传》,听完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在家人面前露一手,喊两嗓子,逗得大家直不起腰。他跟济公的因缘,甚至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帮他种下了。游老师的母亲在怀他第六个月的时候去苏州礼佛,当时拜的就是济公。这真不得不说,游老师演济公,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P28-31

书评(媒体评论)

游老先生的表演让人看了非常触动,他主演的《弘一法师——最后之胜利》这台话剧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游氏杰作,誉满神洲;德艺双馨,济世为公!

——六小龄童

少年时看过电视剧《济公》,我就一直把游本昌老师当作“鞋儿破、帽儿破”的济公本尊。后来有幸邀请到游老师在我的电影《刀见笑》中出演“送你一把开心刀”的遁世高人唐胖子,我深感他对表演的专业和专注,为人的温暖与谦和。游老师的经历就是“人戏合一”的修行之路,祝幽默智慧、自然自在的游本昌老师艺术生命常青!

——乌尔善

游老师的经历是给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的字字箴言, 也是对我们演员晚辈的鼓励和鞭策。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更加相信, 只要有梦想,永远不会太晚。向一直坚持梦想,坚持艺术追寻的游老师致敬!

——黄渤

没有人见过风的模样每当树枝摇曳水波涟漪或炊烟袅袅浮云飘过我们才知道风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我心目中的游本昌老师就是这般来去无踪却又无处不在。生活中的游老师深居简出,但他塑造的经典荧幕形象却深埋每一位观众的心底,这是演员的最高境界,游老师真正伟大的艺术家。

——胡歌

后记

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在拍卖茗山长老的书法,我非常欢喜,因为茗山长老写给游老师的字“以文艺化导人心”是我们团队的精神支柱和座右铭,所以我非常想把这幅书法收藏回来。

来到游老师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想法告诉游老师。

游老师听完后笑了笑,然后问我:“很好啊,那幅书法上都写了哪些字啊?”

我突然愣住了,因为我看到那幅字的时候,只注意到那是茗山长老写的字,但是却没有注意看上面写了什么。 游老师说:“哈哈,收藏是永远都收藏不完的。很多人只把注意力放在这幅字是谁写的,或者放在这幅字的字上,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把注意力放在书法的法上。

与其把这幅字请来挂在家里当摆设,不如从这幅字里,领悟长老想传递的精神。把这幅字挂在墙上,不如把这幅字挂在心上。”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他的循循善诱总能让我们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有人问我:“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我说:“听他说话,能让我迫不及待想做笔记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游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每次听他讲话,我都有想做笔记的冲动,生怕错过了什么。

写着写着,这本书就诞生了。

后期在整理文档的时候,看到一些文字,许多画面都会涌上心头,让我在电脑前湿了眼眶。

有太多感恩的话想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感恩游本昌老师,一路走来,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诲,是您让我们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无常的人生。

您说过:“一息尚存,坚持不懈!”这八个字—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没有您的栽培,就没有今天的我们。这本书也是学生献给您最温暖的礼物,里面浓缩了您对我们的爱和教育,它将刻在我们的心上,伴我们前行。

感恩杨惠华阿姨,您是我们的贵人,贵人就是在所有人都说我们不行,甚至我们自己都觉得我们不行的时候,您说我们行,结果我们就真行的人。

每次我们这些青年演员被游老师训哭的时候,您都会走过来安慰我们。

您的安慰,总能给我们莫大的鼓励。

每次您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第一时间带过来跟我们共享。一路巡演,从国内到国外,从亚洲到欧洲,不管到哪里,您都是我们艺术团最坚强的后盾,最有力的护法。

感恩思涵姐,有时候青年演员们跟游老师和杨阿姨之间难免会有代沟,在你担任艺术团制作人的这段时间里,你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你就像姐姐一样,照顾着每一个人。  在外面,你帮老师、阿姨料理了诸多闲杂事务,很多事,你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会让我们受委屈。这些年,你扛了许多的压力,别人可能感受不到,但是我都记在心里。

你知道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当你知道我经常把老师的话都记录下来时,是你第一时间鼓励我把这本书写出来,并且经常问我“书写得怎么样了?”在你一路的鞭策和帮助下,这本书才得以出版。

你是这本书最好的监制,如果没有你,也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现。

我们艺术团上下对游老师一家人有着难以言表的情感。感恩游老师一家人对我们的悉心培养,我们在这里不像是一家公司,更像是一个家庭,在这里一起成长、一起付出、一起收获……

这里是人生难得的一片净土,我们必将终生铭记。

感恩查文白导演,您是一名非常专业、非常敬业的导演。每一次都会拿出高标准来要求我们的排练,在您的辛勤工作下,我们艺术团全体成员对工作始终保持着一颗崇高的敬畏心。

老杜曾经说过:“每次查导在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踏实。”

是的,这不仅是老杜的心声,也是我们的心声。您的工作态度和所呈现的工作质量,是我们话剧得以巡演近十年,最大的保障。

最后,感恩艺术团全体兄弟姐妹们这些年对工作的付出,感恩阿云叔、菊英姐、马叔、马栗、铭罡、罗师傅、马姐、吕师傅、悦悦、老杜、漠北、苏珊、文文,小宋、小胖、小袁、王扬、赵伟、许宏、田垄、韩超、剑光、轩轩、运佳、豆豆、铂林、大崔、燕子、梓含、迪文、辰昊、小白、郑歌、杜鹏、莉君、蕾蕾、刘珂铭……

感恩大家为这份菩提事业付出的努力,在未来,让我们一起再接再厉,在游老师的带领下,继续走在“以文艺化导人心”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游老师的学生

许晋杭

2018年3月16日于福建晋江

目录

引子

作者自序

01 前奏:最强龙套

 ◆ 三年半没开窍

 ◆ 演员是挨骂的职业

 ◆ 母校四年,受用一生

 ◆ 命运的转折:第一代“北漂”

 ◆ “佐料”演员

 ◆ 总有一天,我要演你这个角色

 ◆ 蹉跎十年

 ◆ 精神力量:偶像

 ◆ 演小角色的大演员

 ◆ 中国第一台哑剧

02 爆发:济公出世

 ◆ 机遇来了

 ◆ 全力以赴

 ◆ 只有长期积累才能偶然获得

 ◆ 演济公耗尽我一生所学

 ◆ 取精华,去糟粕

 ◆ 你们就真打吧

 ◆ 天公为你作美

 ◆ 做人类的工程师

 ◆ 万人空巷

 ◆ 济公度人

 ◆ 一块哈达换来的续集

 ◆ 这才是济公精神

03 奋斗:卖房做话剧

 ◆ 为什么做《弘一法师》

 ◆ 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 人生要享有权,不要占有权

 ◆ 三层楼

 ◆ 花开了

 ◆ 这是一部觉性的戏剧

 ◆ 意外骨折

 ◆ 手术

 ◆ 煎熬的一夜

 ◆ 你们帮我成长

 ◆ 带伤排练

 ◆ 伤后首演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弘一和济公

04 信仰:演员的诞生

 ◆ 备课

 ◆ 天哪!全额退还学费

 ◆ 改变基因

 ◆ 教学耐心

 ◆ 结业啦

 ◆ 十八里中学演讲:再见,未来的艺术家们

 ◆ 柏林寺演讲:永远做小学生

 ◆ 热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

 ◆ 警惕影视病

 ◆ 不要在相上学,要跟着心走

 ◆ 三位一体

 ◆ 刻板化表演

 ◆ “对不起,是我没教好你,是我无能”

 ◆ 心理行动线—高层的心理表演技术

 ◆ 戏前戏

 ◆ 消除你的紧张感

 ◆ 记住你的最高任务

 ◆ 集中你的注意力

 ◆ 你得对角色有创作的态度

 ◆ 形体

 ◆ 做一个性格演员

 ◆ 喜剧是最高层的艺术

 ◆ 对舞台怀有虔诚心

 ◆ 演员,需要积累

 ◆ 演员的形象

 ◆ 演员就得挨骂

 ◆ 一人千面

 ◆ 戏比天大:重伤也不下火线

05 晚年:时间的朋友

 ◆ 怀念总理

 ◆ 金婚

 ◆ 游老师的传家宝和终身成就奖

 ◆ 一息尚存,坚持不懈

 ◆ 健康护法

 ◆ 蛋糕风波

 ◆ “都演到83岁,这是我给你们的下限!”

 ◆ 互联网大门初开

 ◆ 辟谣

 ◆ 毕业60周年同学会

 ◆ 微博超级红人节

 ◆ 网络红人

 ◆ 艺无止境

 ◆ 致敬老师

 ◆ 艺术家的高度

 ◆ 文化部宣讲

 ◆ 签一个名,十分钟

 ◆ 卖别墅,做话剧

 ◆ “与自己的无知做斗争”

 ◆ 一个大家庭

 ◆ 成长,不是自己的事情

 ◆ “贵重物品,交由你保管”

 ◆ 暖男

 ◆ 当艺术家,不要当明星

 ◆ 演员的艺德和使命

 ◆ 公益

后记

序言

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梦想。但梦想成真者,寥寥可数。

绝大多数人的梦想还没启航,便深陷生活的泥淖,终其一生,都挣扎地和生活做着斗争;少数人能够有幸摆脱俗世枷锁,但在其欲振翅搏击长空之时,才惊觉自己已垂垂老矣,日迫西山;但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一种人,就像众星被漆黑混沌的夜空隐遁之时,却总有几颗孤星独火在黑暗中闪耀。他们珍稀、孤独、执拗,却能够刺破现实与黑暗的围剿,见到灿烂朝阳裹挟着云霞烧红整个天空。

我的恩师,游本昌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2013年,我刚刚加入游老师的剧团。在此之前,我对老师的了解,和大家一样,也都仅仅局限在,八十年代,火遍全球的“济公”形象上。

初到剧团,我还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青年,刚刚遭遇完层叠而又坚实的社会壁垒给我带来的创痕,迷茫又无助。游老师给我带来了曙光。在听他第一次讲课的时候,我深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未来又重新燃起希望,我赶忙打开本子,拿笔认真记下他的每一句话,以此作为我日后前行的动力。

老师的话,深刻、独到、富有哲理,这可是经过漫长岁月洗礼才能体悟到的人生经验的总结啊!所以,每一字经他说出口,就仿佛砸在了我们心间,发出铿锵的回响。

从小,无论老师家长怎么教,我都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到了游老师这儿,我却不由自主地记起了日记,并且是随时随地记,生怕错过一句话。

在剧团的这五年里,我对游老师有了颠覆性的认知。

剧团的排练,从未因为风霜雨雪有一次作罢。游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竟然也跟二三十岁的我们一样,所有排练全勤,一场不落。

老师毕竟年事已高,并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在表演和排练过程中伤筋动骨那是家常便饭,但他每次都会为了话剧表演采取只有青壮年的身体才吃得消的治疗方式,他为了表演艺术,忍受了太多太多。

后来,除了游老师的学生这一身份外,我还担任了剧团的经纪人,从而有更多的机会与游老师朝夕相处,知悉他的往事,聆听他的教诲。这也使得我有幸能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没法了解到的真实的游老师。

战火连年,国难深重,老师少年立志,要殒身报国;

青春年华,他没有等来机遇,等来的是漫长的龙套生涯和尴尬处境;

困则思变,他在绝望之中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哑剧,奠定历史;

触底反弹,济公一角让老师火遍大江南北,从此名扬海内,声动九州;

老师从未利用自己声名追名逐利,而是急流勇退,以自己全部的精力践行茗山法师对老师“以文艺化导人心”的重托;

他晚年卖房做话剧,尽已所能做公益,一心为此燃尽自己余生……

这些才是游老师真实的样子,但是谁又能知晓呢?

我把这些都记录下来,无论巨细,记满了十几个笔记本。

有一天在排练厅,游老师对演员在话剧表演中的不足进行了剖析,由于老师所讲内容充分而且细致,等到排练结束,大家都已经去吃饭了,我还忙着把老师说的话往笔记本上整理。

游老师走过来,仔细看看我记录的内容后,说:“当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就是把自己跟老师相处的故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最后整理成作品。你好好写,以后你也可以出·本书。”

我深受鼓舞,暗下决心:“老师,我会努力的!”

游老师是我演艺事业上的恩师,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他和夫人杨惠华阿姨,伉俪情深,一起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人生的暮年,依然带领着剧团行走在“以文艺化导人心”的道路上,这背后的行路有多难多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最能体会。但他们从不对外言说,甚至都不对我们言说,只是默默地为我们撑起—片朗朗晴空。

2017年12月,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节目组邀请游老师带着自己的家人参加节目。老师的家人没有出镜的习惯,所以老师选择带我前去。

节目录制前,我们在化妆间休息,游老师看我在认真准备台本,他严肃地叮嘱了我一句:“待会儿上台后,有什么说什么,千万不要对我吹捧。”

我笑着说:“一定把我这些年在老师身边感受到的,跟大家真实交流。”

彼时彼刻,我的内心很温暖,老师品性高洁,从不追名逐利,投机钻营。当年,他宁愿在剧团跑几十年的龙套,也不屑与其他人一样阿谀奉承。如今,在北京房价已经达到十几万一平的时候,他宁可卖掉自己的房子,去做弘一法师话剧,也不愿低三下四,向人低头。

他最爱陈毅元帅的一首诗,在人生困顿的时候,总是独自吟诵。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不就是游老师一生的写照吗?!

我不愿意让老师的事迹风过无痕般消失在岁月淘洗之中,所以,我耗费经年,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懂得老师的不易和艰辛,给更多人还原一个本本真真的“济公”游本昌。我想让老师不仅给我们,还能够给更多人带去力量!

不要向命运低头!去吧!去追梦吧!只要心中有梦想,一切都不会太晚!  谨以此书献给我最敬爱的恩师一—游本昌老师。

学生 许晋杭

内容推荐

游本昌艺术团经纪人,五年笔耕,“原汁原味”,记录游老一言一行。游老爷子的经纪人兼学生许晋杭执笔,游老女儿游思涵监制,历时五年,形影不离地记录下游老爷子的一言一行。写满五个笔记本,再逐字录入电脑,几十万文字和数千幅珍贵照片删减精编,数易其稿,方成《梦想永远不会太晚:济公游本昌的智慧人生》。

79个边缘龙套,53年半生蹉跎,命运叫他低头!他不!53岁,在这个所有人过完大半辈子的年龄,游老爷子依旧在话剧院卑微地跑着龙套,随时面临着失业。经历过大时代淘洗和命运荡涤的他内心更加坚毅,不,命运,我不会臣服于你。

《济公》大揭秘,火爆全球背后的隐秘往事!你知道济公的选角差点就不是游本昌吗?你知道济公的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吗?你知道电视剧里济公享用的美食很多都发臭了吗?你知道曾有两个小孩儿用一块哈达就换来了《济公》续集的拍摄吗?……

80岁卖房创业,只要敢干,梦想无关早晚。游老爷子准备做弘一法师的话剧,以弘扬大师崇高的家国情操,遍寻投资人,却因“无利可图”的缘由而告终。很多人的梦想是在北京买套房,在北京的房价已经达到十多万一平米的时候,游老爷子却毅然决然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去追逐自己的终极梦想和心中大义。

游本昌表演课:这才是真正的演员的诞生!游老爷子对表演艺术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洁癖”。他对如今鲜肉横行的现象痛心不已,对粗制滥造的影视剧嗤之以鼻。作为大家公认的演技已臻化境的老戏骨,游老爷子从很早以前就致力于教学培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表演艺术让更多演员受益。这本书中关于表演艺术的干货教学,将成为演员演技进阶的秘密武器。

让我们向86岁依然活跃在话剧舞台,依然热心公益的游老师致敬!86岁,奔波各地,依旧作为主演在话剧舞台上连演两个小时不休息的台柱子,重伤也不下火线,全国仅游老爷子一人。86岁依旧热心公益,以身作则,发动群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和孤寡老人们捐款捐物。游老爷子不仅仅是几代人的美好记忆,直到现在,忘我工作的他,博爱无私的他,依旧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标杆。

编辑推荐

游本昌老师是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他出演的济公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但是绝大多数人对游老师的印象也仅限于停留在济公的形象上。很少有人知道,游本昌老师跑了半辈子的龙套,年过五十才迎来济公角色;很少有人知道,游老师至今仍以85岁高龄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更鲜有人知道,游本昌老师竟然在80岁高龄卖房创业,成立艺术团,只为弘扬艺术,教化人心。游本昌老师的故事值得当代年轻人去了解,去感动,他的思想对千千万万的当代读者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许晋杭著的《梦想永远不会太晚:济公游本昌的智慧人生》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游本昌的艺术人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