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史上跨越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的旷世经典。这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名人传记;
作者用词洗练,文思敏捷,精辟中的,全景式展现二战恢弘场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权威的史料,揭秘鲜为人知的二战内幕,讲述危机紧张的战争全局。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世界大战丛书》由温斯顿·丘吉尔著。
| 书名 |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世界大战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诺贝尔奖史上跨越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的旷世经典。这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名人传记; 作者用词洗练,文思敏捷,精辟中的,全景式展现二战恢弘场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权威的史料,揭秘鲜为人知的二战内幕,讲述危机紧张的战争全局。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世界大战丛书》由温斯顿·丘吉尔著。 内容推荐 由温斯顿·丘吉尔著的《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0从德黑兰到罗马)/世界大战丛书》忠实地记录了二战后期,在结束意大利战事之后,各盟国之间审时度势、密切配合,精心拟定了向纳粹德国展开总攻的最终战略。从德黑兰到罗马,各盟国首脑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会晤,推动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大致确定了战后世界版图的划分。与此同时,在南斯拉夫、希腊及缅甸等地,战争仍然在艰难地继续,然而,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天际。 目录 第一章 开罗 第二章 开启德黑兰会议 第三章 面谈和会议 第四章 在德黑兰的难题 第五章 在德黑兰的结论 第六章 再访开罗和最高统帅 第七章 迦太基遗址和安齐奥 第八章 马拉喀什养病阶段 第九章 铁托元帅与南斯拉夫 第十章 突袭安齐奥 第十一章 意大利:卡西诺 第十二章 日益增强的空中攻势 第十三章 希腊的苦难 第十四章 缅甸及其外围 第十五章 对日作战方针 第十六章 准备“霸王”作战计划. 第十七章 罗马 第十八章 大战前夕 附录 一 略语表 二 密码代号表 三 1943年6月-1944年5月首相以个人名义发出的备忘录和电报 四 英国、盟国和中立国每月因遭受敌人袭击而损失的船舶总数 五 有关释放莫斯利夫妇的宪法 六 1943年6月-1944年5月,各部大臣一览表 试读章节 在马耳他我会见了几位重要人物,包括艾森豪威尔和亚历山大两位将军。亚历山大将军是可以荣膺“北非绶带勋章”的,我在突尼斯战役结束后,就向国王提过这个建议。北非战役中有两个获胜的英国集团军,绶带上的1和8两个数字就代表着他们。当然,作为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也堪此殊荣。我向国王请批,国王同意了。如此备具荣耀的绶带,由我亲手授予两位统帅,我深感荣幸。绶带别在制服衣襟上的一刻,两位将军露出了意外之情,并且异常兴奋。到达马耳他的时候,我又染上感冒,还发烧,确实病得不轻,所幸身体仍可以支持,就出席了马耳他总督举办的晚宴。晚宴设在他的战时官宅,因为他原有的宅院遭到轰炸,无法居住了。 虽然我在马耳他的这段时间,能接连处理各种大小事务,但都是在床上,唯一不是在床上,也就是参加了一次参谋会议,临行巡视了已被炸得满目疮痍的海军工厂。工厂职工们集合在一起,非常热情地迎接了我。我们出发去亚历山大港,是在11月19曰的半夜。 罗斯福总统发来电报,建议把会议地点改在喀土穆。因为他的安全顾问团担心德军会从希腊和罗得岛方向来空袭,这样原定的开罗就太危险了。罗斯福是从来不考虑个人安危的,显然这并非他本人之意。此次我们携大批官员同行,总共近五百人,喀土穆尚没有条件来安置,所以我令伊斯梅去马耳他查看情况,他报告说,马耳他也不具备安置我们一行人众的条件,因为居住环境已遭空袭破坏,而且简陋不堪。因此,我决定,坚持在开罗是最好的,那里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德国飞机如果来袭,驻在亚历山大的八队英国空军,一定会截击和消灭他们。在金字塔附近的隔离区——我们准备在那居住——有一个步兵旅以上的兵力可作保卫,而且五百多门高射炮在附近对空戒备。罗斯福总统正在乘着“依阿华”号横渡太平洋,于是,我向该舰发去无线电: 首相致罗斯福总统1945年11月21日 请读“约翰福音”第十四章一至四节”。 发完电报,我再次从头至尾细读了“约翰福音”中的这几节。我有些许忧虑,恐怕一者给人感觉我在无意间亵渎神明,二者令人觉得我太专断并因之不悦。最终我们维持了原计划,因为罗斯福总统驳回了所有反对意见。结果,金字塔附近几百英里以内,未见德国飞机。 11月21曰清晨,“威望”号在亚历山大港抵岸,我立即登上飞机,在金字塔附近的沙漠机场降落。凯西先生在这里有舒适的自住别墅,他供我随意使用。辽阔的卡塞林森林包围了我们住所,各国富豪在开罗的豪华住宅和花园,也零零散散地嵌在森林中。在安全且舒适地方,距此至少半英里,蒋介石和他夫人也已住下,开罗方向的路上,大约三英里处,罗斯福总统将在美国大使柯克的宽敞别墅里住下。翌日清晨,途经奥兰的“圣牛”号飞机到达沙漠机场,我去迎接他,然后一起驶向他的别墅。 很快,随从的参谋们聚合了。金字塔的对面,距我下榻处只有半英里的米纳大旅馆,是此次会议的总部和英美联军参谋长们的集合地点。军队和高射炮密布在这一带,所有通道上的警戒极为严密。各级人员也立即着手大量事务,做出相应的决定和调整。 P2-3 序言 我们的命运在1942年冬至194S年春出现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机,这在第四卷《命运的关键》有所叙述。自1943年6月开始,以后一年里的战争情况,载于第五卷《紧缩包围圈》”中。西方盟国最终夺取西西里岛,这得益于我们取得了制海权井压制德国潜艇,空中优势也逐渐得到强化。之后,我们得以进攻意大利,结果墨索里尼垮台,意大利倒戈。然后,希特勒和他占据的卫星国家彻底被包围了。德国本已孤立,俄国又从东方猛烈进攻。日本曾侵占大片领土,如今它再也无力保有,而且不得不采取守势。 联盟国家现在面临的是僵持的局面,而不再是失败。攻进这两个侵略国家本土,使受压迫的人民摆脱它们的魔掌,是他们要面对的艰巨任务。他们都勇敢地承担起这个世界性的责任:夏季,英国在魁北克、美国在华盛顿开会;三个主要盟国又于㈠月在德黑兰开会。我们下定决心,一致为实现目标,为达成共同事业不遗余力,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方法和侧重点上,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因为,这三个盟友会不自主地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如何做出决定。我在本书中记述的,就是我们是怎样就一切重大问题达成协议的。罗马解放、荚美两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半岛的前夜,讲述的都是这些问题。 我在本书中采用的方法跟前几卷一样。我只是希望在为历史提供事实资料时,站在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的角度上而已。我可以实现上述目的,那些指令、电报和备忘录就是基石。因为它们是我当时写下的,而不是后来写的。有人建议,把大部分此类文件的回复记录也收录进来,但是我认为这一卷应该更紧凑、更精练。从目前情况来看,再撰写最后一卷,就可以写完全部历程了。所以,一些人士的见解本书并没有引述,我只有对他们说抱歉了。 从本卷所录事件的发生到今天,已经超过七年。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转变。当时的伙伴,现在有了深深的沟壑。新的阴云再次笼罩,还可能会更密集。当时敌对的双方,现在却很友好,甚至结盟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他国家的读者可能会耿耿于本卷引用的电文、备忘录和会议报告,它们申很多词句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我只想跟他们说明一点:我们当时进行的战争是凶猛的、恐怖的,而这段历史都记录在这些文件中,可以想见它们的价值。人们不会对恨之切切的敌人好言好语,因为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再说,所有针对敌人的话,本就难听,要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就不能改成亲切宛转的表述。所有的伤痛只能交给时间和事实来处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