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斯·西格尔著的
《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中提到,以色列有一种特有的双面性。
犹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色列却是一个新生的国家。
漫长的苦难铸就了这个民族对故土的深情,令他们无法割舍这片气候严酷、地形恶劣的土地。
对现状的不安,使得重生的以色列敢于用突破性的新观点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当水资源问题和国家的存亡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
年轻与古老的双面性也充分体现在了这个国家的治水之道上——
在意识上推崇传统文化,在技术上支持积极创新。
这种双面性无法复制,故而以色列治水的过程也难以被完全复制。
因为少有国家敢冒如此大的风险尝试新兴技术,也少有国家在节水意识上能时刻紧绷神经。
值得庆幸的是,以色列已为我们披荆斩棘,在与水相关的技术和政策上探索出了可行之道。
到2025年,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将面临水危机。
与此同时,“沙漠之国”以色列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了水资源强国。
从前期规划到具体执行,《创水记》详细记录了以色列治水建国的过程。
相信每个人都能在阅读《创水记》中有所收获,从年轻又古老的以色列身上学到些什么。
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上,整个世界都面临着几乎同样的危机。早在多年前,很多业内专家已经开始表露了这种担忧。现在,地球上有一个国家着眼未来,积极为此做着准备。以色列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是沙漠,而且近年来人口增加了十二倍,即便如此,以色列却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之所以没有受到水资源危机的影响,是因为他们在水资源安全方面采取了创新。赛斯·西格尔著的《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便揭示了能够做到水资源相对独立的以色列,是如何避开这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对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以色列采取了怎样明智的政策?使用了怎样的高新技术?建立了怎样保护措施?
大事年表
地图
前言 全球水危机迫在眉睫
第一部分 创建一个以水务工作为中心的国家
第一章 以色列的敬水文化
第二章 国家输水工程
第三章 管理国家水利系统
第二部分 变革
第四章 农场革命
第五章 变污水为净水
第六章 海水淡化:科学、工程学和炼金术
第七章 以色列水资源的再生
第三部分 以色列国界之外的世界
第八章 开发全球水业务
第九章 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寻找区域水问题解决方案
第十章 水外交:以色列以水为媒介参与国际事务
第十一章 无一幸免:加利福尼亚与富裕的负担
第四部分 以色列的治水之道
第十二章 指导哲学
图表:以色列水资源的来源和用途
致谢
采访人物名单
参考文献
索引
第一章 以色列的敬水文化
雨,雨,快走开,
改天再来!
——美国儿歌
雨,雨,天空来,
小雨点,整天下,
滴答滴答,
小手拍拍!
——以色列儿歌
现年30多岁的阿雅·米洛尼还记得她小时洗澡的情形。妈妈帮她擦干身体、穿好睡衣后,就会拿个塑料桶回到澡盆装水。然后妈妈把水桶提到外面他们家那小院子里,用这些还有肥皂沫的水浇灌花和其他植物,接着她又回到浴室,重新装满水,一遍遍地重复这个过程。
如果你事前不知道这发生在以色列中上阶层的社区里,可能还以为这是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村庄。尽管家里有自来水,阿雅的妈妈还是将水视为一种珍贵的资产,不能浪费。久而久之,在妈妈持续不断的节水行为影响下,阿雅和她的两位同胞耳濡目染,懂得了每滴水都很珍贵。这种观念一旦扎根于心间,就很难忘记。
阿雅也回想起学校里定期发布的提醒大家节约用水的材料。每个教室里都有海报告诫孩子们“不要浪费一滴水”。就像所有以色列小孩一样,她也会唱本章开头引用的那首以色列童谣。难以想象,一个美国孩子会被教导要为雨天高兴地拍手。当然,美国童谣是把雨赶走,“改天来”。
有关节水的智慧并非局限于儿歌,而是一门综合课程的一部分,这一课程如同阿雅的母亲,力图向学生们灌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同时为他们提供实用工具来实现节水。阿雅的母亲在节水方面可能费尽心思了,但是学校里的课程也培训学生们将那些最佳方法教给他们的父母。作为卫生课程的部分内容,以色列的学生要学会洗澡和刷牙,如同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此类课程中学的一样。在以色列,这种课程还另有特色内容:学生们要学习如何尽量少用水。节水是每个人的职责——而且教育人们节水同样人人有责。
以色列人并非固执的节水狂热分子,而是他们普遍意识到需要对水抱有崇敬之意,不能视而不见,以为理所当然。这种水危机意识文化部分是由环境造成的,因为以色列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其余地方则是半干旱地区,旱灾屡见不鲜。尽管如此,单单是自然环境不能充分解释这种高度重视水资源及其宝贵性的民族意识。
虽然今天以色列大部分犹太人没有严格遵循宗教礼仪,但文化和传统的影响是经久不衰的。让犹太人在两千年中得以从流亡四方到复兴故国的宗教文化里,对雨露形式的水资源的敬畏之情比比皆是。
几千年来,时至今日,犹太人的祈祷活动中还包括在一年中的一些特定时刻进行祈雨祷告。在大流散期间以及现在以色列国土上,这个祷告许多犹太人每天都要吟诵三遍。这祈祷并非是要为他们所在的地方祈雨,而是习惯性地呼唤雨水降落在以色列的国土上。不管犹太人身处何地,不管是在湿润还是干燥的地方,两千年来,他们的祈祷都是面对耶路撒冷吟诵的——他们心里惦记着圣地的气象。如同阿雅和她的手足们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怀就成了犹太人共有的世界观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除了祈祷书,《希伯来圣经》也为如何考虑水资源问题提供了指导。在《圣经》最有名的一个场景中,当以色列的儿女们四处流浪时,摩西敲击了一块岩石,寻求可以饮用的淡水,结果流出了“丰沛的”水。这个场景暗示了微妙的劳动分工:上帝每天为以色列人提供滋养,但需要摩西——在神的指引下——提供水。这个故事也提醒人们可在许多不可能的地方找到水源,而且有时可通过非常规的方式汲水。
每年,在岁首节(犹太人新年)前不久,世界上每一间犹太教堂里都要吟诵《申命记》中摩西的祝福与诅咒。“雨季”中的雨便是这样一种神赐。《施玛篇》也许是所有犹太人祈祷中最有名的,该祷词引自《申命记》,说如果不遵守上帝的十诫,其中一个惩罚便是天不会下雨,而且雨水短缺会让违背者“毁灭”。
这些关注水的经文章节并非特殊个例。从语言角度来说,《希伯来圣经》这个文本中有关水的词汇比比皆是。“露水”这个词被提及35次,“水灾”出现61次,而“云”则出现了130次。“水”这个词本身在《希伯来圣经》中出现了600次。
不仅“雨”在犹太人的圣书里被提及将近100次,每年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下雨甚至还有特定的希伯来词汇——这些词汇在现代希伯来文中依然使用。如果说因纽特人有多个有关雪的词语是因为他们身边一直白雪皑皑,犹太人关于雨有多个词语则是因为圣地上雨水稀缺。
因为犹太复国主义移居者绝大部分都已经世俗化,所以可能不会定期浏览祈祷书或《圣经》。他们也许来自俄罗斯和波兰等雨水丰沛的国家,或埃及和现代伊拉克等河流纵横的国家,但他们熟悉《圣经》和犹太传统。这种经久不衰的犹太传统与他们在以色列国土的新生活息息相关,使得他们天生具备节水意识。
P3-6
全球水危机迫在眉睫
在你的水井干涸之前,你是不会惦记水的。
——鲍勃·马利
尽管如此命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事实上并无隐蔽活动。这是一个清醒、谨慎的美国政府机构,听起来好像是个间谍机构,其实却更像是个大学教工俱乐部或者智库。该委员会发布一些报告(其中有些是绝密内容),整合从其他情报机构获取的信息,来帮助政府官员和其他决策人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即将来临的问题。因此,这个保守的机构竟会发布一个绝密报告,然后将部分内容解密,得出一个煽动性的结论,说世界将要发生一次旷日持久的水危机,这实在奇怪。
这场危机初见端倪,人们对此早已有所觉察。听说这里发生旱灾,那里蓄水层过量抽水,或者一个人们不常关注的国家里发生社会动荡,都不再让人惊奇。但是,如果这份情报的结论是正确的,问题会很快开始加剧。与其说这是个“可能性”的问题,还不如说是个“何时发生”的问题。这个报告预见,不到十年,对于美国和全球安全至关重要的国家将有“国家失败”的风险。报告中的唯一问题是这些破坏会有多严重,人们将会多快感觉到这些破坏。
水资源短缺可能不会处处发生,但是几乎没有人能长期不受影响。世界人口中的20%——大概15亿人——将成为这次世界水资源危机的最初受害者,其中600万人已开始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最后,地球表面的60%将被改变。首先,用水供应耗尽将会对美国以及全球食品市场构成威胁,导致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
根据这个情报预测,因为提取、产生能源需要消耗很多水,“水务问题将会妨碍”能源生产。这种情况在南美的经济引擎巴西早就发生了。该报告接下来说,“主要国家生产食物和能源的能力”将会改变我们所知的世界,“这给全球食品市场和走势不振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风险”。当可用的能源变少,经济增长就会减速。经济增长变慢,食品价格提高,然后造成社会动乱,这是一个已获证明的套路。
水危机不是一个“发展中世界”的问题,有待国际援助组织远赴他乡去解决。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以及诸如中国和印度等其他世界经济大国早就开始遭遇水资源短缺问题了,这些问题很快就会给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美国水资源的未来也岌岌可危——情况最迫切的是西部诸州。水资源缺乏正在转变成具有全面影响的水危机,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几乎每个美国人,不管他们住在何方,有多少钱可用于食品开支,或者他们如何谋生。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华金河谷是高端农业中心,是美国生产葡萄、橘子、桃子、蔬菜、杏仁和开心果最多的地方。但是河谷部分地方正面临缺水,而且整个河谷的缺水情况越来越严重。加利福尼亚丰富的物产得不到保证。这些产品的价格早已上涨,加利福尼亚人的生活方式曾经不受资源限制,但如今水资源受限的情况日趋严重。
加利福尼亚并非唯一即将面临水危机的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高平原储水层这个巨大的自然地下水库是8个高平原州农业的关键驱动因素。那里生产的基本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和大麦,为美国的奶牛和鸡提供饲料,为食品生产提供粮食。这些作物也是美国的一类主要出口产品。为此类作物提供水源的蓄水层一直以来严重过度开采,以至于部分地方早已干涸。有关高平原储水层枯竭的一个案例,参见得克萨斯州阿马里洛一个农场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新闻报道,这个农场再也不能从曾经有丰富水资源的蓄水层里抽水。
尽管高平原蓄水层的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地方已经枯竭,因为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过量抽水,这需要几千年的雨雪才能得以补充。更糟的是,21世纪初年,高平原蓄水层水源耗减非但没有减速,蓄水量反而进一步减少,数量大约相当于20世纪抽取水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不仅仅是水资源加速流失的科罗拉多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得克萨斯州以及其他州的人们,而且千百万其他美国人的经济情况和生活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密德湖的水平面可能很快就要低于允许抽水的界线了,这影响了美国西南各州生产清洁能源的水力发电。如同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的许多社区早已执行用水限制,因为人口不断增加,现有的水源供给已远远难以满足需求,尽管如此,当地还是在过度用水。2014年2月,亚利桑那州威廉斯市实施了非常严格的用水限制,包括禁止将饮用水或原水用于“除公共卫生或救急之外的任何其他目的”,并且中止颁发所有新建筑的建造许可。
威胁美国水未来的不仅仅是干旱。污染也在限制可用的资源。举一个例子,佛罗里达最大的淡水源——海牛泉和蓄水层,已经被农田径流污染,如果要继续将其作为可安全饮用的水源,将需要支付昂贵代价进行处理。
水资源和基础设施危机几乎都是能够避免的——通过政府、企业和政府机关领导联合行动,这种危机的形成要素也都可能得到控制。尽管有些国家因为周边区域没有采取行动而将遭受由此造成的损失,不过它们依然能享有持续的水资源供应。但是毫无疑问,许多国家将不会理睬这种警告,这其中包括的不仅只是那些存在资源和基础设施问题的常见发展中国家。水资源问题是不良治理的反映,而且治理不善的地方很多。
驱动这种即将来临的水危机的主要因素中有几个宏观趋势,其中很多酝酿已久,这里列出了最重要的5个。没有迹象表明这些趋势即将停止或变缓。
人口。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在很多国家,对于出生率下降的现象众说纷纭,但是这些讨论并没有涉及大部分地方的平均寿命哪怕和最近几十年前相比,也已大大延长的事实。世界人口现在已超过70亿,直到2050年才有望保持稳定,届时世界人口将达到95亿。不管这增加的25亿人吃喝洗用的水是多么少,可以确定的是,为最基本的需求寻找、净化和供应补充水源将成为一个挑战。
崛起的中产阶层。世界人口不仅仅是在增加,而且还变得更加富有。前不久还生活在贫困中的数以亿计的人们已经摆脱贫困,加入中产阶层,这个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将持续下去。2000年,世界上中产阶层有14亿人,到2009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8亿。到2020年,全世界的中产阶层人口预计会增加到32.5亿。H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全球水资源供给来说则是个坏消息。
这些更加富有的人将要享受的日常沐浴、后院泳池和绿色草坪会给水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但是更大的水资源支出是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有关的饮食习惯。处于极端贫困的人以蔬菜和谷物为主食;而中产阶层绝大多数以蛋白质为主食。生产1磅牛肉所需要的水比种植1磅玉米需要的水多17倍。
但是中产阶层消耗的不仅仅是食物。一般中产阶层生活中都需要开车、使用空调、电脑和其他电器等,这样做会消耗几乎难以想象的水量。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每生产1加仑石油需要好几加仑淡水。天然气和水力压裂在每个场所都需要数百万加仑水。美国现在已成为主要能源生产国,每天要消耗数十亿加仑水来生产能源。
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湖泊和河流的水面温度升高,导致水分蒸发加速。北美五大湖是水面温度升高加剧蒸发而导致失水的一个例子。随着气温升高,灌溉同样数量的农作物需要更多的水。雨水模式也在变化:降雨间隔时间变长,而降雨强度也随之增加。无雨间歇期变长,使得表面土壤变得更硬。下雨时,多数雨水都流到下水道和河流中,或者停留在地表,然后蒸发掉,但是不管哪种方式,这些雨水都因不能渗入土地而流失。
水污染。污染也在减少可用的水源。为这么多人生产食物,为这么多动物生产饲料,需要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其中一部分通过灌溉或雨水进入蓄水层、湖泊和河流。水力压裂等能源开采技术不仅需要使用大量水,而且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添加剂被指称正在污染附近的饮用水储备。不管这种主张是否正确,可以肯定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化学用品正在渗入蓄水与供水系统。这些工业化合物中的一些是致癌物质。不管水是如何被污染的,要补救受到破坏的蓄水层和湖泊得付出昂贵的代价,而这有时候是不可补救的。蓄水与供水系统被污染就会失去利用价值,这甚至可能是永久性的。
渗漏。最后,在世界各地城市里,每天因为漏水、打开的消防栓、偷盗和疏忽而流失的市政用水数量令人瞠目。伦敦流失大约30%的水,芝加哥流失大约四分之一的水。有些主要中东和亚洲城市的水系统每年可能会有多达60%的水流失到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中;流失50%的水并非少见。纽约市已经减少了因漏水而造成的水流失,但还是损失了数十亿加仑水,而且一个巨大的、难以修补的漏洞每天都要流失350万加仑水。这些损失可能是看不见的,但是数量巨大。
以上每一个挑战(人口增长、财富增加、气候变化、水源污染、漏水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挑战)都是可以克服的。高度重视、意志、创造力、训练有素的人员和金钱都不可或缺。尽管所有国家都应当开始处理这些难题,近乎肯定的是,并非每个国家都会行动起来。但是这些问题是能够处理的,甚至可以妥善解决。
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数量并不一定会限制经济增长或导致政局不稳。缺乏自然供水,或者是降水减少,不一定会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果处理明智,这些限制会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且创造新机会。
为危机四伏的世界创建楷模
以色列60%的国土是沙漠,其余地方是半干旱地区。1948年建国以来,这个国家的人口已经增长了十余倍,算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以色列建国之初一贫如洗,但如今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名列前茅。在以色列,中产阶级的生活是标准生活。原本就不多的年降雨量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然而,尽管该国气候严酷、地形恶劣,以色列不仅没有水危机,用水还有盈余,甚至将水出口到一些邻国。
《创水记》记录了一个小国如何在尚未独立之前,就早已开始制定全面成熟的方案,来解决水资源问题。在以色列发展的每一阶段,治水计划和技术性解决方法都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在成为水资源强国之前,以色列就利用其水资源方面的专有技术在世界各地建立关系。其他国家中也有严肃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而且早有长远规划,尤其是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在美国,一些州如内华达和亚利桑那,长期以来一直对水资源匮乏问题有所准备,尽管这两个州目前仍无法满足用水需求,时时面临缺水的威胁。
当然,并不是以色列在供水方面的做法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拥有大块陆地的国家和以色列这个小国的规模或地形不同。有些国家没有沙漠,或是有很长的雨季或大量湖泊河流。有些国家的经济不能承担以色列治水所产生的基础设施开支。尽管如此,以色列在治水方面的部分举措对改变每个国家的水资源治理都是有所帮助的。即便没有别的参考价值,但以色列对水资源的关注,以及水在其国家意识中的优先地位,对世界各地的领袖和有责任心的公民也都应该是个启发,不管他们身处何方,不管他们是否富裕。
如果几十年前世界就开始筹划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和节约用水问题,那就更为明智了。但现在开始为时不晚。
这里就讲讲以色列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