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丽,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写诗,长期在媒体工作。著有诗集《听任夜莺》《无与伦比的美景》《亲爱的火焰》《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西湖诗雨》,散文集《沙漏的舞蹈》《温柔村庄》和长篇小说《外婆史诗》等。作品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鲁迅文艺奖提名奖。诗集《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被评为杭州市城市礼品。部分诗作被译介到国外。
| 书名 | 西湖印象诗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卢文丽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卢文丽,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写诗,长期在媒体工作。著有诗集《听任夜莺》《无与伦比的美景》《亲爱的火焰》《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西湖诗雨》,散文集《沙漏的舞蹈》《温柔村庄》和长篇小说《外婆史诗》等。作品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鲁迅文艺奖提名奖。诗集《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被评为杭州市城市礼品。部分诗作被译介到国外。 内容摘要 这本诗集是一个才情丰沛的诗人的新颖别致之作,是西湖的女儿献给西湖的一份厚礼。古今中外,咏西湖者多矣,但能如本书如此带着浓烈情感的却是不多。阅读这部关于西湖的诗,可以阅读到山水名胜之外的犹如七宝楼台般灯火璀璨的女儿心。 目录 序·西湖的女儿?莫言 壹?杨柳依依 苏堤春晓 … 002 柳浪闻莺 … 004 花港观鱼 … 006 三潭印月 … 008 曲院风荷 … 010 双峰插云 … 012 南屏晚钟 … 014 平湖秋月 … 016 雷峰夕照 … 018 断桥残雪 … 020 贰?青青子衿 龙井问茶 … 024 阮墩环碧 … 026 虎跑梦泉 … 028 九溪烟树 … 030 黄龙吐翠 … 032 云栖竹径 … 034 满陇桂雨 … 036 玉皇飞云 … 038 吴山天风 … 040 宝石流霞 … 042 叁?在水之湄 万松书院 … 046 杨堤景行 … 048 梅坞春早 … 050 湖滨晴雨 … 052 钱祠表忠 … 054 三台云水 … 056 北街梦寻 … 058 灵隐禅踪 … 060 六和听涛 … 062 岳墓栖霞 … 064 肆?南有乔木 惜别白公像 … 068 陆游纪念馆 … 070 秋瑾墓 … 072 苏东坡纪念馆 … 074 章太炎纪念馆 … 076 李叔同纪念馆 … 078 张苍水祠 … 080 武松墓 … 082 马可·波罗塑像 … 084 蕉石鸣琴 … 086 伍?月出皎兮 慕才亭 … 090 林徽因纪念碑 … 092 秋水山庄 … 094 玉带晴虹 … 096 青芝坞 … 098 玉泉鱼跃 … 100 清照亭 … 102 双投桥 … 104 小青佛舍 … 106 红梅阁 … 108 陆?彼黍离离 戴望舒故居 … 112 黄宾虹故居 … 114 胡雪岩故居 … 116 郁达夫故居 … 119 陈端生故居 … 121 于谦故居 … 123 盖叫天故居 … 125 龚自珍故居 … 127 都锦生故居 … 129 林风眠故居 … 131 柒?静女其姝 菩提精舍 … 134 环碧湖舍 … 136 望湖楼 … 138 抱青别墅 … 140 汾阳别墅 … 142 文澜阁 … 144 静逸别墅 … 146 孤云草舍 … 148 坚匏别墅 … 150 植物园 … 152 捌?昔我往矣 净慈寺 … 154 河坊街 … 156 南山路 … 158 御码头 … 160 长桥公园 … 162 碑林 … 164 西湖天地 … 166 水南半隐 … 168 南宋官窑 … 170 亭湾骑射 … 172 玖?爰得我所 湖心平眺 … 176 留余山居 … 178 梅林归鹤 … 180 经台梦谢 … 182 风荷御酒 … 184 云松书舍 … 186 子久草堂 … 188 法云古村 … 190 龙泓涧 … 193 灵峰探梅 … 195 拾?蜉蝣之羽 八卦春色 … 198 灵鹫飞来 … 200 法相古樟 … 202 石屋洞天 … 204 茅乡古道 … 206 西泠印社 … 208 九里云松 … 210 湖山春社 … 212 良渚遗址 … 214 三生石缘 … 216 后记·我对美看得太久?卢文丽 文摘 后记·我对美看得太久 卢文丽 出岗亭,沿梧桐树簇拥的南山路一直往前,就是柳浪闻莺。早春时节,那儿绿盈盈的湖水、飞舞的柳枝、泛绿的浅草,十分地清新明快。无数次,每当熏风拂过,我看到樱花树上飞起大片吹弹欲破的浅色花瓣,好似簌簌飞雪,在草地人行道上,落下令人心惊的碎锦。那时,我常到湖边小坐,膝盖上搁一本书,听遥远的湖面传来水鸟的鸣叫,像所有青春期女孩一样,静谧的湖水往往将我引入一个充满惆怅的境界。 倘若有人问我:杭州的气味是什么?我会答:是西湖的水味。一年四季,日暮晨昏,西湖的气息都不尽相同, 纯粹按时间划分,大致就有清晨、正午和夜晚三种。 清晨的气息差不多是由山岚、水雾、带露水的花草灌木组成的,还掺杂酝酿了一整夜提炼出的精华气韵。倘若有雾,立在岸边,白茫茫地,不但不见湖水,连堤也消失得干干净净。雾一散,湖中的小岛、湖面玩具似的小船,就会显现出来。 正午的气息柔和清新,阳光照射下,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草腥味、树木味和越来越清晰的人间烟火味,水色交织起一种难以形容的脉脉温情,透着一股意兴阑珊的怀旧味儿。湖边空寂的长椅、影影绰绰的树丛、爬着藤蔓的老屋、骑自行车的身影、笔直的水杉林间斜漏的光影、年迈的行道树——我无数次目睹这些叫梧桐或悬铃木的树种,夏天时叶子绿得发亮,像一面面闪烁的小镜子,飒飒秋风中,则翻卷起金黄的灿烂,仿佛一首首流落人间的诗篇。 夜晚的气息深邃沉郁,向晚的天空余光渐失,晚霞放牧成群的忧伤,像一首抒情的慢板,逐渐笼罩的水蒸气,将湖水调制出一种微妙而难以言喻的色泽。凝望冷色调的湖面上,朦胧的桨声灯影,不远处璀璨的人间浮华,脚下暗色的水气便会慢慢渗入体内,温顺地舔砥着内心的爱与哀愁,仿佛进入了一个冷漠而温情的世界,一个让人无限缅怀又难以企及的世界。 作为一个从小在西湖边长大的人,虽时时想用手中的笔描绘西湖,却终究为先人“看西湖决不能为西湖之画,看西湖决不能为西湖之诗”的论断迟疑,自知“湖山四时看不足”。近年来,新西湖的美丽嬗变,让我萌生为西湖做点事的想法。于是,我从各个现实可寻的景点入笔,为新西湖量身打造了这本抒情诗集。因为我觉得或许惟有诗的美感,才更符合西湖当下的气质。 本书描述的一百个景观,均环西湖而布,千百年来,承蒙湖水日复一日的润泽与爱抚。杭州几千年的风雅与浪漫,几乎全部围绕这一汪绮丽湖水展开:断桥上有许仙白娘子的缠绵爱情,慕才亭流传苏小小的绝代风华,万松书院见证梁山伯祝英台同窗的良缘,红梅阁演绎李慧娘惊天地泣鬼神的浪漫,秋水山庄收藏史量才沈秋水的生死传奇……一个西湖包容了太多元太密集的人文典故。 每当我念及“市长”白居易离任时,写下“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的诗句,念及宽袍舒袖的苏东坡在望湖楼醉书“故乡无此好湖山”,念及陆游在孩儿巷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李叔同在大雪之夜的虎跑寺顿悟出家,才女陈端生静坐芸窗创作《再生缘》……富有情致的西湖水,依然像今天这般温柔可亲地荡漾着,从未间断地低声细语着,在星移斗转间,在四季花香里,它就这样从容镇定地流淌了几千年,这样的思索令我浮想连翩。 我想,西湖美景不仅活在帝王将相的楹联碑刻上,不仅活在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中,不仅活在骚人墨客的 走过飘出咖啡香的酒吧,空气中没有一丝风,却仿佛有醉人暖意。那一刻有雪花飘落,稀稀疏疏,落上头发和面颊,落上西湖新天地变暗了的树丛。渐渐地,数不清的斑驳影像,交织起无数琐碎、缓慢和翻滚的意象,笼罩于临街店铺所投射出的道道明亮光柱之中。天幕间似乎到处飘荡着这种冰蓝色结晶。这些来历不明的精灵,恣意地旋转着,飞舞着,挥洒着易碎之美。哦,它们究竟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为何郁结成钻石般晶莹的颗粒降临这寂寞人间?瞬间的感受仿佛垂柳拂过湖面。我想,诗,或许就是对世间具有美与模糊性事物的一种诠释吧。 《西湖印象诗》问世八年后,迎来了修订版。 八年前一个初冬的下午,曲院风荷湛碧楼。浙江省作协、浙江省文学院、杭州市作协和西湖风景名胜管委会,为这本诗集举办了研讨会,诗集被誉为“一张以诗歌的方式织就的西湖新名片”。 2010年,由杭州市品牌办、市旅委等主办的“首届杭州市城市礼品设计国际大赛”中,《西湖印象诗》从全国2000余件网络海选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经市民投票,被评为杭州城市礼品唯一出版物。 2011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月,东方出版社推出了典雅 精致的《西湖印象诗》线装版城市礼品书,使得诗集如同丝绸、龙井茶一样,成为传递杭州、馈赠亲友的美好礼物。 八年来,这100首吟咏杭州西湖的诗篇,不断地被译成英、日、韩等多国文字并为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2017年7月,一个七月流火的周末下午,杭州市民和文学爱好者们顶着40度高温,聚集在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参加“报与西湖风月知——卢文丽西湖诗歌朗诵会”。整场朗诵会没有串词、没有报幕、没有解说,只有纯粹的一首接一首的诗歌,朗诵家们声情并茂的演绎,伴随现场悠扬生动的旋律,仿佛带人遍赏西湖山水,沉醉于连绵不绝的诗情画意,5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不禁让人感慨于这座城市对于诗歌的热爱,更让人看到了诗歌的力量。 为迎接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最美是杭州》丛书,我在负责担纲主编的《诗词卷·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书后记中,曾如此写道: 一座富有诗意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品质的城市,杭州有空灵、有温婉,有真性、有风骨,更有率情和侠风。杭州的诗意,既属于过去缤纷的历史,更属于当下璀璨的现实。 这本书献给西湖,献给每一位对西湖心怀爱慕的人 丁酉年十月十六修订于杭州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