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的家宴》是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作品,曾荣获1998年橘子文学奖。该书讲述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拉里韦勒的平凡一生,通过对其成长、婚姻、疾病、困惑,以及父母朋友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细致描写,详尽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西方人典型的生活经历与精神面貌。作者以其敏锐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习以为常的生活之中的荒诞、无奈与感动,细碎凌乱之中又条理分明。
| 书名 | 拉里的家宴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加拿大)卡罗尔·希尔兹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拉里的家宴》是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作品,曾荣获1998年橘子文学奖。该书讲述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拉里韦勒的平凡一生,通过对其成长、婚姻、疾病、困惑,以及父母朋友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细致描写,详尽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西方人典型的生活经历与精神面貌。作者以其敏锐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习以为常的生活之中的荒诞、无奈与感动,细碎凌乱之中又条理分明。 内容推荐 卡罗尔·希尔兹著的《拉里的家宴》讲述的是平凡的花卉装饰设计师拉里·韦勒寻找自我的故事。拉里和他天真烂漫的新婚妻子多丽到英国度蜜月,参观伦敦郊外汉普顿宫里繁茂的树篱迷宫时,拉里似乎突然发现了自己生命的激情。经过前后二十年两次失败的婚姻,他迫切地想要弄清楚生活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而他对树篱迷宫越来越强烈的痴迷似乎能帮助他冲破这种日益加剧、时时折磨着他的困惑。小说生动展示了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九十年代时正好处于中年危机的一代西方人,对生命的意义充满戏剧性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求索过程。 目录 第一章 拉里·韦勒生命中的十五分钟1977 第二章 拉里的爱情1978 第三章 拉里的父母1980 第四章 拉里的工作1981 第五章 拉里的词汇1983 第六章 拉里的朋友1984 第七章 拉里的阴茎1986 第八章 拉里公司1988 第九章 迄今为止的拉里1990 第十章 拉里的孩子1991 第十一章 拉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1992 第十二章 拉里的服装1993—1994 第十三章 拉里其人1995 第十四章 拉里的生命组织1996 第十五章 拉里的家宴1997 试读章节 拉里·韦勒错拿了别人的哈里斯花呢上衣,直到他把手塞进口袋里时,才发现不对头。 他把手径直伸进柔滑的口袋里,五个指头使劲向下摸,想在他熟悉的旧上衣口袋里寻找揉成团团的纸巾、镍币、银币以及他和多丽最近看过的所有电影的入场券的存根,还有那些像陨砂一样,一旦钻进衣缝就再也不会掉出来的小绒絮片片。 这个口袋——今天的这个口袋——却大不相同:里面干干净净,犹如一个滑溜溜的空谷。他在口袋底部摸到的针脚也不像他上衣口袋的针脚。现在,他的指尖像是在一个美丽的衬里的小海里滑行。他用手去抓纽扣。纽扣是皮的,实实在在。还有,那上衣的袖子足足长出来半英寸。 这件上衣的价格要比他的那件高一倍。瞧那料子,瞧那衣缝!看得出来,这件上衣是经常被送到洗衣店干洗的。还有一点,从那高挑的肩部就可以看出,这件上衣夜间是挂在粗粗的木衣架上的,就在一排擦得锃亮的皮鞋上方,以便使花呢的经纬线重新吸收氧气。 他本该跑回咖啡店,去看看自己的上衣是否还皱巴巴地搭在椅子背上,可是现在已经五点四十五分了,多丽还等着和他在六点整见面呢。再说,这会儿正值交通高峰,附近又没有公共汽车站。 嗨!——他想——有什么了不起呢?不就是一件上衣吗?一个人光顾像卡普里咖啡屋这样的地方,几乎等于宣布他的上衣不想要了。这样看来,今天发生的一切无非是交换一下上衣而已。 他决定不乘公共汽车。他要步行,穿着这件漂亮的新哈里斯花呢上衣溜达。他伸伸肩膀,好使困在袖子里的肩膀放松一下。他先把右肩往前耸,然后又耸左肩,想使自己的胳膊抡得圆一点,好让指头露出来。喂,大人物来了!小心大人物哟! 衣袖轻轻地摩擦着手背,痒痒的,但不是痒不可支。 后来他看到,袖口上的纽扣也是皮的,比前襟上的扣子小一号,但样式是相同的。那是一种十字交叉图案,就像一个山核桃馅饼被切成四瓣,只是小扣子上的各瓣是相互叠压的。你可以用手指摸到图案的凸起部分:四块扇形皮子互相叠压,皮子的边沿在扣子的内圈呈波浪状。这些波浪相交于扣子的中部,然后下沉,在一个黑色的中心消失。扣子上有一个黑孔,像一个数字0。 打从十一年级时上几何课以来,扇形一词拉里大约有十年没有想到过了。 上衣的颜色是几种浓淡不同的棕褐色的混合:浓重的烟草色底色上点缀着淡淡的橘红色斑点。斑点的颜色非常淡;绝不会有人说:“嗨,这家伙的上衣上到处是橘红色的斑点。”一英寸。开外这些斑点就看不到了。 拉里不喜欢橘红色,起码不喜欢衣服上有橘红色。他记得他在麦克唐纳中学读高中时,他的泳裤是橘红色的,而且大了两个尺码。当时他老是担心自己那个容易勃起的部位露出来。这恰恰与大多数的孩子相反,他们故意展示那个部位。他家里的人素来羞怯,他的妈妈、爸爸,还有他的姐姐米姬,都是如此。羞怯一旦渗入血脉,就无法摆脱。而多丽呢,她洗澡时走来走去,居然连浴室的门都不关,真是这个家庭里的另一种典型。 他也穿过橘红色的袜子,鲜艳的橘红色,但没有穿多久,很快他又重新穿起了白袜子。那是一种运动袜,有三种图案可供选择:袜子上部带有红色条纹的,带有蓝色条纹的,或不带条纹的。就连拉里和他的朋友比尔·赫舍尔这些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也是每天穿着厚厚的运动袜。这种袜子一买一包,一包三双,大约穿一个星期就烂得全是窟窿。你还老在想:嗨,真便宜!这么低的价钱能买三双! 在拉里的一生中,他穿自袜子穿了好长时间,有整整一个时代那么长。 他通常是不扣上衣扣子的,可是今天,走着走着,他突然想把那些皮扣子扣上一颗,中间的那一颗。结果感觉很好,正好遮住肚子,又不算太紧。那人的块头肯定跟他差不多,胸围四十英寸,胖瘦适中,正该他走运。比如说,如果那个人捡起了拉里的那件旧上衣,明天他非把它扔进垃圾堆里不可。不过,起码今天他不会只穿一件衬衫在温尼伯转悠,因为这个季节的夜晚还很冷。再说,据预报今天还有雨呢。 哈里斯花呢实际上是不透水的,这一点知道的人并不很多。你也许会认为,那么厚的毛料肯定会像海绵一样吸水。其实不然,雨水会直接从表面滑落下来。这是在赫克托服装店男装部做事的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人告诉拉里的,那还是十来年前赫克托服装店停业以前的事。拉里知道,那不仅仅是一种促销宣传。那人的上衣翻领上佩着一枚圆形小徽章,上面印着“本年度最佳销售员”。那人说,他们的那些绵羊身上长着一层特殊的、涂了油似的长毛,可以防水。这下拉里明白了:绵羊白天黑夜待在雨地里,靠的就是这层毛保护。P3-5 书评(媒体评论) 卡罗尔·希尔兹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纽约每日新闻》 卡罗尔·希尔兹通过《拉里的家宴》,展示了如何用优雅的修辞和丰富的意象将一部作品变成一道罕有的珍馐。 ——《旧金山纪事报》 希尔兹用她敏锐的洞察力、她那与生俱来的讲故事的天赋,以及温情的幽默,让我们真实地触摸到了拉里这一普通人的平凡人生。 ——《纽约时报》 《拉里的家宴》是一部完美的小说,私密且令人感动。它构造巧妙,鲜活地反映出时时困扰拉里的那些困惑,宛如正带领我们参观一座繁复精巧的迷宫,连旅程中不时出现的死胡同都充满魅力,高超的叙事技巧令人赞叹。 ——1998年橘子文学奖颁奖词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