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成编著的《威震天下(郭子仪)》介绍: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忙于奔逃,朝政顿时瘫痪,全国也很快陷入一片混乱当中。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胸怀文韬武略的郭子仪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随后的几年里,郭子仪一路南征北战,上保国家,下安百姓,在唐军处于劣势的时候,运筹帷幄,使得形势开始好转。在平息叛军的过程中,失败反复,道路曲折,但是郭子仪一直是忠心可鉴,一心保卫大唐,恢复唐室。他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虽屡次遭谗,仍不改忠心。终于,经过将近八年的时间,终于平息了叛乱。然而,战乱并没有结束,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这个时候,虽然郭子仪已经是白发苍苍,但是只要朝廷需要,他义无返顾再披戎装,保家卫国,并再次立下赫赫战功。由于他的卓越功勋,他被封为汾阳郡王。到了晚年,由于身体原因,他交出了兵权,担任宰相,并加号为“尚父”,备受尊崇,荣耀之至。公元781年,郭子仪病逝,年八十五岁。郭子仪去世后,谥号“忠武”,享受皇祀。郭子仪一生不仅表现出了武将的风采,更加展示出了定国安邦的才能,他的不朽功绩和他的崇高精神必将流芳百世。
姜正成编著的《威震天下(郭子仪)》按时间顺序,以郭子仪的成长历程和唐朝的形势变化以及他保卫大唐的过程为基础,结合了很多郭子仪在生活或者在军队中的典型事迹,客观生动地讲述了神勇武将、大唐中兴大将郭子仪的光辉传奇的一生。不仅如此,本书还借助了民间的传说,丰富了郭子仪的事迹,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老蚌生珠,郑县望族
公元697年中秋节这一天,在华州郑县,伴随着一阵哭声,一个男婴降生了,他就是郭子仪。关于郭子仪的降生以及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很离奇的故事。
这个男婴的父亲名叫郭敬之,妻子周氏。夫妇二人,快到四十岁的时候才生下这个孩子,这种情形正像人们说的“老蚌生珠”。据说在郭子仪出生的那一天,月黑风高,天星寥语。在郑县郭家忽地传出一阵洪亮的婴儿哭啼声。然而,这哭啼声自响起后,就没有再停下来,一直持续了八十天。这些异常的表现让这对中年得子的夫妇感到非常的惊讶,更多的还是担心。因为婴儿降生哭是很正常的:但是一连接着哭确实让人感到担忧。
母亲周氏整天抱紧婴儿,心疼得泪流满面,连声说:“老爷啊!孩子再哭下去,便好人也哭坏了,快想个办法救救他啊!”看到孩子这样,郭敬之也是无计可施,他急得在屋里来回走着,心里非常的烦躁,说:“办法?你以为我没想办法,你也知道,郎中请来了十位,银两花了大笔,但均束手无策,昨日那位最有名气的老郎中,更摇头叹道,怪!怪!……最后连药方也不肯开,诊金也不肯要就走了,这叫人有什么办法啊!”然而,就在他们说话间,从外面却忽地传人一阵歌声:“两镜交光处,一火飞红心,清凉落影时,彼此是知音……”说也玄妙,这“知音”二字传人时,这个婴儿的哭声忽地一顿,似已领悟“知音”二字的奥妙,虽然稍一顿又哭啼不止,但这细微的一刹那异象,却被非常心细的郭夫人周氏注意到了。
周氏忙说:“老爷啊!快到外面看看,是谁在唱那‘知音’歌啊!”郭敬之有些迷惑地说:“那只是疯人唱疯歌罢了,看他干什么?”看到丈夫这样不耐烦,周氏生气地说:“你不见娃儿的哭声停了一会儿么?他似乎听懂那人唱的歌意啊!这孩子好像听到这个的时候就不哭了,说不定就是这歌声的作用。”郭敬之无奈,只好走出屋外,在月黑暗影之下,但见一位僧人,也不知他年纪多大,更不知他疯疯癫癫唱的是什么?郭敬之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问道:“师父,你刚才唱的可是‘知音’歌?”僧人歌声一顿,目中精光乍闪,但稍纵即逝,和颜慈目地微笑说:“噢?施主怎知老衲唱的是‘知音’歌呢?”
郭敬之苦笑说:“我怎会知道?只是我的夫人被小儿哭昏了头,催我出来问一问师父罢了。我的夫人说,师父的‘知音’歌,曾令小儿的哭声停了停,小儿似乎听懂师父的歌意呢,当真奇哉怪哉,为什么会如此呢?”
僧人笑着说:“老衲领悟令郎的哭声,令郎听懂老衲的歌声,因而‘彼此是知音’,如此而已。”郭敬之见僧人饶有深意,不由惊喜道:“师父好像能够预知小儿的情状,还请师父出手相救。”僧人欣然说:“老衲与令郎有缘,因此千里相会,怎会坐视不理?施主且领老衲进内看看,然后再细说。”郭敬之此时已急得六神无主,见僧人有解救之意,哪会说不好,他此时只怕连一根救命稻草也要死死抓住,当下连声说:“师父请!师父请!”
僧人微微一笑,也不发话,跟随郭敬之便走进屋内来了。周氏此时正抱着怀中的婴儿,在大厅中团团转,眼中的泪水不停地涌出,瞧她的样子,若要她以生命换回婴儿的平安,只怕她也千万个愿意。她一见走进来的僧人,连想也不想,便连声请求说:“师父啊师父,他似乎听得懂你的歌声呢,求师父快施妙法救小儿啊!”
僧人走前两步,目中精光灼灼,凝神向周氏怀中婴儿看去,只见这婴儿虽然哭声不止,但并无半点泪水,长相英武不凡,浓眉高鼻,口边棱角分明。僧人心中一动,不由暗暗地思量:我不惜奔走万里,欲寻一拯世救民的英杰之才,辗转十载,不料竟于今夜欣逢,可惜其祖脉受煞,他已被煞气侵体,惶恐不已,才痛哭不止。吾若不以大法相助,只怕这一代英杰之才,便非要在痛哭声中夭折不可了。
随后僧人又问郭氏夫妇这个婴儿已经哭了多少天了,这段时间是他们最难熬的时间,所以郭敬之记得非常清楚,于是,他连想都没想,就脱口说:“师父!该是第八十五天了。”僧人又微笑着说:“不错,恰好是第八十五天,令郎自降世即哭啼不止,此乃其受祖脉煞气侵害之象也,他哭了八十五天,亦即预示他日后的八十五年岁月,均不得安宁,须历无数磨劫。但他自祖脉移葬此地,即与莲花龙脉汇聚,再与祖宗元气感应,已脱胎换骨,可保八十五年的福寿绵延,绝不会中途夭折,虽危而安,虽难而不折。且日后此子必光宗耀祖,乃为国为民的中流砥柱之才,郭施主有此福儿,亦可告慰令祖九泉之下矣!”
说完,僧人便念起经来,说也奇怪,听到僧人的诵经声,周氏怀中的婴儿果然不哭了。
郭敬之一见,不由又喜又奇,忙向他拜谢相救之恩,又殷殷相求:“师父啊,小儿有此福缘,皆师父所赐,望师父一并成全,给小儿起个名字吧!”看到郭敬之这样诚恳,僧人也不好推辞,观察了一会这个孩子便说:“此子相貌俊逸,仪表不凡,且更可替你郭氏一脉光大门楣,名留万世,那便取其义叫‘子仪’吧!”随后,郭子仪这个名字便在郭府叫开了,而这个婴儿从此也就健康成长起来。
这些故事虽然只是人们后来对郭子仪身世的想象和神化,但是也表现出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在中国历史中,类似于这样的传说并不少见。不管怎样,郭子仪的出生给郭府增添了许多希望和乐趣。P3-5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是神勇的武将,在国家和百姓遭受外族入侵和蹂躏,或者是国内发生叛乱的时候,他们总是敢于挺身而出,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不畏流血牺牲,以对国家和百姓的高度忠诚来誓死保家卫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冲洗,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都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但是那些为中华民族的事业以及历史的进程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不论何时都会被后世所敬仰,也都会流芳千古。而被称为唐朝中兴之将的郭子仪,无疑正是这群星璀璨的神勇武将中的一颗奇葩,他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一生所展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将会永远为后世所铭记和瞻仰!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充满了血腥,伴随着战争,在封建时代更是如此。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唐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来,中华大地逐渐改变了过去四分五裂的状态,而走向统一。边疆的蕃族部落也纷纷归附,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虽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过衰败,但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国势又开始走向强大繁荣,开创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郭子仪正是出生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
由于是中年得子,郭子仪的父母非常疼爱他,在他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接受很好的教育,学文习武。郭子仪的祖辈世代都有为官的人,并且家族里还有尚武之风,到了他的父亲郭敬之这一代,仍然如此。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郭子仪无忧无虑地成长着。人们常说,英雄出少年,这用在郭子仪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郭子仪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文武双全,闻名乡里了。后来,他又离开父母前去投军,并且拜师学艺。几年之后,也就是他成年的时候,这一年适逢每年的武举考试,他也报名参加了。后来,他果然不负众望,一举夺得武状元,从此便走上了仕途,成为一名禁卫军。然而,他的志向并不在此,当他看到国家的边防非常混乱,而又没有引起朝廷的足够重视的时候,他感觉这样一定会有危机,于是,他便开始了军旅戍边的生涯。刚到边疆,他初试锋芒,便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而后逐步受到重用。由于当时奸佞当道,朝廷日益腐败,国势逐渐倾颓,边关节度使的势力也来越大,朝廷已经无力控制,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忙于奔逃,朝政顿时瘫痪,全国也很快陷入一片混乱当中。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胸怀文韬武略的郭子仪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随后的几年里,郭子仪一路南征北战,上保国家,下安百姓,在唐军处于劣势的时候,运筹帷幄,使得形势开始好转。在平息叛军的过程中,失败反复,道路曲折,但是郭子仪一直是忠心可鉴,一心保卫大唐,恢复唐室。他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虽屡次遭谗,仍不改忠心。终于,经过将近八年的时间,终于平息了叛乱。然而,战乱并没有结束,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这个时候,虽然郭子仪已经是白发苍苍,但是只要朝廷需要,他义无返顾再披戎装,保家卫国,并再次立下赫赫战功。由于他的卓越功勋,他被封为汾阳郡王。到了晚年,由于身体原因,他交出了兵权,担任宰相,并加号为“尚父”,备受尊崇,荣耀之至。公元781年,郭子仪病逝,年八十五岁。郭子仪去世后,谥号“忠武”,享受皇祀。郭子仪一生不仅表现出了武将的风采,更加展示出了定国安邦的才能,他的不朽功绩和他的崇高精神必将流芳百世。
本书按时间顺序,以郭子仪的成长历程和唐朝的形势变化以及他保卫大唐的过程为基础,结合了很多郭子仪在生活或者在军队中的典型事迹,客观生动地讲述了神勇武将、大唐中兴大将郭子仪的光辉传奇的一生。不仅如此,本书还借助了民间的传说,丰富了郭子仪的事迹,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会给喜爱历史和英雄人物的读者以满足,并且能够让你在品读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爱国情怀,而这也正是我们编写《威震天下——郭子仪》一书的初衷!同时也衷心希望本书能够成为陪伴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