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9月18日,我经历了很多周折,转道巴黎,终于在柏林亚太周我的展览开幕前一小时到达柏林机场,总算赶上了开幕式。柏林的天气很冷,已经要穿呢大衣了,我穿着在纽约时的单衣,连在机场买衣服的时间都没有了,朋友临时把她的风衣送给了我。柏林人对我这个刚从纽约逃出的人充满好奇,我把我拍的录像带放给大家看,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后来这个录像的片断在德国电视台播出,反响也非常强烈。
2005年我父亲住院,先是脑膜大出血,后来又是动脉瘤、心脏衰竭、肺衰竭引起的许多致命疾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去医院探望,每次都会从进医院大门那一刻起开始拍录像,我会经过长长的走廊,我会在傍晚的时候对着走廊里一长条暗色的大玻璃拍下自己的影子,同时说出我当时的心境。他住在十六层,我会拍电梯里的景象,那些在走廊里的病人,那些探病的访客,一直拍到我父亲住的房间。很多天他是在昏迷状态,我也会不断拍下他的样子并且写日记。也许在旁人看来这些镜头是重复的、毫无意思的,但对我来说却是我每一天心情的真实写照。
我觉得我这个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我随时在拍摄,如果我一辈子坚持做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作一个很长久的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行为艺术。这个艺术并非是为了什么公开展览或者发表的,很多录像带或照片可能就永远放在那里不去动它,对我而言这个过程本身是更重要的。当然,所有这些东西只有在整体关照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所以我觉得我的作品可以说是在更加彻底意义上的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不是仅仅做给别人看的,是一个艺术家的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
跨界的艺术家
我和别的艺术家有点不一样,他们中间大都是画家只画画,雕塑家只做雕塑,导演只导戏,舞蹈家只跳舞……而我呢?拍照片、拍电影、拍电视,写剧本,做雕塑、做装置、做影像、做设计、做新媒体艺术,还做许多大型艺术活动。207。年9月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2010梦想计划”的展览一一两干多平方米的空间中就体现了从空间设计、灯光、音响、音乐、装置、影像到多媒体互动各方面的综合成果,同时还展示了大型平面作品以及我从未做过的一个艺术MINI车,我称之为“梦想之车”,因为它上面聚集了上万人的梦想。这个由宝马MINI独家赞助的艺术计划,我动员了一万人参加,可以说也是我与这一万个人共同完成的超大型的行为艺术。
另外,我还写书。我的个人经历和我写的书可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我。有时候艺术圈和大众圈是分开的,而我的那本自传《我的视觉月记》;就像一座桥梁,大众通过这本书慢慢地了解我。这本书各种版本十年间印了三十几版,在出版界是很少见的。不仅是中国人,还包括外国人,他们把我看成是中国的弗里达.卡罗。她是墨西哥的一个女艺术家。据说很多人去看弗里达的展览,不知道是为了去看她的画还是去看她的人。因为她这个人太传奇了,大家都想看到这个人本人是什么样子。她曾出过车祸,腰椎也受伤了,她也画许多自画像,作品也很有自传性。那次是由担架抬着她去参加她自己画展的开幕式,引起全城轰动,成群的人像看明星一样围观她。她是最具明星气质的艺术家。她的传奇也被好莱坞拍成电影。我一直想看她的那部电影,但至今沒时间看.,但是我知道很多她的故事。前几年春天我被邀请去墨西哥访问,一天晚上,我们在一家著名的花园餐厅吃饭,闲聊中朋友说对面就是弗里达的故居。当时我很想去看,但已经快入夜了。陪我去的朋友与门卫商量,说中国的弗里达来了。
P23-24
前言
周国平看王小慧
王小慧看王小慧
人性
阴与阳
平面和立体的女人 女性的智慧 永恒之母性 女人的两个面孔 隔着薄膜的男人和女人
灵与肉
看人体的眼光 性的寻常或神秘 什么是性感 性与爱的统一
我与你
孤独的价值 为自己所累 从眼睛到眼睛 我非我 要有一个
宁静的核心
人生
得与失
成功的尺度 不受机会的诱惑 灾难使人回到自己 艺术家的
苦和乐
重与轻
纵横交叉的路 浪漫不需要钱 内在的从容 心灵的谷仓
实与虚
现实与非现实之间 梦境中的寻找c命运和神秘主义 死亡是生命形式的转換
艺术
意与象
别处的风景 花有灵魂 细节、想象力与抽象 抽象是简化和
浓缩
魂与艺
艺术与哲学 个性和社会责任 最好的文化无国籍 无边界的
自由
种与收
天才和勤奋 工作是神圣的 不重复自己 寂寞中的创造
这本书是为我妈妈写的。
妈妈知道我要与周国平一起写本书,特別高兴。她是国平一个热情而长久的“粉丝”。妈妈本来就特别喜欢看书,一辈子搞音乐的她,耳朵现在不太好了,所以看书更成为她晚年生活的最大乐趣。但她对书很挑剔。国平是她最喜欢的两位作家之一。后来,国平每出本新书都送给她,她好像西方人读《圣经》那样,把国平的书放在床头,每天看,反复看。她说周国平的书要细细咀嚼,才能悟出其中三昧。
我每次回家,她都会问我:你与周国平的书写完了吗?
我很惭愧,这本书因为我的原因拖了几年。因为我总想挤出一整块时间来与国平做这本书。但我实在太忙,又满世界飞,我们俩的时间总碰不上。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国平像大哥一样耐心地等待我和细心地关照我。这本书的思想和框架都是国平的,他构思这本书花了不少心思,而且“篇”与“章”分得十分巧妙,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别喜欢他充满灵性和道家味道的小标题:“阴与阳”、“灵与肉”、“意与象”……其实最早他的提纲里的这种“三字标题”比现在还多得多,真亏他想得出来!所以说没有国平,就没有这本书。
去年,我就与国平商量,一定要完成这本书,作为妈妈的生曰礼物。结果还是我的原因,去年没有完成。
这本书好像已经不仅是国平与我的书,还要加上妈妈。她甚至比我更关切这本书。每次回家看到她的目光,我就知道她在询问这本书。因为她看我忙,嘴上不再问,但眼睛在问。
《我的视觉日记》是我的早期作品,畅销至今,里面有很多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花非花》一书可以说是《我的视觉日记》的补充,描述了我近几年来对于艺术、人性的探索,读者可以更多地了解我的艺术创作和人生经历。
我一直怀着对父母的愧疚之心,因为我十九岁就离开了家乡,先去了上海,又去了德国。这么多年,一直很少回家,每次都来去匆匆。每次离別我都会紧紧地拥抱着妈妈,依依不舍。
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人投资我拍一部讲妈妈故事的电影,我会放下所有一切去做,因为她的传奇故事胜我十倍,现在已经有人有兴趣拍,希望我先把书写出来。还有,妈妈一直想完成的一本关于她的“教育心得”的节,因为很多人向她请教“小慧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两本书的素材妈妈已经录了很多盘带子,只等我有时间整理完稿了。无奈我总是有太多太多杂事缠身,至今没时间去做这件事。这本《花非花》现在完成了,能多少算作是个小小补偿吧!
感谢国平兄帮助我完成了这个心愿。
一位是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他的人生经历,他的许多散文名篇,感动了无数读者,为人们欣赏、感动和珍藏一一他就是周国平;一位是跨界艺术家,她的传奇故事,她的艺术成就,她追求自由实现自我的旅途,都让她产生强大的磁场,成为青年人的偶像,使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无数的追随者一一她就是王小慧。
由王小慧、周国平著的《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是哲学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是两个灵魂之间的交流。本书由周国平设计大纲,“人生”“人性”“艺术”是贯穿全书的关键词,他们谈阴与阳、灵与肉、得与失、重与轻、虚与实、意与象、魂与艺、种与收……
王小慧以她感应于世界秘密的摄影作品,和旅德后的传奇经历,成为一位明星艺术家。然而,她对于自己作品背后的故事,对自己作品的人性、社会、灵魂层面的解读,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家世背景,国内生活经历,还从未曝光,王小慧、周国平著的《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为首次解密王小慧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