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趁一切还来得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梅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得意还记得那一天。那是一场淡泊的,几近消逝的回忆,非常遥远,远到她大多数时候根本不会想起。但是,它又似乎一直在那里,深潜在她的脑海深处,不需要冥思苦想,一旦她开始回忆,那一天就会瞬间浮现,无比清晰。

那是她和他第一次见面。

1985年的夏天。

卫生局的院子里,到处是植物的香气,知了叫个没完,整个单位的人都在午睡。

4岁的得意正一个人在花园里玩耍,玩耍的内容是在一尺见宽的花坛边缘走来走去。她喜欢闭上眼睛,张开双臂,凭直觉去判断下一步该如何走。就算是闭着眼睛,眼前也不是一片漆黑,她仍看见各种圆圈在眼前飘浮,它们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在旋转,扩大,又聚拢。在阳光下,这充满乐趣!

从花坛上跳下来,得意看见旁边的指甲花一团一团的正开得浓烈,就伸出两个手指,掐了两朵下来,然后用一点力去揉它们,粉红色的汁液马上迸溅了出来。得意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散发出香味的汁水抹在指甲上,不一会儿,她的指甲就变成粉红色的了!

她伸出手指,迎着阳光。

欣赏完指甲,她又摘了一枝鲜红色的美人蕉,拿在手上,去吸花朵里的花蜜。吸完花蜜,她把花扔掉,就看见了那个男人。

他站在一棵茂密的黄果兰树下,在十几个台阶上面,已经连续站好几天了。他就站在那里。台阶下,是葡萄架。刚开始得意以为他是在看葡萄,后来她才知道,他是在看她。

因为他在向得意招手。

得意走向他。

他走向得意,下了几个台阶,停住,俯身下来问:“你是小意吗?”

得意点点头。

他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得意摇头。

他说:“我是你爸爸。”

得意看着他,再摇摇头:“你不是,我爸爸在医院里。”

他笑了笑说:“那个是你的假爸爸,我才是你的真爸爸。”

得意感觉不太妙,想跑了算了。他突然按住她的肩膀说:“别害怕。”

得意慌了:“你不是我爸爸!”

他笑了笑,然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从裤兜里掏出两百块钱,放进她的小衣兜,说:“我现在不是,以后就是了!”

说完这句话,他就走了。

年幼的得意,完全不懂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被这突然“飞”进兜里的“巨款”震惊了!她从兜里掏出那两张脆生生的纸币,这是她第一次摸到那么多钱,她欣喜难抑,马上转身,飞奔回家报告母亲。

家门口的水泥洗衣台边,嫦琪正在埋头苦洗全家人的衣服。她抬起头,看见得意颠颠地跑过来。

“慢点儿!别摔了!”

得意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钱,嫦琪惊异地问她那个人长什么样子,有多高,他说了什么。

得意也说不清楚,就说;“他说现在不是我的爸爸,以后就是了。”

嫦琪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唰”的一声把衣服甩下,手在外套上擦了擦,拉起得意就往街上走。

那是一个小县城,只有一条歪歪斜斜的街,嫦琪拉着她,沿着那条街,一路问上去,见到熟人,嫦琪就问:“看见杨大远了吗?”

一些认识她们的人一路指点,她们走到了县城的尽头……

P1-3

目录

1985年 记得

2009年 你是

1980年 不是

2009年 陌生

1983年 金川

2009年 老杨

1986年 秘密

2009年 害怕

1986年 分离

2009年 注视

1988年 妹妹

2009年 酸楚

1990年 出走

2009年 少年

1996年 叛逆

1997年 伤疤

1998年 流泪

1999年 迷茫

2009年 忏悔

1999年 分配

1999年 大风

2009年 舞者

1999年 初恋

2009年 春日

2000年 消失

2009年 朋友

2000年 离家

2009年 父女

2000年 北京

2009年 唱歌

2001年 奋斗

2009年 活着

2002年 流浪

2009年 鞋子

2003年 绝望

2004年 放纵

2009年 恍惚

2005年 谈话

2009年 微笑

2009年 异国

2007年 宁静

2009年 再见

2009年 来信

2010年 消息

2010年 冷雾

2010年 听说

2010年 照片

2010年 亲人

2010年 灵歌

2010年 爸爸

2010年 远行

2010年 嫦琪

2012年 离开

序言

为人父母是一种压力和快乐相交织的奇妙体验。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发现每当和他们在一起时,我经常会有一点儿紧张不安,守护着、担心着并纠正他们的行为,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紧张。但是当我离开他们的时候,比如外出去演讲,我内心对他们的爱和骄傲就会占了上风,我会对自己和他们相处时没有表现出对他们的认可和喜爱而感到惭愧——既愧对自己,也愧对他们。我的父母帮助我理解了这种感觉。他们经常问我: “为什么我不能像喜爱孙子孙女一样,喜爱我自己的儿女们呢?”这让我逐渐认识到,父母总是担心和纠正孩子的行为,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规律。因为父母之爱不只是给予孩子拥抱、欢笑和夸奖,它还包括希望孩子的热心助人和彬彬有礼能被亲朋好友所认可,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能被老师所欣赏。这意味着父母希望孩子成长为富有责任感的员工、受人尊敬的友邻、忠诚的婚姻伴侣和称职的父母。从最基本的底线来说,父母要保证孩子健康、安全,避免意外伤害。所有这些牵挂、担心都会让你变成一个容易紧张不安、小题大做的人,因为你必须等待才会有回报,可是孩子并非总能获得赞美或是取得好成绩,所以,你要耐心些。

当然,有些幸运的父母能够在大部分时间喜爱和欣赏他们的孩子——即使是在孩子的青春期。记得有一次我去观看高中球赛,在场上,我的女儿(继女)正率领着拉拉队加油助威,一位妈妈眼里闪着光、情不自禁地对我说: “青春年少是多么美好啊!我就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她的话让我格外惊讶。我一直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比儿童更难相处,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反抗的需要,其中包括小看父母的观念和评价标准,这让我觉得他们是在与我为敌,合伙在背后嘲笑我,而我却对他们无能为力。事实上,我的儿子和继女从未做过出格的事情,只是我缺乏自信让自己变得紧张兮兮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的母亲影响了我,毫无疑问,儿时父母如何对待我们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我母亲对孩子敏感而警觉,她担心如果不始终对孩子们严格管教,他们就会无法无天的。

相比之下,在和别人家3~5岁的孩子相处时,我总是觉得自信和快乐,他们不仅没有伺机造反,而且我还会让他们认为大人很了不起,拥有许多有趣的知识,总是很会讲故事,能像魔术师般地把事情做成功,有足够的钱可以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孩子们对成年人的莫大赞美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而且经常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

6~11岁的孩子则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乖巧迷人、讨人喜欢了,他们不再以父母为榜样,而是去模仿同龄人,外表上邋邋遢遢,吃相上毫不讲究,语言粗鄙,喜欢争辩,抗拒接受父母教给他们的良好的言行举止。但是,他们并不怀疑和嘲笑父母的信仰,也并非有意挑衅,他们不会为了让自己显得久经世故而对抽烟、喝酒、吸毒和性行为等产生兴趣。

有的父母对一两岁的宝宝特别是两岁多的宝宝心怀恐惧,把后者称为“可怕的两岁”,这其实是他们的偏见。的确,管理这么大的宝宝需要一些智慧,且能随机应变,他们正在初次体验独立的滋味,但是很容易分心,而且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你难免由于对他们束手无策而暗自较劲。

除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之间个性冲突引起的教养难题之外,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也为家庭带来了一些普遍问题。

低收入以及中低收入的人们在有钱人变得更富有的同时却变得更加贫穷了,这种不幸有多种原因。早在里根总统任职期间,富人和企业的税收大幅降低,过多地拨款到武器制造上,而对裁军谈判也未做认真的努力,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不断地削减专门为帮助穷人、老人、病人、儿童及妇女所提供的服务。由于实际收入的减少(以及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妈妈不得不和爸爸一起在外工作以维持家庭生活。现在,有一半学前儿童的妈妈在工作,这也暴露出一个事实:现有的高质量日托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家庭的需要,好的日托机构的收费对于普通收入的人们来说太昂贵了,需要政府或企业像许多欧洲国家所做的那样给予补贴。在我们国家,与孩子们相关的财政预算被严重削减了。

现在,美国有一半的婚姻以离婚而告终,这说明我们似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无论是什么原因,离婚都会造成孩子至少在两年内心情抑郁,让父母双方痛苦不堪,而再婚家庭带来的压力我是有切身之痛的。

十几岁孩子怀孕、吸毒和自杀事件都急剧上升,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在这段令人不安的青春岁月中,青少年缺乏精神信仰的支持,而他们的父母一定也缺少足以激励孩子的精神信念。

美国社会中发生的凶杀案数倍于其他国家(多数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绑架案、虐妻案和虐童案数量也高得惊人。

一对父母和多个孩子组成的传统家庭数量在稳步减少,看到这样的统计数字,有些父母认为家庭将会永久消失,我认为这不是最核心、最主要的问题。当然,家庭正面临日益沉重的压力,但是孩子们只要表面上曾经拥有过一个家庭,就会把这个家庭理想化,当他们长大后,就会为了他们自己的孩子而努力做出新贡献。

我认为更大的危机源于家庭往往生存在紧张冷漠的社会环境之中,包括:过度竞争和物质至上、精神信念的缺乏、没有成就感和缺乏乐趣的工作,以及大家庭和亲密社交圈的消失。

正如我在这本书中试图说明的那样,化解这些家庭问题的办法是,在我们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不要抱有太强的出人头地的动机,而是要教他们以合作、友善和爱来为人们服务,他们会发现这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激励心灵的力量。

内容推荐

韩梅梅著的《趁一切还来得及》讲述了:2009年,生她而从没有养过她的父亲来北京看她,想祈求她的原谅,但是长长的二十几年缺失的时光,想要弥补,已经来不及了。

小时候,我们会失去玩具。长大了,会失去爱情。工作了,会失去工作。这些东西丢失了,可以再重新找回来。但是我们的人生,已无法回头。

编辑推荐

韩梅梅著的《趁一切还来得及》是一本很有力量的书,像极了你生活的另一个版本,从乡村到大都市的挣扎、漂泊、茫然、焦虑、困惑,求改变自有命运的坚强隐忍,最后拥有的,是沧桑过后的成熟与顿悟。催人泪下的骨肉亲情,充满遗憾的生离死别,趁一切还来得及,别让遗憾继续。人,在错觉时光漫长的岁月里,寻觅、爱恨、犯错,又在孟珏时光短暂的时候,无措、悲伤和遗憾。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