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衍生的大数据现象已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加让消费者需求、竞争市场结构、营销工具、营销策略等系列市场营销主体问题发生变化。而基于互联网经济产生的大数据,更为精准营销、深度需求的挖掘和满足带来了契机。时尚品牌管理是立足于市场营销学来研究时尚品牌的管理问题,专业的发展需要反映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在当前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如何让时尚品牌管理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更好地融合,构建互联网品牌生态运营体系,是业内值得探讨的问题。
李成钢、丁辉、游千编著的《互联网时尚品牌生态运营》以品牌的历史演绎路径为主线,重点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生态运营。全书分为基础篇、运营篇和展望篇,共十三章。
品牌的发展已经进入生态运营的阶段。本书从当今网络时代的背景出发,分析了这一时代背景下时尚品牌生态运营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李成钢、丁辉、游千编著的《互联网时尚品牌生态运营》分为三篇,基础篇分析了时尚的属性、特征、时尚品牌的发展轨迹和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体系;运营篇分析了快时尚品牌生态的演绎路径、电子商务生态圈、时尚品牌的生态体系和生态运营;展望篇重点分析了互联网创新思维下的品牌生态运营思路。希望能为政府、行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读者提供开卷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第一章 漫谈时尚
一、古今中外话时尚
古语有云,“夫道学者,学士大夫所当讲明,岂以时尚为兴废。”(俞文豹《吹剑四录》):“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成衣》)。
根据古汉语字典的解释,“时”包含着当下、现在的意思,“尚”有推崇、高尚的含义。二字合起来就是对目前某种事物的追求和崇尚,换言之,则是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时尚”一词的意思是外在行为模式迅速在社会上传播开来的现象,如在服饰、发型、语言等方面产生的一种区别于传统文化和行为方式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能快速地引人关注、模仿和传播,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被他人崇尚的风尚,时尚的近义词是时髦、流行,反义词是老土、落伍。
当然,对于时尚的理解会因人而异。有人认为简单朴实是时尚,而有人认为奢侈挥霍是时尚;有人认为标新立异是时尚,而有人认为计划标准是时尚……每个人对时尚的理解之所以不同,可能是因为经济原因、知识立场、社会地位、成长经历等对其认识问题的思路产生的影响不同,所以时尚的定义是一个相对概念,时尚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单单一个人是无法对时尚进行准确的定义的。
从古至今,时尚存在于每个时代,存在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中,甚至也可以说常常挂在人们口中。时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影响,并因其影响巨大而形成了一种时尚文化。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思想的发展,对时尚的认识更加丰富,对时尚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时尚的定义更加科学。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时尚的定义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对时尚进行准确的定义,虽然理解上会有所不同,但是最终反映的“时尚”本质是相同的。
1.国外对时尚的认识
时尚的英文单词是“Fashion”。从西方历史来看时尚的定义,中世纪时期,时尚是带有阶级性的。当时的上层阶级是贵族阶级,这个时代时尚往往与贵族密不可分,当时的统治阶级是贵族,这使得他们有机会,也有能力去获得华丽的服装,享受时尚所带来的美妙体验。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对时尚的理解大部分是定义在服装这个载体之上,服装是当时贵族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向往,他们总是选择最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华丽而不失品位的服装,在那个时期服装就是对时尚最好的诠释。这展现了西方最初对时尚的理解。
到了20世纪,时尚的载体——服装开始出现跨时代的变化。以往服装的功能比较单一,除了最基本的包裹身体之外,就是利用服装来表达自己对时尚、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大机器时代,各种产品的制作已有一定的标准,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不再只是贵族才能追求时尚的表达,中产阶级、普通市民也加入了追求时尚的行列。追逐时尚的队伍扩大,对时尚的理解就越来越广泛,那么也就对服装的功能要求更高。从女装来看,出现了瘦腰的功能服饰。后来美国人玛丽·菲利浦·雅各布发明了内衣,这让女性曾经在里面穿着类似衬衣的风尚发生了改变,使穿着更加简洁化、实用化。接着出现了一些知名的设计师、时装模特、电影明星,先小众传播,再通过名人效应辐射到社会大众中去,形成良好的时尚示范效应。制作服装的材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使用的是粗布,被后来发明的尼龙所代替,长筒袜变成了丝袜,时尚的载体一一服装,在经济发展、思想文化解放、社会风尚传播的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对于时尚的理解也更加多样化。
P2-3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衍生的大数据现象已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加让消费者需求、竞争市场结构、营销工具、营销策略等系列市场营销主体问题发生变化。而基于互联网经济产生的大数据,更为精准营销、深度需求的挖掘和满足带来了契机。时尚品牌管理是立足于市场营销学来研究时尚品牌的管理问题,专业的发展需要反映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在当前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如何让时尚品牌管理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更好地融合,构建互联网品牌生态运营体系,是业内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书以品牌的历史演绎路径为主线,重点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生态运营。全书分为基础篇、运营篇和展望篇,共十三章。
基础篇
第一章漫谈时尚。以古今中外话时尚为题,阐述了不同时代和背景下对时尚的认识,总结出时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第二章时尚品牌的发展轨迹。从品牌、时尚品牌的认识人手,阐述了时尚品牌的发展轨迹。
第三章互联网的平台属性和价值体系。重点阐述了互联网的平台属性、经济属性、互联网生态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
运营篇
第四章快时尚品牌生态的演绎路径。阐述了品牌生态的形成源于企业价值链的延伸、向电子商务平台的过渡、传统贸易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区别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模式等内容。
第五章电子商务平台生态圈。阐述了生态系统的含义、时尚行业平台生态圈的含义和构成、平台生态圈的特征、网络系统和发展等。
第六章时尚品牌生态的内部体系。从产品设计、生产、宣传、物流、店铺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阐述了时尚品牌生态的内部体系。
第七章时尚品牌生态的外部支撑体系。从企业、政府、信息技术平台、物流、社交平台等方面阐述时尚品牌生态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
第八章互联网时尚品牌的生态运营。从生态运营的理念出发,阐述了以韩都衣舍为代表的品牌生态运营实践。
展望篇
第九章互联网企业的定位和前景。从建议和展望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品牌企业、线下的传统企业、制造工厂、创业团队、海外团队等市场主体。
第十章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分类阐述了综合性平台和生态型平台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B2B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化和产业链发展问题。
第十二章时尚品牌生态运营的政策建议。从政策环境和产业政策体系,阐述了为促进互联网快时尚品牌生态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互联网创新思维下的品牌生态运营思路。阐述了规划数据来源与数据竞争力、估值品牌数字资产与预判消费行为路径、改善媒体碎片化的生态圈、复合进行品牌生态圈数据管理、全球化思维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本书之所以能够成文,要感谢很多企业界、研究院和学校等各界朋友,在与他们的讨论、交流、合作中,笔者才不断产生了新的观点和思路。
互联网经济正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其覆盖领域的广阔性以及明显的动态性,要想全面系统地描述互联网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具有很大难度。本书“以管窥豹”,阐述了笔者对互联网创新时代背景下时尚品牌生态运营的粗浅认识和看法,浅薄、疏漏和谬误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李成钢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