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青主编的《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理论与实践》1~4章是基本理论部分,分别介绍了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职责归属、流行病学方法、国家职业病监测体系以及国内外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常见模型。5~8章从实践基础出发,代表性地介绍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职业健康素养、医疗卫生行业、职业性肿瘤的监测目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相应监测报告编写的基本框架。9~17章,介绍了国家安监总局划分的九大行业中有代表性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以便大家在日常职业病监测中,查阅、识别其职业病危害因素。附录收录5个深圳市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案例,分别代表区域的综合监测与评估、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职业健康素养、行业的监测评估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估五个方面,供大家方便地在实践中借鉴及与数据的类比之用。
上篇 基本理论
第一章 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概述
第一节 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背景
一、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
二、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背景
第二节 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职责归属
一、公共卫生机构职责
二、医疗机构职业病防治职责
三、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五、政府及其他部门职业病防治职责
第三节 职业病监测基本内容、方法及监测体系评估
一、职业病监测基本内容
二、职业病监测方法
三、职业病监测体系评估
第四节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基本内容、类型与方法
一、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基本内容
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类型与基本方法
第二章 职业病监测常用流行病学方法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
一、现况研究
二、相关性研究
第二节 队列研究
一、队列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原理
二、队列研究的类型、特点及选择原则
三、样本量的确定
四、队列研究率的计算与效应的估计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与内容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及特点
三、样本含量的估算
四、偏倚及控制
第四节 流行病学实验
一、流行病学实验的概念、基本方法与特点
二、流行病学实验主要类型及应用
三、现场试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偏倚及其控制
一、选择偏倚
二、信息偏倚
三、混杂偏倚
第三章 职业病监测体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省、市、县职业病监测网络
一、组织实施
二、技术保障
三、经费使用要求
第三节 职业病监测体系构建
一、各级监测机构的任务
二、监测机构自查内容及质量控制
三、量化考核
第四节 国家职业病监测方案简述
一、监测方案
二、监测方案解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第五节 基于职业病监测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一、基于职业病危害谱的风险评估
二、重点防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评估分析
三、应用检测结果评估职业卫生标准的适宜性
四、应用健康检查关键效应评估职业健康的潜在风险
五、应用职业病报告数据评估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和趋势
第四章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模型
第一节 工作场所化学毒物危害风险评估“三要素”模型
一、化学毒物危害程度
二、化学毒物的职业接触比值
三、体力劳动强度
四、化学毒物危害作业风险指数与分级
……
下篇 监测与评估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