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狼群的覆灭/动物小说王子袁博成长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袁博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从渺小到伟大,从弱者到王者,动物王朝的兴衰更迭,历经千辛万苦的成长故事。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推荐!

《狼群的覆灭/动物小说王子袁博成长系列》冰心儿童图书奖、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袁博作品,收入了《忧伤崖的狼》《虎倒威散》《驯鹿迁徙时》等小说作品。

内容推荐

《狼群的覆灭/动物小说王子袁博成长系列》是一部中短篇动物小说集,书写不同环境下动物的生存处境,颇有哲思意味。

随着森林消失,狼群土崩瓦解,变成了一条条寄居在城郊垃圾堆旁的狗——《狼群的覆灭》。

暮年的老虎拼尽全力与豺群搏斗,维持了自己生前的尊严,到头来却仍旧化为秃鹫爪下的玩物——《虎倒威散》。

生来残疾的逆翼鹰无法成为天空的征服者,在跌落悬崖之后,意外地成为大地的子民——《逆翼鹰》。

螯虾兄弟在深海中搏斗,淘汰弱者是为了延续种族的生存,死亡等同于新生——《生死螯虾》。

出生在猫窝里的田鼠既做不了猫,也做不了鼠,却恰恰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一只了不起的老鼠》。

……

目录

忧伤崖的狼

草狼

狼群的覆灭

虎倒威散

逆翼鹰

生死螯虾

遭遇战

野兔土丘

喜鹊的希望

母鱼赤尾

驯鹿迁徙时

一只了不起的老鼠

自然博物馆 狼

我的动物小说成长记

试读章节

“呦——呦——呦!”声声刺耳的豺嚣将乌伦古从半晕厥状态拉回了现实。豺群跃动着,仰天嘶嚣。

豺群兴奋时,总是喜欢聚成一团,嘈杂地向天狂吠一气。狼,也会嗥叫,但只在深夜向着满月长嗥,发出寂寞而高贵的长嗥。

乌伦古的面部表情因扭曲而急剧变形。

突然间,天地间的一切都格外明晰。

再也没有了埃蒂雅,再也没有了家,再也没有了故乡。

在黑漆漆的冬夜,一只只丑陋的豺睁大绿幽幽的眸子,向乌伦古步步逼近。

乌伦古立在山崖边的隘口,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一对对绿幽幽的“灯笼”。

可笑的豺。

乌伦古长长的獠牙从扭曲的嘴唇后露出,在漠漠夜色里泛着冰冷的寒光。

“嗷!”一声低沉的狼嗥。

一道黑色的影子掠过惨白的雪地。

一对“灯笼”熄灭了,山崖上弥漫开新鲜的血的气味。

狼,是一种嗜血的动物。血的气息,使乌伦古狂暴异常。“嗷——呜!”它爆出一声石破天惊的长啸,如尖刀般刺向前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割开了一只冲在前面的雄豺的喉咙。

浓重的血的气味也刺激了豺的格杀神经,十几匹身强体壮的精锐雄豺狺狺地嚣叫着,一齐向乌伦古逼来。十几匹优秀大公豺,便组成了丛林中令百兽闻风丧胆的“杀戮机器”。

然而,乌伦古丝毫不畏惧,因为它从来没有任何值得畏惧的理由。大草原的狼儿,生有何欢?死有何惧?

现在,它只想复仇。

为了埃蒂雅,为了它们的孩子。

豺,是一种智力相对较高的动物。

豺群,则是一个组织严密,讲究战斗策略的群体。所以,与豺群作战时,需要异常谨慎。

乌伦古机警地侧过眼睛,瞟了一下后方,发现一小拨豺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从侧面悄悄潜到它的后方。现在,它已经腹背受敌,处于豺群的包围圈中。

立在它前方的是一匹体格不逊于狼的“巨豺”,是这群豺的头领。“巨豺”翘了翘嘴唇,以豺的方式露出一丝微笑,是那种带着轻蔑的微笑。

乌伦古明白,只要豺王一声令下,群豺就会在顷刻间将它撕成碎片。

乌伦古并不怕死。但是,在去狼的天国见到妻子、儿女前,它需要杀死这群十恶不赦的卑鄙的豺。

怎么办?怎么办?

乌伦古转动身体,露出白森森的獠牙,与豺群对峙着,在雪地上画下一个个醒目的圆。

海潮,一波波涨起,撞击在近海的浮冰上,将几十里连成一线的冰缘击碎,进出无数巨大的冰晶,笔直冲向黑魃魃的夜空。尔后,落下,湮没在轰鸣着的涛声中。

当地有传说,在冰封的海水中蛰伏着吐冰海龙,海心的涛声正是海龙的怒号。每当隆冬雪夜时分,正是海龙的咆哮最为凄厉之时。

豺群暂停了进攻的姿势,围住乌伦古,仰天嚣叫,似乎是在举行一种杀戮仪式。叫声尖厉刺耳,毫无风度。

雪,已经停了。

阴霾散去后,露出了皎洁的明月。

夜空,万里无云,月如新拭过的镜面,不染纤尘,竟是满月。

连续数天降雪,已经很久没有望见月亮了。

这是冬夜里一个难得的晴天。

乌伦古仰起头颅,向着月亮发出一声悠长的嗥叫,仅属于狼的嗥叫。

“呜——嗷一呜——嗷一嗷!”

豺群,停止了嚣叫,愣愣地望着它,仿佛无地自容。

对于真正的草原狼,即使是临死时,也要保持着属于狼的尊严。

海风,将残雪从崖上轻轻吹落,坠入忧伤崖下海的深渊。

月光下,积雪覆盖的山崖明净而白皙。

乌伦古骤然间原地跳起,从空中斜刺向垒了厚厚的积雪的山崖。

P8-11

后记

我的动物小说成长记

袁博

八岁时,我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七年了。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跨过了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里生活了三年。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在围栏中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寻觅在地下奔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夕阳留下的残霞染红了西方明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沾结在斑驳的草叶上。喜鹊从眼前扑翅而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苍蓝色的天空,飞往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着断断续续的虫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群踏起滚滚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个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籍。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可以被驯化。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服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常常给我讲一些来自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土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把肉块喂给它吃过;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在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不仅使我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那段生活使我深深地着迷于动物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我研读了大量动物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为我的动物小说创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十六岁时,我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保送至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鸵鸟家族》,并与动漫公司签订改编协议,被改编为52集动画连续剧《鸵鸟太阳雷》。

出于对动物学的兴趣,我成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后来转入中文系。现在,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六年来,我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云南、贵州、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地进行动物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考察,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阳、月亮、星辰、疾风,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灵,都告诉了我许许多多书本上读不到的哲理。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我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成为可供审美的物象。

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话语去歌颂闪烁的星空,他知道了什么是梦中的远方;当一个离家的游子歌唱起故乡的草原和群山,他明白了什么是思念;当一个老人在行将覆灭的记忆里回忆起他年少时读过的诗句,他会发现,他一生中见过的所有风景和这些诗篇再也分不开了。

上古时候,人丁稀疏,野兽繁盛,我们的祖先与万物杂居,在自然之中成长。我们的祖先相信自然万物的互通性,平等地去看待各类生灵。他们相信自然之中蕴含着一种比人生世事更深刻的道理,而比这些道理更为深邃的是自然本身。《诗经》、《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布洛陀》……在这些古老的诗歌中,充满了祖先对于自然的尊重与理解。

民间文学的情调中常常带有一种悠远的气质,或慷慨悲壮,或空灵飘逸。我们的祖先用最简练的文字传递生命的节律,我希望能够将这份文学情调传递到我的动物小说中,使我的每一本小说都能成为拥有民族文学特质的艺术品。

文学不仅用于书写人类社会,也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动物小说是用作者的体验去审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一扇窗口。在我的动物小说中,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程,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

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地球并不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自从我们这个行星形成以来,它就在不断变化,不断孕育出新的生命。浩浩荡荡的自然历史长河,曾经是多少生灵的舞台?辽阔的大地和浩瀚的海洋,曾经是多少动物的家园?从前寒武纪到现在,地球几十亿年的自然史见证了无数种群的兴衰变迁。

自然史动物小说——这是我给自己的动物小说的一个全新定位。这些作品既不同于以往的动物小说,也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小说。我的动物小说中,特定的自然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我更关注沧桑变迁的时代背景中个体的处境。

在《鸵鸟家族》中,从非洲到亚洲,截然不同的背景,演绎了一代代鸵鸟不同的命运,不变的是它们灵魂深处一脉相承的刚毅与勇气。

在《狮子的心》中,一只白色的狮子在孤独中成长,却不放弃任何生存的希望——因为它相信自己有着一颗狮子的心。

在《火烈马》中,生命的成长不仅是身体长大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自然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猿人部落》中,工具的革新使猿人部落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远离了饥饿之苦,但猿人天性中的虚荣与嫉妒根深蒂固。真正的猿人首领,需要一种摆脱虚荣与嫉妒的智慧。

在《霸王龙兄弟》中,一起长大的霸王龙兄弟在刚刚成年的时候分离,各自历经一生的波折之后,在迟暮之年温暖相逢,又为了年轻一代霸王龙的逃生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剑龙不流泪》中,由于侏罗纪末期气候变迁,剑龙家族面临的是一个种群日渐衰微的时代,所有剑龙的后代都必须坚强,使自己的族群生存下来,并且生生不息。

与野生动物相处的经历,使我知道动物在幼年时期成长的艰辛。和人类的孩子一样,年幼的动物在长大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许多生存必需的技能,需要面对许多成长中的考验与挑战。

其中,包括了执着的坚守、拼搏的勇气、难得的温情和群体的良知。这种生命的辉煌不仅属于人类,也可能属于所有在自然历史上出现过的物种。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自然精神的体验者。

书评(媒体评论)

袁博让我们领略了动物小说的美感,或者说具有美感的动物小说。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