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忆编著的《铁证(日本随军画师笔下的侵华罪行)》文字及图画按主题为主、时间为辅排序。大致分为中日甲午战争、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以及对江浙的占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空袭重庆、对华南地区的占领,日俄战争、一战、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以及诸岛与英美等盟军的战争两个部分,并把原出版
物上的题词、推荐文、序文等作为附录放置最后。
每个主题的文字部分,特邀有关研究军史的同志撰写,图片则由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提供。文字部分并不与图画完全相对应,而是大致按主题,写出图画所涉及的日军侵华罪行的史实。
| 书名 | 铁证(日本随军画师笔下的侵华罪行)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继忆编著的《铁证(日本随军画师笔下的侵华罪行)》文字及图画按主题为主、时间为辅排序。大致分为中日甲午战争、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以及对江浙的占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空袭重庆、对华南地区的占领,日俄战争、一战、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以及诸岛与英美等盟军的战争两个部分,并把原出版 物上的题词、推荐文、序文等作为附录放置最后。 每个主题的文字部分,特邀有关研究军史的同志撰写,图片则由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提供。文字部分并不与图画完全相对应,而是大致按主题,写出图画所涉及的日军侵华罪行的史实。 内容推荐 继忆编著的《铁证(日本随军画师笔下的侵华罪行)》为一本图文画册作品。本书的全部画作,取自日本海军美术协会在二战时期出版的《海军美术》和《大东亚战争·海军美术》两本画册。 这些画作都是当年日本海军的派遣画家和海军报道班员所作的战地绘画作品,画作题材涉及甲午海战、日俄战争、日军侵华、太平洋战争等众多日本战争罪行。作为历史最直观、最真实的史料,成为日本侵略者侵华罪行的铮铮铁证。 目录 出版者的话 第一部分 1.从甲午战争起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2.淞沪会战 3.武汉会战·长沙会战 4.南京大屠杀及对江浙地区的占领 5.空袭重庆 6.日军占领华南地区 第二部分 7.日俄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参加的战斗 9.日军在太平洋与英美等国的海战 附录 试读章节 2.淞沪会战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H军又在上海挑起事端,于1932年1月27日突袭闸北。1月28日,第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2月14日,第5军军长张治中将军率部增援上海。第19路军与第5军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及既设工事顽强抗击,激战六昼夜,重创日军。H军数次增兵,三易主将,死伤逾万。但国民党当局妥协退让,不再派兵增援,守军寡不敌众,致使3月2日上海失守。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在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也称第二次上海事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 大战的序幕: 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大山勇夫企图进入上海虹桥机场,被驻扎在军用机场附近的中国保安队击毙。8月10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为闯入机场道歉,但要求中国解散保安队,并拆除防御工事。枪击事件还导致日本在8月10日运送增援部队到上海。针对日军的行动,蒋介石也在8月11日开始调动中国军队进入上海地区,撕毁了1932年的《淞沪停战协定》(禁止中国军队进入上海)。第二天,日本要求列强迫使中国解散进入上海的部队,但市长俞鸿钧声明日本7月7日对中国的侵略已经违背了协定。上海市民狂热地欢迎出现在该市的中国部队。8月13日上午9时,中国保安队和日本便衣队在上海闸北宝山路附近交火。零星的射击持续了一天,直到下午4时,日本总部命令停泊在长江和黄浦江的海军第3舰队,向市内的中国目标开火。淞沪会战开始了。 大战的简要过程: 8月22日,日本第3、第8和第1l师在海军炮火的配合下,发起两栖作战,继续在川沙、宝山登陆。中方在敌舰猛烈攻击下,无法进行有效反击。 8月23日晨,日军第11师团在30余艘军舰密集炮火掩护下,于狮子林、川沙口登陆,攻击宝山、月浦、罗店。美国国务卿赫尔呼吁中日双方停战。 9月20日前后,日军在长江和黄浦江沿岸集结陆军5个师团,另有15个大队,共约12万人,有战车200辆、飞机200余架、火炮:300余门。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四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与此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支持和鼓励着壮士。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人四行仓库,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中国守军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屯这次英勇作战,中国军队以寡敌众,共毙日军200余名。 …… P13-14 序言 14年前,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在馆藏中发现了两本日本海军美术协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版的画册:一本是1942年5月20日发行的《海军美术》,收录图画110幅;另一本是1943年9月15日发行的《大东亚战争·海军美术》,收录图画35幅。这些画的题材,绝大部分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进行的空袭、轰炸、占领等;部分是二战期间日本在太平洋的战事,包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的海战等;还有一些是以日俄战争、巾日甲午战争等为题材的图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保部的专家学者鉴定,这两本画册均是真品,所收录的图画,是日本海军派遣画家(其中有的是当时日本著名画家)及海军报道班员所作的战地绘画作品,个别画家还死于中国战场。作为用来鼓舞日本侵略军“士气”的出版物,当时的日本海军大将米内光政为《海军美术》题写书名,海军大臣海军大将岛田繁太郎、台湾总督海军大将长谷川清、军事参议官海军大将盐泽幸一、海军中将近藤英次郎等人撰写赞辞。而《大东亚战争·海军美术》则在首页放置了日本天皇的“宣战诏书”和日本甲级战犯山本五十六(出版时已死)的墨迹“常在战场”,并由海军大将米内光政题写书名并撰写推荐文,海军报道部长海军少将矢野英雄作序。 翻阅这两本画册,满目都是飞机、兵舰、炮火、炸弹,硝炯弥漫、残垣断壁,幅幅画面都记载了7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埘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笔笔血债。也许当时的出版者未曾料想,这两本画册中的画作,已作为历史的最直观、最真实的史料,成为日本侵略者残害、杀戮中国人民的铁证,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所犯战争罪行的铁证。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现名)及馆领导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编辑了这本《铁证:日本随军画师笔下的侵华罪行》,用当年日本侵略者自己的所谓画作,揭露并向读者昭示当年日本的侵华罪行。 当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军同主义复活势头日趋嚣张,甚至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否认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侵略战争的事实,公然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挑战世界和平。对此,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必须有所警觉,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言论,必须震慑并遏止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举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负起我们应尽的责任。 本书文字及图画按主题为主、时间为辅排序。大致分为中日甲午战争、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以及对江浙的占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空袭重庆、对华南地区的占领,日俄战争、一战、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以及诸岛与英美等盟军的战争两个部分,并把原出版物上的题词、推荐文、序文等作为附录放置最后。 每个主题的文字部分,特邀有关研究军史的同志撰写,图片则由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提供。文字部分并不与图画完全相对应,而是大致按主题,写出图画所涉及的日军侵华罪行的史实。因能力所限,如本书编辑方面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