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霸王之死
项羽的悲剧在于他迷信武力,不讲政治。政治的核心是利益的分配。这个分配包括利益的划分、平衡和利益失衡以后的补偿及其所有的方法和机制。项羽正是混淆了战争手段与政治目的,更无法保持利益的平衡。所以,即便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了刘邦,天下也很可能会四分五裂,终究不会是他的。
一 固陵之战:刘邦被放了鸽子
刘邦单方面背弃停火协定,追击撤退中的项羽。在追击途中,他向齐王韩信、魏相彭越请兵,希望三方会师,一举击破西楚军。刘邦一路追击,一路期盼。兵至固陵(今河南周口淮阳县北),楚汉两军已经能够听到彼此的马蹄声。
但是,韩信和彭越一个也没有出现。彭越在过去十个月项羽纠缠于中央战场的时候,连续攻克几十座城市。他派人送来一些粮草,捎话给刘邦说:“魏地初定,局势不稳,无力派军支持大王。”而韩信更过分,一个兵也没有派,连句话都没有。
刘邦三打一的计划很美,但是两个帮手都没有出现,他只能和项羽一对一迎战了。很明显,韩信和彭越消极怠工了。
汉五年(前202)十月,正在撤退中的楚军稳住阵脚,向刘邦的汉军发动疯狂反攻,汉军大败。刘邦在单独率军面对项羽的时候,至今无一胜绩,哪怕项羽已经在溃退途中。幸运的是,撤退中的西楚军急于东归,已如强弩之末,未对刘邦的汉军造成毁灭性打击。刘邦无奈,由攻转守,稍稍稳住阵脚以后,深沟高垒,只求自保。
刘邦很郁闷,问计张良:“他们都不来帮我,该怎么办?”
张良为刘邦分析说:“西楚灭亡,就在眼前。但是韩信、彭越二人都还没有自己的封地,此次未能出兵,并不奇怪。大王封韩信为齐王,却并非心甘情愿,并且没有为韩信指定封地范围。彭越作为魏相,已经数年。如今魏王魏豹已经不在(被周苛杀于荥阳),彭越日夜盼望大王能够封他为王。”
“请大王把陈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县)以东至大海,封给韩信;再把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榖城(今山东济南平阴县)以南封给彭越。如果大王真的可以如此与他们分享天下,他们一定火速前来。如果他们不来,则战局难料。”
彭越还说得过去,至少送来一些粮草,找了个借口。韩信简直太过分了,这可是无言的、赤裸裸的敲诈!刘邦虽是这样想,但是他很清楚:形势比人强。君王的命令、朋友的情谊,都抵不过利益的交换。
刘邦完全接受张良的建议,给韩信、彭越下达命令说:“请与我合力击楚。楚灭以后,陈县以东至大海,封给韩信;睢阳以北、榖城以南封给彭越。”
取得利益的承诺以后,韩信、彭越立即回复刘邦:“即日起程!” 此时,项羽的后方只剩下一个据点:寿春(今安徽六安寿县),由西楚大司马周殷镇守。很快,汉军的敌后游击部队刘贾、英布军渡过淮河。在其威逼利诱之下,周殷向汉军投降,并且率领九江楚军加入追击项羽的行动。
项羽覆亡在即,周殷无心抵抗,情有可原。但是作为项羽的骨鲠之臣、大司马(西楚三位大司马之一),周殷只能算是无耻的叛徒。
汉军的郎中骑兵部队已经占领彭城,在灌婴的率领下,几乎同时加入追击行动。
刘邦的天罗地网全面撒开,项羽已是末路狂花。
P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