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是我们人生中的敌人,我们并不是对其束手无策。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在自己的事业最为鼎盛时说道:“如果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像糖或者咖啡那样的话,我会十分愿意付钱去购买这种能力,因为,它比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更有价值。”其实,这种能力不但可以得到,而且不用花费一分钱,只需要改变的决心、细心的指点和不懈的坚持,这些足以把任何一个“不好意思”的人变成勇敢自信的成功者。
而墨非编著的《别让内向毁了你(人际交往中有效的心理策略)》,正是为了帮助那些一直被内向的性格挡在成功门外的朋友,让他们克服害羞,变得开朗大方;踢开自卑,带着自信大步前进;砸碎懦弱,勇敢地面对每一次挑战;走出自闭,用真诚去拥抱这个世界。
墨非编著的《别让内向毁了你(人际交往中有效的心理策略)》结合了心理学和行为学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同时用历史上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生动的例子,帮助大家改变心态,迎接成功。同时,书中有许多具体的指导方法,让每一位想克服内向、懦弱的朋友事半功倍。希望大家可以在本书的帮助下,砸碎“内向”的心锁;根据书中的方法和指导成为职场达人,从此在人生路上获得幸福与成功。
1.害羞的人难以登上成功的舞台
一个站在人生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成功人士,一定是一个积极自信、举止大方的人。至于那些因为害羞而不敢展示自己的长处,不善言辞的人,则往往失去了成功的机会。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站在成功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人生,一定要远离害羞。因为,人生的成功无法与害羞同台。
许多明星在成功之前虽然才华横溢,但也一直是默默无闻,原因就是他们的性格比较害羞。周杰伦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从小就是个性害羞的孩子,与人说话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再加上他本来是家中独子,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耍、聊天,所以一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后来,他的父母离婚了,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很受打击,性格也变得更加孤僻。在学校里,小周杰伦是个不爱讲话、比较自闭的孩子。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一次,老师让同学们回忆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事,小周杰伦居然说是外婆家里养的大狗。因为,这只大狗是他童年唯一的玩伴。
后来,周杰伦考上了台北淡水高中的音乐科,他开始沉迷于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其他的科目则成绩很差。周杰伦的高中英文老师就曾经以为他有学习障碍:“他脸上表情很木讷,我以为他笨笨的。这孩子无法专心上数学、科学课,就连英文作业也做不完。但周妈妈叶惠美却注意到这个安静又害羞的小孩,从小就对西洋流行乐或古典音乐特别敏感。他在学会走路前,就对音乐很敏锐。”所以,高中毕业后的周杰伦无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最后只好应聘到一家餐馆,当了一名服务生。有时,因为客人太多,传错了菜,周杰伦不仅要听顾客的抱怨,还要被老板扣发薪水。这时的周杰伦还是十分害羞,他反应迟钝,甚至有点自闭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挽救了害羞的周杰伦,使他成为一名成功的歌手的呢?这还要从一个叫作“超级新人王”的台湾偶像征选节目说起。当时,是一位学妹帮周杰伦报了名,当该节目制作人要周杰伦参赛表演时,周杰伦还以为是他们搞错了。知道了真相后,周杰伦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但是,他不敢独唱,而是帮一位想当歌手的朋友钢琴伴奏。当时节目主持人是吴宗宪,他一直想通过这个节目寻找新人。但是,眼前这个紧张的钢琴伴奏者和歌声像乌鸦叫的歌手,吴宗宪并没有将他们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的表演实在是很差。但是,后来吴宗宪说:“我从裁判的肩膀后头看了一眼乐谱,结果惊为天人,非常地复杂,做得很棒。”
录完影后,吴宗宪走到后台找周杰伦,并与他签约,让他专职写歌。吴宗宪回忆当时的场景说:周杰伦当时戴着一顶棒球帽,帽子压得很低,几乎盖住整个眼部。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很安静、很害羞,我觉得他应该是属于内心很自闭的一类人。
一年半后,吴宗宪给了周杰伦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在一个月之内写出50首歌,如果成功,就帮他出自己的专辑。于是周杰伦,废寝忘食地工作,在演出时努力克服自己的害羞,最后终于得到了老板和歌迷的肯定,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了一位著名歌手。
有些内向的周杰伦曾经被同学忽视,被老师质疑,被老板责骂,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害羞,走上了成功的舞台。周杰伦的故事,是无数拥有梦想但内心害羞的普通人的故事,也是无数克服了害羞而且实现梦想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在人生的舞台上,究竟是选择平凡还是成功,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但是,在坚持梦想的同时,我们需要记住:只有战胜了自己的害羞心理,我们才能在成功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因为,成功永远无法与害羞同台演出。
2.不要被自卑遮住双眼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把谦虚视为自己的美德,但是谦虚不是自卑。谦虚与自卑的区别就在于,谦虚的人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而自卑的人往往被别人的意见遮住了双眼,看不清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自己都无法肯定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个世界自然也会觉得你一文不名。
P2-4
很多年轻人曾经踌躇满志地走向社会,准备大展拳脚,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结果两三年之后,这些人往往失去了自己当初的信心,并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每天安心地与平庸为伍。
总结他们的教训,我们或许会认为他们缺少了理想,缺少对理想的坚持;或者是缺乏成功的手段,更缺乏成功的经验;也有人把原因归结到没有碰到机遇,没有遇见能帮助自己的人。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与重点,决定一个人能否卓越的关键所在是这个人在成功面前拥有怎样的性格。性格内向是成功的大敌,这样的人往往因为不够勇敢,而与机遇失之交臂。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有懦弱、自卑的特点。要知道,人人都不缺理想,能够坚持的人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因为勇敢;成功的经验不是与生俱来,能够成功的人是用自信代替了自卑;机遇遍布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关键是你在遇见它们的时候是否敢于走上前去,作一个自信得体的自我介绍。
由此看来,很多理想破灭、甘于平凡的人是误在了自己内向的性格之中。这样的人缺少自信,成功当前却不敢大步走上人生的巅峰;他们时常害羞,遇见自己心爱的人也不敢表达情感;他们生性懦弱,即使做了领导也还是优柔寡断;他们内心封闭,长此以往就毁掉了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所以,内向的性格误了他们的成功,内向误了他们的爱情,内向误了他们的事业,内向误了他们的健康。
内向,是我们人生中的敌人,我们并不是对其束手无策。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在自己的事业最为鼎盛时说道:“如果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像糖或者咖啡那样的话,我会十分愿意付钱去购买这种能力,因为,它比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更有价值。”其实,这种能力不但可以得到,而且不用花费一分钱,只需要改变的决心、细心的指点和不懈的坚持,这些足以把任何一个“不好意思”的人变成勇敢自信的成功者。
而本书,正是为了帮助那些一直被内向的性格挡在成功门外的朋友,让他们克服害羞,变得开朗大方;踢开自卑,带着自信大步前进;砸碎懦弱,勇敢地面对每一次挑战;走出自闭,用真诚去拥抱这个世界。
为了更好地帮助每一位读者,本书结合了心理学和行为学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同时用历史上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生动的例子,帮助大家改变心态,迎接成功。同时,书中有许多具体的指导方法,让每一位想克服自卑、懦弱的朋友,在有理可依的同时,有法可循,只要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每个人都可以在克服自卑、懦弱的路上事半功倍。
希望大家可以在本书的帮助下,砸碎“内向”的心锁;根据书中的方法和技巧成为职场达人,从此在人生路上获得幸福与成功。 人生其实处处精彩,只要我们不再被“内向”所误;成功其实并不困难,只需我们从现在开始改变。愿所有的读者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