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宛平城内的中国守军,也正通过观察哨严密地关注着日军的动向。宛平城指挥部内,驻守卢沟桥的是国民党第29军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此刻他正眉头紧锁。
“老金,日本人最近天天在咱们爷们的眼皮子底下搞演习,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啊!这都快半夜了,他们还在折腾,我总觉得今天会有什么事。你让弟兄们打起精神来,千万别让日本人钻了空子!”
坐在吉星文对面的,是219团三营营长金振中。金振中是个黑黝黝的河南汉子,今年三十四岁,比团长吉星文还大五岁,他所辖的三营是个加强营,共1400名官兵,是驻守卢沟桥的主力。
金振中听完吉星文的话,使劲点了点头。他理解吉星文的不安。吉星文是吉鸿昌的侄子,少年时立志效族叔吉鸿昌之为人,当兵报效祖国。1922年就随吉鸿昌参加西北军,1933年在长城抗战中立下战功,升至团长。以吉星文的作战经验,判断敌军动向十之八九不会错。
此时,正是二十世纪初期。经历了被称为新旧世界的分水岭的十九世纪,旧世界仿佛过眼云烟,淹没在大航海时代消散的浪花中,渐渐远去;新世界如同迅雷闪电,正乘着工业革命造就的蒸汽机车,呼啸而至。
当年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以举国之力造颐和园,甚至挪用海军军费,以致甲午战败。后来又经过八国联军的祸害,大清王朝终于走到尽头,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从甲午战争到如今,经过四十年的蚕食鲸吞,日本已经霸占了中国的台湾、东北等部分领土,但狼子野心岂能满足,它妄图彻底吞并中国。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吉星文和金振中,站在了卢沟桥的地理节点上。卢沟桥是从西南进入北京城的必经之道,谁控制了卢沟桥,就扼住了平汉、平滓、平绥三大铁路线交会点,扼住了北平西南咽喉要道,所以卢沟桥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吉星文和金振中,在夏日里萧瑟的夜风中,在对面日军军营喧嚣的演习声中,陷入了沉思。
突然,通信兵打破了寂静:
“报告团长!报告营长!日军称演习场传来枪声,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他们怀疑是我军所为,要求立即入城搜查!日军已抵达城门,杨副营长正带领弟兄们阻挡!”
吉星文眉头紧皱,目光紧迫,金振中点点头,低声说:“还是来了!”二人迅即站起,大跨步向宛平城西门走去。
刚走出宛平城西门,就看到了三营副营长杨庆山,他正率领三营士兵在卢沟桥头与日军对峙。
吉星文尚未近前,日军大队长清水节郎就冲身边的胖翻译大声叫嚣。
他话音刚落,胖翻译就扯着嗓子朝这边大喊:“吉团长!你的人开枪打伤了皇军的士兵,还把人劫走了!皇军要立刻进城搜查,否则后果自负!”
三营副营长杨庆山见吉星文等人到来,士气大振,迅速闪开一条道路,吉星文等人快步上前。
吉星文神情严峻,决绝地对清水节郎说:“清水大队长,我的士兵没有命令决不会出城!你所说之事,绝不是我219团士兵所为。况且深夜入城搜查,扰民不安,不合常理。吉某守土有责,断然不能放你们进城,请回吧!”
胖翻译翻译完,清水节郎就皱起了眉头,摇着脑袋又呜呜哇哇了几句,便气哼哼地带着部队回了日方营地。在清水节郎调转马头之时,胖翻译还是恶狠狠地将他的话翻译了过来:“你们等着瞧!大日本皇军决不会放过你们!”
吉星文留下金振中,命其死守卢沟桥,他则迅速返回团部。向上级汇报后,他得到了确切的指令:“中日华北高层正在交涉此事,你部务必严阵以待。绝不许先开枪,若日军发起攻击,誓死抵抗,保护卢沟桥,坚守宛平城。”
第二天拂晓,日军突然对卢沟桥和宛平城一带发动炮击。
中国第29军司令官宋哲元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吉星文和金振中全力抵抗,依托宛平城,固守卢沟桥,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在接下来的二十余日里,吉星文率领37师官兵,击退日军多次进攻。日军见难以从卢沟桥突破我军防线,便玩起了“现地谈判”的阴谋。一方面想通过谈判施压,逼迫我方就范;另一方面则借谈判之名,争取时间调兵遣将。
1937年7月28日,日军完成军力部署,对北平城发起总攻。
宋哲元见势不妙,当晚就撤离北平。第二天北平沦陷,一天之后,天津沦陷。
自此,华北大地被日军占领,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开始。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