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将团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同芳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我军的史册上,有一支功绩卓著的部队,这就是被誉为“百将团”的原12军36师106团。“百将团”从1927年黄麻起义、星子起义发展起来,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培养出了100多位将军。讲述这支部队故事的《百将团的故事》作者朱同芳曾经在这支英雄部队服役,书中记录了“百将团”三个著名的战斗故事,前两个故事是作者根据对故事主人公的采访撰写,这两位主人公分别是夜袭阳明堡战斗的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陈锡联将军和鏖战上甘岭主峰阵地的31师91团团长李长生。第三个故事则是根据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撰写。

内容推荐

《百将团的故事》通过采访参与夜袭阳明堡战斗的指挥员陈锡联将军、上甘岭主战团团长李长生首长,以及作者朱同芳的亲身经历,记录了“百将团”夜袭阳明堡战斗、上甘岭战役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三段战史。

作者曾经在这支英雄部队服役,书中记录了“百将团”三个著名的战斗故事,第一个故事写的是抗战初期的夜袭阳明堡战斗。我八路军129师769团,用步枪和手榴弹炸毁了日本鬼子的24架飞机,并歼灭了机场大部守敌,辉煌的战果震惊了中外。其战斗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夜袭》。第二个故事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我志愿军第三兵团31师91团,奉命接守了上甘岭主峰阵地,与美军进行了最后较量,圆满取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过程被拍成了电影《上甘岭》。电视剧《亮剑》,就是以八路军129师为背景素材拍摄的。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篇章 聆听陈锡联将军讲《夜袭》

 《光辉的六十年》部分文稿影印件

 文中部分老首长生平介绍和题词

第二篇章 麇战上甘岭的最后较量

 91团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模功臣名录(一等功以上)

 文中部分老首长生平和人物介绍

第三篇章 坚守八十年代上甘岭的那些日子

 引子

 1.“上甘岭”的来历

 2.奉命南下赴滇

 3.战区临战训练

 4.接守“上甘岭”

 5.战后德厚休整

 6.凯旋撤回归建

 赴滇对越作战《经验汇编》、《战例汇编》部分文稿影印件

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二)奉命南下赴滇

根据中越边境战事的变化和需要,1984年7月中央军委命令我12军3 6师与兄弟部队一起,整建制调往云南麻栗坡八里河东山地区担负防御作战任务,当时称为“轮战”。此说是否出自于中央最高层,我没看到文件,但我个人认为用“轮战”一说还是比较符合当时国情和军情的,也是符合部队训练、作战和发展需要的。和平时期部队打仗的机会很少,绝大多数部队都缺少实战的锻炼和检验。昆明军区从1979年自卫反击战后,与越方在边境上就没有停过小打小闹,在老山和者阴山地区,后来发展到中等规模战斗,部队已经动用整营整团甚至整师的兵力拉锯式争夺老山和八里河东山边境骑线上的要点阵地。几年下来,对昆明军区和兵源的主要省份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形成了各种相关战前、战中及战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军供、安置和优抚等方面巨大的压力。这种使命和责任,本来就不应该固定性地让某个军区的部队或集中在少数自然地理区域内的省份来担当,借此把全军的部队用实战来进行轮战训练和检验再好不过了,让全国、全军、全民来关注,来支持,这应该是一个英明决策!所以让我们这样的本来就是野战部队的甲级师、全训部队,作为全军第一批轮战的部队是有充分理由的。其实,尽管我们是从战火中打出来的部队,但从抗美援朝以来已30年没有打过仗,除极少数干部(从院校分配过来)参加过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其余师一级以下的干部几乎都没有参战经历。平时的演练不能完全代表真刀真枪的实战,而一些军事大国已远远超过我们!因此军委的这一决策,无疑对整个部队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震撼作用!

1979年自卫反击战时,我们百将团也奉命抽调了300多名战士(没有干部)加强到昆明军区,绝大多数是入伍满三年的老兵或担任班长、副班长的骨干,军事素质普遍较好。当时部队请战的热情高涨,我也写了请战血书报名参加。记得当时我刚从江西吉安带新兵回来,1978年12月我被团抽调担任了江西吉安地区新兵大队文书并兼带吉水县两个公社的新兵。由于带兵前我已被确定为提干对象,即将进行政审和体检,因此我虽然请战决心很坚决,准备“好男儿血洒南疆”一回,但最终组织上只让我参加了战友出征的护送行动。那场战争规模较大,是反击性,多数战斗是在越境内。从1979年2月17日发起到3月5日撤回,历时16天,双方伤亡都比较大,我们抽调去的战友也有不少牺牲了。本来他们中的不少人当时已被确定退伍,但战争需要,祖国需要,他们中也有一些人因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干部而留在了昆明军区。我在1979年2月上旬接到了提干体检通知,在3月中旬被任命为一营营部书记。但我没有到任,任命前就已到团作训股帮助工作,后来6月份就改任留在了作训股任测绘员。一同提干的还有战友钱根银(我俩一个连队,我是连部文书,他是卫生员),被提拔为一营营部医助。另一人是团卫生队文书赵一心,我们在一起受过培训,也早已认识,他被提拔到团后勤战勤处任排职参谋。这两个战友在部队干得都很优秀,钱根银现在扬州军分区干休所当卫生所所长,已是技术5级(相当于正师)。赵一心后来是正师职转业,目前在江苏省委党史办任副主任。我与他俩都一直保持着联系和友好的交往。

P188-191

序言

在我军的史册上,记载着一支功绩卓著、将军辈出的部队,一支从1927年黄麻起义、星子起义发展起来,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培养出了100多位将军的部队。这就是我的老部队,被誉为百将团的原12军36师106团。

百将团经历的战斗是无法计算准确的,但她培养出来的将军,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就已过百是千真万确的!本书记录的是百将团三个著名的战斗故事,前两个故事是本人对故事主人公的采访撰记,第三个故事则是本人亲身经历的散记。三个故事都很典型,在三个不同的战争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位置,打败了来自于三个不同国家的“鬼子"。

第一个故事写的是抗战初期的夜袭阳明堡战斗,这是一次与日本鬼子的较量。我八路军刘邓(刘伯承、邓小平)大军的129师769团,用步枪和手榴弹炸毁了日本鬼子的24架飞机,并歼灭了机场大部守敌,辉煌的战果震惊了中外。其战斗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夜袭》。

第二个故事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这是一次与美国鬼子的较量。我志愿军第三兵团的31师91团,奉命接守了上甘岭主峰阵地,与美国鬼子进行了最后较量,圆满取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直接影响和改变了朝鲜战争的格局和进程。其战役过程被拍成了电影《上甘岭》。

第三个故事写的是和平建设时期对越作战中的防御作战,这是一次与越南鬼子的较量。我12军36师106团奉命赴滇对越作战,坚守被称为“八十年代上甘岭”的1175.4高地地域阵地,历时整整一年,有力地打击了越南鬼子,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反映这一场战争的电影、电视、歌曲、文艺作品、文学作品就更多了。

很多人并不知道,夜袭阳明堡的部队,苦战上甘岭到最后胜利的部队,以及坚守“八十年代上甘岭"的部队,其实是同一支部队,也就是我的老部队——“百将团"。129师769团是31师91团的前身,31师91团后又改编为36师106团。

作为这支光荣而又伟大的部队后人,我十分有幸地采访到了夜袭阳明堡和坚守上甘岭两次著名战斗中的主要指挥员,这就是时任769团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陈锡联将军和时任91团团长的李长生老首长,而坚守“八十年代上甘岭”则是我的亲身经历。这三次机会都汇集在我身上,既是巧合,也是幸运,更是难得!前两次的采访撰记都曾被媒体发表和部队采用,但范围较小,时间分割也较长。我想,我有责任把三个故事重新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知其更多的内情,让更多的人分享!

为确保故事的原汁原味,我特地对原先被审定和媒体发表过的文稿保持原样,不作任何修改,并尽可能提供一些相关的原始资料影印件和图片,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时隔已长,难免有误,敬请谅解和指正!

2014年国庆节

于南京标营

朱同芳

后记

《百将团的故事》一书即将付梓,完成了我多年的一个心愿。在书中,一个个故事和一幅幅照片,串联起我曾经12年的军旅生涯,真实地记录了我对那支英雄部队的热爱和对老首长、老战友们的思念之情。

本书的出版过程略显波折。因书中的部分内容涉及曾经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部队老首长和重要军事题材,所以需要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审读工作终于结束,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同意本书正式出版。在此,需要特别感谢军事科学院蒋凤波研究员,他在审读的过程中,对相关史实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核查,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本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蒋研究员在审读意见中写道:“本书作者结合个人亲身经历和访谈资料,生动介绍了我军一支英雄团队——原12军36师106团的光辉历程,突出展示了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与敌斗智斗勇、英勇善战、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宣传了我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记述了在这支部队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将军的生平业绩,歌颂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对中国革命建树的卓越贡献。总的认为,本书具有很好的政治性、思想性,全书文字流畅、生动,文图并茂,有很好的可读性。出版本书对读者进一步了解这支英雄团队的历史,继承发扬我军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很好的意义。阅读中通过查阅资料,认为书稿所涉及的重要史实准确,有关评述把握比较稳妥,所涉及的政治、政策和保密等方面,也未发现问题,建议同意出版发行。”

在本书的撰写和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多位老首长、老战友的鼓励和帮助。他们是:原江苏省军区副司令王永怀少将,国防大学老干部局局长陈才银大校,战友陈永宏、黄永平、张驯龙、徐振东、王忠平、封永刚、马谟荣以及李长生首长的长子李小飞等。同时,也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指导及支持,还得到了南京出版社诸位编辑、设计、印制和发行人员的大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朱同芳

2015年5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