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国财经统帅陈云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曹应旺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曹应旺所著的《开国财经统帅陈云》,是研究陈云在新中国财经工作方面历史地位的一本书。陈云是开国以来财经工作的统帅,也是财经领域影响最大的智囊人物,堪称中国财经第一人。

这一历史地位存在于他的财经工作的业绩与智慧之中;建国前,他在财经工作经验和方法上已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积累过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对其多有评价。因此,本书分溯源篇、业绩篇、智慧篇、评说篇四个部分。

内容推荐

曹应旺所著《开国财经统帅陈云》讲述,开国之初,毛泽东对陈去在稳定特价、统一财经中的突出表现称之曰“能”,并说:平抑特价、统一财经,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大跃进”磨难中,毛泽东认为真理在陈云手里,并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周因来和陈云在政务院和国务院的工作中是一对好搭档。周恩来曾说:“在财经工作这一点上,我们是依靠陈云同志的。”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但是首倡学习陈云经济论著的却是刘少奇。

1979年开始的经济调整工作,邓小平是倚重陈云的。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作了关于经济调整问题的对话。邓小平称赞道:“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讲话,这个讲话是我们在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目录

总论 陈云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展开

 1.陈云在中国中共高层的位置

 2.倡导与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3.倡导与支持对外开放

 4.陈云与邓小平

 5,关于《陈云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讲演的答疑

第一章 溯源篇

 1.开国财头

 2.出生江南水乡

 3.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影响

 4.在延安认准吃饭穿衣是大事难事

 5.主持边区财经工作

 6.主持东北财经工作

 7.建国前财经工作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 业绩篇(上)

 1.筹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

 2.赴上海解决煤粮两荒问题

 3.标本兼施制止物价猛涨

 4.统一财政和发挥地方积极性

 5.发丽路救兵搞活工商业

 6.抓三大重点推动经济恢复

 7.制订与组织实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8.比较八种方案选择统购统销

 9.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0.改进商业工作和安定民生

第三章 业绩篇(下)

 1.提出改进体制的设想

 2.以三大努力减轻“大跃进”的损失

 3.解困对策之一:进口粮食和动员城市人口下乡

 4.解困对策之二:工业支援农业

 5.祭困对策之三:调整农村政策

 6.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对外贸易

 7.组织领导1979至1981年的经济调整

 8.倡导经济体制改革

 9.支持对外开放

第四章 智慧篇

 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2.百分之九十与百分之十

 3.“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4.“摸着石头过河”

 5.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

 6.挑两筐鸡蛋与走钢丝

 7.瓜皮帽与水烟袋

 8.三斤黄豆与半斤鱼

 9.“挤牛奶”与“削萝卜”

 10.“七分经济,三分政治”

第五章 评说篇

 1.毛泽东评陈云

 2.周恩来评陈云

 3.刘少奇评陈云

 4.邓小平评陈云

第六章 附录篇

 1.陈云的金融智慧

 2.陈云的历史观

附录 征引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高饶事件之后,陈云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再次强调大头子要警惕犯骄傲的错误。他说:“保障党的团结,防止党的分裂,其责任主要是在高级领导人员。”“出大乱子出在什么地方呢?就在这几百个人里面,首先是在座诸公,穿黄衣服的,穿黑衣服的,党头、政头、军头这几百个人。”“我们想一想,一九四五年七大到现在,跌了大筋斗的几个主要的领导同志,哪一个同志不是因为骄傲。”

陈云属于哪个方面的“头头”?

他1934年起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8月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开国后不久任弼时去世,他接替任弼时成为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以党内的职务和影响而言,陈云可以说是“党头”之一。

他在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担任过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渡江(金沙江)司令部政委。他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东北解放战争中,转战北满和南满,担任过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南满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东北军区副政委。这些又不能不说在“军头”的行列中也有陈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1954,年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后,他是排在第一位的副总理。这年11月1日至28日,周恩来离京去广州休息并研究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由陈云在北京代理总理职务。1955年4月至5月,周恩来出席万隆亚非会议及不在北京期间,再次由陈云代理总理职务。1956年11月18日至1957年2月5日,周恩来访问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锡兰(现称斯里兰卡)、苏联、波兰、匈牙利等11国时,陈云第三次代理总理职务。1958年2月,周恩来访问朝鲜期间,陈云第四次代理总理职务。在周恩来担任总理27年中离京或因病休息时,除1950年初访问苏联期间由董必武代理总理职务外,其余的都是由陈云和邓小平分别代理的。由此,可以肯定地说,陈云是在高层具有重大影响的“政头”之一。

但是,陈云在中国人上上下下的印象和记忆中,主要的不是“党头”“军头”“政头”,而是抓财政经济工作的“财头”,他对党和人民最突出的贡献也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左宗棠曾经写过这样一副诗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一卧龙”说的是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后的情形可以说:党政军头数润芝,经济纵横有陈云。

国内的财经工作者对陈云在财经工作方面表现的高尚品德、形成的杰出智慧、取得的辉煌成就、做出的卓越贡献,无不看成“不朽之盛事”。李先念常对他的部下说:“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徐帅,教会我打仗,一个是陈云同志,教我管经济。”薄一波、姚依林、宋平、张劲夫、王丙乾、袁宝华、薛暮桥、吕东、程子华、宋劭文、戎子和等,无不觉得同陈云一起做经济工作深受教益。宋平说:“陈云同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袁宝华说:开国后,“他专门去做经济工作,并成为新中国经济工作的专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邱纯甫称陈云“在经济上是战略家,经济管理家”。薛暮桥讲的一段话十分耐人寻味,他说:“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1962年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陈云同志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杰出的领导者。‘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他虽已年老体弱,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并提出调整、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的英明领导,有口皆碑。

P3-P4

序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怎样实行起来、怎样展开的?

这无疑需要研究被中国人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起的作用,这也需要研究建国后长期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在中央经济决策中具有极大影响力的陈云所起的作用。

有些研究者热衷于把中国党内高层领导人划分为两派,一派是改革的,一派是保守的;把邓小平看作改革派,把陈云看作保守派。这不符合实际情况。邓小平和陈云思考问题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根本方针上是完全一致的。

邓小平对此早有明确的回答:“中国的改革遇到的困难并不算多,总的比较顺利。有些人对改革的某些方面、某些做法不赞成,但不是完全不赞成。中国不存在完全反对改革的一派。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

下面就陈云在中国中共高层的位置、倡导与支持经济体制改革、倡导与支持对外开放、陈云与邓小平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一。陈云在中国中共高层的位置

先讲这个问题,是为了说明陈云在中国中共高层重大决策特别是财经决策方面的影响力。他不是人微言轻的人物,而是位高言重的人物,尤其在财经决策方面可谓一言九鼎。

陈云自1931年9月成为中共临时中央领导成员起,就一直在中共高层领导岗位上(“文革”lO年除外)。他进人中共高层领导岗位的时间早于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在中共七大时,陈云的位置紧挨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排第六位。重庆谈判之前,陈云和彭真两人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书记,高于政治局委员。

1950年秋任弼时去世,陈云递补任弼时成为五大书记之一,一直到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中共八大改设七大的中央书记处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主席、4位副主席、总书记组成,并新设立带有中央政治局办事机构性质的书记处,陈云是副主席。……

“要花90%的时间去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再用10%的时间去做决定。”这就是他的思想。在制定政策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调查研究。要了解事务的本质,首先必须搞清楚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同时他又强调,了解真实情况的最好方法是听取反对意见,即使没有反对意见也需要假设出反对意见。

陈云非常重视的另一个方法是平衡感。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的平衡关系非常重要,失去平衡就会摔倒。平衡就是他在工作中最重视的方法论之一。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在一个天平的左右两端,一个掉下来,两个鸡蛋就都完了。比如说,在朝鲜战争时,本国经济需要钱,朝鲜战争也需要钱,怎样才能维护平衡?所有问题都需要平衡。把握了平衡,一切事情就能顺利运转。这就是陈云经济运营中的一大哲学。

提问者;先生刚才讲到在1956年、1957年就有了经济改革(改进)措施,当时的政策文献已收集到《陈云文选》中。请问,那也是陈云自己写的吗?

曹应旺:那就是他本人写的。许多文章都是当时原封不动的原稿。我讲到的内容基本上都在《陈云传》中有所体现。如果有时间,希望大家可以凑一读。

浜胜彦:谢谢您的精彩答疑。

后记

1996年6月,在金冲及同志推荐下,中央文献研究室领导安排我参加《陈云传》撰写工作,这使我有幸接触到更多的陈云生平思想的材料。

《陈云传》的撰写过程,也就是熟悉陈云、理解陈云、表达陈云的过程。经过《陈云传》的撰写过程之后,我对陈云是怎样的一位伟人,他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一位伟人,有了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读一读《陈云传》,读者会有同我一样的收获。

陈云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功勋卓著的一位领导人。他在财经、党建、政治、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建国以来的财经工作方面,陈云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做出了全面而杰出的贡献。

在陈群同志主持下,我承担了《陈云传》1949至1976年部分22章的撰写任务,并承担了《主持边区财政经济工作》《主持东北财经工作与接管沈阳》《倡导和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等5章的改写任务。

这使我有机会全面地熟悉和认识陈云在财经方面的建树和贡献。这也使我萌发了写一本陈云在新中国财经工作方面历史地位的书的想法。

《开国财经统帅陈云》,是研究陈云在新中国财经工作方面历史地位的一本书。陈云是开国以来财经工作的统帅,也是财经领域影响最大的智囊人物,堪称中国财经第一人。

这一历史地位存在于他的财经工作的业绩与智慧之中;建国前,他在财经工作经验和方法上已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积累过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对其多有评价。因此,本书分溯源篇、业绩篇、智慧篇、评说篇四个部分。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陆宗寅和肖春茂同志的关心与帮助,并于2005年以《开国财头陈云》书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10年,我继续做了一些陈云研究的工作,应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邀请,做过几次讲演,并应有关报刊之约,写过几篇论文。

这次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张高里副总经理和符勇主任的关心与支持下,根据讲演稿和论文,增加了“总论”和“附录篇”两个部分。

鉴往知来,温故知新。搞清楚陈云做财经工作的实践过程,搞清楚陈云是怎样做财经工作的,搞清楚陈云为什么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功,这对我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大有裨益。

我希望《开国财经统帅陈云》的出版能为研究陈云、学习陈云尽到一点绵薄之力。但是,限于水平,本书在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