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尧编著的《金牌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关于赛教融合出金牌的纪实文学,在国内目前好像还没有类似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出版。我的初衷是讲述熟悉的人和不平凡的事绩,歌颂工匠精神。至于能否在中国的技工教育,尤其是在赛坛上掀起浪花,我没有奢望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在为奉献者和拼搏者而歌唱,定会得到业界的认同和赞赏。
| 书名 | 金牌是怎样炼成的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谭家尧编著的《金牌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关于赛教融合出金牌的纪实文学,在国内目前好像还没有类似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出版。我的初衷是讲述熟悉的人和不平凡的事绩,歌颂工匠精神。至于能否在中国的技工教育,尤其是在赛坛上掀起浪花,我没有奢望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在为奉献者和拼搏者而歌唱,定会得到业界的认同和赞赏。 内容推荐 谭家尧编著的《金牌是怎样炼成的》为长篇纪实文学,主要内容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练团队的教练、学生选手为写作对象,介绍他们挑战世赛的拼搏精神和训练、学习及生活的故事。作者与教练、选手面对面交谈,记录他们冲刺世赛的台前幕后、备战世赛的酸甜苦辣、为国争光的自豪、赛后的总结反思,用章节的串联形式构成了一部专门叙写挑战世赛的厚重之书。章节包括金牌现象、源头活水、中流砥柱、工学融合、一路高歌、总结反思、共话未来、精神史诗八个部分,部分资料采用了赛场一线记者的通讯文章。 谱写技工教育之歌,描绘打造匠心之路。 抒发职业豪情之志,揭示炼就金牌奥秘。 目录 一 金牌瑰象 一、金牌扎堆人生出彩 二、技能大赛逐级登山 三、技工教育以赛促学 二 源头活水 一、集中精力高位推动 二、学校领导工作扎实 三、团队引领合力制胜 三 中流砥柱 一、教练团队反复磨砺 二、团队组建生如残月 三、精神天空矢志不渝 四、剑锋出磨砺梅馥发苦寒 四 工学融合 一、工学融合学做一体 二、文化融合铸造匠心 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四、技艺致道得道制胜 五 一路高歌 一、年年出彩一路辉煌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金牌是怎样炼成的 六 总结反思 一、高层领导明察秋毫 二、校内校外总结对比 三、借鉴世赛经验推进教学改革 四、领悟世赛精髓深度赛教融合 七 共话未来 一、理念不同追求不同 二、比差距抓内涵 三、以赛促教造就人才 四、教练团队面向未来 五、团队建设政策灵活 八 精神史诗 一、教练团队敬业精神为校内树立了典范 二、教练团队协作精神耸立的不朽精神丰碑 三、教练团队的拼命精神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四、赛教融合成为教学模式引领全省赛事训练未来 五、赛教融合一体助推专业发展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金牌现象 中国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的辉煌成绩本身就是一部精神史诗。为了谱写这部宏大的精神史诗,表达技工教学从业人员的爱国情怀,笔者整整追随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练团队部分老师一年有余。为了备战2017年的世界技能大赛,教练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是紧张而又忙碌的,自上而下、开足马力驾驭技能大赛这部战车全速奔驰。早在2016年的初春,北方的大地刚刚解冻,南方的原野刚添新绿,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做准备的前奏曲就已经奏响。11月,由人社部主办的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正式闭幕。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至关重要,事关挑选具有培养潜力、竞赛才能的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这一赛事必须慎之又慎,目的就是选对人才、选好人才代表国家参赛。竞赛涉及建筑与工艺技术、艺术创作与时装、信息与通信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运输与物流6大领域共47个项目。人社部按照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和竞赛规则,采取“分散+集中”的组织形式,在2016年的7—9月,分13个赛区组织开展竞赛。全国20多个省市和行业企业组织开展省级和行业选拔赛,共有43个代表队、1035名选手参加了全国选拔赛。405名选手入围国家集训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拔确定了52名参赛选手。竞赛规模、参赛人数和竞技水平均为历年之最,社会影响力较上届相比有了显著提升。广泛动员,举国参赛,全民竞技,赛事的举办为推动职业技术教育起到了“添柴增温”的作用。技能竞赛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与选拔、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是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全国各类技能竞赛和企业技术比武活动蓬勃开展,对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发技能劳动者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采取开放式办赛模式,全过程接受各方监督。组委会严格制定竞赛组织方案和技术文件,确保了比赛组织工作有据可依,技术工作有章可循。赛前提前公布试题或样题,赛中由各参赛队伍选派裁判员共同参与执裁,部分项目还采用信息化手段评判。全国组委会监督仲裁委员会在比赛期间赴各赛区对重点比赛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比赛过程规范、有序和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通过宣传世界技能大赛办赛理念,倡导注重考核参赛选手职业素养和质量观念,各赛区积极组织技术专家点评交流活动,促进选手、裁判、教练以及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分享与展示竞赛成果经验。各类技能展示交流活动的开展,让更多职业院校师生、中小学生及家长和其他社会观众有机会到场观摩,把重视技能的观念深植于年轻一代的心中。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计划于2017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本次全国选拔赛选拔出的400多名优秀选手于2016年10月就已进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开始为期一年的备战训练。 经过这一年的备战训练,中国代表队共精挑细选了52名种子选手,分别参加47个项目的竞赛。其中,男选手44名,女选手8名。中国代表队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8岁,平均年龄不到21岁。 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是我国第4次组团征战,这也是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参赛人员规模最大、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 2017年10月19日晚,一些奋战在技工教育战线的领导、教师以及曾经参加过国内选拔赛的选手、企业人员不约而同地拿起手机,关注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信息。他们屏住呼吸,暗暗祝愿中国选手取得好成绩。突然,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络媒体相继弹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落下帷幕”的标题,打开一看,人们欣喜若狂:中国代表团继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十分出色,参加47个项目比赛,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国代表团不负众望,为党的十九大奉献了精彩大礼。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团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表示,这是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又一次新的突破,中国代表团参赛项目涵盖制造与工程技术、运输与物流、建筑与工艺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艺术创作与时装、社会与个人服务6大领域,并在每个领域都获得了金牌,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我国职业技能发展的整体实力和青年技能健儿的精湛技艺。同时,此次参赛之前,我国还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实现了申办、参赛双丰收的既定目标。【1】 今年是我国第四次组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历次参赛经验的积累,更得益于中国代表团每位成员的努力。选手们在赛前精心准备,刻苦训练;在比赛中不畏强手,克服困难,顶住压力,沉着应对,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用行动践行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人生理想。各位专家、教练、翻译与选手组成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指导和带领选手进行训练和比赛,竭尽全力完成各项赛事工作,为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代表团所有工作人员全力做好各项组织、服务、保障、联络、协调等工作,确保参赛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参加这次世界技能大赛,不仅展现了中国青年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能和职业风采,也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年和劳动者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也必将推动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本届大赛上,广东获得金牌的选手包括数控铣项目选手——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杨登辉,砌筑项目选手——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学生梁智滨,塑料模具工程项目选手——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张志斌,机电一体化项目选手——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学生邓燚祯、叶子进,原型制作项目选手——广州市技师学院学生黄枫杰。P1-3 序言 我小时候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出自前苏联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写这部小说时已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完成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什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保尔·柯察金顽强、坚韧、为了人类解放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的年轻人。 在写这部纪实文学时,我接触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五个教练团队中部分老师,从他们自身和其学生身上,从一些感人泪下的生活、工作和训练细节中发现了不少具有保尔·柯察金这种顽强和坚韧、奉献和坚持的高贵品格。这些老师和学生,扎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沃土,为了祖国的荣誉,抛家舍业,忍痛割爱,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是当代的英雄,是当代根植于职业教育沃土的楷模。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练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只是我难以一一会面。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值暑期长假,我有充裕的时间来安排写作与其他活动,而教练团队的老师们不能休息,他们正在陪伴通过国内选拔赛拿到世赛入场券的技能选手们全力以赴,向世界金牌冲刺。 这些进入世赛的选手是在全国的赛场上通过层层选拔而来的。他们都经历了校内选拔赛、本省选拔赛、全国选拔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淘汰选拔,越过了一个又一个不断加高的技能“山峰”,他们是各个比赛项目的顶级高手。这些顶级高手在教练们的陪伴和引导下关门集训。这种集训,教练团队比作“炼狱”。这一过程是相当痛苦的,他们练技术的娴熟与稳定、练心智、练定力。这些考验看不到血与火,但能感受到血与火在升腾,境界在升华。 教练的奉献精神和选手们的拼搏精神铸就了金牌。金牌是怎样炼成的?尽管有经验和法宝,但有一点如果达不到,即使掌握了经验和法宝,也同样拿不到金牌。这就是物我两忘,全身心投入。有人说这是匠心,也有人说这是工匠精神,还有人说这是职业人的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身上其实没有特异功能,他们所具备的就是能够比常人更能忍受痛苦,更能承受磨难。.他们有唐僧取经百折不饶的精神,也有孙悟空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的人,匠心难得,对祖国、对人民赤胆忠心,值得我们去推崇、去敬重。在弘扬工匠精神主旋律的主导下,我一提笔就是二十多万字,这二十多万字远远包含不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五个教练团队的所有老师和历届参加世赛的所有获奖选手的艰辛和奉献。每一枚奖牌背后都有一个团队支撑着: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们,张志斌捧回了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金牌,他的教练团队是李明、林新波、李伟国、王华雄:杨登辉摘取了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他的教练团队是鲁宏勋(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张振、林金盛、张志坤、李业校;唐培强获得了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银牌,他的教练团队是谢晓红、陈令平、张国华、练振达、王志海、陈泳桓、方汉宏;陈智民获得了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银牌,他的教练团队是宋放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建立、余远杰、曾浩杰、潘焯成;詹志远、刘培桐、高雨楠(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汉中飞机分公司职工)三人组合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铜牌,他们的教练团队是陈泳桓、温树彬、黄辉明、钟世雄、欧阳伟光。没有团队的协作,靠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无法与世界技能高手过招折桂,金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所写的一些人和事,大部分是我直接采访到的,其次采用了世赛赛场一线记者的报道,内容的主要来源参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校园网上的通讯稿。我在忙碌中完成了初稿,后来时不时改了几遍,写作激情一直没有褪淡。本书的出版要特别感谢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的李庆光先生,正是由于他的动议和资金支持,我才有了写作的原动力,这部关于世界技能大赛的拙作才得以和读者见面。 我近来特别忧虑百姓的关注倾向,好像从九十年代以后,大众守望和缅怀的是娱乐和体坛,这两个平台的明星,四十岁以下的人中有一拨追星族,他们不知道孔子和孟子,也不知道屈原、岳飞、文天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董存瑞、黄继光、雷锋,但他们对艺人和体坛明星的爱好、星座、八卦新闻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在这种世风被扭曲的传播环境里,传播技工教育教坛中脱颖而出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受众率和影响力。先不管它,这是我无能为力的。为了写好关于国赛、世赛的纪实文学,我一头扎进去,整整一年时间了。 这是一部关于赛教融合出金牌的纪实文学,在国内目前好像还没有类似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出版。我的初衷是讲述熟悉的人和不平凡的事绩,歌颂工匠精神。至于能否在中国的技工教育,尤其是在赛坛上掀起浪花,我没有奢望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在为奉献者和拼搏者而歌唱,定会得到业界的认同和赞赏。 青春如歌,生命也如歌,金牌的背后是一颗颗赤诚无私的灵魂,请您一读,或许受益。 谭家尧 2017年7月20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