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如鄢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姜振华编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01 请叫我楚王!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周平王率领文武百官把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从此拉开了东周的帷幕。在东迁的过程中,周王朝元气大伤,而拼死护驾的秦襄公赢开、晋文侯姬仇和郑武公掘突脱颖而出,秦国、晋国、郑国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齐国、鲁国、宋国等传统强国也在不断壮大。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周天子,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而率先向周王朝发难的,正是郑武公掘突的儿子郑庄公寤生。公元前719年,郑庄公突然率领大军,强行收割了周朝京畿的麦子。周桓王竞不敢征讨,周王室颜面扫地。十二年后,周桓王终于忍无可忍,亲自统帅周、陈、蔡、虢、卫五国联军,大肆讨伐郑庄公,结果被郑庄公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周桓王正要掉头逃跑,又被郑将祝聃(dan)一箭射中了肩膀,勉强忍痛突出了重围。回去以后,周桓王竟又不敢申讨,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彻底走下了神坛。

不久,消息传到楚都丹阳。当时正值盛夏,树上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扰得楚子熊通心烦意乱。熊通命人把令尹斗伯比请来,忧虑地说道:“斗爱卿啊,现在的形势对楚国大为不利啊。齐、鲁、陈、宋等传统大国依然坚不可摧,秦、晋、郑、卫等后起之秀又势不可挡,楚国本来就僻居南蛮之地,如果再不想办法奋起直追,恐怕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了。令尹可有什么妙计吗?”斗伯比笑道:“如果下臣猜得没错,君上已经有主见了吧!”熊通“嗯”了一声,“楚国之所以难有作为,主要是因为爵位太低。以前周平王当政时,各国诸侯还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天子被臣子射伤,竟然不敢申讨,看来天子也要坠落凡间了。孤家准备仿效先祖熊渠故事,自立为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爱卿以为如何?”斗伯比想了想,缓缓答道:“主公果然高见,下臣佩服之至。不过,楚国放弃王号已久,如果突然恢复名号,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江汉诸姬对我国觊觎已久,如果挟天子之命,合力前来讨伐,恐怕会对君上不利。不妨先用武力制服诸侯,然后再考虑称王不迟。”熊通点了点头,又忧虑地问道:“可是方今天下,诸侯数以百计,楚国国小力微,如何才能制服诸侯呢?”斗伯比答道:“君上无需过虑。天下诸侯虽多,但像齐、鲁、郑、晋等大国,毕竟还是少数,而且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对我国构成实际威胁。南方诸侯中,汉江以西已被主公收服,只有汉江以东各国,尚不听从主公号令。而在汉江以东诸侯中,惟以随国最强,又是本地盟主,君上不妨御驾亲征,逼迫随侯与楚国结盟,如果连随国都愿归附,其他小国也就不在话下了。”熊通转忧为喜,决定立即御驾亲征随国。

熊通把大军驻扎在毗邻随国的瑕地,然后派大夫蘧(wei)章前去求盟。

却说随侯身边有一位贤臣和一个奸臣,贤臣名叫季梁,奸臣名叫少师。随侯却偏偏喜欢少师,处处疏远季梁。蘧章抵达随国后,立即向随侯禀明来意。随侯正在后宫饮酒作乐,猝然听说楚国大军压境,顿时慌了手脚,马上派人把少师和季梁叫来,询问退敌良策。季梁分析道:“从眼下实力来看,明显是敌强我弱。而楚国却先派使者求和,显然别有用心。君上不妨假装答应讲和,暗中却加强戒备,这样可保万无一失。”(P1-2)

后记

宜城,这个汉江边上的旖旎小城,对我这个“外地人”来说,既熟悉而又陌生。

小时候,听大妈大婶们唠些家长里短,不是张家的丫头就是李家的姑娘,又嫁到宜城去了。虽然那时候还不懂结婚是怎么回事,但从她们的口气中,还是能听出一丝羡慕、一分嫉妒。宜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在我这个山里娃子的心里,引起了无限的遐想:它一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吧,一定是个很好很好的地方吧。不过,具体有多远,到底有多好,我没有概念,也不想深究——反正我也没有机会“嫁”到那里去。

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竞真“嫁”到了这里——我到这里工作了。记得第一次到宜城的时候,我从襄阳客运中心站出发,坐的是到宜城的长途汽车。令我惊奇的是,客车出了中心站,竟然一路向西,直到襄城汽车站后,才折行向南。这一段路我再熟悉不过了,正是我回保康老家的路。我第一次意识到,印象中“很远很远的地方”,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事实上,宜城和保康只隔了一个南漳,不过几十里远罢了。

我更没有想到,宜城远比我想象中还要“美”得多。她临江拥湖,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还有一望无际的农田。但更美的是她的文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市,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辞赋鼻祖宋玉的故乡,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同时,东汉《楚辞章句》作者王逸、唐朝《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清朝《襄阳府志》作者王万芳等,也都是宜城人。白起拔郢、伍子胥掘墓鞭尸、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也都与宜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宜城可谓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她的故事古老而美丽。

当然,这里流传最广的还是“皇城”故事。记得第一次到宜城时,我从长途汽车上下来后,没有着急入住宾馆,而是打了辆的士,

绕着小城转了一圈。宜城市区不大,也说不上繁华,倒是那位健谈的的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哥听说我是外地人,随口给我讲起了楚皇城,说起了宋玉。我大学修的是中文,对楚国和宋玉也算知道皮毛,很容易听出的哥的故事里有“硬伤”,却又被他举手投足间的那种从容和自信所深深吸引。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整个城市都散发着这种气质,一种“阅尽人世沧桑,笑看人间繁华”的大气和淡定。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皇城气度吧,尽管已经不做“老大”很多年,但深入骨髓的那种雍容和大度,仍然会自然不自然地流露出来。

但前年夏天的‘皇城’之游,却多少有些令人失望。我冒着三十五六度的高温,搭上了开往郑集镇的巴士,我想亲眼目睹一下楚国故都的辉煌。郑集镇只有一条主街道,从头走到尾,没有发现皇城的影子,连个标志都没有看见。我找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向他打听楚皇城的去处。老爷爷笑呵呵地说:“这就是楚皇城!”看到我惊讶的表情,他习惯性地补充道:“你说的是那两块碑吧?!”不等我回答,老爷爷把手往西南方向一指,“往前走小半里地,左拐就到了。”根据老爷爷的指示,我很快找到了那两块碑,兀立在两座低矮的土丘上,一块上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个沧桑的大字,另一块上则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大字。旁边杂草丛生.几只蜻蜓迎风“站”在草尖上,警惕地注视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时刻准备“乘风归去”。我用手摸了摸冷冷的石碑,不禁从心底里发出一声叹息。也许幸运的宜城人祖祖辈辈生在皇城、长在皇城,早已养成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超然心境,对一切都宠辱不惊、淡然处之了吧。

后来,又和同事们聊起宜城的故旧,大家总是以“有说头、没看头”一语以蔽之。但仔细追究起来,其实能说清楚的也不太多。对“楚皇城”“宋玉”等历史典故,不少人都还停留在似是而非的概念上,一旦触及细节,就语焉不详了;至于其他更为生僻久远的故事,就更加罕有人知了。我突发奇想,既然宜城人已对自己的历史习以为常,我这个“外地人”为什么不搜集点资料,整理整理宜城的故事呢?尽管我没有如簧巧舌,生花妙笔,至少有一颗拳拳之心,一腔腾腾热血,就让我权且充当一块引玉的土砖,一颗铺路的碎石吧。

令人鼓舞的是,宜城的历史文化也引起了主要领导的空前关注。近两年来,郑集镇的入口处便树起了楚文化味道十足的指示牌楼,楚皇城遗址边上修建了漂亮的展示厅,宋玉故居所在地腊树园村也变成了漂亮的宋玉公园。就像在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一样,这些古代的景观突然都“活过来”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而这一切,也让我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我充分相信,哪怕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做一点基础性工作,我的努力总不会白费。而在宜城的故事中,“皇城”故事是发生最久远、跨度最漫长,也是内容最神秘、色彩最瑰奇的部分,我便首先截取了她作为鄢郢的185年间发生的楚国故事作为开篇,集中展示宜城的悠久历史和绚烂文化。

这本书能够付梓印刷,要感谢很多人的真诚帮助和无私奉献。我要感谢市委李诗书记,他在百忙之中挤出宝贵时间为本书作序,不仅为这本书增光添彩,也使本人深受鼓舞。我要感谢市委刘清喜常委,没有他运筹帷幄、精心策划,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我要感谢楚文化专家李福新先生和龙彩葆局长,李先生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龙局长为我提供了所需的第一手资料,都让我获益匪浅。我要感谢市委办尚正坤主任、时涛主任、汪涛主任,没有他们的一再鼓励和鼎力相助,我就不可能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我要感谢汤国政、邹治坤、李春熹、张海生、曲胜、屈广华、吴满、叶世剑柴光华、王向锋、谢厚国、陈鹏飞、连前勇、王建锋、王建伟、李青伟、曾斗等同事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感谢黄锋、庄梦奇、王海明、龚建桥、殷灵、许程程、王君一、马金龙等“同年”的关心和支持,让我有了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来完成这项工作。最后,我还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他们是鼓励我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其他还有很多很多关心支持我的人,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点明,这里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真诚地欢迎方家和有心人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2月

目录

引子

请叫我楚王!

一声叹“息”

大阍的罪与罚

嫂子再看我一眼

虎孩儿

屈完舌退联军

借壳上位

最后一支仁义之师

霸临伤别

少年神相

睢阳智斗

这也叫退避三舍?

迟到的免死金牌

这次只退一舍

让寡人吃完熊掌再死行吗?

这不是一只凡鸟

治国在德不在鼎

一箭定乾坤

帽缨里的秘密

农夫与蛇的另一个故事

蹊田何必夺牛

“邺”定称霸

寝邱才是我的菜

君子一言

老妖精的新祸害

纸糊的西门之盟

小将军的大计谋

一箭还一箭

元帅也是醉了

顺便当回卧底

以敌攻敌

弭兵大会

死在箭下的神箭手

“神探”伯州犁

帽缨里的另一个秘密

“申”张“正义”

楚王好细腰

蹊田何不夺牛

小“蔡”一“磔”

浓缩的真是精华

亲兄弟明干仗

儿媳妇也是媳妇

伍家的三长两短

生死昭关

君子报仇十九年不晚

偷袭不成反蚀一把米

郢都的陷落

今夜无人人眠

“王”命天涯

天意不绝楚

后记

序言

有位智者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像一根纤细而又强韧的丝线,把散乱的珠子串起来,使她们成为民族、成为国家、成为社会。一个城市同样如此,文化就像奔流不息的血液、深扎地下的根脉,无形中决定了她的气质和底蕴,影响着她的潜力和前途。

宜城可谓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宜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曾是楚国鼎盛时期的国都,辞赋鼻祖宋玉的故乡,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文化底蕴至为丰厚。其中,楚文化是根、是源、是集大成者。春秋时期,楚国在这里建都185年(前689年-前505年),先后有包括楚庄王在内的11位楚王活动于此,历史上称之为鄢郢。在近两百年的王城岁月中,宜城亲眼目睹了楚国的兴衰荣辱和生死存亡,她既体验过楚庄王饮马黄河、称霸中原的无上荣光,楚灵王一声令下、诸侯奔驰的无比霸气,也感受过楚成王兵败城濮、功亏一篑的无限心酸,伍子胥兵临城下、国破家亡的无言结局。这一切赋予了这座文明古城一种非比寻常的“皇家血统”和“王者气度”,至今让世世代代生活在“皇城”根下的宜城人民引以为傲。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先后在楚皇城遗址所在地郑集镇入口处树立了楚文化味道十足的指示牌楼,在遗址边上修建了精致典雅的展示厅,在鲤鱼湖边修建了名副其实的楚都公园。逐步把旧的历史变成新的资源,把文化的潜力变成发展的实力。同时,我们还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精神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努力把宜城建成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而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要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就必须先理解文化、认同文化,把文化因子融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姜振华博士编著的《往事如“鄢”》一书,就是这样一次可贵的尝试。该书以11位楚王称霸图伯为主线,精心辑录了在鄢郢时代发生的50则楚国故事。这些故事独立成篇,又前后照应。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历史性。作者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主要依据《左传》《史记》两部正史和历史性很强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来编织故事,只在可接受范围内对部分细节作了丰富和完善,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二是通俗性。作者把佶屈聱牙的文言“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还配上了精彩的插图,让人不知不觉置身于那个斑斓瑰奇的世界。三是教育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鄢郢故事发生在几千年前,但像楚庄王蹊田夺牛、孙叔敖遗嘱寝邱、伯州犁上下其手等历史典故,今天读起来仍然不无裨益。总而言之,《往事如“鄢”》就像一本偶尔翻出的陈年影集,它勾引我们吹落历史的尘埃,再次端详那一张张“儿时”的“老照片”,在穿越时空的瞬间找回久违的快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一个宜城人,特别是青年和学生,都有必要读读这本书,了解一点宜城的历史和文化。

透一管能窥豹,观一叶可知秋。《往事如“鄢”》的出版,无疑只是一次尝试、一个开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涌现出来,尽情抒写宜城情结,讲好宜城故事,让世界更了解宜城,让宜城更了解自己。

我坚信,只要我们秉承楚人那股“不服周”的劲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宜城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重现两千多年前楚国古都的辉煌!

是为序,以飨读者。

中共宜城市委书记 李诗

2016年1月18日

内容推荐

公元前689年至505年,楚国建都于郢,即今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楚皇城遗址所在地,史称鄢郢。185年中,先后有包括楚庄王在内的11位楚王在这里登上了历史舞台,可谓楚国历史上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姜振华编著的《往事如鄢》依据《左传》《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历史资料,以历代楚王争霸中原为主线,精心辑录了51则精彩绝伦的故事,力求重现185年间楚国的不断兴盛和鄢郢的繁荣富庶,让宜城人乃至所有楚国人重新记起自己的“童年往事”。

编辑推荐

姜振华编著的《往事如鄢》就像一本偶尔翻出的陈年影集,它勾引我们吹落历史的尘埃,再次端详那一张张“儿时”的“老照片”,在穿越时空的瞬间找回久违的快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一个宜城人,特别是青年和学生,都有必要读读这本书,了解一点宜城的历史和文化。

透一管能窥豹,观一叶可知秋。《往事如鄢》的出版,无疑只是一次尝试、一个开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涌现出来,尽情抒写宜城情结,讲好宜城故事,让世界更了解宜城,让宜城更了解自己。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0: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