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小英雄》由金曾豪著。
胡顺突然觉得有一只手把他从深重的黑暗中拉了起来!胡顺觉得这只手是妈妈的手,是从天上伸下来的!
胡顺被这只神圣的手拉上了小船。
两个少年在船上拥成一体,在黑洞洞的枪口前久久不动。
胡传魁一直在喊:“儿子,儿子!别开枪!别开枪……”
两个少年划动了小船。这只被阳光镀成金色的小船无所畏惧地、无所顾忌地向芦苇荡驶去,就像一支金色的箭……
两个金色的少年高傲地昂着头,始终没有回头看一眼端着枪的、可怜的匪兵。
难道杀人如麻的胡传魁真会就这样让小武工队员金端阳带着他的独生儿子远走高飞吗?
故事还得从头讲起。
1937年淞沪之战爆发,常熟沦陷。阳澄湖地区的抗日斗争格外艰辛和复杂。京剧《沙家浜》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烽火连天的斗争生活。金曾豪著的《沙家浜小英雄》记述这个地区的几位英雄小少年在烽火中的成长经历和他们的非凡故事。一群放养的鸭子居然可以飞行传递情报,一条废弃的暗道也可以绝处逢生。作品充满了令人惊异的传奇色彩和使人流连的江南风情。
1.小小鸭司令
太湖在苏州的西边。太湖很大,都说有三万六千顷。你在太湖中央根本看不到湖岸,就觉得这是个大海呢!阳澄湖在苏州的东边,也是烟波浩渺的大湖。和太湖不同,阳澄湖有大片大片的湿地,那是由不计其数的小洲和浅沼构成的。小洲上和浅沼里长满了芦苇和蒲草。网一样布开在小洲浅沼之间的,是宽宽阔阔深深浅浅的水道,里头长满了形形色色的水草。芦苇、蒲草和水草都是生命力旺盛透顶的家伙,又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水、阳光和营养,长啊,长啊,疯了似的就把阳澄湖闹成了无边无际的绿色迷宫!
别以为这里只有芦苇杂草,这个大迷宫丰富着呢!知道“水八仙”吗?大名鼎鼎的“水八仙”在芦苇荡里全有。菱是其中一仙。菱可以分出好多好多品种来,比如:水红菱、大青菱、馄饨菱、老乌菱、和尚菱……前两种是四个角的,吃它们得小心一点;馄饨菱只有两只角,而且不那么尖锐,形状就像馄饨;老乌菱最好吃,隔年的老菱,菱肉面如栗子,可那壳坚硬得如同水牛角;和尚菱是没有角的……
现在不是讲江南风情的时候,因为这是在1939年,日本侵略军正践踏着江南的大好河山。
听见苇哨了吗?这是金端阳在吹。只要有一片芦苇的蒙皮儿,金端阳就能吹出各种各样好听的曲子。金端阳是个14岁的男孩子,穿条鱼一样机灵,水牛犊一样结实。
苇哨在阳澄湖的一个水湾响起。这个水湾由两个半岛抱成,两个半岛的尖端处各有一个小镇子,西边的镇子叫沙家浜镇,东边的镇子叫红石村。两个半岛很对称的样子,合抱着这一片半圆形的水面。这个半圆形的水湾名叫沙家浜。沙家浜湾的四周有芦苇滩,湾内只有西瓜墩一个像样一点的小洲,所以看上去水面很是开阔。从这儿往阳澄湖深处望,那就是无边无际的芦苇荡了。
小端阳驾着他的柳叶船,赶着他的大鸭群,轻轻盈盈地出现在沙家浜湾的水面上。他是从红石村出来的,背对着东天的朝霞,面对着一湖的波光,将苇哨儿吹得悠悠扬扬、飘飘忽忽:5-6 5 3 5 1 2 1--3 2 1 6 5 5 5……
湖上残留着一带“矮脚雾”,淡淡的,袅袅的。端阳就是驱着鸭群朝这一带紧贴着水面的薄雾去的。人驾着轻舟驶进雾气,有一种飘飘然羽化成仙的感觉,蛮有劲的。
“矮脚雾”挺俏皮的,看看鸭群近来,就往芦苇荡退去,要和这个男孩子玩捉迷藏哩。
可端阳不想玩了,吐了嘴里的蒙皮儿,叫一声:“啊,啊——”这是一个口令。
听到口令,游在船前的鸭子一齐回过头来看小主人,随即改变航向,转向小主人用细竹篙指点的方向。这群鸭子训练有素,听得懂主人的口令。这群鸭子有一只头鸭——就是那只脖子上戴着一个红领结的老母鸭。这母鸭聪明,又有经验,最能领会主人的意思,鸭子们都随着它行动。
端阳很舒服地倚坐在小船尾舱,不用桨,就用手里的篙这边划一下,那边撑一下。柳叶船就听话地翘起头在水面上轻轻滑行,活活的,如一尾鱼。这竹篙细而长,篙尖上系着两条红绸条,一遇风,像一朵跳跃的火苗。
这是秋天,端阳穿一件无袖的白褂子和一条杂色的短裤。14岁的水乡男孩胸脯已开始挺起,那褂子是去年缝的,显得有些紧绷。裤管是蛮宽大的,风可以畅快地从一个裤管进去,从另一个裤管出来,凉快着呢。
端阳要去飞机墩。
半年前,一架日本飞机乌鸦似的从上海方向飞来,在阳澄湖上空耀武扬威地盘旋。大概是来侦察地形的,飞机飞得很低,都可以看清楚飞行员的脸了。算这小鬼子倒霉,他今天遇上武工队的神枪手“水上飞”了!等飞机拐弯、侧过机身的当儿,“水上飞”提起步枪,“乒!”只一枪,小鬼子的脑袋就开了花,飞机一撅屁股扎下来,倒栽在一个蒲草洲上,“轰”的一声在小洲上炸了一个坑。从此,这个无名小洲就有了名字——飞机墩。在乡村,好多地名是因为一个事件而IZl口相传、约定俗成的。栽下飞机这件事够大了,是应该有一个地名来纪念的。
常熟城里的鬼子把死鬼子和飞机残骸拖了去,但那个坑还在,那个倒栽葱的传说更是传扬不绝。关于“水上飞,,的传奇故事本来就有许多,再加上这一个,就天上地下水里岸上都齐了。小端阳对武工队的神枪手“水上飞”崇拜得要命,天天盘算着参加武工队,跟着“水上飞”杀鬼子呢。为这事,端阳去过几次沙家浜,可都没有着落。“水上飞”没见着,其他人都敷衍他,说这事还要等,等端阳长大些再考虑。等,等,什么事情都能等吗?再等下去,小鬼子逃回东洋去了,还怎么为爸爸、为村里那么多被鬼子炸死的乡亲报仇呢?
绕过几个芦苇洲,飞机墩到了。鸭子们听到“自由活动,,的El令,就散开来觅食,它们知道小主人每来这里总要停留一下的。头鸭一般不会走太远,它随时准备着听取主人的命令。
飞机爆炸的痕迹早被重新长出来的蒲草淹没了。那坑潴满了水,水面上长满了浮萍,水下长出了水草。在这样的静水中,水草是长得很疯的,很快会长成一个水草窝子。水草看上去挺纤秀挺柔弱的,但一成窝就很难对付了,阴险着呢,人在水里被它们章鱼似的缠上,弄不好就是人命关天的事,一等的游泳好手也没有用。
P1-5
后记
肥田一郎苦心策划的“毒箭行动”以失败告终。他手下的两员干将——“蓝孤”和“白狐”都被打死了。
正当武工队在“娘娘庙”庆祝胜利时,传来了和公公在县城被肥田杀害的消息。听到爷爷牺牲的消息,小月掩着脸飞奔着离开人群,一头钻进了她的乌篷船久久不出来。小月住的这条乌篷船的舱门上挂着一块蓝印花布,作为门帘。端阳想上船去劝慰小月,被朱侠伯拦住了。朱侠伯轻声说:“端阳,别,让她一个人待一会,让她好好哭一哭。”
可是,乌篷船里并没有哭声传出来。那块蓝印花布纹丝不动,平静得使人紧张。
终于,小月一掀门帘走出舱来了!她的眼睛有点红肿,脸上的表情却十分镇定。她的头上扎了一条洁白的布条,很长,一直垂到她的腰际。风一吹,白布条一波一波地飘动。小月手里托着一只白瓷盘——到值班时间了,她要去给伤病员们打针去。
小月的镇定使大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和难过。
丁医生迎上去,接过白瓷盘,说:“小月,你今天别值班了。”
小月努力地、无声地笑一笑,说:“丁医生,我可以,我不要紧。”小月也是说给丁医生背后的朱侠伯和端阳听的。
端阳说:“小月,别难过,我们给爷爷报仇,一定要给爷爷报仇!小月,你别哭,别哭。”
阿庆嫂说:“不,小月,孩子,你哭一哭吧,哭一哭会好受些。”
小月轻轻地靠在阿庆嫂的胸脯上,她的眼泪在无声地流淌。
朱侠伯说:“小月啊,你爷爷是了不起的英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小月重新镇定下来,看见了胡顺的背影。胡顺远远地坐在水边,两臂抱着膝,像石雕一样凝定不动。
小月从丁医生手里取回白瓷盘,走过去,说:“胡顺,该换药了。”胡顺在战斗中擦伤了左臂。
胡顺回头看看小月,看看走过来的朱侠伯和端阳,死命地咬着自己的下嘴唇。听说小月失去亲人,他心里煎煎地难过,总觉得这件事和他的父亲有关,和自己有关。
阿庆嫂说:“胡顺,来,让我看看你的伤口。”
胡顺说:“阿庆嫂,朱叔叔,我们什么时候打进城里去?”
朱侠伯说:“放心,小鬼子注定是短命鬼。”
胡顺说:“忠救军也是短命鬼!”
朱侠伯说:“反动派都是短命鬼。胡顺,让小月给你换药,一会儿,我们武工队还要举行三个新战士加人队伍的仪式呢。”
胡顺说:“三个?” 朱侠伯说:“没错,一个是端阳,一个是小月,还有一个就是你——胡顺。”
胡顺和金端阳猛地抱在了一起。
过了些日子,回老家的大米突然回来了,找到朱侠伯要求参加“水上飞”。其实,他本来就想留下的,只是放心不下家里的爷爷。大米的爷爷听了孙子讲的江南传奇,鼓励孙子回到江南参加新四军,参加“水上飞”武工队。
就这样,“水上飞”一下子就增加了四个智勇双全的小战士。要是小弟在,他一定也会走进这个生龙活虎的战斗集体的。
凭着对地形的熟悉,胡传魁侥幸逃脱了武工队布下的“芦苇阵”,继续盘踞在太平镇一带当汉奸司令。1949年,胡传魁被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的声威吓破了胆,带着十多名心腹逃到舟山群岛,和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挂上了关系。在香港参加过特务训练后,胡传魁接受特务机关密令潜回大陆,准备以太湖、阳澄湖和淀山湖为基地,收集残部,发展武装力量,与新生的人民政权对抗。
胡传魁派手下在上海浦东开了一家布店,作为秘密联络站。
1950年9月15日深夜,胡传魁等28名顽匪在上海浦东那家布店里秘密开会时全部落网。
1950年11月28日,苏南苏州行政区人民法院宣判首要匪特胡传魁等死刑,立即执行。
2015年1月改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