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丛书”共计12册,分别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国防、社会、科技与教育、环境、民族与宗教,可谓中国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这些,是读懂中国的初步和入门。曹大为、孙燕京著的《中国历史》是其中一本,它概述了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 书名 | 中国历史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曹大为//孙燕京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丛书”共计12册,分别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国防、社会、科技与教育、环境、民族与宗教,可谓中国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这些,是读懂中国的初步和入门。曹大为、孙燕京著的《中国历史》是其中一本,它概述了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内容推荐 曹大为、孙燕京著的《中国历史》简要勾画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展现中华文明的风采和特点,并对如此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何以历经数千年兴衰起伏而绵延不绝、至今焕发着蓬勃生机作出诠释。 目录 前言 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与青铜文明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与社会转型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盛世 宋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文明高度发展 明清(鸦片战争前):农耕文明的繁盛与 近代前夜的危机 近代中国的衰落与抗争 共和国探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试读章节 国家的产生与夏商周三朝更迭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禹把全国按地域划分为“九州”,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行政区划包括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禹还集天下之铜,铸造了九个巨大的鼎,作为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 夏朝不但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宫殿、城市,还设立分掌不同事务的管理机构,中央官吏为“六卿”,“庖正”、“牧正”和“九州之伯”等为各级地方官吏。此外还定贡赋,组建军队,制定礼制、刑法,设置监狱。夏朝已兼备国家统治的各项职能。 本来尧、舜、禹之间的权力交接,都是通过部落联盟推举的方式和平禅让,带有原始民主的色彩。禹利用自己的权威,扶植儿子启的势力,使启得以攻杀接替禹位的东夷族首领益,并征服其他不服从自己的部落。从此“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为中国历代王朝所沿袭。 历史文献中有关夏朝的记载不多,不过考古发掘成果弥补了史书之不足,为人们展现出夏文明的风貌。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地域和延续年代大体与夏朝相符。遗址中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布局规范整齐,中轴对称,筑有道路和陶管铺设的下水道,其中二号宫殿似为祭祀祖先的宗庙。遗址还出土了用玉、陶、青铜制作的礼器群。城中分布着铸铜、制陶等体现社会分工的手工业作坊。墓葬形制和陪葬品的悬殊差别,以及30多具捆绑双手、身首异处的人骨架,反映了贫富、社会等级的差异与阶级对立。这些都印证了夏朝国家雏形的奠立。 夏朝延续了470多年。末代夏王桀奢靡残暴,众叛亲离。约公元前1600年,生活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联合众多方国部落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偃师),后几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其后不再迁徙,商朝因此也被称为殷。 商朝的统治延续了500多年。代商而起的是兴起于渭水流域的周部落。公元前1046年,商朝的属国国君周武王联合800多方国部落打败商纣王的军队,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西周末年,诸侯强盛,王室衰微。公元前771年,西北犬戎族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周幽王,西周灭亡。 早期国家与宗族社会 中国早期国家的政体呈现出与西方文明源头古希腊不同的类型特点。古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人员频繁交往流动,侵蚀瓦解着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政权、财权、神权分立,又联合起来共同推翻一元化的族权,在奴隶制基础上建立起城邦政体,实行公民政治。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地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进入文明社会时血缘纽带并未崩解。治水、对外征战等公共事务的需要,使血缘组织这一联结单一分散农业自然经济的有效纽带不断强化,氏族首领的权力、地位也随之得到加强,直接转化为集政权、族权、财权、军权、神权于一身的统治阶级新贵。血缘组织与国家形态融铸一体,奠立了宗法分封社会的基本格局。 夏、商时期,交通闭塞,人们普遍按血缘纽带聚居。这些聚居在一定地域的部族集团称“方国”。夏商两朝的管辖更多依靠传统的氏族血缘纽带,通过本部族对周边部族建立臣属关系,号令天下。这种从属关系主要呈现为一种“贡赋”形式,其实是一种较为松散的方国联盟,国家力量并未直接深入到周边的属国。 西周初年,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周公制礼,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宗法制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土地、财产和权位继承权的制度。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继承部分财产,受封为诸侯,他们对周王来说是小宗,在自己所辖范围内又是大宗。以下逐级受封为卿和大夫、士,直至普通庶民。 分封制,即按照宗法制的原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王对受封的诸侯“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封地的事务,并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承担拱卫王室的义务。西周用一条贯穿到底的血缘纽带打破夏商众多血缘聚落并立的格局,通过大规模分封同姓诸侯,在一些富庶地区、战略重地和交通要冲建立起巩固的统治据点,编织起从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周边地区则分封了少量姻亲、功臣和前代贵族的后裔,以团结众多部族,稳定全国政局。 …… P16-19 序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使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热”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外国朋友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帮助那些热切渴望了解中国的外国朋友找到捷径,在短时间内能对中国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中国丛书”。 “中国丛书”共计12册,分别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外交、国防、社会、科技与教育、环境、民族与宗教,可谓中国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这些,是读懂中国的初步和入门。 我们希望,读者朋友通过“中国丛书”,对中国的各方面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首先,认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历史与文化是一国文明的根基和载体。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并传承至今。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历来为世人推崇。其他,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最后,知晓中国的未来发展路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们期待着“中国丛书”帮助朋友们开始一次崭新的“发现中国之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