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名家散文经典读本,作者分别为林清玄、琦君、汪曾祺。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散文,同时也收录了入选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散文珍品。作家们在文字中谈论成长、亲情、友谊、故乡,以他们的笔暖心描绘这个世界,给喜欢阅读、写作、思维的青少年。愿这些文字,在你心里安下一对翅膀,助你飞到更高境界的所在。
本书是《林清玄散文精选(青少版)》,收录了林清玄的文学作品。
| 书名 | 林清玄散文精选(青少版)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林清玄 |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名家散文经典读本,作者分别为林清玄、琦君、汪曾祺。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散文,同时也收录了入选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散文珍品。作家们在文字中谈论成长、亲情、友谊、故乡,以他们的笔暖心描绘这个世界,给喜欢阅读、写作、思维的青少年。愿这些文字,在你心里安下一对翅膀,助你飞到更高境界的所在。 本书是《林清玄散文精选(青少版)》,收录了林清玄的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林清玄散文精选(青少版)》是专门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林清玄散文精选,其中多篇文章入选了全国或地方的中学生语文教材,所选篇章都是林清玄三十多年创作生涯的经典之作,其中有为人处世的哲理,也有感人至深的情怀;有对生活向上向善的追求,也有对人生五味杂陈的思考,以期寄广大青少年能从中求得一分真善美,汲取更多有助于成长的养分。 目录 白雪少年 太阳雨 冰糖芋泥 过火 白雪少年 飞入芒花 梦之祭典 红心番薯 期待父亲的笑 水终有澄澈的一天 温一壶月光下酒 阳光的味道 幸福的开关 温一壶月光下酒 有情十二帖 季节十二帖 吾心似秋月 鸳鸯香炉 松子茶 木鱼馄饨 好片片 清风送白云 步步起清风 清风送白云 平常心不是道 摩顶松 柔软的耕耘 活的钻石 总有群星在天上 思想的天鹅 总有群星在天上 黄玫瑰的心 快乐真平等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枯萎的桃花心木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河的感觉 清欢 买一瓣心香 家家有明月清风 清欢 秋天的心 肉骨茶 在微细的爱里 成也好,淡也好 这个世界,我看见了 世界如此广阔 寻找从前的眼泪 这个世界,我看见了 月光少年 不用名牌的幸福 从最根深处站起来 一滴水到海洋 好的小孩教不坏 最有力量的,是爱 一滴水到海洋 生命的化妆 猫头鹰人 珍惜的心 味之素 试读章节 太阳雨 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 幼年随母亲到芋田里采芋梗,要回家做晚餐,母亲用半月形的小刀把芋梗采下,我蹲在一旁看着,想起芋梗油焖豆瓣酱的美味。 突然,被一阵巨大震耳的雷声所惊动,那雷声来自远方的山上。 我站起来,望向雷声的来处,发现天空那头的乌云好似听到了召集令,同时向山头的顶端飞驰奔跑去集合,密密层层地叠成一堆。雷声继续响着,仿佛战鼓频催,一阵急过一阵,忽然,将军喊了一声: “冲呀!” 乌云里哗哗洒下一阵大雨,雨势极大,大到数公里之外就听见噼啪之声,撒豆成兵一样。我站在田里被这阵雨的气势慑住了,看着远处的雨幕发呆,因为如此巨大的雷声、如此迅速集结的乌云、如此不可思议的澎湃之雨,是我第一次看见。 说是“雨幕”一点也不错,那阵雨就像电影散场时拉起来的厚重黑幕,整齐地拉成一列,雨水则踏着军人的正步,齐声踩过田原,还呼喊着雄壮威武的口令。 平常我听到大雷声都要哭的,那一天却没有哭,就像第一次被鹅咬到屁股,意外多过惊慌。最奇异的是,雨虽是那样大,离我和母亲的位置不远,而我们站的地方阳光依然普照,母亲也没有要跑的意思。 “妈妈,雨快到了,下很大呢!” “是西北雨,没要紧,不一定会下到这里。” 母亲的话说完才一瞬间,西北雨就到了,有如机枪掠空,哗啦一声从我们头顶掠过,就在扫过的那一刹那,我的全身已经湿透,那雨滴的巨大也超乎我的想象,炸开来几乎有一个手掌,打在身上,微微发疼。 西北雨淹住我们,继续向前冲去。奇异的是,我们站的地方仍然阳光普照,使落下的雨丝恍如金线,一条一条编织成金黄色的大地,溅起来的水滴像是碎金屑,真是美极了。 母亲还是没有要躲雨的意思,事实上空旷的田野也无处可躲,她继续把未采收过的芋梗采收完毕,记得她曾告诉我,如果不把粗的芋梗割下,包覆其中的嫩叶就会壮大得慢,在地里的芋头也长不坚实。 把芋梗用草捆扎起来的时候,母亲对我说:“这是西北雨,如果边出太阳边下雨,叫作日头雨,也叫作三八雨。”接着,她解释说:“我刚刚以为这阵雨不会下到芋田,没想到看错了,因为日头雨虽然大,却下不广,也下不久。” 我们在田里对话就像家中一般平常,几乎忘记是站在庞大的雨阵中,母亲大概是看到我愣头愣脑的样子,笑了,说:“打在头上会痛吧!”然后顺手割下一片最大的芋叶,让我撑着,芋叶遮不住西北雨,却可以暂时挡住雨的疼痛。 我们工作快完的时候,西北雨就停了,我随着母亲沿田埂走回家,看到充沛的水在圳沟里奔流,整个旗尾溪都快涨满了,可见这雨虽短暂,却是多么巨大。 太阳依然照着,好像无视于刚刚的一场雨,我感觉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地蒸发,田地上也像冒着腾腾的白气。觉得空气里有一股甜甜的热,土地上则充满着生机。 “这西北雨是很肥的,对我们的土地是最好的东西,我们做田人,偶尔淋几次西北雨,以后风呀雨呀,就不会轻易让我们感冒。”田埂只容一人通过,母亲回头对我说。 这时,我们走到蕉园附近,高大的父亲从蕉园穿出来,全身也湿透了,“咻!这阵雨有够大!”然后他把我抱起来,摸摸我的光头,说:“有给雷公惊到否?”我摇摇头,父亲高兴地笑了:“哈……金刚头,不惊风、不惊雨、不惊日头。” 接着,他把斗笠戴在我头上,我们慢慢地走回家去。 回到家,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在家院前我仰头看着刚刚下过太阳雨的田野远处,看到一条圆弧形的彩虹,晶亮地横过天际,天空中干净清朗,没有一丝杂质。P2-4 序言 长颈鹿的翅膀 一灯·一星·一月 小的时候没有电,到了晚上,乡间一片漆黑。 屋外最亮的是月亮、星星、萤火虫。 我们睡觉前,总是留在院子里,看天上的星月,看田间明灭的萤火。 屋里比屋外更黑,只点了一盏煤油灯,一灯如豆,防止我们跌倒,或撞到东西。 “如豆”,一点也不夸张,油灯的灯蕊,只像红豆般大,靠在灯边,什么也看不清,更不用说看书了。 到我五岁时,终于来电了。 父亲到乡公所租了一个电灯泡,一个月十元。 当时,用电不缴电费,只算灯泡的钱,为了善用那个灯泡,我们拉了一条很长的电线,屋梁上钉了很多铁钩。 吃饭时,灯泡挂在饭堂;洗澡时,灯泡挂在浴室。灯泡最后的落脚处,是在祖厅,既可以做祖先的长明灯,还可以让我们读书。 我们家终于有了夜生活,因为灯泡终日不熄,我们总会聚在灯下看书。 我还不识字,每天赖在哥哥姐姐身边,央求他们:“念一段来听听。” 我最先识得的字,是挂在祖先牌位旁的对联:“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以及上方的横匾:“耕读传家”。 及至我上了学,就像一块干渴了很久的海绵,拼了命地看书、吸收知识。 知或不知、懂或不懂、识或不识,每天读书到半夜。 睡前在院中踱步,抬头看着星月,又关又亮又神奇,突然灵光一闪:“为什么课外的书那么好看,课本却那么乏味,我长大之后,是不是能写一本好看的书,给大家看!” 那一年我八岁,发下成为作家的初心。 故乡的第一盏灯,院中的星月,总像引导我,去更远的地方,迈向更高的境界。 倾诉·观察·思维 从第一盏灯之后,我没有一天不读书。 也养成了一生的读书习惯,每天一定读书,才肯去睡觉;睡前一定要反刍当天的阅读,才睡得着。 我的写作是源于阅读,却不等同阅读。因为书籍是平面的,写作是立体的;书籍是定型的,写作是鲜活的。 我开始养成了倾诉、观察与思维的习惯。 若说我与一般乡下孩子有何不同,就是我自幼敏于观察、喜欢倾诉、常作思维,这使我在平淡无奇的生活,总能找到自己的观点,并且行诸文字。 单以写作来说,我们再如何聪慧、勤勉,也很难有超越经典的可能。但如果我们能回归自己的时代、融入自己的生活、创发自己的感性,就能别用蹊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我常把读书写作形容成“长颈鹿长出翅膀”,从演化的角度看,在几百万年之前,长颈鹿也是一般的鹿,但是它为了看得更远,不断地伸长脖子,终于长成现在的样子。 或者有一天,它觉得自己不够高,又经过无数的日子,长出了一对翅膀。 我们之所以沉醉于阅读,是在心里渴望看到更远的世界,吸收到更高层的养料。 我们倾心于创作,是希望在心里安一对翅膀,飞到更高境界的所在。 我在青少年时代,不停地阅读和写作,正是深知自己的不足,就如一只小鹿知道自己的不足……幸好不必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只要打开书本、摊开稿纸,就能变成长了翅膀的长颈鹿。 早上·莲花·盛开 我到花店去买莲花。 走出花店,一位老人叫住我。 他说:“买了那么多莲花呀?” 我说:“是呀!买回家供佛!” 老人又说:“我看你不会选莲花。” “是吗?”我看着手上那些花苞硕大、饱满的莲花,再看看老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老人说:“现在是早晨,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早上不开的莲花,下午也不会开,晚上也不会开了。早上盛开的莲花,晚上会合起来,明天早上再开。” 听了老人家的话,我当场怔住了。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从前买的莲花常常开得不好! 从那时候起,我懂得挑莲花了,也记住了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 人生亦然,青少年时代是盛开最好的时间,如果在青少年时代,不充满热情、浪漫、理想地盛开,展现美丽、青春与芬芳,到了后半生,一定会老大徒悲伤呀! 我一直希望编选更多的青少年版,给喜欢阅读、写作、思维的青少年,那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未来还有着热望,希望大家一起来,美绘这个世界、香绘这个世界、亮绘这个世界。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