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勒夫(美学家战略家世界冠军)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克里斯托夫·鲍森魏因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们有着适度的自信”,德国国家队教练约阿希姆·勒夫说这句话时,显得既放松又坚定。“我们尊重对手,但不害怕对手。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水平,我们就能赢得这场比赛。”当被问到是否也为可能发生的点球大战做好了准备时,勒夫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当然准备好了,”他一边回答,一边拿出一张纸解释说,“当然了,所有的守门员都会为点球决胜做准备,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为每一位对手的点球习惯都做了卡片,上面写着他们主罚点球的习惯角度。”

然后就是中场巴斯蒂安·施魏因斯泰格发言,仅凭他的口气就能感受到他巨大的信心。“我感觉很好”,这位代表德国国家足球队出场过107次的球员说。他此时不是随便就坐在勒夫旁边的。在过去的几周里,他显露出真正的球队领袖气质,成为了球队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凝聚核心。“我深信,球员们一定能够在场上发挥出他们的实力。”这是世界杯决赛前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施魏因斯泰格表示:“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打败阿根廷这样的世界一流强队。”

他们满怀信心参加的这场决赛,其结果已人人尽知。德国足球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凭借着中场马里奥·格策在加时赛阶段的一个精彩进球赢得决赛,为德国第4次捧得大力神杯。比赛结束哨音响过,勒夫在马拉卡纳体育场的草坪上一时还没缓过神儿来。他紧握了几次拳头,然后对涌进场内的球员家属们表示感谢。接下来的一幕演示了事件具有多么大的震撼力。带着一场艰苦比赛拼搏后特有的表情的施魏因斯泰格走过来抱住勒夫的脖子,二人紧紧拥抱了一阵。此时人们看到勒夫也被激情淹没,他似乎在拼命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开始作为助理教练然后是主教练的他,在德国国家足球队10年任期之内,还很少有这样情感外露的表现。

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施魏因斯泰格说,勒夫作为德国国家队教练赢得世界杯冠军是实至名归,“这一切对他来说来之不易。”媒体也充满了对勒夫的溢美之词,称勒夫继塞普·赫尔贝格、赫尔穆特·舍恩和弗朗茨·贝肯鲍尔之后跻身为德国捧回大力神杯的名帅殿堂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但是,通往冠军之路非常漫长,在这期间,勒夫也绝对不是一个始终没有争议的人物。这一切都始于10年前,当时德国队少帅于尔根.克林斯曼将勒夫招至麾下作为助理教练,启动了对德ISlla~足球队的全面改革。其实这场改革从14年前就开始了,也就是2000年的千禧之年,如今的世界杯英雄施魏因斯泰格当时还只是德国16岁以下国家队的小队员。

当时,德国足球正处于低谷,而且跌落的速度惊人。1996年在伦敦举行的欧洲杯决赛中,德国队前锋,也就是后来成为德国国家队领队的奥利弗.比埃尔霍夫打进“金球”战胜捷克队,为德国队赢得欧洲冠军。那时德国足球正处在巅峰。但是很快在1998年的世界杯上,德国决赛中O:3惨败给克罗地亚队,当时的德国国家队主教练贝尔蒂.福格茨辞职。福格茨的继任埃里希·里贝克的本事也不外乎是重新召回已经被清理出国家队的踢自由人位置的老将洛塔尔·马特乌斯,他的名言就是“所谓足球理念都是扯淡”。在里贝克的领导下,德国足球堕落得更深,在2000年荷兰与比利时举行的欧洲杯上止步小组赛。当时,德国队在小组赛中1:1战平罗马尼亚队,0:1不敌英格兰队,6月20日在鹿特丹0:3·渗败葡萄牙队,最终黯然出局。P3-4

目录

开场篇 汉内夫——世界冠军之路的起点

第一部分 一个无名之辈的崛起

 第1章 不圆满的职业球员 不温不火的职业生涯

 界外球 脚踏实地的巴登人

 第2章 在瑞士当教练学徒 在足球小国开始练手

 界外球 教练的熔炉马格林根

 第3章 好好先生勒夫 菜鸟教练的升迁与失意

 界外球 巴登-符腾堡来的足球教授

 第4章 前途未卜之旅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阿尔卑斯山之间穿行

 界外球 不做井底之蛙和数据库

 第5章 世界杯夺冠使命 革命者克林斯曼和他的足球哲学

 第6章 双教练演绎夏天的童话 德国队第二主帅是战术负责人

第二部分 德国国家队教练和他的赛事

 第7章 克林斯曼的自然接班人 成为最合适的国家队教练

 界外球 约吉的酷——享受生活,追求时尚和乐于冒险

 第8章 登山之旅 对理论派教练的能力考验

 界外球 广告策略与形象管理

 第9章 一支球队的诞生 依靠年轻人的活力提高成绩

 第10章 南非世界杯上的众多“小明星” 不拿冠军也高兴的艺术

 第11章 高歌猛进和大胆言论 瞄准冠军

 第12章 过度自信导致失败 欧洲杯后勒夫遭遇问责

 第13章 仅仅世界杯预选赛出线是不够的 一场败兴的平局

 第14章 马拉卡纳决赛的胜利 美梦成真

第三部分 作为“勒夫公司”的德国国家队

 第15章 勒夫式行为准则 大牌球星对主教练权威的考验

 界外球 米洛和波尔蒂——勒夫挑队员时的“原始信任”

 第16章 德国足协训练的标准化 合同纠纷、足球哲学和体育主管的问题

 第17章 与德甲的冲突 德国队究竟是冤家还是榜样

 界外球 每个球员都要像经营公司那样经营自己

 第18章 教练席上的哲学家 缔造完美足球的日常工作

序言

20世纪90年代,我在看完了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之后不久,就来到了刚捧得大力神杯的德国。那时候的德国队,既有力量,又有速度;既有激情,又有纪律,有意志,还有技术。马特乌斯、克林斯曼、沃勒尔、哈斯勒、布赫瓦尔德,还有主教练弗朗茨?贝肯鲍尔,就是这一代在世界足球历史上牢牢占有一席之地的德国球星征服了中国球迷,当时的中国媒体称德国队为“德意志战车”“条顿军团”。当然,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与德国的互动和相互了解很有限,我们当时断不会意识到,我们诚心诚意地用这些尚武的词汇夸赞德国队(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他们其实挺尴尬。

24年后,我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用手机录下了巴西马拉卡纳球场世界杯决赛终场哨声吹响后德国人的第一声鞭炮声响。我想国内的很多同胞也听到了这一声响,因为我当时是在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做现场的直播报道。夺冠之夜的柏林十分热闹,整座城市都很亢奋,但是从聚集了数十万球迷的勃兰登堡门前到柏林的大街小巷,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气氛癫狂。我不曾体验过24年前德国人庆祝夺冠的盛况,但是听当时在柏林的朋友说,那一晚的柏林是彻底疯了。

我想,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德国人开始看淡了世界杯夺冠这事,而是他们认为夺冠早在意料之中。难怪德国队新任队长施魏因斯泰格很淡定地说:“我们早应该拿冠军了。”按照勒夫的方式去做,夺冠是必然的。

回到本书的主人公:德国队现任主教练约阿希姆?勒夫。直到今天,勒夫的名气依然逊色于“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但是他世界杯夺冠的把握却比贝肯鲍尔当年大得多。勒夫手下的这帮年轻的世界冠军球员不如24年前的那一代那么星光夺目,但是今天的德国队在勒夫调教下成为世界冠军,实际上很多球迷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就有预感。而且,我的感觉是,如果勒夫执教的是巴西队,那么世界杯半决赛德国队对巴西队的7∶1可能就要倒过来写了。

勒夫真有这么神奇吗?不,勒夫从来不是一位传奇教练,恰恰相反。当我刚拿到这本厚厚的420页勒夫传记德文稿时,心里暗暗好奇:这个“闷葫芦”、在媒体前表现近乎刻板的、与各种名人八卦消息绝缘的勒夫,有啥料值得大书特书的?

果然,如果你想从这本传记中多看到一些名人逸事、八卦趣谈,定会很失望。在个人生活上,勒夫基本上就是个没故事的人。我估计,本书作者不是不想写一本关于一位教练妙趣横生的传奇故事,可是除了勒夫是“潮男”这一话题,在他的身上实在找不出什么猛料。

但是,对足球本身感兴趣的读者就有福了。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勒夫的个人传记,不如说是一本解读德国足球登顶世界冠军的启蒙读物。离开了具体的人,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足球也不例外。本书以勒夫作为教练的发展轨迹为主线,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生动的现代足球理论通俗教案。看完本书后你会明白,现代足球理念并不复杂。书中说,勒夫是当今足坛上少见的只用两分钟就能够真正说明白什么是“后卫四人链”的教练,但是真正掌握了四后卫阵型的球队,却是少之又少。所以书中说,勒夫的一个成功秘诀就是:多练基本功,例如停球、传球、抢断球。

借助作者翔实和有说服力的描述,你可以窥探到勒夫打造出世界冠军的秘密。夸张地说,任何一个教练,如果认真按照勒夫的思路去做,就不会带出一支太差的球队。勒夫执教德国队的关键词:专家团队、数据库、体能、速度、4-4-2或4-5-1、攻防转换速度快、压制逼抢、别传高球、别铲球。如果一支球队真正掌握了这些,就不会踢得太差;如果掌握得炉火纯青,那么就可以称霸世界足坛,如勒夫的德国队。

所以,本书中文版问世,中国足球专业人士也有福了。本书译完最后一章时,碰巧赶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国内有媒体让我谈谈德国足球与德国职业联赛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我现学现卖,从本书中得到启示,讲到德国职业足球联赛许可的发放标准之一就是俱乐部要有正规的青少年培训中心。勒夫也承认,他的成功首先是德国所有业余和职业足球教练的成功,没有大量默默无闻在基层从事青训的同行的努力,德国足球就不会有今天。愿中国足坛的决策者能够看到这句话。作为一个从小热爱足球的球迷,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等待着中国足球的崛起,希望本书对中国足球的改革有所启发,那么也将是我这个为中国足球之崛起等待了30年的中国球迷的最大福气。

看完本书你会明白,足球上根本没有什么“武林秘籍”或者“世外高人”。本书对于中国足球的启示就是:你就好好练那些最基本的东西吧,加上严谨的态度和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就像勒夫所走过的坎坷道路那样,即使当不了世界冠军,冲出亚洲应当不在话下。

最后,感谢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我不少帮助的资深体育媒体人、国际足球专家张玉强,他主要负责本书的内容编审和把关工作。同时,他也参与了拉姆自传《差之毫厘》的编审工作。张老师自己也是体育媒体圈内的知名作家,所著《世界“公敌”:何塞?穆里尼奥》由东方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翻译的《西班牙:斗牛士军团的三冠王朝》由新世界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王凤波

2015年3月22日于柏林

内容推荐

克里斯托夫·鲍森魏因著的《勒夫(美学家战略家世界冠军)》为德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约阿希姆·勒夫的德文传记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授权中文版图书。2014年7月,德国国家队终于时隔24年后再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奖杯,主教练勒夫也因此成为国家英雄。

但在10年前的2004年,德国足球正遭逢足球人才青黄不接的蛰伏期。这年夏天,勒夫获聘为德国队助理教练,成为主教练克林斯曼的助手,主掌战术规划。2006年,他接替克林斯曼的职位,成为德国队新任主帅。在他倡导的足球改革派立场下,德国足球队以快速的攻防转换的技术打法著称,并在国际大赛中的表现稳步提升,终于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登上世界之巅。

然而,离开了具体的人,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足球也不例外。勒夫在成为教练之前的球员总是浮浮沉沉,最后因伤而明星梦碎;转任教练却时运不济,5年内曾几度遭到解聘,辗转各国,几乎沦落到被业界人士遗忘的境地。本书以勒夫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为主线,试图解读他的性格以及他如何锤炼出一支前所未有的德意志冠军球队。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勒夫的个人传记,不如说是一部解读新德国足球登顶世界冠军的启蒙读物,并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现代足球理论的通俗教案。

编辑推荐

揭示一代德国足球技术转型的力作,解构冠军教练勒夫足球美学的密码!

2014年7月,德国国家队终于时隔24年后再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奖杯,主教练勒夫也因此成为国家英雄。

克里斯托夫·鲍森魏因著的《勒夫(美学家战略家世界冠军)》为德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约阿希姆·勒夫的德文传记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授权中文版图书。本书试图解读他的性格以及他如何锤炼出一支前所未有的德意志冠军球队。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勒夫的个人传记,不如说是一部解读新德国足球登顶世界冠军的启蒙读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8: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