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拯:1987年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同年加入人民日报评论部并工作至今。
曾参与编撰《用典》《讲故事》等图书,并出版个人著作《历史不糊涂》,版权输出到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 书名 | 中国的改革哲学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作者 | 李拯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李拯:1987年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同年加入人民日报评论部并工作至今。 曾参与编撰《用典》《讲故事》等图书,并出版个人著作《历史不糊涂》,版权输出到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内容简介 中国走过40年改革历程,得以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增长奇迹。发掘中国改革的成功奥秘,对于中国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立足中国历史与实际,“以中国为方法”,为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框架。它将揭示出,中国改革的成功奥秘,是改革背后的包容性思维方式与哲学观念。对待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改革方案,中国都是以学习的态度汲取其合理成分,又以批判的眼光去除其不足之处,并*终混合应用于改革实践。与市场、集中与分散、管制与自由、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与国际、东部与中西部……在所有这些相关联的二元范畴中,中国的经济改革始终坚持执两用中、进行综合运用,形成了各种元素相互抵消缺点而又彼此激荡优势的“混合优势”或者说“叠加优势”。 对所有希望理解并借鉴中国改革经验的个人、机构或国家,中国改革提供的不仅是全新的发展模式,更是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哲学观念。 编辑推荐 用中国的方式讲好中国改革故事建构中国气派的认知方法 中国改革用包容性思维形成相互叠加的混合优势成就中国经济奇迹 以5000年文明理解中国40年改革,寻找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思维方式 内容推荐 理解中国改革, 经济学解释可谓汗牛充栋,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文化对于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意义。中国改革走过40年, 现在确实到了总结中国改革的哲学观念的时候了。中国不惧怕并且擅长驾驭“混合体制”, 这与中国历史上一脉相承的中庸哲学和混合智慧存在重要关系。本书的使命, 就是要寻找引领中国取得改革成功的思维方式, 并展示出中庸哲学与混合智慧如何运用于中国改革40年的进程, 进而对改革40年来的辉煌成就进行梳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