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的使者(名家朗读版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心阅读文丛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冰心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冰心著,眉睫主编,西早绘的《最后的使者(名家朗读版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心阅读文丛》收录了《冬儿姑娘》《最后的使者》《鱼儿》等名篇,其中名篇《最后的使者》被选入中小学生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冰心的小说反映着那个时代人民对生活的无奈、对苦难的反抗,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内容推荐

冰心著,眉睫主编,西早绘的《最后的使者(名家朗读版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心阅读文丛》收录了冰心20世纪1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的经典小说,包括《冬儿姑娘》《国旗》《离家的一年》等篇目。

冰心的文字是那样的清新隽丽,笔调是那样轻倩灵活,从那边着画意与诗情,真如镶嵌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犹如一池春水,风过后,漾起锦似的涟漪。

目录

庄鸿的姊姊

最后的安息

骰子

一个兵丁

是谁断送了你

三儿

鱼儿

国旗

海上

爱的实现

离家的一年

最后的使者

寂寞

六一姊

别后

冬儿姑娘

试读章节

庄鸿的姊姊

我和弟弟对坐在炉旁的小圆桌旁边,桌上摆着一大盘果子和糕点。盘子中间放着一个大木瓜,香气很浓。四壁的梅花瘦影,交互横斜。炉火熊熊,灯光灿然。这屋里寂静已极。弟弟一边剥着栗子,一边和我谈着别后半年发生的事情。

他在唐山工业学校肄业,离家很远,只有年假暑假,我们才能聚首,所以我们见面加倍地喜欢亲密。这天晚上,母亲和两个小弟弟到舅母家去,他却要在家里和我做伴。弟弟笑问道:“姊姊!我听见二弟说,你近来做了几篇小说,可否让我看看?”我说:“稿子都撕去了,但是二弟曾从报纸上裁下我的小说来留着,我去找一找看。”随即便去找了来递给他。他接过来便一篇一篇地往下看,我自己又慢慢地坐下。

忽然弟弟抬起头来,四下里看了一看,笑着对我说:“我们现在又走到小说里去了。这屋里的光景,和你做的那一篇《秋雨秋风愁煞人》头一段的光景,是一样的,不过窗外没有秋风秋雨,窗内却添了炉火,桂花也换了梅花了。”我也笑道:“窗外还有一样美景,是这篇小说里所没有的。”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帘看了一看,回头笑说:“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树琼枝?”我道:“是了。”弟弟又挨次将小说看完了,便说:“倒也有点意思。”我笑了一笑说:“这不过是我闷时借此消遣的罢了,我哪里配做小说?”弟弟说:“你现在有工夫为什么不做?”我一面站起来一面笑道:“年假里也应该休息休息,而且你回来了,我们一块儿谈话游玩,何等热闹,更不愿意……”

这时候仆人进来,递给弟弟一张名片。弟弟看了便说:“恐怕客厅里炉火已经灭了,请他到这屋里坐罢。”仆人答应着出去了。弟弟回头对我说:“庄鸿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他别号叫做秋鸿,品学很好的,我最喜欢和他谈话。但不知道他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今天夜里来找我!”正说着庄鸿已经跟着仆人进来,灯光之下,看见他穿着灰色布长袍,手里拿着一顶绒帽子。年纪也和弟弟相仿佛,只有十四五岁光景,态度很是活泼可爱。他和弟弟拉过手,回头看见我,也笑着鞠了一躬。我便让他坐下,又将桌上的报纸收起来,自己走到梅花盆后对着炉火坐着。

弟弟一面端过茶杯,又将果碟推到他面前,一面笑道:“秋鸿,你今天夜里来找我做什么?”秋鸿说:“我在家里闷极了,所以要来和你谈谈。”弟弟说:“在学校里你盼着回家,回到家你又嫌闷,你看我……”秋鸿接着说:“我哪里比得上你,你又有姊姊,又有弟弟,成天里谈话游玩,自然不觉得寂静。我在家里没有人和我玩,自然是闷的。”弟弟道:“你不是也有一个姊姊吗,为什么说没有伴侣?”秋鸿便不言语,过了一会儿,用很低的声音说:“我姊姊吗?我姊姊已经在今年九月里去世了。”

这时我抬起头来,看见秋鸿的眼里射出莹莹的泪光。弟弟没了主意,便说:“为什么我没有听你提过?”秋鸿说:“连我都是昨天到家才知道的,我家里的人怕我难过,信里也不敢提到这事。昨天我到家一进门来,见过了祖母和叔叔,就找姊姊,他们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我姊姊死了。我听见了,一阵急痛,如同下到昏黑的地狱一般,悲惨之中,却盼望是个梦境,可怜呵!我姊姊真……”说到这里,他便咽住了,只低着头弄那个茶杯,前襟已经湿了一大片。急得弟弟直推他说:“秋鸿!你不要哭了!”底下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一面拉着他,一面回头看着我。我只得站起来说:“秋鸿!你又何必难过,‘人生如影世事如梦’,以哲学的眼光看去,早死晚死,都是一样的。”秋鸿哽咽着应了一声,便道:“我姊姊是因着抑郁失意而死的,否则我也不至于这样难过。我四岁的时候,我的父母便都亡故了,只撇下姊姊和我,跟着祖母和叔叔过活。姊姊只比我大两岁,从前也在一个高等小学念书。她们学校里的教员,没有一个不夸她的,都说像她这样的才质,这样的志气,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我姊姊也自负不凡,私下里对我说:‘我们两个人将来必要做点事业,替社会谋幸福,替祖国争光荣。你不要看我是个女子,我想我将来的成就,未必在你之下。’因此每天我们放学回来,多半在一块研究学问、谈论时事。我觉得她不但是我的爱姊,并且是我的畏友。我的学问和志气,可以说都是我姊姊帮助我立好了根基。(P1-3)

序言

冰心: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

1922年,叶圣陶创作的、后被悉数收入《稻草人》一书的童话,在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杂志陆续发表。此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一年还发生了另两件事:一是赵元任翻译出版了卡洛尔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并写了译序;二是周作人随后写了一篇同名书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提出了“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文学观。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儿童文学的另一走向。

其实在叶圣陶之前,已有不少中国作家创作了儿童文学作品。胡适的《尝试集》里就包含有“童诗”,陈衡哲的《小雨点》也已在《新青年》发表了。更不该忘记的是冰心,她1919年就给《晨报》投稿,最早引起文坛关注的那批“问题小说”如《庄鸿的姊姊》《是谁断送了你》等,所写的主人公都是儿童,稍后的《离家的一年》更是儿童生活的实写。她文笔清丽淡雅,很适合儿童阅读。冰心的两本最早的诗集《繁星》和《春水》,也深受当时少年学子的喜爱。这些作品的面世都不比《稻草人》晚。然而,不管是胡适、陈衡哲还是冰心,他们所写的还不是“自觉的儿童文学”,即不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据冰心自述,她一开始的写作,“多半是问题小说…-一眼前的问题做完了,搜索枯肠的时候,一切回忆中的事物,都活跃了起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集自序》)可见,她之所以以儿童为主角,只缘于思考和生活范围都与儿童或家庭有关。而叶圣陶写《稻草人》和郑振铎编《儿童世界》,是自觉把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区分开的,叶圣陶的童话是“专为”儿童所写的——在自古至今的中国文学发展上,这当然是不同凡响的事。

可是,我们仍把冰心视为中国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除上面提到的作品之外,更因为她的《寄小读者》。

这里有必要谈谈《寄小读者》与周作人儿童文学思想的关系。那时的周作人在中国文坛有巨大影响。“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两大口号——“白话文学”和“人的文学”,就是胡适和他分别提出的,他声望之高也仅次于胡适;而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所在的文学研究会中,他又是首屈一指的理论家,《文学研究会宣言》起草者就是他;同时还是北大和燕京大学的名教授,学生中出了好几位重要的新文学家。虽然他借《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所鼓吹的那种充满童话想象的“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创作,在早年的中国儿童文学界没能形成气候,但他的另一创作思想,却因冰心的《寄小读者》而发扬光大了,那就是他一贯强调的“文学是个人的”,是作家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写《(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篇书评的前两周(1922年2月26日),他发表在《晨报副镌》上的《诗的效用》中,就有这样的话:“我始终承认文学是个人的,但因‘他能叫出人人所要说而苦于说不出的话’,所以我又说即是人类的。然而在他说的时候,只是主观地叫出他自己所要说的话,并不是客观地去体察了大众的心情,有意识地替他们做通事,这也是真确的事实。”这里的“通事”,也就是译员,即今之所谓翻译。亦即文学不是代人传话,而是作家说自己想说的话,但这又是大家需要而又未曾说出的。这一观点,在他“五四”时振聋发聩的代表作《平民的文学》中也有过表达。用这样的文学观去对照叶圣陶同一时期的童话创作,尤其是那最末一篇《稻草人》,是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的。

然而,作家是成人,说自己的话,又怎么“为儿童”呢?周作人在“为儿童”这一点上是很强调儿童文学的特殊性的。在《儿童的书》一文中,他说:“艺术是人人的需要……但我相信有一个例外,便是‘为儿童的’。儿童同成人一样地需要文艺,而自己不能造作,不得不要求成人的供给。”成人如何才能既发出自己的声音,又供给儿童以好的文学呢?他的结论是:作家本人应仍拥有“赤子之心”,这也就使“说自己的话”和“为儿童”二者有了交集。也许,这正是解决儿童文学复杂的理论问题的唯一出路吧。

在写于1923年6月25日的《儿童的书》的结尾处,周作人进而呼吁道:“凡对于儿童有爱与理解的人都可以着手去做,但在特别富于这种性质而且少有个人的野心之女子们,我觉得最为适宜。本于温柔的母性,加上学理的知识与艺术的修养,便能比男子更为胜任。”——他这是有所指的吗?

当时编辑《晨报副镌》的孙伏园是周作人的学生,作家冰心则是周作人在燕京任教时最赏识的学生。曾有日本作家问他:“文坛上露头角的得意门生很多罢?”他答:“不多,只二三个,现任清华教授的俞平伯,用废名这笔名的冯文炳以及冰心。”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即赴美留学,时在1923年8月初;此前的7月24日,晨报的副刊上开辟了“儿童世界”专栏,于是,从7月25日起,她开始写《寄小读者》。可以说,这是周氏两位得意门生按着他的文学观念联手进行的一次优美的文学尝试。而她动笔的这一天,离周作人发表《儿童的书》才只十天——她是听到了老师的召唤吗?

“本于温柔的母性,加上学理的知识与艺术的修养”的冰心,这一年刚刚23岁,可谓童心未泯。她在《寄小读者》的“通讯一”里写道:

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为止,我恳切地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请看冰心对自己的定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并正努力地“要保守这一点天真”,以成为孩子们“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这不正是乃师所要求的做个有“赤子之心”的女性吗?她正是从这里出发,愉悦地投入了长达三年的创作,一直写到她留学归来,一直在发掘自己所曾有和仍有的童心,表达着对儿童的“爱与理解”。

“通讯二”也许是书中最精彩的篇章,她在这里直接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情”,那使她“灵魂受了隐痛”。前一年的一个春夜,她在父母身边闲闲地看书,一只小鼠从桌子底下慢慢出来,坦然、无猜地吃饼屑,一边友好地看着她。她觉得可爱极了,就用手中的书盖着它,它也不跑,无抵抗地蜷伏着。这时小狗跳进来了,大人叫她快放开,不然要给抓住了,她神经质地拿起书,可恨它怡然不动,小狗喜悦地微吼着蹿上来,—下把它叼走了。前后不到一分钟,她心上仿佛受了一箭,惊惶地吁了一口气,过后又装着不介意地笑了笑。可是到倚着床沿,伏在枕上时,她终于流下泪来。以后看到老鼠夜里出来,她都要避开,总觉得那是它的母亲还在找它。她把这事对一个成人朋友说,遭到了漠然的取笑。她没法把这事再跟别人说了,她感到灰心绝望,现在则向小读者们坦承自己的愧悔……这是一个感人的心灵故事,当然只有保有童心的人才听得懂。作者在这里说着自己的话,同时,这又真是“为儿童”而说的。

茅盾在他的名文《冰心论》中曾说:“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是属于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而中国儿童文学史上那些充满个性的创作(我想这里应该包括了凌叔华、郭风、任大霖……)就都与《寄小读者》的影响有关。这一影响与《稻草人》的影响并存(虽然远不及后者强大),使中国儿童文学史变得丰富了。而那种“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创作在中国也成为风气,则要等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距《寄小读者》问世还有长长的六七十年呢。可见,一种文学风气的形成,常常离不开一两位天才作家的杰出作品。《寄小读者》就是这样的作品。

以上可算是我对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一点补充,也借此表达儿时即已形成的对冰心先生的仰慕和敬意吧。

儿童文学评论家 刘绪源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了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中国现代作家巴金

冰心: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

——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

妈妈教我懂得爱,用心去爱,爱人、爱动物、爱大自然、爱生命。

——冰心女儿吴青

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