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特工老板徐恩曾/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者圣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杨者圣,江苏海安人,数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民国史。因其掌握资料准确、善于构建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对民国历史的缜密思索,以及其作品中渗透的浓郁的民国情结,而成为既得到专业研究者认可、又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一位成绩卓著的民国人物传记作家。

自1993年,杨者圣陆续出版了《特工王戴笠》、《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国民党教父陈果夫》、《胡宗南这个人》、《特工老板徐恩曾》、《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和平将军张治中》、《国民党金融之父宋子文》八本传记,在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杨者圣著的《特工老板徐恩曾》共分九章。

内容推荐

徐恩曾,与戴笠齐名的国民党两大特工巨头之一。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谍报人员,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高超手腕和血腥手段投机钻营、争权夺利,缔造了臭名昭著的“中统帝国”,又在国民党最高当局和诸多政敌的联合打击下走向没落。杨者圣著的《特工老板徐恩曾》以丰富的资料为基础,记述了徐恩曾复杂的个人经历,展现了他阴险、狡诈的手腕和矛盾、复杂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了中统的神秘性、特殊性和国民党高层之间的诸多铁幕,堪称一部国民党特工史和黑幕写照。

目录

 引子 “这样的人也会当特务?”

第一章 走上特工之路

 奶油小生

 出掌“中国第一台”

 脑筋急转弯

 挤上特工小道

第二章 天生此“豺”必有用

 从“包打听”到“契卡”

 张冲与钱壮飞

 特工“新政”

第三章 血腥发家

 逮住了“红色保卫局长”

 “超级叛徒”顾顺章

 “顾案”大劫夺

 妄图捕获周恩来:只差一刻钟

 从“超级叛徒”到“特务大师”

 扑朔迷离的顾顺章 之死

第四章 特工总司令部

 终于当上了“老板”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盗亦有道,娼亦有义”

 “这笔账很难算清”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阴险而不蛮横,恶毒而不粗俗

 特工渗透运动

 “猪多肉贱”

 “鬼打架”的故事

 “共产党问题专家”

 “总不见得搞不过共产党”

第五章 创立“中统帝国”

 蒋介石的特工“削藩”计划

 陈立夫:中统“董事长”

 “高开高走”的中统局

 精密的特工机器

 十万“阎罗”与九大“太保”

 “你们愿意做酒囊饭袋吗?”

 一个孙猴子=一百个猪八戒

 调统“没有什么不好!”

 最大难题:生计问题

 唐家沱的“集体生活”

第六章 “一点两面”战略

 “临死抱佛脚”的潜伏部署

 叛变之潮

 “中统克星”李士群

 “我是流氓我怕谁”

 “蒋中统”与“汪中统”

 一次失败的“对共外交”

 “反共工程师”的得意之笔

 “政治皖南事变”

 大本营里的反共“老枪”

 捣鬼无术的《大汉晚报》

 “‘老朋友’,我希望你帮点小忙”

 “饭桶!连谣也不会造”

第七章 内外交讧

 客卿与主官

 连环妙计:一石三鸟

 朱、郭倒徐联盟

 “我请求你自动向总裁辞职”

 老政客吴铁城的鬼谷子术

 谋官之道

 “我们不能专为别人打天下”

 “猎官”计划

 党务机关“不得捕人”

 半路上杀出吴鼎昌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充分表现了你的腐败无能”

第八章 “两统”大血战

 赵理君杀人案

 中统局“有撤销可能”

 “监察之监察”

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

 戴笠的“金蝉脱壳”计

 总裁不敌“总理”

 倾斜的“特工三角”

 徐恩曾要“与狼共舞”

 拍案惊奇之一:偷运假钞案

 拍案惊奇之二:贩运伪钞案

 拍案惊奇之三:王书青走私案

第九章 永不录用

 免去本兼各职

 被六全大会扫出局门

 特务头子“下海”

 从“中兴”到末路

 中统覆亡

附:杨者圣和他的“民国人物系列”梁天明

试读章节

出掌“中国第一台”

1925年,徐恩曾从美国学成归国。理想中的职业是什么呢?连他自己一时也没有搞清楚。

徐恩曾回国后找到的第一个职业是在上海南市自来水厂任工程师。“屈就”这个职业,大概缘于徐恩曾留美初期在西屋工厂实习过一段时间,可以用到从“美国大爷”那里学来的关于工厂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徐恩曾的第一专长是无线电知识,这就未免有点屈才了。不过,对于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若是提到无线电几个字,不啻是天方夜谭。据说,在整个上海,也只有美商开洛公司装设了一座100瓦的无线广播电台,专门播送商情广告、音乐歌剧、教堂礼拜,成为他们经济和文化渗透的现代化工具。在如此落后的国度里,徐恩曾空有一身绝技,也是报效无门。

正是在徐恩曾归国的这一年,陈果夫在上海负责为国民党南方革命政府筹备后勤物资。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果夫听到了美商开洛公司的无线电广播,并为此产生了强烈兴趣,对无线电一窍不通的他竟突发奇想,要为南方革命政府筹备一座广播电台,利用无线电宣传国民革命。于是,陈果夫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远在广州黄埔的蒋介石,并询问是否需要网罗无线电人才。这个主意自然不坏,蒋介石即刻复电:很需要,希望罗致。如此,在1926年这一年,已经加盟南方革命政府的陈果夫,专程从广州来到上海,先后到上海龙华、杭州等地积极进行活动,多方邀请无线电专家赴粤,但一无所获。据说,原因是当时广东政局未稳,无线电专家无一人愿意为了专业对口而轻涉险地,置身家性命于不顾。不过,令人困惑不解的是,陈立夫之兄陈果夫为何没有找到他的小同乡、有表亲关系的徐恩曾。既然徐恩曾在无线电专业方面身怀绝技,又摊上那么一层表亲关系,陈果夫要网罗这方面的人才,不可能不去找他。个中原因,无法得知。

陈果夫第一次筹建无线电广播电台的计划虽然没有实现,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个计划。回到广州后,陈果夫力促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以及蒋介石出面,好说歹说,向南方革命政府的“财务大臣”宋子文讨了四万元大洋,一方面在广州筹备无线电学校,一方面在上海建立无线电制造厂。陈果夫把这两项工作都交给李范一具体负责。李范一是湖北应城人,同盟会会员,参加过武昌起义,1912年赴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后在美国的一个无线电制造厂工作,成为一位“半路出家”的无线电专家。1926年,李范一回国,立即成为国民党南方革命政府具体筹备建立短波无线电台的实际负责人,不久后即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军政厅交通处处长。于是,筹建无线电台的工作正式开始运转。

1927年4月,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筹建无线电台的工作更加迫切。此时,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静江打听到徐恩曾是真正一流的无线电专家,并且又是他老家吴兴南浔镇的近邻双林人,立即大生好感。于是,经陈果夫、张静江、李范一等要人共同援引、提名,国民党中央第95次常会批准,徐恩曾成为筹建中央广播电台的三名干事之一,他还同时兼任建设委员会无线电工程处的营业科长。当时,国民党已经掌握了东南半壁江山,徐恩曾向国民党靠拢,这中间的功名富贵,大概就是连呆子也能看出来了。于是,徐恩曾从上海自来水厂“跳槽”,正式介入筹建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工作。在筹建电台的同时,徐恩曾由李范一援引,还参加了军事委员会在南京筹建交通技术学校的工作。1928年春,该校正式招生上课,徐担任校办公室主任。是年秋天,该校改组,并人国民党中央军校,徐在第六期以后被裁去。实际上,徐恩曾这个时候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在筹建中央广播电台的工作上,交通技术学校的事情亦已无力兼顾,所谓被裁一事,也就不去说它了。

1928年春天,陈果夫征得国民党意识形态专家戴季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的同意,委托李范一向美国开洛公司订购了一座500瓦的播音机,并选定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后院作为台址。从此开始了装配铁塔及建造房屋的施工,并于当年7月着手装机。为赶在8月1日开播,徐恩曾与全体施工人员整日都扑在工地上,日夜兼程,终于按原定计划于7月中旬竣工。同月,国民党中常会第155次会议对建台计划予以追认通过,定台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无线广播电台”。在筹建广播电台的过程中,陈果夫亲眼看到徐恩曾那种谨慎精细的工作作风与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很是欣赏。于是,经陈果夫提名,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正式委任徐恩曾为第一任电台主任。P9-10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