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贝克特尔著的这本《高难度对话(如何与挑剔的人愉快相处)》旨在帮助我们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往往是对我们最挑剔的人)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旨在帮助我们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掌握了合适的工具和技能,哪怕是面对最艰难的对话,我们也可以远离内心的恐惧与挫败。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习与这些人交流:渐行渐远、不想投入的配偶;一说话就想吵架的青春期少年;多管闲事的亲戚们;没完没了向我们提建议的朋友;那些疏于打理庭院,以致树枝伸过篱笆、树叶落到我们院子的懒邻居;变着法儿对我们冷嘲热讽的同事;对我们百般挑剔的老板。
为什么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发挑剔?为什么越是重要的关系,我们越容易忽略?为什么越是重要的对话,我们越是努力回避?……《高难度对话》是迈克·贝克特尔继《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之后推出的又一畅销力作。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让内向人士与陌生人也有话说,《高难度对话》则更近一步,旨在帮助我们在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
书中指出,人际关系难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他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这就为健康人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能独立的人不能自己承担责任,总是指望别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人际关系中的别扭和不愉快,大多由此而产生。
本书将人的需求总结为六种——安全、冒险、成长、接纳、关联、价值,并由此引出了帮我们处理沟通难题的六种工具和六项技能。
当我们掌握了合适的工具和技能,哪怕是面对艰难的对话,我们也可以远离内心的恐惧与挫败。
小时候我住在凤凰城,大多数居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植一种百慕大草做草坪。这种草只需要很少的水,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能生长,这一特点使它成为酷热地区理想的地被植物。但在别的地方,人们会把百慕大草当作野草,务求除之而后快。
到了冬天,百慕大草就进入了休眠期,草完全干枯,变成了棕褐色,松松脆脆的,无论怎么看,草都是死了的。可是一旦春日来临,只需要很少的水,那些原本毫无生气的荒草地又重新开始变绿,焕发生机。
天冷草黄,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接受,不愿接受的人是希望他们的草坪能四季常绿,解决方案通常有两种:
1.他们可以在冬眠的百慕大草坪上叠种黑麦草,这种草恰恰在冬天生长得很好,而百慕大草开始返青的时候它们则变黄了。
2.他们可以把冬眠的草坪涂成绿色。
大多居民选择了在自家草坪上叠种黑麦草,但购物中心和商业区往往选择第二种解决方案。在冬天去购物中心,看起来郁郁葱葱的绿色草坪,脚一踏上去却令人吃惊——我们的脚下嘎吱嘎吱响。有时我们还能看到园艺工人正背着油漆罐和喷雾器在草地上喷洒,他们一路走过,身后的草坪就神奇地换上了新装。
一片草坪由两部分组成:我们能看见的地上部分,和我们看不见的地下部分,但地上的部分状态如何,实则取决于地下。如果看到叶片发蔫儿,我们就知道它的根部缺水了;如果叶片的边缘变成褐色了,我们就知道可能是水浇得太多了;如果草看上去都枯萎了,那么它们可能只是进入了休眠期。所以,草坪长势良好的关键就在于要照料好草坪的地下部分。
同样的,与人相处也是这个道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由其表象之下的内心状况所决定的。我们希望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把我们看作品行端正、正直诚实的人。我们希望他们真的在乎我们。
那么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1.看那些品行端正、富有爱心的人都在做什么,然后照葫芦画瓢——让人们认为我们实际上也有很高的素养。(就像给草坪喷漆那样。)
2.我们可以私底下默默地在自己的品性上狠下功夫,努力成为内外兼修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内在品性的发展,也将会在外部逐渐显现。
人不可能一直伪装,要是我们的内在有了瑕疵,外在终究会有所体现。此外,伪装也并非易事。真正的品格是内心的修养,如果我们修身养性,内在的光芒是掩藏不住的。
就像我们看花花草草的状态可以知道它们在地表之下的根部有没有问题,看人也是一样。乍一看,他们好像挺开心,似乎一切顺利,如果问他们事情进展如何,他们会说:“都好,好得不能再好了。”
但如果看着他们的眼睛,我们就能感到有什么事儿不对。也许他们的眼神在躲闪,也许他们的笑容里有一丝苦涩。这些细节稍纵即逝,很容易被忽略,假如我们通过现代通讯工具联系,要捕捉到这些细微的线索就更不容易了。
如果我们花时间观察,就能察觉出某个人的基本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如果没满足,通过其外在的表现,我们就能看出个大概;如果满足了,我们也能看得到。
谋求建立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我们的一些基本需求,因为由于某些原因,人在封闭的状态下,其最基本的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人类需要交流,并在交流中得到满足。
人际关系建立的初期,我们的基本需求就是驱动力,促使我们去寻求联系。一旦关系形成,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就乐在其中。日子久了,得到满足的那些需求开始被忽略,或许是我们太忙,或许是我们有些心不在焉,也或许只是简单地把这份满足看作理所当然。总之,我们已经习惯了彼此,不再为那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而尽心尽力,但那些需求依然切实存在着。这就像妻子说:“你从来不说你爱我。”丈夫回答:“结婚的时候我就说过啊,要是我变了,我会通知你的。”
P34-36
房间里的大象
我的女儿萨拉问我能否为她打造一款特别的家具,我满口答应:“当然没问题!”事实上,这算是我许诺给她的圣诞礼物。
这是两年前的事儿了。
问题是,我并不知道该怎样打造这个家具。我善于按照计划开展行动,但拙于直接在行动中摸索。这件事情并没有既定规划,我试着思考怎么做,但毫无结果。所以,我就把这事儿搁置了好几个星期,期待着解决之道会在脑海中慢慢浮现出来,然后我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
但一两个星期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事情毫无进展。“女儿的家具”被我搁置了一周又一周、一个月又一个月——因为我被难住了。当我对什么事情束手无策的时候,我的默认做法就是拖延,而不是一鼓作气去解决它。
每次萨拉跟我说话的时候,我都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个话题。我不想让她失望,也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我们从来不聊这事儿,她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我猜想她要么对我很生气,要么对我很失望。但我没有问她,所以也不确定——我想,我其实是不敢去问。
我终于意识到,这样的状态在我们中间形成了一道彼此心照不宣的隔阂。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女儿是我最愿意与之聊天的人之一,我希望我们父女之间亲密有爱。但是,我的沉默筑造了一堵无声的墙,两年来,这堵墙越来越高。
当我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马上和女儿说了我的感受,并向她道歉,希望尽我所能去化解自己造成的隔阂。
我说这些的时候,她回答说:“是的,房间里有只大象。”
“房间里有头大象”用来形容某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正在发生,可所有人都避而不谈,而且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场景:我坐在客厅一端,我的女儿坐在对面的另一端,我们从大象腿之间的缝隙里互望,试着说话。那头大象几乎塞满了整个房间,气味难闻,而且非常聒噪,但是我们都不提它。
一旦我们承认了它,我们就会想: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是怎么进入房间的?跟大象比起来,门这么小,根本不可能让它通过!
听着似曾相识?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有人与你分享着“一头大象”——你们对某些事儿心知肚明,却没人愿意提及?没人愿意谈是因为提起来会很不舒服,还会惹得人们心烦意乱。大象待在那儿的时间越长,人们就越难开口。但是它又扎眼、又难闻,妨碍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
所以,那个大家伙当初是怎么进门儿的?
在它还小的时候进来的。 如果这头大象刚刚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坦诚交流,就能轻轻松松地将它引出门去。但是当我们坐视不管,任由它留下来,日复一日,小象不断长大,再处理起来就麻烦多了。一旦它长成庞然大物,我们可能需要拆房子、请求专业协助才能处理它。
当我最终向女儿承认了“那头大象”,她说:“如果你早点儿告诉我你做不出来,我们可以花上一天的时间好好商量商量,直到我们找到解决办法。”那想必会是我们父女一起度过的非常美好的一天。我们可以去咖啡馆喝杯咖啡,也可以一起去逛五金店或者木材市场。
我爱我的女儿,而且我很开心我们一起解决了问题,她很高兴我做好了那件“家具”。我们家里再也没有“大象”的臭味儿了。
明白了吗?我们一定要提防房间里出现小象,如果你放任它们待在房间里,它们真的会长得很大、很大。
默认设置
“想不想知道你将来的婚姻生活中,沟通状况会是什么样?”咨询师问道。
那时我们还很年轻,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像大多数情侣一样,黛安娜和我深信,我们的婚姻将会与众不同。我们见过很多彼此相爱的人,他们怀着很高的期待步入婚姻殿堂,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日子越过越没劲儿。他们开始争吵或者彼此疏远,刚结婚时的新鲜感日渐消散,初心不再。
……
本书旨在帮助我们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往往是对我们最挑剔的人)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
学习理解面对面交谈的价值。
明白真诚远胜于显示屏上的完美表现。
探寻有效交流的基础,设定催化有效人际关系的原则。
学习六个用于驾驭艰难对话的工具。
学习六项使用这些工具的技能,帮助我们真诚交流。
培养一种意识,来帮助我们确定什么时候可以运用这些工具和技能,以及怎样通过预防性的措施来维护我们的人际关系。
学习怎样去利用通信技术,而不是被通信技术操控。
掌握了合适的工具和正确的技能,哪怕是面对最艰难的对话,我们也可以远离内心的恐惧与挫败,我们可以学习与这些人交流:
渐行渐远、不想投入的配偶。
一说话就想吵架的青春期少年。
多管闲事的亲戚们。
没完没了向我们提建议的朋友。
那些疏于打理庭院,以致树枝伸过篱笆、树叶落到我们院子的懒邻居。 变着法儿对你冷嘲热讽的同事。
对我们百般挑剔的老板。
我们还要说说那些妨碍真诚交流的问题——从人们对“房间里的大象”避而不谈,到干扰我们诚心交流的情绪。
学习之旅
毋庸置疑,有效沟通是通往健康人际关系的关键。在我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不是为了让对方记住自己高超的谈话技巧而交
流,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关心这个人、在意这段关系。
想要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我们就需要健康的交流。秉持着些许方向性,怀揣着一点积极性,我们就能够让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更
上一层楼。我们不用再背负默认设置四处碰壁,我们可以掌握全新的交流工具,学习怎样熟练地使用它们。
我们并不介意投入时间和金钱去培养一项业余爱好或者健身运动。现在,是时候为提高我们的交流技术而投入一次了,还等什么?
这次投入将使你终生受益。
你拿起这本书,也许是因为你想珍惜生命中重要的人,你希望彼此越来越好。也许是因为沟通开始变得紧张,对话变得艰难,你担心你们的联系越来越弱,而且你不希望这种恶性循环继续下去。也有可能你的人际关系都很好,你只是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
如果没有真正的、真诚的交流,我们就无法与别人建立关系。当对话变得艰难时,我们有两种选择:积极投入或者逃避撤退。如果我们积极地解决问题,沟通就会为我们的关系夯实基础。假如我们逃避,那就彻底无计可施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发短信的方法来进行高难度对话的原因,我们必须与对方接触。技术本身的风险在于,当我们事实上已经在逃避的时候,它迷惑了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还在投入。电子设备上短信来来回回,但相对于看着彼此的眼睛交流,技术只是一个糟糕的替代品。假如我们只来来回回地发短信,却不肯当面说话,这就好像是我们一边走出门,一边回头说:“哦,对了,我上周赌输了我们的全部积蓄。”结果可想而知。
技术应该用来加强我们的联系,而不是替代我们的关系。如果技术得到了有效运用,它能够为我们的对话提供很大的便利。当我们使用面对面的沟通工具,练习面对面的沟通技巧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就会成长。我们从建立安全感开始,因为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可以自由地共同成长。
沟通可能需要时间,而且它一定会起作用。这是一项投资,回报非常丰厚。虽然没有任何保证,但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种有意义的、令人满意的人生,沟通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我们能够赶走房间早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