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章节 为何有效 童年时期充满冒险和探索。在孩子眼中,每件事物都是陌生的:结交朋友、和家庭以外的其他人谈话、伤心、想要画画、攀高、快跑。使用锤子、自行车和锋利的小刀也是如此。孩子们正是通过冒险来学习新事物的。冒险并不要紧,它在人生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如何区分恐惧与冒险,合理冒险与危险行为。 “风险在美国已经成为禁忌词汇,要不惜任何代价让孩子远离它。”琼·阿尔蒙写道。她是非营利组织“儿童联盟”的负责人和小册子《探险:儿童游戏中冒险的价值》的作者。她观察到,只要有可能,儿童就会积极冒险。根据阿尔蒙的看法,“需要权衡冒险的价值与不知道如何应对危险而造成的伤害。后者可能更加危险。” 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获得各种体验之时,他们会变得更安心。孩子的身体在不断变化,因此,孩子们渴望采用新方式来体验各种事物,并了解这会产生什么结果。当孩子们利用身体来探测自身的局限之时,他们就会获得身体意识,并认识到这些局限。他们也会变得更敏捷、协调、强大。如果给予孩子冒险的机会,他们就会为了自身的安全而彼此紧密合作。 和玩伴之间的身体冒险——搔痒痒、摔跤、打闹和其他喧闹的玩伴游戏——帮助孩子学会信任、自律和身体意识,并为玩伴们设立了限制。国家游戏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Play)的斯图亚特·布朗说:“这种游戏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给身体和社交技能之外,游戏还培养孩子们应对意外的能力,让他们灵活地面对生活。”甚至这种灵活性也需要练习。 对休斯敦探险游乐场的研究发现,让孩子们玩冒险游戏不会造成更高的事故发生率。德国保险公司报告说,探险游乐场的事故发生率低于试图确保安全的游乐场所。《应该让孩子做的50件危险事情》的合著者基弗尔·图利与朱莉·斯皮格勒说,童年冒险能帮助孩子在成年以后变得自信、坚韧和勇敢。图利写道:“确保安全的最佳做法就是学习如何判断危险。”冒险有助于培养孩子了解、评估和减少危险的能力。 冒险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孩子也需要在社交和情感上冒险。这包括:情感受到伤害,被拒绝,有时候觉得受到忽略,感受愤怒、沮丧、嫉妒和悲伤。社交排斥让孩子学习如何培养适应能力。他们越敢于尝试结交新朋友或社交情谊,他们就越会经常面对别人的各种反应,并能够重新做出调整和尝试。学习社交洞察力也需要练习。 冒险可以促进大脑前额叶的发育。这个部位也负责各种执行功能,包括专注能力、记忆能力、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西兰的大学研究团队断定,从长期而言,消除风险对孩子来说要危险得多。而且,风险必须要亲自“体验”,而不能依靠“说教”。“孩子必须亲自了解风险。”研究这个项目的公共健康教授格兰特·萧菲尔德说,“他们必须走出去。”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寻求挑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他们提供应对技能,同时我们自身也要足够勇敢,放手让孩子面对风险和挑战,就如幼儿教育工作者贝夫·博斯所说:“风险促使我们前进,并促使我们信任自己。” 摘下成人的有色眼镜 我们将风险等同于危险。但风险并不是坏事。合理的风险对我们大有好处,它帮助我们养育孩子,让他们成长为能干而自信的成人。我们渴望为孩子遮风挡雨,让他们在人生中平安无事。我们不希望因为孩子犯下错误或独自判断风险而将事情弄糟或眼泪汪汪。但孩子需要不断面对这种风险,培养判断能力、技能和信心。如果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孩子就可能会害怕尝试新事物。恐惧会阻碍孩子尝试新事物。但经常是我们的恐惧在阻碍他们。过度保护可能比风险更有害。 接纳风险 我的父亲鼓励我跑下山坡、跃过小河、摔倒,尤其是摔倒。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攀爬过新英格兰的花岗岩。“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摔下来。”他说,“大多数人不知道摔下来时应该采取什么姿势,所以他们才会受伤。”他告诉我,摔下来时要滚动身子,而不是试图避免滚动并用手支撑。他的假设是:人生会跌倒许多次。要知道如何跌倒。站起来。不要害怕重新尝试。 接纳风险首先意味着承认我们无法消除它。如果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会怎样?照顾孩子既有喜悦也有恐惧。我们深爱的孩子可能会受重伤或死去。正如作者伊丽莎白·斯通所说:“决定生孩子是个大事,有了孩子就永远注定你的心将系在他/她的身上。”将心灵系在他人身上会让我们望而生畏。但很快我们就不仅仅是把心系在他身上,我们的心还会跟他一起去爬树、独自穿过街道、独自坐公交车。 我们需要放弃绝对安全的幻觉。活着本身就意味着,无论我们多么谨慎,我们都可能会遭受痛苦。知道我们无法消除风险以后,我们就能自由地拥抱生活。我们不能消除所有风险,但我们也不能因为风险而毫无作为。 限制风险的危险 “小心点!”“从那里下来!”“你会受伤的!”这类话如果说得太多,就可能导致孩子畏葸不前,逃避任何风险,甚至是必要的风险。《App世代》的合著者、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与凯蒂·达维斯说,如今的孩子越来越讨厌冒险。他们不肯独自探索和尝试新事物,而是等待成人的命令。而我们将孩子束缚在我们身边,这更是助长了这种趋势。9岁的孩子就有手机。7岁孩子不会独自去公园。 几天以前,我经过某个游乐场时,那里空荡荡的。可能所有孩子都在室内盯着屏幕,但此外还有个因素就是:许多孩子觉得现代游乐场很无聊。 法律担忧、许可和纯粹的恐惧促使成人限制孩子合理冒险。克里斯汀·柯普兰与同事在《儿科期刊》上发表的报告认为,在托儿所环境中,学龄前孩子基本上都不太活动。阻止孩子积极活动的主要障碍就是成人担心“有人会受伤”。许可证要求的新游戏设备无法吸引孩子的兴趣。在这份报告中,有个老师说:“他们爬滑梯的次数比以前多多了……你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试图寻找这种挑战。” 孩子们只是在通过爬滑梯的行为向我们表明他们的冒险愿望。 孩子为何会爬上滑梯? 如果你参观过公共游乐场所,你就知道,有个最惹人争议的话题就是:应该允许孩子们爬上滑梯吗? “所有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有时候都想爬上滑梯。”简·沃特斯说。 孩子们为何爬上滑梯呢?他们在游戏中寻求冒险和挑战。攀爬滑梯时,孩子们觉得很了不起。攀爬滑梯也很有趣。这是健康的冒险,通常属于想象性游戏。攀爬滑梯有助于孩子考验自己的力量、发现其局限,获得平衡和空间意识,以及社交意识和技能。如果出现了冲突——其他孩子想从滑梯上滑下来——这就是孩子们在游戏中练习问题解决能力的大好机会。 就像所有其他游戏,滑梯游戏应该遵循“叛逆”的黄金法则:只要没有伤害到人或物就没问题。这可能意味着设立限制,比如:“等到滑梯底部的小朋友离开以后再爬”;或者:“红滑梯太高了。你可以爬上蓝色滑梯”;或者:“今天公园里人太多了。现在只能从滑梯上往下滑。” 让周围的家长们不要担心:“如果他们爬上滑梯,我觉得不要紧”,或者,“他们似乎玩得很好”。 无论是往下滑还是向上爬,滑梯都是供游戏使用的。要以孩子为本,有时候不妨玩些冒险的游戏。 P5-9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本发人深省的新书中,舒梅克对家长和老师们的某些假设做出了质疑。她为我们明确而坦率地指出了孩子们的真实需求。对于任何关心后代健康成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大有裨益,具有启发性。 ——迈克尔·古里安(《男孩的奇迹》和《女孩的奇迹》作者) 每个人都应该停下来问问:“等等,我们为何必须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上面签字?”希瑟·舒梅克几乎重新审视了关于幼儿教育的全部传统智慧,看看其中哪些做法只是源于因循守旧。这让她成为我心中的英雄。 ——列诺·斯科纳西(《放养孩子》作者) 合理而富有感染力。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儿童、家庭和学校的看法。从家庭作业到与陌生人交往到科技问题,舒梅克谈到了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所有重大话题。请为你的家庭和班级着想,好好阅读这本书吧。 ——米·麦克里迪(《自我本位症》和《只说一次,孩子就会听》作者) 今天的育儿标准—过度关注安全,倡导不断监督与控制—让孩子们感到窒息。在这本令人愉快的著作中,希瑟·舒梅克教导我们如何成为“叛逆”家长,让我们乐意并能够藐视这些标准,以便促进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我不仅向家长们推荐此书,也向接触到幼儿生活的每个人推荐此书。 ——彼得·格雷(《自由学习》作者,波士顿学院心理学研究教授) 这本书以充分的理由呼吁我们加入“叛逆”大军!希瑟以温和而直截了当的方式鼓励我们摘下成人的有色眼镜,仔细审视我们自身的行为如何给家庭带来了诸多压力。她向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办法,并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我们能够做得到!” ——丽萨·墨菲教育学硕士(早教专家,Ooey Gooey公司的共同创建者) 本书将家长们从毫无根据的恐惧中解放出来,这些恐惧限制了孩子们攀爬、跳跃、奔跑以及诚实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作者转而鼓励读者采取有益于孩子的大胆育儿方式。 ——薇琪·霍夫勒(《胶带教养术》与《育儿直言》作者,育儿教育学家,演说家) 学校需要来场革命。育儿需要来场革命。但结果呢?革命已经开始。这就是《不听话也OK》。 ——安东尼·迪本德(《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合著者) 我很喜欢希瑟·舒梅克的新书《不听话也OK》。它将颠覆世界,质疑我们的理念,促使成人采取正确方式来从事幼儿教育。本书中的“叛逆法则”往往与传统思维趋势相左,但它们基于可靠的研究成果,充满亲切感和幽默感,并提供了大量实施建议。这本书是家长和幼儿教育专家们的必读书籍。 ——杰夫·A.约翰逊(《让孩子玩耍》合著者) 舒梅克仿佛是我们所需要的睿智老人。在今天这个时代,课间休息和玩耍已经让位给作业练习题和静坐听讲。我们需要倾听并重视她的看法。每个家长、照顾者、教师和管理人员都需要再三阅读这本书。舒梅克鼓励我们归还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她真了不起! ——萨拉·本内特(《反对家庭作业》合著者,“终止家庭作业”的创始人) 增加游戏。减少家庭作业。鼓励冒险。减少过度保护。限制观看娱乐节目。它们听似违背惯例,但其实是常识,对孩子们大有益处!舒梅克利用“应该说的话”(和“避免说的话”)以及“试试这个”等出色的建议,帮助我们将其付诸实践。 ——保拉·斯宾塞·斯科特(Kinstantly首席内容官,《相信你是一个好妈妈》作者) 希瑟·舒梅克在这本非常实用的书籍中破除了现代育儿的神话,谈到了技术和冒险等复杂问题。她鼓励我们采取平衡而合理的育儿办法,并通过大量育儿建议向家长们提供了实践方法。这本书在继续进行她在其处女作中发起的革命—继续加油! ——艾米丽·普兰克(《发现童年文化》作者) 我对这本书等待多时。希瑟再次向我们提供了实用而合宜的育儿建议,让我们帮助孩子在小学时踏入大世界。这本书内容亲切,极其诱人。你会乐意始终将它带在身边。” ——丹尼尔·霍金斯(《男孩:改变课堂而非孩子》与《共渡难关:再次学习引导实践》作者) ——丹尼尔·霍金斯(《男孩:改变课堂而非孩子》与《共渡难关:再次学习引导实践》作者)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冒险与独立 法则1 安全其次 法则2 不亲吻祖母也没问题 法则3 示范错误 法则4 和陌生人说话也没问题 第二部分 为科技领航 法则5 接受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 法则6 管好你的手机 第三部分 孩子在学校的权利 法则7 课间休息是权利 法则8 禁止小学家庭作业 法则9 远离有害的家庭作业 法则10 不要在这里签字 第四部分 更多在校权利 法则11 改造学前班 法则12 在围圈时间取消日历 法则13 不要强迫参与 第五部分 悲伤、同理心与不幸 法则14 不要删除书本中的食人巨妖 法则15 应对新闻灾难 法则16 分享不公平的历史 第六部分 刻薄的言辞和公主的力量 法则17 公主是有力量的 法则18 刻薄言辞不可小觑 法则19 尊重牢骚大王 第七部分 现实世界中的“叛逆法则” 法则20 家庭不是娱乐中心 法则21 放松 附录 原书提供更多可用资源 致谢 序言 这不是一本寻常的育儿书籍。本书故意选择了那些复杂的话题。这里采取的是反叛性的路径:重新审视我们视为天经地义的观点。 有个读者在总结我的处女作时说:“如果你想在育儿过程中尊重孩子,但在孩子达到学前年龄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其强烈情绪和行为,那么,《不分享也OK》能够为你提供答案。”这本续作将引领你进入下个阶段。我们的孩子仍然很小,但他们已经在上学,正在获得独立能力,并承受着学校的期望,而某些期望明显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在处女作中采取的重要原则是:“只要没有伤害到人或财物就不要紧。”而在这本书中,指导原则就是我母亲的座右铭:如果某件事情困扰着你,那就需要做出改变。这包括下面这些你感到不对劲的事情:7岁孩子上健身课却没有课间休息时间;幼儿园孩子上学时喊肚子疼,或者家庭中对科技设备的使用“并不妥当”。留意你的直觉。在你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欣慰地发现,你的直觉为何可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达到上学年龄时,我们的育儿必须进入新的阶段:社区阶段。孩子要面对太多外界的教导者,包括:班级教师、校长、校车上的同龄人、陌生人和无所不在的屏幕设备。孩子们从所有这些教导者那里学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合理利用时间吗?现在,育儿牵涉到许多合作者。 《不听话也OK》旨在为托儿所、学前班和小学阶段提供深入的引导。“写写这个阶段的女孩子,”家长们说。“写写‘你不能参加我的派对’,”老师们建议说。在其中你会发现各种问题,包括:化装游戏、恶言恶语、屏幕时间、课间休息、家庭作业,以及陌生人风险和新闻灾难等沉重的话题。你会发现许多书籍侧重于其中的个别话题,但我们是要养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孩子。所有这些话题对我们都很重要。它们都会给孩子造成影响。本书汇集了与家庭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系列话题。 本书旨在搭起桥梁,将儿童发育的研究成果与日常生活活动衔接起来。我们对孩子的认识与我们的育儿方法之间的鸿沟在日益加剧。随着我们迅速获得有关儿童成长的新知识,我们需要乐意接纳新思想,并灵活变通。熟悉的惯例让人感到安心,可能很难做出改变,但我们理当为孩子做出大胆的改变。学校需要重新思考其政策(学前班、课间休息)和既往措施(围圈时间、家庭作业)。家长们需要调整育儿措施(技术、风险、陌生人)。我们都必须乐意推翻我们的已有知识,乐意反对流行态度,进行大胆尝试。 我的首部著作的问世,源于幼儿学校的非正统价值观。这个幼儿学校是我的故乡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幼儿园,我的妈妈在该校任教40年。在撰写本书之时,我再次从这个独特幼儿园中汲取了智慧,当然,许多话题—包括课间休息、屏幕时间、家庭作业签名—超越了这个幼儿园的范畴。论述小学教育的章节主要基于众多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我自身作为反传统家长的经验。我非常感谢那些帮助我孕育出这些观念的学者和家长们。 我曾经在博客帖子上撰写了我们家对小学家庭作业的独特立场,本书中的部分章节就源于这些博客帖子。我收到全球数百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来信,其中有人解释了家庭作业的价值,有人含泪写下家庭作业如何破坏了他们的家庭。这可是个热门的话题。 当我谈到取消小学家庭作业时,家长和教师们往往会惊愕地打量着我。这些人曾经在大学就读四年,大多拥有法学学位乃至于博士学位。他们知道严肃的研究非常耗费心血,并且仍然记得他们自己的童年,当时通常会做些家庭作业。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研究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表明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小学学习成绩,而它对中学成绩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我并不是鼓吹整个人生中完全取消家庭作业,我只是认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有些其他事情更值得去做。 面对风险、课间休息、游戏、屏幕时间、学校、家庭作业等话题,我们可以继续将科学研究成果置若罔闻,也可以采取大胆步骤,改变世界、班级、学校和家庭。 我们有时候必须要表示异议。如果你喜欢某个章节而不接受其他章节,这没有关系。我希望本书能帮助你澄清自己的非正统信念,激发新的想法,激励成人为孩子去改变世界。有时候,这意味着大胆尝试。 《不分享也OK》那本书中列出的“儿童叛逆权利清单”侧重于童年早期和游戏。现在需要扩充这个清单。下面是21世纪儿童权利指南,包括在学校教育和数字化世界中的权利。 更多儿童权利 有权充分自由地玩耍,且可以自由发挥 有权体验独立自主 有权冒险和犯错 有权针对他人行为设立限制 有权主宰自己的身体 有权从事与其年龄相符的学习活动 有权在每天经常享受课间休息时间 有权在小学阶段不做家庭作业 有权每天在户外玩耍 有权活蹦乱跳 有权享受充足睡眠 有权投入他所生活的世界 有权接触屏幕以外的真实世界 有权学习并练习当面社交技能 有权享有安静的时光 有权了解科技产品的健康界限 有权经常受到周围人的充分关注 有权促使成人始终支持这些权利 这本书呼吁我们更加勇敢无畏。这意味着改变育儿方式,接触其他成人。正如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所说:“当我们感到极其不安、不满或失落的时候,我们就极有可能迎来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只有在这种时候,不安才有可能促使我们抛下陈规陋习,开始寻找其他办法或更可靠的答案。” 当我感到畏缩不前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妈妈,许多时候,她不得不改变其温柔本性,捍卫她的孩子的利益。如果她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你也会拥有力量进行大胆的尝试。 内容推荐 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叛逆法则”,将儿童成长发育特点的研究与孩子的日常生活衔接起来,让孩子从被管教转向拥有更多的自由玩耍时光。 安全其次:相对于健康的冒险,安全至上带来了更大的危险 不亲吻祖母也没问题:尊重孩子不喜欢别人碰他的愿望 和陌生人说话也没问题:给孩子工具,而不是恐惧 接受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在数字化时代让孩子多接触真实世界 不要强迫参与:要相信孩子不参加集体活动是有正当理由的 尊重牢骚大王:聆听他们的情绪 家庭不是娱乐中心:从父母主导游戏转向孩子自由游戏 …… 《不听话也OK:培养孩子自信和创造力的21条叛逆法则》作者希瑟·舒梅克不认可让孩子在各种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她特别看重通过家人在一起的共处时光,帮助孩子培养重要的生活技能,并对此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 编辑推荐 重新审视我们视为天经地义的育儿观点! 从限制到释放,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 “叛逆法则”的理念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顺应孩子成长的节奏,维护儿童的应有权利,满足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希瑟·舒梅克在其第一部作品《不分享也OK》中用她提出的“叛逆法则”颠覆了所有的传统育儿原则,这些法则的目标是培养能干而有同情心的孩子。《不分享也OK》解开了父母育儿中的许多困惑,打开了一扇新理念育儿的大门,让人耳目一新,又因其极强的可操作性,受到了父母们的热烈追捧,在这本《孩子不听话也OK》中,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叛逆”,对于育儿中新的热门问题再次提出了21条“叛逆法则”。 这些法则绝非标新立异,其实是在将儿童发育的研究成果与孩子的日常生活衔接起来。对于家长如何克服自身的恐惧,让孩子从被家长管教转向拥有更多的自由玩耍时光,舒梅克提供了广泛的指导意见。作者不认可让孩子在各种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她提醒家长重新审视如何度过宝贵的家人共处时光。本书有利于家长们根据孩子的年龄,帮助他们培养重要的生活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