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一本以中欧火车旅行为主题的旅行文学游记。这本书记录了2012年夏天及2013年冬天从柏林-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意大利的中欧火车旅行。在这段旅途中,作者刘子超记录了与哈谢克、卡夫卡、弗洛依德、茨威格的心灵交流,看到战争创痕,以及与与无数个陌生人的交谈。从柏林到布拉格,从布达佩斯到萨尔茨堡,从克拉科夫到的里雅斯特……作者在这部旅行文学游记中,不仅记录了美妙的奇观,同样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苦难。
| 书名 | 午夜降临前抵达(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刘子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一本以中欧火车旅行为主题的旅行文学游记。这本书记录了2012年夏天及2013年冬天从柏林-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意大利的中欧火车旅行。在这段旅途中,作者刘子超记录了与哈谢克、卡夫卡、弗洛依德、茨威格的心灵交流,看到战争创痕,以及与与无数个陌生人的交谈。从柏林到布拉格,从布达佩斯到萨尔茨堡,从克拉科夫到的里雅斯特……作者在这部旅行文学游记中,不仅记录了美妙的奇观,同样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苦难。 内容推荐 世界,就像一部幽灵游荡的历史。中欧,是众多幽灵的聚集地。无论任何时代,现实永远是逼仄和惶然的,而漫游让他们邂逅了广大的世界,也让他们和世界的关系变得休戚与共。《午夜降临前抵达》的作者刘子超于夏天和冬天两次深入中欧地域,一路上他仿佛遇见哈谢克、卡夫卡、弗洛依德、茨威格;他看到战争的创痕无处不在;他与无数个陌生人交谈。他从他们的作品中观看自己,以自己的视角反观对方,以旁观者的宽容和鉴赏者的谦逊,观看眼前的世界。 目录 序 出发与抵达 夏 Station 01:疆界的消失,德累斯顿大轰炸,老布拉格的幽灵 Station 02:火车情结,横穿波希米亚,死亡赋格 Station 03:读艺术史的女孩,塔特拉山,猎人小屋 Station 04:卫星城,沃利肖像,昨日的世界 Station 05:中国“倒爷”,骑行者俱乐部,土耳其浴室 Station 06:挥之不去的饥饿感,分裂南斯拉夫,湖底的钟声 Station 07:酒吧过夜,米兰告别 冬 Station 01:古树茶,故乡在塞尔维亚,撒旦的探戈 Station 02:物理老师的秘密往事,两个哑巴,赖奇克劳动营 Station 03:布尔诺之星,异乡人,冬之旅 Station 04:弗罗茨瓦夫与平行世界,叶子和臭鼬,一场风暴的结语 Station 05:“舒伯特”号列车,帝国的切片,萨尔茨堡的雨 Station 06:流亡之地,黄金时代,最后的游荡 致谢 试读章节 傍晚时分,当我从布拉格踏上去往克拉科夫(Krakow)的过夜火车EX403 Silesia时,我确有一些诡昧不清的念头:那是一种假期即将终结的感觉,而实际上我的假期才刚刚开始。 此时,布拉格车站有一半沐浴在一片耀眼的阳光中。车站里的人群——那些戴着草帽、背着行李的影子,好似一个个晃动的幽灵。候车大厅里弥漫着嘈杂的声音,仿佛年久失修的舞台布景,而它对面的街上正停着一辆白色加长版凯迪拉克,车身上有一排诱人的裸女——那是一家脱衣舞夜总会的流动广告。 车厢里有些闷热,我和一个英国人拼命地扇着帽子。英国人50多岁,是牛津一家画廊的油画修复师。他旁边是一位黑人女子,穿着尖头蛇皮凉鞋,宽厚的脚板像船桨,露出脚跟上一层厚厚的白茧。她是个丰满的女人,丰满体现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上,那对巨大的胸脯在衬衫下起起伏伏,沉重的金耳环随之熠熠放光。她对面是一个头发卷曲如方便面的印度小伙子,正用苹果笔记本电脑看枪战片。因为戴着巨大的耳罩式耳机,颇显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在门口相对而坐的是一对说捷克语的情侣,穿着质量不太好的套头衫,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胸前都印着四个黑色大字:中国黄山。女人梳着马尾辫,男人头上架着墨镜,整个车厢里只有他俩在说话。男人解释着什么,女人则脸望窗外,不时耸耸肩,然后两人都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男人摘下墨镜,头枕着靠背,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火车开动以后,英国人迫不及待地站在窗口吹风。他长着灰白的波浪形卷发,高高的鼻梁,一副爱尔兰人的纤薄嘴唇,眼窝深陷,讲起话来牛津腔很重。我们一搭上话,他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开始是聊中国在奥运会上的表现,然后我问了一些关于油画修复的问题。 “当然,我会修复一些珍品,但大部分是一些赝品,比如鲁本斯或者康斯太布尔的仿制品,人人都喜欢那些风景画。 “那你是不是需要了解每个画家的特点? “这是必需的,对每个人了如指掌。”英国人说,“我对中国的瓷器也有些了解。 “哦?你会修复瓷器吗? “要先看看是什么样的瓷器,宋代的、元代的…… “可能是元代的青花瓷。有一次我去东海的一个小岛,当地渔民发现了一艘沉船,上面有很多瓷器…… “哦?” “一些碎片,那片海域在过去是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完全不着边际地交谈着,捷克情侣已经分别爬上了最上面的铺位,呼呼大睡;印度小伙子仍然在看电影,连姿势都没有变化;黑人女子脱了鞋,把一双大脚搭在对面无人的铺位上,用一双金鱼眼忧郁地望着窗外。 英国人拿出两瓶啤酒,我们一起喝起来。夜风透过窗缝剧烈吹打着他的头发,他把窗户关上了一点,这样窗玻璃上就反射出了他的脸。在走廊闪烁的白炽灯下,那脸苍白、消瘦,像一张幽灵的面孔,而我对着窗玻璃看了看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P44-47 序言 出发与抵达 这本书记录了我在欧洲大陆的两次漫游:“夏”章以搭火车的方式,“冬”章以自驾的方式。 其实去欧洲大陆的次数远不止两次。这三年来,总有各种机会让我像旧地重游的幽灵一样回到中欧(Central Europe),这其中或许有什么潜在的缘由,就像地心引力那样存在。我想,除了这一地区本身的魅力,中欧对我的吸引还在于它始终生长在帝国和强权的夹缝中,执拗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它至今仍有一种强烈的撕扯和游移感,而这让当时不到30岁的我感到了某种心灵上的契合。 并不是说我此前遭遇过多大的不幸,以至丧失了人生的意义。在我看来,随着年纪渐长,尽可能有尊严地应付日常生活,已经是足够有意义的事。或许正因如此,我才时常觉得,需要在这平庸的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个“支点”——只有找到了这个“支点”,今后的生活才会获得更有力的抓手。这恐怕也是我这一代人的共同感受。 作为1980年后出生的一代,我们没有经历过饥饿和战争,也没有过父辈那样大起大落的人生。但我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变化最为迅猛的30年,目睹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见证了一波又一波的时代浪潮。我们希望找到某种恒定的东西,然而无论是故乡还是童年,熟悉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某种层面上,遥远的中欧就像一个现实的镜像:它也在撕扯、游移、焦虑,但却依然保持了某种永恒不变的特质——有不安与刺痛,也有亲切与安慰。这种特质并非显而易见,而是需要旅行者耐心地观看、倾听。这大概也是我一次又一次回到中欧的原因。 当然,我也喜欢旅行者的身份。正是这一身份赋予了我既可置身其中,又可超然世外的特权。在旅行中,我收获喜悦,却不必害怕乐极生悲;我见证苦难,却不必担心承担重负。没人知道我是谁,而我可以成为任何人。这种自由自在的身份、若有若无的归属,大概正是如今社会最为稀缺的东西。 旅行之后写下什么,对我来说,就是那个获得现实世界“支点”的过程。写作时,我仍能闻到奥地利山间雪松林的松脂味,想起摩拉维亚啤酒爽朗的口感,看到自己驾驶的小汽车像玩具一样飘浮在匈牙利大平原上。如果不能以写作这一艰苦的方式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加以确认,我总害怕有一天记忆会像我曾经养过的那只小猫,不辞而别。 很多年前,英国作家罗伯特·拜伦被一张土库曼高地的塞尔柱人墓塔的照片吸引,远走中亚,写出了非凡的《前往阿姆河之乡》。他是一位绅士、学者和审美家。在奔赴西非的航船被鱼雷击中前,他已经游历了很多地方,写出了几本充满可爱见解的著作。 曾是苏富比最年轻董事的布鲁斯·查特文在祖母的餐柜里发现了一小块棕红色的兽皮,开启了他半生的放逐与写作。从巴塔哥尼亚高原到捷克斯洛伐克,从澳洲原住民到非洲政变,查特文的视野和经验让我深深着迷。 旅行写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说世界是一座巨大的美术馆,国家就是一幅幅画卷。面对一幅画,除了需要时间细细品味,也需要相应的知识。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感受、理解,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更是需要高明的技巧。遗憾的是,旅行文学很少被当成一种严肃写作对待。很多人往往把它和流水账、攻略混为一谈。流水账和攻略自有其价值,只是与旅行文学不同。在我看来,旅行文学应该有一种更为严肃而精致的呈现——就像我们在毛姆、拜伦、查特文这些旅行作家的书中反复读到的那样。 在西方,旅行文学的传统已经持续了几百年,而我们的“回望”似乎才刚刚开始。在这样的全球化时代,旅行文学或许已不太可能承担启蒙的任务,但以文学的笔触写下旅程,以精致的文字书写异域,一定会有长远的意义。我希望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无知的傲慢和廉价的感动,以旁观者的宽容和鉴赏者的谦逊,观看眼前的世界。这或许就是旅行文学在今天仍然不失的意义。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在定义他的作品时说:“在理解精致艺术跟低阶艺术(low art)界限的前提下,刻意将低阶艺术以精致艺术的标准来操作。”这本书便是妄图以文学的手段让“廉价”的旅行写作重新焕发光芒。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正如书中的那句:“旅行中最大的困难不是抵达,而是如何抵达。”这不仅适用于旅行写作,也适用于生活中的诸多事情。 好在,我已经出发。 2015年8月15日 于土耳其安塔基亚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好奇心、洞察力、迟疑与习惯性的自我沉溺,都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魅力。 ——许知远 刘子超以诗人绵密的笔触书写对异域文化之美的敏感,力求延续作家游记这个悠长的传统。 ——廖伟棠 他在中欧漫游,穿越清晨的薄雾,带来这本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是过客,但我们也拥有这个世界。 ——苗炜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