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晚上打电话给队长,说了下午跟马南碰面的事。队长的语气轻松下来,好像得到马南的帮助立刻就能破案一样。这两年间,马南为队里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线索,很多案件的侦破他都功不可没。刑侦队里有人把马南比喻成嗅觉最敏锐的猎犬,你只要给他一块面包,他就能把种麦子的农民给找出来。它跟鉴证科的工作还不太一样,鉴证科着重的是技术方面的分析,而他,则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与渊博的知识来形成自己一条独特的推理链条。
现在,队长只希望马南能够成功地破析罪犯留下的信息。
半个多月前,海城市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孤老头。孤老头是海城的方言,顾名思义,孤身一人的老头。这老头有点智障,平时没少遭人白眼,一辈子过得挺艰难。二十多年前,他就在海城以拾荒为生,捡来的破烂堆满了自己居住的小屋。孤老头打了一辈子光棍,据说从来没有亲近过女人。但就在案发前不久,周围的邻居忽然发现他不去捡垃圾了,还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套新衣服套在身上,乱糟糟的头发剪过了,脏兮兮的脸也洗得干干净净,有些好事的老太婆便拉住他,问他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
孤老头缺心眼,禁不住那些老太婆的追问,虽然支支吾吾,但还是一不留神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他现在有了女人,而且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有了女人的男人当然会有些不同,所以孤老头这才讲究起卫生和换上新衣服。老太婆们当然不相信,又穷又丑还缺心眼的孤老头怎么会有年轻漂亮的女人?她们回家把事情跟家里人一说,更多的人一见到孤老头就拉住他问长问短。后来孤老头被逼得急了,见有人跟他说女人就撒腿跑开。
然后有一天,孤老头死在了自己的小屋里,死因是被人用利器刺中心脏,一刀毙命。孤老头痴呆了一辈子,平时只会让人欺负,根本不会跟人结怨,他一个捡破烂的老头,也攒不下钱来,所以,仇杀和抢劫杀人很快被排除。根据周围邻居反映的情况,孤老头突然有了女人,几天后便遭人杀害,他的死亡会不会跟那个女人有关?但那女人只是孤老头随口冒出的一句话,是否真的存在都不得而知,更不要说找她出来了。
在案发现场,除了塞在孤老头兜里的这张明信片,没有其他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起初,没有人把这张明信片跟孤老头的死联系起来。孤老头是捡破烂的,他的屋里什么破烂都有,也就是说,在案发现场出现什么都不奇怪。这张明信片也许是他从废品堆里捡出来塞口袋里的。
但之后不久,又发生了第二起命案,这回,在死者身边的青石板上,凶手用死者的血画了一个符号。经法医鉴定,两名死者是被同一把刀杀害的,因而可以肯定凶手是同一个人。因为第二起凶案现场的图案,警方确定孤老头兜里的明信片也是凶手留下的线索。杀人后留下线索,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要给查案的警察传达一些信息,也许这信息里包含着罪犯自己的一些情况,也有可能指向下一位受害者。
只有高智商、极度自信的罪犯才会这样做,这实际上是对警方的公然挑衅。
两起案子很快并案处理,警方除了运用常规的侦破手段,对死者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外,还必须搞清楚罪犯留下的物品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
刑侦队为此连续开了几次会,在会上说什么的都有,却始终找不到一个令人信服的推断,为此,队长脑袋都要成糨糊了,眼前成天晃悠着那张明信片。最后,他做出决定,让秦歌去找马南。
马南还真是不辱使命,第二天便打电话给秦歌。秦歌听了答案后,有片刻工夫没说出话来。虽然他不知道马南有着怎样一个推理过程,但这答案与后来发生的案子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电话里让马南在家等他,他马上过去,马南好像答应了一声,又好像没答应。当秦歌风风火火地带着另一个物证赶到田园山庄时,马南家又是大门紧闭,任他怎么叫门里面都没人应答。
他打电话给马南,马南已经关机了。(P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