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话系列”丛书在创作宗旨与整体风格上呈现出某种自觉而鲜明的共同性。在细心的体会与思索中,我们会发现,24字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核心的统摄点,都是基于博爱,爱人、爱己、爱家、爱国、爱小我、爱大我、爱自然、爱生命。作品中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作家笔下万物生灵丰富而温暖的色彩,塑造着健康阳光的人格品质。
12本书,12个故事,构成了一套充满人文关怀,同事闪烁奇思妙想的儿童文学丛书。期待它们能伴随孩子们的童年,丰沛孩子们的情感,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
熊玄武著的《蓝花布的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话系列》为丛书之一。
在蓝色的水里飘呀飘,在湛蓝的天空飞呀飞,飘过绿色的森林,飞过银色的带子,飞在海蓝之上,飞在蔚蓝之下,漂洋过海,飘到异国的上空,飞进了千万个蓝色的眸子……
本书为熊玄武著的《蓝花布的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话系列》。
这不是网购的快递,是邮政的包裹。
“会是谁?还会用这种包裹?里面又是什么呢?”于蓝一边掂量着手里包裹的重量,一边猜测着。
心思主要用在猜测上,所以对于手上的重量竟然没有感觉,为此她有意拍了拍,软软的,不太重也不太轻。
总不能当着大叔的面就拆开吧。
于蓝三步并两步走到自己座位上,好在她们设计的位置都很大,还有玻璃隔断,于蓝在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拆开包装。蛇皮袋包裹里是纸箱子,纸箱子里面是一层黄色的牛皮纸(这种纸现在都好稀少),牛皮纸里是一层报纸包裹着,拆到报纸,于蓝犹豫了,有意地停顿了一下,到底是什么呢?包装得如此严实,如此神秘,像极了电影里家传秘方的包装,不会是祖传的什么吧?想到这里,于蓝轻轻地笑着摇了摇头,她是孤儿,在亲戚家长大,现在刚上班,当然还是单身一人。
如果不是祖传的,那又是什么呢?
于蓝每次一回忆过去的事情,头就莫名地痛起来,头一痛回忆就中断。
再犹豫,于蓝还是小心翼翼地把报纸给打开了,里面竟然是一块布,棉布!看到这个,于蓝有点说不出的失落。
这布,她没有买呀。她们做设计的,自己会在网店购买一些样布,还有一些老客户,也会主动寄些新样布,于蓝脑子里飞速旋转,搜索信息——最近没有客户在QQ上留言,让注意查收快递,显然这不是快递,是邮政的包裹,客户是不会邮寄包裹,事前还不通知她。
于蓝整个人僵立在那里,窗户里射进一缕阳光,刚好照在于蓝手里的布上,但是,这布像一个饥饿的孩子,把投射在它身上的阳光都吃了,一点也没有反射,这样看的话,这布的表面没有涂料,棉纤维吸收了太阳光。借着阳光的照射,于蓝细细地看了看这布……
“是110吗?我要报案,我公司的同事于蓝失踪了!”警察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过后,一个报警的声音。
于蓝失踪了!
工作室里的东西还在,家里的东西还在,甚至那块布也还在工作室的桌子上,快递单的包装都在,只是看不清寄件人的信息,仿佛这个包裹是从天而降。
而于蓝桌上的那些东西,静静躺在那里等着于蓝回来,好像于蓝只是去了一趟厕所,一会就会回来似的。
警察带回了物证:那块布。
“不,我不是物证,我是人证,我可以说话。”那布自辩说。
那布说完这话,就像人一样跳跃而立,好像这是她用来证明自己是人证的方式。警察见过各自各样的证人,但是一块布说自己是人证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布不停地跳动,警察刚要吃惊,很快又保持了镇定,因为警察有统一的表情:严肃!
“咳咳……”警察一般审问前都要律行公务式地咳嗽,这个就好像法官在审问犯人前,要敲槌子,以示庄严肃静。
“要是你能说出于蓝去哪里了?现在在哪儿了?我就把你算做人证。”警察一脸严肃地说。
“我知道她为什么要离开?”
“为什么?”
P4-6
让好故事照亮孩子的未来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的读者对象——未成年的、具有极大可塑性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儿童,而被称为“人之初”的文学。儿童文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由儿童教育的需求而推动,与儿童教育的“树人”目的紧密结合。因此,儿童文学是具有使命感的文学,诚如曹文轩老师多次表达的,儿童文学肩负着塑造民族未来的文化使命,是为儿童打精神底子的文学。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套丛书的选题策划,即从儿童文学此种特殊的文学性人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12个关键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创作基点,一本书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借助儿童文学的表达,点亮儿童的心灯,温煦儿童的情志。
这套丛书,由几位创作力旺盛的中青年作家主笔,其中,有“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中屡获儿童文学奖项的张琳、曹雪纯,也有更加新锐的尤艳芳、熊熊。作品包括:《拇指橘子林》《谁的翅膀在飞》《森之守护者》《欢迎来到幸福列车》《从前有座山神庙》《大英雄屎壳郎》《竹子保卫战》《爸爸树》《黄鼠狼不偷鸡》《蓝花布的梦想》《不能消失的声音》《花皮鼠男孩的秘密》。12部作品,主题各异,笔法多样,每部作品又都有其独到之处:张琳的作品,笔调细腻温暖,如《拇指橘子林》,意在呼唤对美的创造与感知能力,虽未强化故事的冲突性,但因为作品诚挚的情感,让人产生了一路追寻的阅读动力。曹雪纯的《欢迎来到幸福列车》,则充分显示了作家活跃而清新的畅想能力,横空出世的列车、动物装扮的乘务员、奇异的乘客,读来情节跃动,悬念丛生。
作为一套丛书,几位作家在创作宗旨与整体风格上呈现出某种自觉而鲜明的共通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家们普遍选择了一种平等而尊重的视角。《爸爸树》中,作家将松树、油桐树、桑树等均赋予人性化的描写,树世界的爸爸,也像人类的爸爸一样,守护孩子,尽职尽责。《森之守护者》中,小男孩“木木”逐渐长大,成为仙女森林的守护者,用心守护着应被珍视的自然。整套丛书中,万物生灵如在身畔,生动、鲜活、多姿多彩。诚如冰心所说,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是的,万物生灵,生而平等,互敬互爱,方能生态和谐·,平等共处。
在儿童的成长与教育的观念上,作家们普遍持有一静积极而进步的儿童教育观。作品的共同基点,是关注和陪伴孩子成长,期待引导孩子进入正常的、自然的成长轨迹,拥有快乐的童年,寻找到顺应孩子心智自然成长的轨迹。《谁的翅膀在飞》中,以两只小海鸥成长轨迹的对比,彰显正确的教育取向,探索陪伴成长的恰当漠式。《爸爸树》中,树爸爸在学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体悟到教育的真谛。《拇指橘子林》中,更是呈现了一种理想态的成长环境,“小绿精”的父母对于孩子成长中的自我探索和选择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尊重。丛书作品再次传达了18世纪卢梭在《爱弥儿》中所提出的儿童教育观,传递了对尊重儿童、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真挚呼唤。
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上,作家们普遍选择了一种对比鲜明而又必怀希望的处理方式。《欢迎来到幸福列车》中,虽然情节一度极为惊险,但最终大家齐心协力,破除了“阻挡人类幸福的心魔”。《大英雄屎壳郎》《竹子保卫战》等也是如此,以童话的形式,以幻想的手法,表达成人的道德隐喻和儿童的美好愿望,是这套作品非常突出的特色。
在细心的体察与思索中,我们会发现,24字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核心的统摄点,都是基于博爱,爱人、爱己、爱家、爱国、爱小我、爱大我、爱自然、爱生命。作品中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作家们笔下万物生灵丰富而温暖的色彩,塑造着健康阳光的人格品质。
12,在中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象征着圆满。12本书,12个故事,构成了一套充满人文关怀,同时闪烁奇思妙想的儿童文学丛书。期待它们能伴随孩子们的童年,丰沛孩子们的情感,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