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路著的《汉字奇兵》是作者在幻想文学创作领域的一次全新开拓,以小说为载体,向读者讲述了中国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向他们传授中国文化知识。通过生动的形象、完整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巧妙地把文字的最基本知识融入其中,最终目的是引导青少年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著名诗人金波为本书倾情题诗。形象。
| 书名 | 汉字奇兵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张之路 |
| 出版社 | 新蕾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之路著的《汉字奇兵》是作者在幻想文学创作领域的一次全新开拓,以小说为载体,向读者讲述了中国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向他们传授中国文化知识。通过生动的形象、完整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巧妙地把文字的最基本知识融入其中,最终目的是引导青少年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著名诗人金波为本书倾情题诗。形象。 内容推荐 张之路著的《汉字奇兵》是一部十分奇特的小说,甚至可以称为“奇书”。 中文系毕业生桑南为了梦中反复出现的女孩,来到千雯图书馆工作。一天深夜,他被变成了寸许大的小人儿,进入了神奇的汉字的世界。他遇到了三百年前的恋人莫千雯和仇人顾远谋。为了伸张正义,为了解救亲人,他们带领一群要去寻找亲人的汉字奇兵组成正义军团。一路上,他们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与邪恶势力展开了殊死较量…… 这是一部富有文化内涵的小说,作者把一个个中国汉字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写尽了中国文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是文学创作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穿越小说,几百年轮回的恋人、冤家在书中相遇,围绕着中国汉字,人与人、人与字、字与字之间演绎了一段动人而又曲折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千雯图书馆 第二章 少女的肖像 第三章 危情时刻 第四章 战争阴谋 第五章 春雨杏花 第六章 生死承诺 第七章 蚂蚁奇兵 第八章 文武之道 第九章 人字之间 第十章 铁云藏龟 第十一章 “谋”的来历 第十二章 字仙蠹鱼 第十三章 文字冤“狱” 第十四章 杜鹃啼血 第十五章 铜色奴隶 第十六章 以鼎为家 第十七章 奸细疑案 第十八章 威名远扬 第十九章 真假双“失” 第二十章 正义军团 第二十一章 小篆之城 第二十二章 棋盘草原 第二十三章 笔架三山 第二十四章 战地医院 第二十五章 兵临山下 第二十六章 六书勇士 第二十七章 琴弦峡谷 第二十八章 七彩古溪 第二十九章 天目奇峰 第三十章 万物有灵 第三十一章 余音袅袅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千雯图书馆 省城的南山脚下,有一个幽静的去处,叫“千雯图书馆”。图书馆临山而建,风格古朴含蓄,周围绿荫环抱,门前溪水潺潺。它虽然不是省里最大的图书馆,但它是省里最老的图书馆。 有一天,图书馆来了一位年轻的新馆员,名叫桑南。 桑南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的中文系,年轻英俊,才华横溢,正所谓出类拔萃之辈。老师和同学们这样认为,他自己也这样认为。 桑南来图书馆工作是偶然的,似乎也是必然的。 十八岁生日的那天,他做了一个梦。那梦是有颜色的。 桑南来到一个仿佛是阅览室的地方,里面空荡荡的,很安静。映入眼帘的是棕色厚重的实木阅览桌。 每个桌上都配备了带有深绿色灯罩的台灯,与阅览桌和地板相互依托。那环境氛围似乎在低声地鼓励读者:热爱书吧,书是知识的源泉!热爱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桑南缓步朝前走去。蓦然回首,他发现靠近门口的一个座位上坐着一个女孩,虽然只是一个侧面,但那个女孩长得很美!一身白色的衣裙好像是绸缎的质地,不过样式却很老派。 听见脚步声,那个女孩转过脸。桑南看见女孩的刘海儿下面有一双非常清澈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女孩嫣然一笑,又低头去看她的书。桑南心中不由得一动,觉得女孩好像在哪里见过……桑南想坐到女孩的面前和她聊聊,又怕过于唐突。坐下来说什么呢?就在这个时候,女孩站起身来,把椅子轻轻地推到桌下的空当里,转过身……桑南的心咚咚地猛跳起来。女孩正朝门口走来。桑南顿时紧张了,他必须马上想好要和女孩说的第一句话。他的耳朵变得十分灵敏,那是女孩的脚步声。 一句话及时地跳进桑南的脑海——你常来这儿吗?你常来这儿吗?这倒是一句恰如其分的话!他生怕这句话会因为紧张的心情被忘掉、消失掉,于是赶紧反复默念:你常来这儿吗?桑南开始迈出自己的脚步,他也可能将与女孩擦肩而过,这一切都取决于他的勇气和缘分。 快到他跟前的时候,女孩放慢了脚步,微微低下头好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等你好久了……”女孩的这句话对桑南来讲简直就是天籁之声,就像是一个暗恋女孩许久的男生有一天终于鼓足勇气战战兢兢地对女孩说:“你喜欢我吗?”女孩回答:“我等你这句话好久了……”桑南又惊又喜。喜的是那种天缘巧合的氛围,惊的是他与女孩不曾相识,女孩怎么能这样说呢?“对不起……你认识我吗?”桑南有些慌乱。 女孩抬起头,眼睛怔怔地看着桑南,正要回答……桑南醒了,愣愣地躺在床上,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他很惊讶,回顾以往,在他成长的岁月里,从没有见过这个女孩,可就在这梦中一两分钟的时间里却对这个女孩产生了一种眷恋……本来时间久了,这种眷恋慢慢就会消失,桑南也影影绰绰地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可是从那天开始,这个女孩反反复复在他的梦中出现。说出来桑南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上大学已经是第四年了,马上就要毕业。这个梦出现了几十次,没有任何变化,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情节、同样的场景,最后的结尾都是“女孩抬起头正要回答”……为此,桑南甚至可笑地想过,下次梦里再遇到她的时候,要牢记把自己的问话改一下,改成“我也等你很久了”,那个女孩说不定就会有别的表现。很可惜!做梦的时候“身不由己”,桑南还是那句问话,连心情都是一样的,等醒来的时候再有多少分析也都无济于事了。只不过那女孩的容貌,尤其是那双有些幽怨又有些爱恋的眼睛,以及阅览室的景观物件一遍遍重复,已经深深地印在桑南的脑海里了。 有时候桑南甚至很傻地问同学:“你们知道那种有绿色台灯、棕色阅览桌的图书馆在哪里有?”许多人回答他说:“老一点儿的,好一点儿的图书馆好像都有!”桑南为此走过几个图书馆,但是都没有见到梦中的那种台灯和阅览桌。 P1-3 后记 2007年8月,我在深圳一个茶馆喝茶,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汉字是有生命的,应该让汉字“活动”起来。这个“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拟人化,动动身体说我是什么笔画组成的。我想象的“活动”指的是这些汉字应该有血有肉、有性格、有命运、有故事,关键是他们要有灵魂!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比如汉字的反犬、单立人等偏旁,他们组成了那么多字,这些字都有着共同特征。我想象着他们如果振臂一呼,就会有许多相同偏旁的汉字集合在他们的周围。旌旗招展、喊声震天、漫山遍野的汉字就像军队一样为一个正义的目的、崇高的使命集结、行军、战斗……我当时心情很激动,我想把他们写出来,写成一个文学作品,当时脑子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字:蚂蚁奇兵! 我是个喜欢联想的人,我经常出现“万物有灵”的感觉!把字当成“人”来写,可能是这个创作的起点。三年多的时间里,我脑子里始终在想着这件事,不断地翻书,不断地记笔记,不断地思索。这就是幻想小说《汉字奇兵》的开始。三年多过去了,作品完成了。回头想想当时为什么激动,是哪一点?那个让我激动的点表达了没有?难道想的就是那一个“场面”,至于激动吗?我有点儿想不起来了。我安慰自己说:可能就是“灵魂的召唤吧”! 我希望把它写成一本很好读、很吸引入的小说。当然要谈到汉字知识,但我希望这不是一本介绍汉字知识的书,而是一本让人们亲近汉字的书、进一步发现汉字魅力的书。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血肉和气息,重要的是汉字的生命和灵魂。以往的有关汉字的书在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工具层面介绍汉字的比较多。中外人士都写了无数有关这些方面的很有价值的专著,包括历代的书法家将书写汉字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将汉字当成文学,从人物、命运、故事方面来表达的几乎没有。而中国的汉字是可以从文学故事层面表述的,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有难度的,但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有趣和吸引人的,尤其是面对青少年读者。也正是这些因素激励着我,让我往前跨越了一步,这一步是关键的,因此我是幸运的。谈到选择汉字知识,第一,我选择了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这条线不仅是汉字发展的知识线,也是故事发生所要依托的背景和事件的情节线,也是人物性格命运的走向。第二,我选择了汉字的产生形成(比如“六书”)和结构(比如偏旁和部首),它们不但是汉字构成的知识,也是许多细节产生的主要来源。因为故事和知识彼此需要,相互依托,所以读者会觉得流畅自然。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血脉,它是我们文化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与我们精神世界生死与共的生灵。萌生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想把这个有关汉字的冲动写成一本书。它的文化方面的意义我在刚刚开始创作时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而且有意思的作品。在此之前有没有人想过我不知道,但是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作品。而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却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我也是怀着这样的感情和敬畏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文化靠文字记录、传播与传承,是我们根脉之所系的精神家园。一个有根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文字、母语与文化。然而当下,当我们疾步前行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在我们匆匆忙忙行走的时候,我们丢掉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其中就有我们的汉字。我们丢掉的其实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中国文化。在“便捷”地想得到更多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家园也“便捷”地被荒芜了、冷漠了!我希望通过这部小说,重新唤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汉字的形体和灵魂深刻的认识与由衷的热爱,对中国文化产生深深的敬畏与情感。同时我也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应当坚守的正义、正直、悲天悯人的情怀,忠贞不渝的爱情,见义勇为的侠肝义胆,诚实守信、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 《汉字奇兵》是一部幻想小说,对我来讲不是偶然的。我从1987年写了电影剧本《霹雳贝贝》以后,又写了许多幻想类的剧本和小说。我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讲,理想、思想、幻想应该成为他们成长中随时加以培育的东西,而幻想是属于那些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在学习道路上不断探求的人们的,尤其是青少年们的。中华民族未来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他们。 我个人的写作体会是:我不愿意模仿别人,也不愿意模仿自己,我喜欢新奇!比如《汉字奇兵》的写作。这是一个有难度的作品,但也是一个让我保持写作激情的作品。我很喜欢这种对自己的挑战,我要写一个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 我以为,想象力有个人才华的因素在里边,但想象力绝不仅仅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需要永不满足的思索和写作时间,它甚至需要“挣扎”。写作要给自己定个高标准,自己给自己出个难题,解决了难题是水平、是创造;给自己出个容易的题,解决了,不过是平庸的甚至是跟风的作品。有时候你以为你的构思很不错,但想了些时候,一个更好的构想或者细节出现的时候,你就会庆幸地感叹道,啊!幸亏我又往前想了一步。想象力的思索和表达还需要“见多识广”,了解时代,熟悉“行情”,知道什么是前沿的,什么是落伍的。 我在写这本书的日子里,可能不自觉地“魔障”了。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愿意“考”他们一些有关文字、诗词类的东西。比如我问大家:“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半句是什么。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答不上来,错误答案最多的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人说根本就没有下半句。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得意地笑起来,然后告诉大家标准答案!下一次再问同样问题的时候,大家还是忘记了。 书写完了,我也很少再考大家了。我不“魔障”了,朋友们却上了瘾,一见面就对我说:“我也问你一个,你保证不会……”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