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乐化哲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沈孝业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沈孝业著的《乐化哲学》浓缩了我创建乐化、和乐化一起走过三十年的酸甜苦辣,以及见证她成长、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所思所悟。本书内容收录了《磨难是人生的财富》《机遇来自诚心》《上下左右的管理之道》《塔型管理》《市场就是自己找饭吃》《立体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等。

内容推荐

《乐化哲学》是乐化集团董事长沈孝业先生所著。内容围绕其本人创业发展经历展开,其中重点阐述作者在其事业发展中的心得、感悟、经验总结等,对企业管理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在书中谈到:回顾乐化三十年来的风雨历程,有坎坷、磨难,也有成功、辉煌,有鲜花、掌声,也有艰辛、泪水。我内心可以说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感触颇多。

首先,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困难时期,乐化都离不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第二,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我们始终有一支“乐化在我在,乐化有我有,乐化昌我荣”的干部职工队伍,正是大家团结一心做人做事,才拥有了今天的发展成果。第三,不忘曾经在乐化共事过的人。第四,我还要感谢市场,特别是那些认可我们、信任我们,放心使用我们产品的五湖四海的消费者。第五,我还要感谢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和我的企业可谓生逢其时,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从农村、从土地走出来,干出翻天覆地的事业。这个时代造就了千千万万的弄潮儿,时代给了我们胸怀、眼界和机遇,时代造就了中国大地上的企业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乐化,就是其中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磨难是人生的财富

 我们最应该感激谁

 13岁,挑起家庭重担

 1990年,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第二章 机遇来自诚心

 “门植一棵槐,不挣自个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低成本扩张寻找新机遇

 机遇,“能成天下之务”

第三章 上下左右的管理之道

 管理不分大小,都要秉持公心

 如何对上:一学,二借,三落

 对下管理服务,左右平衡协调

 家族式企业里的亲情管理:合久必分

 韩国客户的勤俭细节

第四章 塔型管理

 不同层级的权力和责任

 站在塔顶的决策者应该干什么

 塔型管理要刚柔相济

第五章 市场就是自己找饭吃

 计划经济下坐等分配,市场经济下创造创新

 贸易创造价值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六章 立体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

 我心中的人才:自胜自强,厚德载物

 科技兴企:抢占行业竞争的制高点

 品牌战略:诚信、专业、细心、共赢

 企业理念:实业兴国,融于世界

第七章 乐化“配方”的秘诀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地正视成败

 实事求是让我受益匪浅

第八章 千头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

 抓主要矛盾关键在于统一思想

 敢于否定自己,但不要轻易否定目标

第九章 人生需读三本书

 梦想、幻想、理想、现实

 “活到老,学到老,七十八十才学巧”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第十章 履职但求为黎民

 身在基层,心系民生

 所提议案没有一件是为了乐化自身利益

 最关注医疗和教育

 始终忘不了农村这片厚土

第十一章 过去靠闯劲,现在靠法治

 法治成就人的道德品质

 政府要依法行政,企业要依法经营

 不向领导要特权

 管理人员要做到“三学”

第十二章 忍让的人品德高尚

 母亲教给我的做人原则

 人生有三拼

 劳动创造价值

 耻辱与光彩

第十三章 奉献社会,反哺乡亲

 企业家要为职工的将来尽责

 “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第十四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最艰难的时候去延安寻梦

 从土、水、阳光和空气看群众观点

 孙悟空为何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第十五章 向绿色发展转型迈进

 最担心企业品牌的长久生命力

 三代企业家的成长之路

 乐化的未来:打造贸易旅游服务一体化的总部经济

附:乐化集团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磨难是人生的财富

我们最应该感激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说的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我们传统文化中,特别弘扬感恩。被写人二十四孝之一的孝子王裒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昌乐,发生在离我老家几十里的一个村子。我从小就被这些宣传孝道和感恩的民间故事哺育着、滋养着,在内心里早早埋下了感恩的种子。

我也很早就听大人讲,淮阴孤儿韩信靠在淮河边钓鱼为生,经常因为钓不到鱼而饿肚子,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大娘见他可怜,经常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韩信承诺:日后发达,必定感谢她。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己维持生活,我因可怜你才给你饭吃的,哪里指望回报?”韩信后来成为楚王,特地找到当年的漂絮大娘,送给她一千金酬谢。这些故事,都是弘扬感恩。

我们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感恩,所以显得幸福和快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深切懂得:你为这个世界付出了多少,这个世界就会回报多少。

就像一首歌里所唱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有一次在青岛,我和经历极为相似的表弟进行了一次深谈。

我们谈到一个话题:感恩。

我问他:这一辈子,我们最应该感激谁啊?

表弟说:当然应该感激父母,还有什么比养育之恩更大的啊。 我摇摇头,随即陷入深思。 表弟不解,反问我:父母养育之恩是大恩大德啊,难道不应该感激吗?

我说:

养育之恩当然是大恩大德,当然应该感激。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极为不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是难以回报的,我们对父母应该永存感恩之心。长大成人的我们,也应该既孝且顺,让父母过得开心、快乐。留在父母身边工作、生活的,应该随时随地关心照顾父母;在外工作的儿女,应该经常和父母联系,有空时常回家看看。当父母老了,我们要牵着他们的手,陪着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儿时父母牵着我们的手。

但我考虑的是,生而为人,都有父母,都自然地接受了父母的恩泽,当然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感恩二字的本意。但如果仅仅将感恩理解为对父母的回报,还是过于浅显;我想得更多更深的是:我们更应该感激的,是我们受的苦、受的磨难。应该感激苦难让我们成长,应该感激苦难让我们成熟。苦难的记忆,有时像压舱的石头,深刻而顽固地沉于心底,却又能保证我们迎击风浪,安全航行。

学会感恩,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P1-2)

序言

昌乐,古称营丘。营丘是齐国首城,姜太公首封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取昌盛安乐之意而得名。昌乐是举世闻名的中国蓝宝石之都,中国西瓜之乡,现代教育名城,近年来各项经济社会事业飞速发展。

1957年8月21日,我出生于昌乐县红河镇肖家庄村,至1960年2月一直住在肖家庄村。

因亲生父亲去世,1960年3月,我随改嫁的母亲来到葛家滩村。1966年春,我开始在葛家滩村上学。

由于家庭贫困,我不得不于1969年3月辍学回家,13岁的我,就跟着成年人去修建水利工程。

1970年至1973年,我在葛家滩村生产队养猪;1974年至1975年,我在葛家滩村生产队推小车运土肥;1976年,我在葛家滩村劳动兼任记工员。

1977年至1978年,我在葛家滩劳动兼记工员、副队长;1979年至1982年任生产队队长。

1983年至1985年,我被直选为葛家滩村村主任。

1986年至1987年3月,我在平原乡经委做贸易,同时为乡镇考察工业项目等。

1987年4月,我经过唐山做贸易时,顺便参观唐山工业项目,发现小油漆厂充满商机。经过乡党委批准,平原乡油漆厂成立(后来成长发展为山东乐化集团),我担任厂长,负责全面工作。

山东乐化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坐落于山东省昌乐县,属股份制民营企业,注册资金3000多万元。30年来,公司员工发扬“兴我乐化、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集团公司现有总资产11.11亿元,员工1000余人,辖有山东乐化漆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乐化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乐强国贸有限公司、寿光鑫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在全国各省市有200多家销售公司,集产销油漆涂料、精细化工、国际贸易、房产开发、服务于一体,是一家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最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11中国化工五百强”“中国涂料行业AAA级信用单位”“山东省先进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作为乐化集团公司董事长,本人连续当选山东省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分别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省人大代表”“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乐化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7年到1991年,这五年是企业创建起步、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最初的五年里,乐化人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甚至面临着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为乐化能够走到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阶段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的挫折、磨难和痛苦,现在回顾总结,我认为关键原因在于:当时初创企业的条件不具备。  一是企业不具备相应的人员素质,职工以农民为主,文化素质不高,从泥腿子的农业生产一步跨入到现代化要求很高的工业生产,思想意识没有快速转变、跟上。

二是企业本身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那时我们对如何经营一家企业并不太懂,搞企业的条件,特别是技术(包括技术人员、实验设备)都不具备,也没有及时出去考察、学习。

虽然当时起点低、条件差,但是我坚信,磨难是我们企业的财富。没有创业之初的艰难险阻,就没有今天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在乐化集团创办三十周年庆的今天,回首创业之初的艰难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第一,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困难时期,乐化都离不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创造了价值,绝不能忘记党委、政府和社会,今天的成果和声誉,以及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离不开全体乐化人的奋力拼搏,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第二,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我们始终有一支“乐化在我在,乐化有我有,乐化昌我荣”的干部职工队伍,正是大家团结一心做人做事,才拥有了今天的发展成果。非常感谢这些年来始终理解我、支持我的不离不弃的乐化人。

第三,不忘曾经在乐化共事过的人。他们曾经为乐化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也日夜思念着乐化,虽然他们之中也有极少数人不理解我们,但我认为不理解只是暂时的,以后慢慢就理解了。所以我经常说,离开了的员工,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无论何时,如果他们想再回到乐化,我们还是非常欢迎,我们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我们看人要看人的长处,发挥其长处,不能总看别人的短处。一路走来,没有乐化这个平台,也就没有他们的发展,是乐化培养了他们;另一方面,他们也为乐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乐化的发展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第四,我还要感谢市场,特别是那些认可我们、信任我们,放心使用我们产品的五湖四海的消费者。

第五,我还要感谢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和我的企业可谓生逢其时,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从农村、从土地走出来,干出翻天覆地的事业。这个时代造就了千千万万的弄潮儿,时代给了我们胸怀、眼界和机遇,时代造就了中国大地上的企业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乐化,就是其中之一。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新时代。

后记

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乐化哲学》一书,浓缩了我创建乐化、和乐化一起走过三十年的酸甜苦辣,以及见证她成长、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所思所悟。

我不是哲学家,但我有自己的哲学,思想里的,工作上的,生活中的。我的哲学,大多是悟出来的,如果包含一些哲理,那都是思想上体会和工作中总结的,但更重要的,是苦难辉煌的生活教给我的。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钱跃同志在我的讲话稿、相关新闻报道等基础上,整理、编写了书稿。经济科学出版社和崔新艳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很多努力,在此一并致谢。

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一个施展本领、奉献乡里和社会的舞台,感念多年以来一如既往给予乐化集团和我本人关心、支持和帮助的所有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同事和朋友,感恩我的母亲、我的爱人及所有家人,特别要感激强大的祖国,带领我们乐化人进入新时代。

沈孝业

2017年12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