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以史为鉴之百家姓/大私塾教养阶进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宇红,张海彤主编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西周时期,刘累的后代建立唐国,人称唐杜氏。后来周成王灭了唐国,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杜伯无罪却被杀害。在此灾难面前,杜伯的子孙大多投奔其他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为姓氏了,这一支杜氏族人史称杜氏正宗,是杜氏家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杜氏曾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除杜姓始祖杜伯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大诗人杜甫,人称“小杜”的杜牧,以及西汉著名经学家杜子春,东汉名臣杜乔以及唐朝著名政治家杜如晦等,下面我们就讲一个被后人尊崇为“酒圣”的杜康的故事。

传说,轩辕黄帝手下有一位大臣叫杜康,奉命管理粮食。一开始,他把粮食都堆放在山洞里,但山洞潮湿,时间一长粮食全霉坏了。后来杜康灵机一动,掏空树林里枯死的大树,把粮食全装进树洞里。没想到赶上连年好收成,装在树洞里的粮食顾不上用。几年以后,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粮食慢慢地发酵了。

一天,杜康上山发现,装粮食的树洞已裂开一条缝,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仔细一闻,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再尝上一口,味道虽然辛辣,但却特别醇美。

杜康接了一罐水浆带回村里,把这种味道浓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便去找黄帝。

黄帝听完杜康的话,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都认为这水是粮食的元气,并非毒水,应该给这种水起个名字。当时,为黄帝造字的大臣仓颉站出来说:“酉日得水,咱就造个‘酒’字吧!”从此,黄帝就命杜康用粮食造起酒来,后世也尊称杜康为酒神。文字作品中,“杜康”也成了酒的代称,如大家熟知的“如何解忧,唯有杜康”。

黄帝与生于姜水(今宝鸡境内)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本来姓公孙,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今陕西境内),所以改姓姬;住在轩辕丘(地名,今天的河南新郑),所以号轩辕氏;又因为他出生、建都在有熊(地名,今天的河南新郑),所以也称有熊氏;还因为有土德的祥瑞,所以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被载人史册。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开始制作衣服帽子,建造车船,还发明指南车,制定音律,开创医学,创造了文字,故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

姬姓名人很多,如周朝始祖后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晋文公姬重耳,以及神医扁鹊、法圣商鞅等等。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zhuan xu)也是其中之一,我们来讲一个他的故事。

颛项是黄帝的后代,据说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传说中,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后就决心降服他。可是黄水怪神通广大,二人激战了九九八十一天仍不分胜败。颛顼便上天求女娲帮忙。女娲借来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的方法。最终,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问造福,他用天王宝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划了一道河,取名硝河。从此,这里有山有水,林茂粮丰,人们过上了好日子。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孙,即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非嫡系子孙则不姓姬,而演变为其他的姓氏,如周姓、古姓、冯姓都源于姬姓。

P19-22

目录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拜物为姓氏

第二种:帝王之后及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为姓氏

第四种:以国名为姓

第五种:以官职、职业或技艺为姓氏

第六种:以居邑地或地名为姓氏

第七种: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

第八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第九种:以出生时的异象为姓氏

第十种:以谥号为姓氏

第十一种:因避讳、避祸所改的姓氏

第十二种:帝王赐姓氏

第十三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齿序排行及天干地支为姓氏

第十四种:少数民族汉改姓氏

第十五种:那些奇怪有趣的姓氏

序言

重读历史,唤醒民族记忆

我们为什么要读厉史?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近些年来,伴随着外语学习热潮的是对于本民族母语学习的轻视,很多的年轻人外语比母语学得好,对外国的历史比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了解得更多。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只知ABC,不知之乎者也,不仅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悲哀。

所幸,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中国文化的传承也越来越受到尊崇和重视。现在,孩子们该渎什么样的书,不仅是每个家庭关心的问题,也事关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当下,无论是国家、学校、社会,还是家庭,父母老师都开始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亲近母语,阅读经典,熟知祖国的历史。青少年从小阅读本国历史,就能够更加理解本民族文化,认同自己的身份。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近代以前,学习历史是培养各种领袖与人才的必备教育,因为它能够使人对过去“稽其兴坏成败之理”(《史记·太史公自序》)。

当然,读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历史事件和人物,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学识渊博;读历史,是为了从“当时”和“演变”中经过思辨,提取智慧,为我所用。

大私塾教养阶进丛书“以史为鉴”系列,由《百家姓》《五字鉴》《史记故事》三册书组成,本系列丛书作为学习历史的入门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发现学习历史的乐趣;同时通过学习历史启发孩子们的思维,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所以,这几本书里没有必须背诵的历史节点,所提出的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是希望每位家长和孩子,通过阅渎、通过思辨,能够得出自己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答案。

《五字鉴》

《五字鉴》原名为《鉴略妥注》,是明朝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的一部历史蒙学读物,此书以五言韵文的形式,按年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全书仅万余字,行文言简意赅,叙事条理分明。

《五字鉴》可谓一部二十一史,是一本浓缩了,的记传体历史读本,于正史之外,还广泛吸纳了神话、传说和一些轶闻趣事,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

与原典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编撰的这本《五字鉴》,加入了清朝历史,郑海香老师仿照原典五言韵文的形式,将清朝历史补齐,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完整地学习中国古代历史。

同时,我们还将世界历史的概况以年代轴的形式体现出来,让读者在学习中国历史的同时,能够对同时期所对应的世界历史有所了解。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从世界格局的角度,阅读中国历史,指引现实世界。

学习历史,最大的意义在于“鉴”,是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历史给予我们的思辨和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在一段历史的学习后,加上供读者思考的“历史的思辨”,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思考、一起辩论、一起提问。“历史的思辨”只有提问和思考,没有标准答案。

《史记故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我们平常耳熟能详的故事,如赵氏孤儿、负荆请罪等都是出自《史记》,诸多成语,如破釜沉舟、鸡鸣狗盗等也都出自史记故事,可以说《史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文笔犀利中肯。在他笔下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人物跃然纸上。青少年读者阅读这段历史,不仅是能增长自己的知识,陶冶文化情操,更重要的是唤醒千年的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

我们精选了《史记》中的部分经典,以白话文的方式讲解这些故事,并配以插图。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常常被历史上的故事所打动,笑中带泪,泪中带笑,那一个个历史人物仿佛就在眼前。希望这本《史记故事》能带领读者走进几千年前的峥嵘岁月,在阅读历史、感受历史中反思历史,指引当下。

《百家姓》

中国人历来有寻根问祖的传统,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区别远近亲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姓氏也是一种文化,通过姓氏,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生命的由来,可以了解自己的宗族血脉与历史,从而明白“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张澍《姓氏寻源》)的真正含义。《百家姓》的产生与流传,正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的强烈认同感。

根据史料记载,《百家姓》最早成书于北宋初年,最初收集的姓氏有411个,后来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启蒙渎物的固定教材。

我们编写的以史为鉴之《百家姓》,在参考《百家姓》相关书籍及网络查询的基础上,选取《百家姓》前100个姓氏及一些复姓,按照来源分类,从起源、得姓方式、郡望、堂号、姓氏始祖、姓氏名人等方面详尽解说,其余姓氏因篇幅所限,只做分类,不详尽解说。虽然书中介绍的只是极微小的一部分,但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由此走向百家姓探源之路,感受姓氏文化的魅力,体会《百家姓》的价值。

再次阐明:阅读历史,多读、多想、多辩,方为读史之正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上述三本书,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的原点,藉由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具体事例,经过思辨,让那些尘封的历史重新在当下发挥功用。

巨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应思考如何在历史的大潮中掌好舵。其实历史自身已为我们提供了参考,虽时过境迁,但人性不变;细细咀嚼那些成败得失,或许能让我们避免“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当今中国,全民族都在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青少年重读历史,既增强其主人翁精神,也可为国人建立文化自信作出贡献。

内容推荐

《大私塾教养阶进丛书》以史为鉴系列分为《百家姓》、《史记故事》和《五字鉴》三册。《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典采用四言体例,且句句押韵。本册将姓氏按照来源分类,对旧版和新版《百家姓》的前100个姓氏及一些复姓,从起源、得姓方式、郡望、堂号等方面进行解说,对姓氏始祖、姓氏名人均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方便青少年深入探究姓氏源流,了解姓氏文化。

《以史为鉴之百家姓》由王宇红、张海彤主编。

编辑推荐

王宇红、张海彤主编的这本《以史为鉴之百家姓》在参考《百家姓》相关书籍及网络查询的基础上,选取《百家姓》前100个姓氏及一些复姓,按照来源分类,从起源、得姓方式、郡望、堂号、姓氏始祖、姓氏名人等方面详尽解说,其余姓氏因篇幅所限,只做分类,不详尽解说。虽然书中介绍的只是极微小的一部分,但本书希望读者能够由此走向百家姓探源之路,感受姓氏文化的魅力,体会《百家姓》的价值。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