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美国著名博物学家一起观察、发现、认知迷人的自然世界与动物。
在幽深的山洞里观察2000万只倒挂着的蝙蝠、在北美古城圣奥古斯丁鳄鱼农场捕捉鳄鱼、在大海里听鲸鱼唱歌、乘船去南极了解最通人性的动物——企鹅。
《鲸背月色》作者戴安娜·阿克曼对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令我们动容。
她遭到过鳄鱼的攻击,游进过鲸鱼嘴里,攀登过峭壁,也尝过极地寒风凛冽的滋味,却仍然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那么的迷人,这些经历让她收获了特别的东西,关乎自然,也关乎人类处境。
| 书名 | 鲸背月色(精)/阿克曼自然与我系列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美)戴安娜·阿克曼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跟随美国著名博物学家一起观察、发现、认知迷人的自然世界与动物。 在幽深的山洞里观察2000万只倒挂着的蝙蝠、在北美古城圣奥古斯丁鳄鱼农场捕捉鳄鱼、在大海里听鲸鱼唱歌、乘船去南极了解最通人性的动物——企鹅。 《鲸背月色》作者戴安娜·阿克曼对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令我们动容。 她遭到过鳄鱼的攻击,游进过鲸鱼嘴里,攀登过峭壁,也尝过极地寒风凛冽的滋味,却仍然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那么的迷人,这些经历让她收获了特别的东西,关乎自然,也关乎人类处境。 内容推荐 《鲸背月色》收录了戴安娜·阿克曼的四段精致的写作,展现了她与四种动物结下的的不解之缘:蝙蝠、短吻鳄、鲸鱼与企鹅。在《鲸背月色》的故事中,作者亲自出海寻鲸,在海中与鲸相遇;在太平洋沿岸追寻着企鹅的身影,一路从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到达南极。《鲸背月色》表达的是代表知性与感性的动物情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蝙蝠的颂歌 第二章 黎明的眼睑 第三章 鲸背月色 第四章 白灯笼 试读章节 所有摄影工作都由他一人完成——蝙蝠、蛙还有他训练蝙蝠的过程。实际上,他保存的关于蝙蝠白昼和夜间生活的照片有四万张之多,其中有许多是大部分专业研究者前所未见的。这些东西是无价之宝,有一些已经在博物馆巡展过了。塔特尔曾拍摄过吸血蝙蝠在地上跳动的一组照片,图中的蝙蝠像极了小地精。其中一只像个准备就绪将进行表演的歌舞艺人,你会惊叹这只站在地上的吸血蝙蝠是如此灵巧,这跟其他蝙蝠完全不同。事实上,在一次野外勘察时,塔特尔曾当场抓住一只误飞入同事裤腿里又蠕动着逃出来的蝙蝠。不论如何,这些在探险中运用智慧拍摄出的宝贵相片,都为那些想保护蝙蝠的人提供了巨大帮助。对入门者而言,它们呈现了蝙蝠在正常、没有受到威胁的状态下如何照顾幼崽的情景,令人有抱一只在怀里的冲动,还有那些蝙蝠日常中惹人喜爱的小习惯,与其他大多数小动物一样。他的照片有力地证实了,蝙蝠对维持大自然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照片以直接、刺痛人心的方式展现了有些地方,蝙蝠受到侵害,乃至灭绝的窘境。但也许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照片让人们着实为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蝙蝠种类而惊叹。 大部分人想到蝙蝠时,脑海中浮现的便是小棕蝙蝠简单的形象。但食肉蝙蝠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有种管鼻果蝠,鼻孔特别长,看上去就像派对上送给孩子的小礼物;还有种肩章果蝠,因其双肩上两撮帅气的长毛而得名,当它停下来时,简直像块毯子;非洲锤头果蝠,长着一张长长的斜脸,像匹鼻子上挨了一拳的马;还有美丽的狐蝠,长着一张尖尖的,像狐狸一样的面庞,黑黑的眼睛四周点缀着白毛,色泽鲜明;日本凹脸蝠,长着巨大的耳朵和扁平的鼻子;肿鼻筒耳蝠,看上去像只黄毛小京巴;剑鼻蝠,耳朵和鼻子几乎同身躯一样长;黄翼蝠,长着大大的眼睛,被毛如丝绸一样又长又滑;马铁菊头蝠,长着马蹄形的襟翼,环绕在鼻孔周同,就像角膜翳上的那部分;埃及果蝠,有着小松鼠一样的面庞,交配时可以用一侧翅膀卷住伴侣,刚出生的幼崽有着皱巴巴的面孔,跟人类很像;查宾无尾蝠,能在求偶时隆起头冠,直至整个脸都隐没起来;棕色长耳蝠,带褶皱的耳朵能够折叠并藏在翅膀后面;普通吸血蝙蝠,有裂颊和凹痕鼻子,其间布满感热装置;墨西哥无尾蝠,面部像来自外星的老智者一样满是褶子。要完成这样一套蝙蝠相册大概要花数年时间,而塔特尔正是这样——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在这项毕生的工作里。 唐·格兰奇计划第二天驾驶飞机。他十二岁的儿子伯特会随同他一起去。伯特是个小自然学家,也是蝙蝠爱好者。在他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的家里,他养了六只蝙蝠当宠物。唐是国际蝙蝠保护协会的受托人之一,他和家人都接种了所有必要的疫苗,这样他们才能够跟进到塔特尔的研究中。卡罗尔·格兰奇将开着小货车,经陆运带去300磅重的仪器以及食物,因为我们安营扎寨的地方比较偏远,在奇索斯山附近,紧挨着墨西哥边境线,那里几乎没有平地。塔特尔调侃说,我们降落的跑道太原始了,最后一班乘客都被吓了一跳。 P23-24 序言 1989年,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开启了一段南极之旅。尽管那里人迹罕至,却令人神往。那里有我向往已久的圣洁的荒原。几个月之前,我在圣地亚哥海洋世界参与了人工隔离喂养企鹅幼崽。有只毛茸茸的棕色雏鸟,像个小雪人。我喜爱极了,给它取名阿普斯利,以纪念阿普斯利·谢里·加勒德,一位曾于1911年在南极艰苦跋涉的探险家。他写就了《世界最险恶之旅》一书,将这段艰苦卓绝的探险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之前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在为《纽约客》写自然历史类文章。在杂志社资助下,我得以亲自前往那里近距离观察,并写下许多关于企鹅的文章。能徜徉在蛮荒的冰川海谷,目睹南极洲群居动物的惊世之美,我深感荣幸——即便今天,这仍是我的骄傲。不久之前,我拜读了理查德·伯顿爵士、T·E·劳伦斯、D·H·劳伦斯、海丝特.斯坦霍普夫人、贝丽尔·马卡姆、赫尔曼-梅尔维尔、华盛顿·欧文等作家的著作——让在身体和在思想上的航行得以汇聚交融。在古代,吟游诗人又被称为自然诗人。那是个宽泛的概念,卢克莱修、马维尔皆可列入此类范畴。但如今,我的文章似乎将我置于一个更具体的群体之中,那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作家。这个标签何其古怪,暗示着自然是一个我们日常行为企及不到的范围,它能将我们排除在外。而踏出自然界也是一件可能的事,你不仅能当个看客,而且能客观地、像个来自外星球的偷窥者那样去观察。尽管如此,这仍是个庄严的标签,隐含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哲理、对细节一丝不苟地观察和一丝神圣感。有人认为,自然本身就是一部祈祷文。 在我去南极的旅行笔记中,我这样写道:“今晚看不见月亮,黑暗即将消失,可知的世界,那些标注有我们家园、行进路线的地图和报纸,都漂到了地平线以外,我们无法触及的地方。前往一个陌生疆域是一件浪漫的事。你会变得对你所处的世界更敏感,同时对这个世界其余的部分麻木。如同爱情一样,旅行能够使人再度变得纯真。这几天来。我听到的所有信息都是关乎自然的。明天我们将漂流经过杰拉许海峡的冰山公园,我将持续工作——那就是,写作。我的思维会变得机警灵敏,使细节可以在其中一个个缓慢而彻底地呈现。我不知如何形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当我踏入自然,工作之时——那是种狂热——我能不时体验到它,并期待它来临。” 此刻,我想知道小企鹅阿普斯利怎样了。它大概已经羽翼渐丰,换下了厚厚的棕色外衣,穿上了黑白羽衣,看上去与从前大不一样了吧。我计划去南乔治亚岛索尔兹伯里平原的群栖处捡些鹅卵石(孵化它的卵就是从那里捡到的),作为纪念品带给它。阿普斯利不是那种用石头筑巢的企鹅,但它也许能嗅出汞的味道。 因为我写了很多罕见地域里的鲜为人知的动物,经常有人问我,鲸鱼和蝙蝠,你更喜欢哪个?我喜欢生命。我所写的每一种动物都令我感到它们本身就充满魅力;但坦言之,当近距离观察它们的细节,所有动物都是那么迷人。我选择描写蝙蝠、鳄鱼、鲸鱼、企鹅之类的生物,是因为它们让我收获了一些特别的东西,关乎自然,也关乎人类的处境:比如那些在夜间出没的、令我们恐惧的物种,或是冷血动物的优点:比如智慧和音乐,或我们需经历的一场考验——如何挽留一个即将绝迹的物种。在开始一段征程前,我清楚此行的动机,但事后,我总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文章难以记录所有的快乐、动荡、煎熬,所以要将事情完整呈现,需要有一些自我强迫。字里行间饱蘸情感的注解既有灵魂的闪光之处,也时而显示着人性中的缺陷。 一个自然作家的生活,大部分是由时令操控的,缓慢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等待大自然以其自然的方式行进。可能在一个漫长的平静之中,一头鲸鱼或鳄鱼突然出现,带给你深刻的震撼。而在此之后的数小时内,那股激动感便慢慢消退了。当然,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起作用的。在这两个时间维度和一个个匪夷所思的事件中收放自如,是每一个自然学家必备的修养。从这个领域走出来再走进去,这两个时间维度总有交错的一个点,就如隐没在荒野之中的山路,你必须跳过一个个坎儿,才能保持行进速度。尤其在写作《鲸背月色》时,当穿梭于夏威夷和阿根廷之间,我更是对此深信不疑。有一半的时间,我都在为航班时间、租船、获得这样那样的许可而忙乱,不然就是在录制过程中修理出故障的录音机。…… 还有一次,我们密谋用一些不知名的液体酿造一种酒,还要把它送给家住街对面的呆汉诺米.沃夫。我想看看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毒死人。要不是她妈妈在我们过马路的时候碰上了我们和那恶心的装满蛋黄酱的罐子,或许答案早已经知道了。过了几天,我跟维克多开始了更疯狂的试验。能不能脚不沾地地在整个房子里移动行走呢?他妈妈从外面购物回到家后,发现我正从栏杆朝门把手跳,在客厅里荡来荡去,又从沙发跳到椅子上,继而又跳到另一把椅子上,跟这些椅子是浮冰似的。我并不是运动机能亢进,只是一个好奇的孩子。我只想看看一件事有没有可能,如果她没有当即喝住了我的话,应该是可能。从那以后,她不让维克多再跟女孩子玩了。很明显,女孩都太危险。 但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没有意识到那种真切的、无法改变的与众不同,连我每天看见的窗外的景色都跟别人的不一样。直到一天早晨,我跟三个学习成绩很棒的孩子一起穿过果园。我们迟到了。那是节速写课,我们都不想迟到,所以我们抄近道穿过了果园。我仍能记得苏珊·格林穿的那件红绿呢子裙的色泽,她头上搭配着同色的蝴蝶结,她的衬裙随着走路的步伐沙沙作响。在我们头上,浓密的大树枝繁叶茂,一颗颗硕大的李子像蝙蝠一样摇曳。苏珊拽着我手臂,拉着我往前走,因为我不停流连忘返地望着树上的果子——或者说,是蝙蝠。她问我在看什么,我就告诉了她。她放开了我的手臂,三个女孩都往后退了一步。那些像蝙蝠的东西没吓到她们,她们是被我吓到了。在商店、电话亭和家里玩耍时,我总能浮现出丰富的想象;我坚持要将树叶涂成绿色之外的其他颜色;我喜欢做男孩子爱做的事,比如养乌龟,比如穿着印着六个射手的衣服去上踢踏舞课;我认为我们的牛仔玩具是有感情的。而且现在,这些李子看上去就像蝙蝠。这么多年后,我仍清楚地记得她们脸上的表情。但最重要的是,那是我说出的第一个暗喻,我记得自己脸红了——树上摇曳的李子:蝙蝠。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