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吉狄马加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承续着这股源源不竭的潮流。第一辑包括14位名家的散文佳作:王巨才的《垅上歌行》、丹增的《海上丝路与郑和》、陈世旭的《海的寻觅》、陈建功的《默默且当歌》、张抗抗的《诗性江南》、梁平的《子在川上曰》、阿来的《从拉萨开始》、吉狄马加的《与白云最近的地方》、林那北的《蒲氏的背影》、韩子勇的《在新疆》、刘汉俊的《南海九章》、叶舟的《西北纪》、郭文斌的《写意宁夏》、贾梦玮的《南都》。

这些作家,有耄耋长者,有青年才俊,他们风格迥异,各有妙趣,14部书稿,清典可味,雅有新声,纵横浩荡地连接起丝绸之路的文明长廊。

本书为吉狄马加著的《与白云最近的地方/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

内容推荐

《与白云最近的地方/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是当代著名作家吉狄马加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从苍茫寂寥的大凉山走到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又从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走到灵魂直接天际的青藏高原,吉狄马加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彝族文化的守望者。他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视域宏阔,洞察敏锐,警譬精妙,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慈爱与悲悯,从而具有了超越种族局限的人类情感,具有了穿越时空暌隔的深邃伦理,具有了史诗的气质和力量。

目录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通的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总序/李舫

青海湖诗歌宣言

一个诗人的青海情怀

青海,最后净土的入口与文化创意

昆仑文化与丝绸之路

我们的继续存在是人类对自身的救赎

《格萨尔》与世界史诗

神话永远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诗性光辉

诗歌,通往神话与乌托邦的途径

诗人的个体写作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共同责任

太阳的使者,大地的祭司——诗人艾青

多元民族特质文化与文学的人类意识

当代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诗人写作

为消除人类所面临的精神困境而共同努力

在全球化语境下超越国界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

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与被拯救中的边缘影像

探寻中华之源传承昆仑文化

诗人的公众角色与诗歌在当下现实中的作用

诗歌的写作要回到生命的源头

在文化觉醒中面向未来

当下诗歌的写作状态和所面临的选择

一次诗歌的朝圣与远游

向翻译家致敬

向伟大的南非致敬

拒绝一切形式的死亡

站在广袤的群山之上

试读章节

一个诗人的青海情怀

大美青海的历史和生态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从“五四”以来已经历了近100年,在这个时间段里,一代代诗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语言实践,涌现出很多经典作品。我们回顾新诗发展的历史时,需要结合当前诗歌发展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大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就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特别是文艺朝什么方向走,有很多新的思想和理论。对于诗歌来说,要加强主体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目前,中国新诗在技巧探索上已形成非常多元的状态,但真正有深刻思想、有人类意识、有穿透力的作品还不多,让诗歌更有力度和温度也是当下很多读者的期待。

今天,我想通过在青海的经历来谈谈《嘉那嘛呢石上的星空》和《我,雪豹……》这两首诗的形成过程,把我这些年对青海的文化思考做一个分享,其目的是想说明,真正的诗歌和你所经历、见证的世界密切相连。

长期以来,人们对青海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当我们研究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时,一般会从更大的区域分割去看问题,容易把青海忽视:比如藏族文化,人们更多是谈西藏,把青海的藏族文化忽略;谈到回族文化,更多是说宁夏,忽视了青海的回族文化。这样,青海似乎处于一个“凹口”,不到青海,人们很难对其文化有准确认识。我2006年到青海工作,相继担任副省长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共有9年时间,我深深感受到,青海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地方。

到一个地方先要了解它的历史。从地缘上看,青海在中国西部是一个咽喉之地,世代居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6个民族,大部分民族在青海生活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汉代前后。当我们研究中国西部的民族关系史时,会发现青海是一个“活化石”,在这里可以看到多民族形成和迁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发展的过程。比如撒拉族在13世纪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人中国,他们穿过中亚,经过新疆,最后进入青海。迁徙后的撒拉族社会女性极少,为了民族的繁衍生息,撒拉人向邻近的藏族人求婚,因此,撒拉人把藏族人称为“阿让”,藏语意为“舅舅”。此外,今天中国西南有大量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都和羌人南迁有关系,而羌人历史上正是生活在青海。可见,青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青海还具有独特的生态地位,这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说起可可西里,很多人都以为在西藏,实际上可可西里的基本地域是在青海。今天,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动物王国,特别重要。青海还有“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众所周知,三江源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长江约26%的水流量是在青海,而黄河达到约50%。澜沧江从青海流出的水量约占总体的16%,我们知道澜沧江流域很长,在云南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作为一条国际性河流,在发源地有16%的水流量很了不起。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我们必须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青海的地理生态文化,今天,能不能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青海生态,不光是青海560万各族人民的责任,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责任,是中国人民对地球村做出的承诺。

P20-23

序言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在苍莽辽阔的欧亚非大陆,有这样两“条”史诗般的商路:一条在陆路,商队翻过崇山峻岭,穿越于戈壁沙漠。声声驼铃回荡遥无涯际的漫长旅程:一条在海洋,商船出征碧海蓝天,颠簸于惊涛骇浪,点点白帆点缀波涛汹涌的无垠海面。

这两“条”商路,一端连接着欧亚大陆东端的古中国,一端连接着欧亚大陆西端的古罗马——两个强大的帝国,串起了整个世界。踏着这千年商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理念的人们往来穿梭,把盏言欢。

正是通过这条史诗般的商路,一个又一个宗教诞生了,一种又一种语言得以升华,一个又一个雄伟的国家兴衰荣败,一种又一种文化样式不断丰富;正是通过这条史诗般的商路,中亚大草原发生的事件的余震可以辐射到北非,东方的丝绸产量无形中影响了西欧的社会阶层和文化思潮——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深刻、自由、畅通,相互连接又相互影响的世界。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将这个蛛网一般密布的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几千年来,恰恰是东方和西方之M的这个地区,把欧洲和太平洋联系在一起的地区,构成地球运转的轴心。丝绸之路打破了族与族、国与国的界限,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连在一起,商路连接了市场,连起了心灵,联结了文明。

正是在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显示出探知未知文明样式的兴奋,西方历史学家尤其如此。古老神秘的东方文明到底孕育着人类的哪些生机?又将对西方文明产生怎样的动力?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一书中,回答了这些疑问:“东方化的西方”即“落后的西方”如何通过“先发地区”的东方,捕捉人类文明的萤火,一步步塑造领导世界的能力。

正是在丝绸之路上,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中国船队在海上远达印度和斯里兰卡;唐代对外通使交好的国家达70多个,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15世纪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东南亚诸多国家,远抵非洲东海岸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近代科技知识,欧洲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

……

望之若新,忽焉若旧;望之若刚,忽焉若柔;望之若春,忽焉若秋;望之若华丽,忽焉若朴素。这是贾梦玮对文学的期待,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的期待?秦淮河水仍静静地流淌着。贾梦玮伫立河畔,许多许多个世纪之前的故事就这样缓缓流淌在他的笔端,如同身边荡漾的水波。蹉跎暮容色,煊赫旧家声,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况味如此富饶、丰盈,那些温馨和美好、张扬和放肆、落寞和枯索、无奈和参悟,此时此刻,都与河水一道,潺潺而来,忿而不怒,哀而不伤。在旧日旧事中捡拾淘洗的历史,不仅有着沧桑的面容,更有着清晰的年轮、流淌的血脉。

人事必将有天事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1500年前,刘勰针对当时泛滥一时的讹滥浮靡文风,提出文章之用在于“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而今,刘勰的感慨更值得我们深思。《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的宗旨也恰在于此——以文载道,以文言道,以文释道,以文明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正是文化血脉的蓬勃,完成了时代精神的延续。中国散文近年来以汪洋肆意的姿态在生长,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而且作为一个文学门类,它在虚构与非虚构两端都各趋成熟。在我们的散文写作中,越来越多年轻的、德才兼备的散文作家丰富着我们的园地,他们职好不同,风格迥异,文字或剑拔弩张、锋芒逼人,或野趣盎然、生机勃勃,或和煦如春、温润如玉。这些散文家的写作,构成了中国当下散文创作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家国情绪,时代华章。

这套文库总计150余万字。翻阅完这部作品,不禁想起莎士比亚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李舫

2017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吉狄马加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视域宏阔,洞察敏锐,从苍茫寂寥的大凉山走到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又从历史纵横的古都北京走到灵魂直接天际的青藏高原,吉狄马加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彝族文化的守望者。

——李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