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向小米学网络营销(小米营销致胜6大绝招)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田学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伴随着小米的出现,互联网营销不再是简单的网上销售,而变成了网络销售引导,其中最著名的网络营销战术便是饥饿营销,一时成为人们竞相讨论的话题,也被人竞相模仿,但是却没人能像小米这样成功,这是为何?那么小米是如何制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饥饿模式呢?田学超编著的《向小米学网络营销(小米营销致胜6大绝招)》将带着这个目的,走进小米的网络营销,与大家一层层揭开小米成功背后的饥饿营销的本质。

内容推荐

小米是互联网时代成功营销自己的标杆企业。

小米的成功不是单纯的手机制造商的成功,在全球手机行业全速向智能时代跨越的过程中,小米的成功正是依托互联网经济的独特性,抓住了新营销的本质而顺势作为的结果。  田学超编著的《向小米学网络营销(小米营销致胜6大绝招)》着眼于挖掘小米成功网络营销背后的密码,以供读者学习借鉴之。

目录

前言令人侧目的小米网络营销

小米第1招 口碑营销——让用户自发为你宣传

 向苹果致敬的真正目的

 为小众设计——发烧友背后的口碑作用

 对比,产生新口碑

 制造话题,吸引主流媒体

 网络数据,无声的口碑

 利用现代网络工具树立口碑

小米第2招 饥饿营销——越买不到,越想要,

 品牌定位促“饥饿”

 永远不让顾客满足的限量销售模式

 借测试机做营销文章

 隐秘式信息的作用

 产量与营销

 关于饥饿营销的秘密

小米第3招 价格策略——准确定位,一击即中

 价格定位促饥饿

 有奖营销

 秒杀,价格营销的一种手段

小米第4招  网络直销策略一咫尺天涯一线牵,

 最廉价、最有效的销售策略——网络直销

 订货系统的建设

小米第5招 营销管理策略——快速反馈的扁平化内部管理

 改变企业命运的扁平化管理

 鲜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小米第6招 售后服务策略——坚守传统与出奇制胜

 全国联保的售后服务

 走向国际舞台的小米售后服务

展望小米营销的下一站

附录一 小米大事记

附录二 雷军小传

附录三 雷军精彩语录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向苹果致敬的真正目的

小米从来没想过超越苹果,只是在向苹果致敬。苹果在极简方面已经做到极致了,我们要走的是另一条路——让手机体现每个人的性格。

——雷军

致敬,只是为了锁定顾容

小米品牌自面向全球那一天起,就明确表示:“向苹果致敬”。人们都知道,小米和苹果没有直接联系,又不是在同一个国家,何来致敬?事实上,这是借苹果来说小米,因为这样一来,消费者自然联想到小米是一款高端电子产品,要不然不会无端地向苹果致敬。无疑,小米选择向苹果致敬,恰到好处地传递了小米品牌的定位。苹果是高端的品牌,小米向苹果致敬,给人这样一种暗示,小米也是高端的品牌,也许在一些消费者看来,小米不及苹果,但还是能划入到高端产品的范畴。

是的,这就叫作“心理暗示效应”。心理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消费者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在商业营销上小米向苹果致敬了,人们也会联想到,小米也是高端品牌行列里的。所以消费者被强化接受小米为高端品牌的意识。

“向某某致敬”的商业营销策略充分运用了心理暗示效应。正是因为暗示效应左右着消费者对事物的判断,所以很多商家便抓住这个效应营销产品。商家通过某种暗示,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暗示,以期将品牌信息准确而清晰地传递到消费者的脑海中,经由加固印象,继而产生认同观点。

其实,在中国最大的“致敬式”营销当属李宁品牌产品。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意气风发地出场了,而作为李宁品牌运动鞋的创始人李宁也有所行动。因为这一年,正是李宁品牌急速下滑的一年,很多人渐渐开始疏远了这个品牌。而李宁借助奥运会这个契机,让李宁品牌产品又重新回到了消费者的视线。

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首次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李宁品牌在20年间一直专注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2012年,包括李宁品牌签约的5支金牌梦之队在r8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再次踏上伦敦奥运会征途,在4年一次-的奥运竞技场上再创佳绩、圆梦奥运。李宁的所有资源都运用在了推动他的品牌。于是,在这万众瞩目的奥运年,李宁推出了以奥运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向即将征战奥运和曾经创造辉煌的英雄们致敬。正是因为这一“致敬”,让很多人又重新认识了李宁品牌。

另外,有些企业家或企业因为一次致敬行为,让客户认识了他或他的企业的经营理念。比如国泰基金就做过这样的一个宣传:向18世纪商业精神致敬的价值投资。  很多需要融资的公司都知道18世纪这样一个商业精神:18世纪,英国人托5斯·霍洛威凭借5英镑,开启了他的医药帝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霍洛威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从不拖欠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货款。他在积攒了百万财富后,为女生修建了大学,为中产阶级修建了医院。他通过努力地工作和其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建立起了全球性的生意,“他用了30余年的时间积攒了上百万的财富,又用了10年的时间通过这两项慈善事业来支持他所创造的财富”。

19世纪维多利亚资本主义的时代,是一个工商业的黄金时代,但同时也是信仰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企业家较之现在更加关注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平衡,他们的信仰如此深远,甚至被巴菲特导师格雷厄姆认为是价值投资者信仰的源泉,使得大洋另一端的中国投资者今天也可以从他们的企业和开明思想中受益。

所以,国泰基金用“向18世纪商业精神致敬的价值投资”为标题来做宣传,无疑向千万基金股民们传递了一个投资理念,为此,股民才更有信心购买国泰基金。毫无疑问,这就是暗示效应的作用。但在暗示效应中,所选用的致敬对象必须讲究,否则将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致敬”只是为了锁定顾客对品牌的印象而已。因为有针对性地向竞争对手进行致敬,意在潜移默化地把顾客对的认可转移到自己产品上,貌似友好的致敬,其实是在抢顾客。

致敬,可以减少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商业竞争中,对手越多,对自己的企业发展越不利,这是商家不想看到的一个结局。

手机行业中有很多企业因为众多竞争对手,消失在消费者面前,诺基亚便是一个例子。为了保持龙头地位,诺基亚把焦点放在如何拉开和第二名的距离上,生产一台手机就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诺基亚高峰时期同时有大量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用“机海战术”把对手逼得喘不过气来。诺基亚也参与手机各项标准制定,透过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每个月的市占率变化,就是各个公司衡量成败最重要的成绩单,2006年时,诺基亚和第二名的市占率差距12个百分点以上。企业家温肇东分析道:“光看排名是只有在静态、变化没那么大的情况下才适用。如果碰到跨界对手,光看市占率,会变成竞争时的盲点。”

是的,这是竞争带给企业思考的问题,并非战胜了第二名就能抓住顾客的购买欲,以前只要赢得名次,就能把市场做得很好,但是作为企业而言,除了深化自身品质,拉大和竞争者的差距,还要想到未知的敌人,也就是未来强大竞争者的可能性。

诺基亚就是忽视了未知的、可能产生的竞争对手。2006年,诺基亚决定整顿公司时,任命的CEO是康培凯(Kallasvuo),就是诺基亚自己培养的精英。康培凯有法学硕士学位,在诺基亚服务30年,从法务人员一路历练,靠着战功,最终成为公司CEO。从这一点来看,可以看出诺基亚已经完全忽视了外界的因素,一味地只相信自己内部的判断,更认为自己是第一的,所以就应该从自己内部挑选人才。诺基亚这种严重忽略竞争对手的行为,最终导致品牌的丧失。这是商业大战的今天要吸取的教训。

小米也属于手机产业,但它没有走诺基亚的老路,因为深知每个行业都会潜在不同的竞争对手,包括预知的和未知的都有可能,所以减少一个竞争对手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在产品发布之时,小米就率先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苹果手机。

小米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避免与苹果竞争的:首先把苹果列为致敬对象,意味着小米跟苹果是站在同一道“战线”上的,那么顾客自然不会对“选择苹果还是选择小米”而揪心了,这无意中就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起码从消费心理上消除了敌意性的消费,做到了互不干涉。所以小米的出现,在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顾客大肆拿它跟苹果作对比的现象。另外,小米把研发放在首位,并注重营销的策略,不断改变策略,为的就是减少未来强大竞争对手出现的可能性。

做企业最大的力量在于包容,并找到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发展。小米向苹果致敬,无疑就是一种包容。它们之间有着不一样的价值,顾客能依照这些不同找到自己的需求点,所以它选择了致敬,而不是扬言超越苹果,这是企业品牌竞争的大智慧。P2-5

序言

令人侧目的小米网络营销

小米的创始人之一黎万强出版一本书叫《参与感》,提及小米内部如何实现参与感,让不少人认识了小米的网络营销,但奇怪的是,在这本书里,对于“饥饿营销”却只字不提。其实,创始人雷军对饥饿营销早已经否认,但还是抵挡不了众人对饥饿营销的讨论。

无可厚非,小米在市场上的反应都非常符合饥饿营销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当然了,不管这是小米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都有助于小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如果说黎万强的《参与感》是小米内部的营销手册,那么本书则是第三者眼看小米营销。没错,本书就是以顾客的身份,观察、总结,客观地看待小米的成功。

在央视“2013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曾表示:如果小米5年内超过格力,董明珠输1元钱。董明珠豪气逼人,当场将赌注提高到了10亿元。

对于这场豪赌,小米内部态度乐观,认为雷军必赢。依据是小米的营利增速:小米2012年营收126亿元,201.3年营收310亿元,2014年仍保持100%的速度,营收达700亿元,201 5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这样,小米三年内便可超过格力。

梦想如果成真,小米仅用5年时间便成为中国又一家世界500强公司。这一切,都有赖于它成功的网络营销。那么,是参与感造就了小米还是饥饿营销成全了小米?或许两者兼有。

网络营销自从阿里巴巴开始,便开启疯狂的中国之旅。如今,中国的互联网营销已更新换代,更高明的网络营销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悄悄地改变了互联网营销的格局。

从2011年7月份小米团队亮相,到9月份的手机正式发布,再到销量突破百万台,小米仅仅用了不到1年时间便实现了,这对大部分国内手机制造企业来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至2013年,小米全年共售出1 870万部手机,含税收入为316亿元。201.4年上半年手机的平均售价为1264元,而其目标是6000万部手机。是什么让小米如此快速成长?作为互联网公司起家的小米科技,依靠米聊、基于Androld的HIUI操作系统以及对供应链的高效整合,小米迅速完成了从互联网公司向手机硬件制造与销售商的蜕变,一跃成为业内能与苹果相抗衡的手机制造商。

事实上,小米手机的成功不是单纯的手机制造商的成功,在全球手机行业全速向智能时代跨越的过程中,小米手机正是依托互联网营销的独特性。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

伴随着小米的出现,互联网营销不再是简单的网上销售,而变成了网络销售引导,其中最著名的网络营销战术便是饥饿营销,一时成为人们竞相讨论的话题,也被人竞相模仿,但是却没人能像小米这样成功,这是为何?那么小米是如何制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饥饿模式呢?

为了穷其究竟,我们研究小米互联网营销策略,分享给大家,而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用互联网把企业做大。本书将带着这个目的,走进小米的网络营销,与大家一层层揭开小米成功背后的饥饿营销的本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9: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