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田院士传记创作组著的《张贵田院士传记》采取传记的形式,生动翔实地记录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贵田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旨在弘扬张贵田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
| 书名 | 张贵田院士传记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张贵田院士传记创作组 |
| 出版社 | 中国宇航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贵田院士传记创作组著的《张贵田院士传记》采取传记的形式,生动翔实地记录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贵田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旨在弘扬张贵田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 内容推荐 张贵田院士传记创作组著的《张贵田院士传记》描写了张贵田的成长经历,记载了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张贵田的高尚风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记载航天历史、传承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新人、促进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亲情哺育初长成 风霜雪雨磨坚韧 1.绣原滹水蕴灵秀 沃土藁城育英才 2.少年辛苦终身事 不向光阴惰寸功 3.目睹日寇施残暴 仇恨入心待发芽 4.披星戴月传邮件 跋山涉水赴津门 第二章 留苏六载杵磨针 千锤成时得真功 1.男儿生身自有役哪得误我少年时 2.立志报国出乡关 学不成才誓不还 3.闻鸡起舞抢“白旗” 殚精竭虑过“三关” 4.仰望星空追大师 怀揣壮志气自雄 5.宏图卷卷抒天宇 战鼓声声催人急 6.教诲一席赋重任 践行终生力有源 7.六载寒窗苦中乐 二度赴苏学业成 第三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液相分区降“妖魔” 固体隔板驱“鬼怪” 2.大山三座攀绝顶 东风四号创奇迹 3.大漠孤烟寻宝急 长河落日追梦忙 4.人造卫星入太空 寰宇响彻“东方红” 第四章 带长剑兮挟秦弓 “YF-40”露峥嵘 1.云横秦岭家何在 密林深处建三线 2.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地研制苦与甘 3.负重冒雪赶火车 忍饥买肉为协作 4.“另案”催生凌云志 “编外”激活攻关情 5.一次启动惊风雷 风云一号遨苍穹 6.二次启动凌高空 “长四”荣立特等功 第五章 捆绑火箭闯国际 “澳星”排云冲碧霄 1.世界航天灾难年 横空出世“长二捆” 2.情注“机架”攀险峰 力倾“洗槽”克难关 3.“三·二二”舍生忘死 “八·一四”一飞冲天 第六章 洪水三袭红光沟 基地全迁长安城 1.泥石流破门夺户 抗洪灾身先士卒 2.型号下马三轮转 卧薪尝胆谋全迁 3.长安崛起航天城 红旗插上少陵原 第七章 “长二F”屡建奇功 十射“神舟”入苍穹 1.满目青山夕照明 老凤欣闻雏凤清 2.殚精竭虑寝难安 痛定思痛行有痕 3.足履薄冰严为径 心系成功慎作梯 第八章 壮心未与年俱老 情系航天新动力 1.高屋建瓴谋先行 他山之石可攻玉 2.拨亮心灯闯新路 降妖伏魔终成功 3.屡败屡战院士泪 攻克启动正果成 4.发动机强心壮骨 试车台连过五关 第九章 好丈夫太空趟 路贤内助保驾护航 1.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2.治耳疾遭遇误解 采蘑菇乐享亲情 3.泥石流惊涛遇险 高压锅爆炸受惊 4.四原则宽人律己 妙解围风趣幽默 5.评职称高风亮节 学绘画忘我投入 6.老柏入云摇新翠 幽香扑鼻茁晚春 张贵田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4.披星戴月传邮件跋山涉水赴津门 张贵田15岁从六年级毕业后,接着又上了三个月的师范短训班。 1947年的春节刚过,二哥回到家对爸爸妈妈说: “这些天,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凌厉攻势下,国民党傅作义的军队龟缩到了北平、天津等大中城市,冀中解放区在不断扩大,而深泽县又地处解放区的交通要冲,军队和政府的各种军事邮件、秘密邮件、文件和报纸投送的业务量成倍增长,急需忠实、可靠的交通员。我今天来,就是受深泽县邮政局李局长的委托,想让弟弟贵田到深泽县邮政局当交通员。李局长反复叮咛时间紧迫,让弟弟三天之内就去报到,你们看——让弟弟贵田去,还是不去?” “去!”爸爸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领导人民赶走了日本鬼子,给咱穷人分田地,是咱穷人的救命恩人。现在共产党打江山,正需要人。再说了,贵田念了那么多年书,在国难当头之际,不正是报效国家的好时机吗?” “贵田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呢?我是怕……”妈妈忧虑地说。 “妈妈,我都16岁了,是大人啦!你不是常常给我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吗?”张贵田说。 “记住这句话就好,你就去吧!”妈妈说。 1947年3月那个难忘的清晨,吃了最爱吃的母亲做的炸酱面,全家人把张贵田和二哥送到了村头。 一轮旭日,照拂着冀中平原上已拔节的麦苗,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燕子翻飞,空中充满了它们呢喃的繁音;田野里的垄埂上,迎春花已经开得一片金灿灿了。 “要听领导的话,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眼睛放亮点,脏活累活抢着干,千万不能耍尖溜滑……”爸爸对即将出远门的小儿子说。 “嗯嗯,我知道了,爸爸。”张贵田连连点头。 “要注意饮食冷暖,你的胃不好,千万别吃凉东西,小心拉肚子……”妈妈眼里噙着泪,拉着小儿子的手久久不肯放松。 “妈妈,你就放心吧,我会照着你的话去做的。”张贵田说,“爸爸妈妈,哥哥嫂嫂姐姐,你们都回去吧!我走了!” 就这样,16岁的张贵田离开了哺育他成长的藁城县城元村,离开了抚育他的父母和哥哥嫂嫂姐姐,离开了家乡那些熟悉的父老乡亲,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的熔炉中去,踏上了无悔征程…… 在二哥的带领下,张贵田很快见到了深泽县邮政局李局长。 “欢迎你,张贵田同志!”李局长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握住了张贵田的手,“欢迎你来咱们邮政局工作!来,咱们坐下谈……你的任务是负责深泽县和安平县两县之间军事秘密邮件、政府文件和报纸的传送工作。这深泽县和安平县两县之间有一条滹沱河,有500米宽。这条河脾气怪得很,平时温顺如绵羊,水清澈得能看见游鱼,脱鞋蹚河,便可轻轻松松地过去;一下暴雨,它立马狂暴得如脱缰的野马,汹涌澎湃,甭说蹚河,坐船都很危险。噢,小张啊,你会游泳吗?” “不会。”张贵田腼腆地回答。 “噢,不会——那就更要注意安全。”李局长热心地说,“你以后天天都要和滹沱河打交道,我告诉你一个安全渡河的方法——每当暴雨过后,滹沱河暴涨时,你坐船一定要注意——双手紧紧地抓住船舷,任凭渡船上下颠簸,左右摇晃,你千万都不能松手。万一船被浪打翻了——当然,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我是说万一,因为你抓住了船舷,你就不会沉到水底,你就有救了。” “局长,我记住了!”张贵田感激地说。 “这深泽县和安平县虽说都是解放区,但时有敌特潜入,进行破坏和暗杀。两县相距百十里地,夜间赶路是经常的事。为了保护交通员和军政邮件的绝对安全,将给你配发一支手枪,你要尽快学会使用和保养。另外,局里还有几辆自行车,根据邮件的重要性和轻重缓急调配使用。有,你就骑;没有,你就步行。以后条件好了,人手一辆。嗯……你刚来,就让许进当你的师傅吧!以便尽快熟悉业务,独立工作……哎,许进——到我这里来一下!”李局长朝外间喊了一声。 “局长,你找我?”敦厚的许进走进局长办公室。 李局长介绍说:“这是你新来的徒弟张贵田同志。他的政治学习、工作和业务等,今后就交给你指导了。嗯……我看这样——你俩干脆就住一个宿舍吧,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行!”许进回答得很干脆。 “许师傅!”张贵田站起身,立正,恭恭敬敬地给许进鞠了一个躬,“给你添麻烦了!” “不敢当!不敢当!我比你大不了几岁,叫我许进就行!” “好了,你俩现在就去领办公桌椅和床,先把住处安顿好再说。” …… P14-16 序言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和塑造了一大批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理论功底深厚,技术水平高超,善于引领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孕育航天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把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中国航天事业积累精神财富,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决定,组织编写一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时也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在中国航天事业“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出版这套《丛书》,具有重大的觋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记载航天历史。航天院士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成长历程反映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这套《丛书》不仅是航天院士个人的传记,也从不同侧面记载了中国航天从技术到管理、从思想到精神的真实历史。 弘扬航天文化。宣传航天院士,就是站在科学的高度,向社会各界全面宣传航天事业,弘扬航天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传承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包括航天院士在内的几代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炼、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丛书》全面反映了航天院士的学术成就、科学作风和思想品格,有助于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培育航天人才。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一代航天新人正在茁壮成长。《丛书》是泽被后世的人才工程,对于培育航天人才、发展航天事业、铸造新的辉煌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丛书》是一套具有航天特色的爱国主义教材,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航天、投身航天、奉献航天,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再攀高峰,使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续写辉煌。 后记 张贵田院士是我国航天液体动力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从苏联学成归国后,在5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他始终奋战在型号科研生产一线,热爱祖国、忠诚事业,潜心钻研、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率先垂范,忠实践行航天精神,为我国航天事业、国防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宇航出版社关于出版《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的总体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于20l 2年6月正式启动了《张贵田院士传记》撰写工作,成立了以谭永华院长为主任的编审委员会。在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组建了以六院思想政治工作部部长吉钢铁为组长的创作组,并聘请六院7103厂退休宣传干部汪明发同志担任主要执笔人。 为了全面掌握和梳理张贵田院士的工作和生活经历,真实反映张贵田院士的科学风范和精神境界,创作组采访了包括张贵田院士本人,以及40多位与张贵田院士或并肩战斗、或共同工作和生活过的领导、专家、同事、朋友和亲人,整理出近60万字的采访口述素材,为传记的撰写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传记撰写过程中,创作组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宇航出版社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以及六院及其所属各单位众多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同样为传记的撰写工作付出了心血和智慧。由于人数众多,恕不一一列举,在此向这些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张贵田院士常说:“人的一生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耄耋高龄,张贵田院士仍怀赤子之心,在走出大山来到古城西安之后,秉持“求真知,到一线”的科研理念,以勤奋和务实的科学态度在航天液体动力领域不断探索、孜孜以求、潜心钻研,毫无保留地传递知识薪火,更以淡泊名利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诠释了老一辈航天液体动力开拓者的崇高品质。 从河北藁城到首都北京,从秦岭深山到古城西安,张贵田院士成长经历中演绎出的动人故事,是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事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从小到大、从起步到辉煌的生动缩影;张贵田院士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是六院几代航天人致力于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事业发展,助推中国航天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的具体体现。 在采访撰写《张贵田院士传记》的过程中,创作组在感受张贵田院士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的同时,时常被他可贵的品质和感人的事迹所感动,力求使本传记能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张贵田院士高尚的人格以及对航天事业的全身心奉献。然而,由于水平所限,难免有谬误和挂一漏万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贵田院士传记》创作组 2014年12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