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陈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反通胀
实践及思想特征
第一节 1937-1949年国统区的通货膨胀
第二节 陕甘宁时期的反通胀实践及思想特征
第三节 东北时期的反通胀实践和思想特征
第二章 陈云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治理和
防范通货膨胀的实践及思想特征
第一节 打击投机势力,稳定市场物价
第二节 统一财经,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第三节 调整工商业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反通胀实践
第四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反通胀思想特征
第三章 陈云在计划经济时期(1953-1962)防范和
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践及思想特征
第一节 “一五”时期防范通货膨胀的实践
第二节 提出、实施、坚持和完善“统购统销”政策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践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反通胀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陈云在转轨时期(1979-1992)防范和治理
通货膨胀的实践及思想特征
第一节 1979-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反通胀实践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反通胀实践
第三节 转轨时期反通胀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陈云反通胀思想的基本内涵及评价
第一节 反通胀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节 反通胀的方法和手段
第三节 陈云反通胀思想的历史作用
第四节 陈云反通胀思想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一
主题索引
后 记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曾先后多次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时间跨度近四十年。回顾陈云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不难发现,反对通货膨胀是他一直坚持的重要原则,维持物价稳定始终是他追求的经济目标和工作重点。高强著的《陈云反通胀实践与思想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全面考察了陈云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践活动,归纳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体制背景下反通胀操作的特点;梳理了陈云反通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对其基本内涵和历史地位进行了阐发与评价。这对于今后中国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威胁也如影随形,妨碍着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高强著的《陈云反通胀实践与思想研究》全面回顾陈云的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践,深入研究陈云的反通胀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影响,特别是他从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和经济稳定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综合平衡、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观点,坚持中央政府要掌握宏观调控资源的观点,坚持合理引导、调节、管理和控制社会需求的观点,以及审时度势、量力而行、灵活运用各种经济、政治和行政手段的方法,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利益,特别是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和物价稳定,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