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布鲁克林的星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雷雨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雷雨编著的《布鲁克林的星光》是为了铭记作者在六年前的暮春初夏时节,曾经在布鲁克林大桥边上的一所校园,曾经在曼哈顿五大道靠近中央公园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附近的一座墙壁斑驳老旧的大楼内的一间教室里听课月余的一段日子而已。《布鲁克林的星光》共分为四辑:故园、乡里、旅书、域外。

内容推荐

雷雨编著的《布鲁克林的星光》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是作者对家乡故园风物的追忆与缅怀,是四海行走游历八方的真切记录与感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体察与思考。这些文字,或真挚感人,元气淋漓,或旁逸斜出,神游万里,或纵横古今,议论风生,或平实简洁,于无声处见惊雷。

书生行囊,山水相亲。文字甘苦,唯有自知。这是一本怀旧之作,更是一本真情磅礴书香弥漫之作。

目录

辑一 故园

 柳林渡

 石磨

 裴昌庙考

 老井

 大树根

 胭脂井

 百子亭

 寨墙

 孤松

 大柿树

 寻墓逍遥镇

辑二 乡里

 戏台

 草门楼

 三舅养马

 剃头匠

 土窑

 枯河

 石坝

 五间房

 二舅

 三爷爷

 爹娘的小菜园

辑三 旅书

 西递宏村

 兴化油菜花

 冀北壁画

 三晋行

 淝上行

 冀中行

 东莞行

 淮上行

 浙行小记

 津门五记

 藏行小语

辑四 域外

 欧行散记

 岩石大教堂

 芬兰香纸

 夜航波罗的海

 缅想“瓦萨号”

 想起安徒生

 佳诺的心事

 烟涛微茫信难求

 哪个辛克莱

 布鲁克林的星光

跋 月明江上片帆迟

试读章节

柳林渡

实在不忍心苛求或者指责如此承载了民族太多苦难太多控诉太多期待而在当下极为匮乏的有良知的作品。但还是想说,电影也许为了展示大旱之年万物凋零一片死寂,即使俯瞰大地,也是毫无生机,恰似人问地狱,弥漫的是死亡的气息;只有蒋介石所在的重庆还仍旧是歌舞升平绿树青山。是这样吗?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小渡口,那个唤作柳林渡的地方。

在叶县的东北部,与襄城、舞阳交界的地方,伏牛山的余脉已经减却了俊俏挺拔幽深缠绵的威势,只剩下有力无心的荡漾余波,被称作首山了。在这里,河流蜿蜒,土冈起伏,人烟稀少,杂树乱长,田园漠漠,不无偏僻得与世隔绝,倒也无欲无求,自得其乐。而密布的汝河、湛河、沙河之间,三三两两,散布着或大或小的村镇,而每一个村镇,都是一座山高水长云蒸霞蔚的大森林。

实际上,北方的哪一村落,遥望过去,不像一座高不可测的森林啊?比如这个柳林渡,围绕四周的就有纸坊王、苗府、横梁渡、小集、丁营,还有诸多的唤作这湾那湾的村落。每一个村落,隐蔽在九曲回肠的河道边,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还真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呢。

北方的小河渡口,固然简陋的不成样子,远不似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大运河畔的御码头那样气派张扬,奢华富丽,更不似长江或者黄河的码头,或有长长的栈桥,或有斑驳的岩石。小河渡口也就几张木板,作为摆渡的跳板。一艘破船,往来于两岸之间。

在寒冬季节,一处浅滩,一丛衰草,几棵枯树,尤其是一株虬枝盘旋的老柳树,特别显眼。细若游丝的潺潺流水,摆渡的艄公似乎也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完全没有了夏季撑船逍遥汪洋之上的得意洋洋,懒洋洋的把船横在浅浅的河流之上,做了供人过河的“木桥”了。南飞的大雁,在这里落脚栖落,稍事休息,散落在泛着枯黄的冬麦地里,抬眼打量着这不像样子的渡口,也许会生发出几许不屑来。你看大雁那种疲惫落寞郁郁寡欢的样子,似乎只在算计自己遥远的路程了。

河堤两边,甚或河流岸边,最为庞大的家族是柳树。还有榆树、杨树、桐树、枣树、桃树等等,不一而足。在凛冽的寒风之中,枯枝如铁,瘦硬干涩,看不到丝毫绿色。但就是这样的林林莽莽,放眼望去,一河如带,环绕在阔大原野的首山、柏宁冈、洛冈之间,还真有几分云深不知处的诗意与神秘呢。

也许是地理学上的莫测高深,大地之上的河流走向,固然是自高向低,顺流而下。但也有聪明的先人,人定胜天,改造山河,这才有了都江堰、郑国渠、灵渠,才有了大运河的贯通南北通江达海。就说柳林渡口的小小汝河,它逶迤绵延,一路流淌,大概是从洛阳的方山吧,穿越汝阳、汝州,经襄县、叶县,到舞阳与沙河会合,而汝河两岸的地貌,则是陡峭的河岸与平整的沙滩交错出现,似乎隐含着一种有规律的平衡错落。

因为河道这样不规则的走向与摆动,而民以食为天,在人多地少的中原,争夺耕地的惨烈械斗便不断重演发生周而往复,其血腥残酷其恩怨情仇其波谲云诡,令人眼花缭乱,难窥其奥妙繁复。

当年,声名狼藉的汤恩伯驻扎在叶县城西南的大林头村,这个经常以曹操岳飞自命的浙江军人,有着极大的雄心,其麾下不仅汇集了臧克家、碧野、谢冰莹等诸多作家,还有大量的流亡学生,他不是创办了苏鲁豫皖边区大学吗?没有校舍怎么办?军人武蛮,索性拆除庙宇,弄来砖石木料,大兴土木起来。一时间,柳林渡对面柏宁冈上的庙宇大殿,全都遭了秧,被孔武有力的军人一一拆除,经过柳林渡,运过汝河、沙河,搬运到叶县城南兴建校舍了。

这里在毛泽东时代,不知道与纪登奎有关否,“废物”利用,又建起了所谓“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当时被人们简称为“共大”,很是风光了一阵子。但在日本人随便的攻击之下,蒋鼎文、汤恩伯之流,便一溃千里,丧师辱国,过去多解读为国军腐败日本人凶残。看了《1942》,我们多少明白,这样人心丧尽的政府和军队如何能抵御“倭寇”?连康熙这样的所谓封建政治家尚且知道,修筑长城纯属一种自我安慰,民心即长城,民心一失,满盘皆输啊。

大概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柳林渡吧,已是仲春时节,柳絮飘飘,河水欢快流淌,本应是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整个原野之上,却丝毫没有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活泼气息,不仅是柳树皮,几乎所有的树皮都被剥光,裸露着各种丑陋的枝干。根据顾准先生的日记描述,此时人吃人的现象已经不是新闻。在多灾多难经常上演零和游戏的中国大地上,吃饭问题又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听老辈人说,挖芦苇的根须,甚至磨石灰粉吃,还有首山石坑里的石头油,刺角丫都是上等的“佳肴”。一斤红薯干,就可以“娶”走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当然这时候的大姑娘也已经是气息奄奄苟安残喘了。柳林渡口的艄公王毛在船上水上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最为让他惊骇的不是驻马店正阳关的水关人员的蛮横,也不是清江浦码头上“野猪帮”的强梁,而是1961年途径柳林渡口逃荒者实在走不动饿死河边饿殍满河的恐怖!P4-6

后记

月明江上片帆迟

在当年中原腹地的汝河边上,或夏夜悠闲,或冬夜漫漫,仰望夜空灿烂,斗转星移,实在是太过轻易便当的小事一桩。当年的课本上,居然有一篇说到一人,夜观天象,居然有了重大发现,很是令我等羡煞莫名。可至今也难以明白,他既无天文望远镜,又无巍峨高远嘹望台,如何就在恒河沙数中发现了星空异常?但实在没有想到,多年后,客居江南,仰望星空,思神游万仞,观星斗灼灼,竟然会成为一种奢望。

在海德堡所谓的康德经常散步的小径,在赫尔辛基近郊清寂的寒夜,在青藏高原靠近珠峰的协格尔小镇,在夜宿五台山下的夏末,我都有幸瞻望星空朗朗,仰察宇宙之浩瀚苍茫,倍感人世之渺小荒诞。而让我最为难忘念兹在兹的,则是六年前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的仰望星空。多少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布鲁克林的矫健英姿,在文学作品中想象过布鲁克林的神秘幽深,但身临其境悄立大桥,俯瞰哈德逊河水浩浩汤汤,遥望河两岸灯火明灭,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慨啊。

登临过多少大桥,但没有哪一座大桥如此细致分明地刻录历史沿革,如此体贴入微地照顾天下行人。在这里仰望星空,不必担心自身安全,不必顾虑影响他人,各行其道,互不相扰,看星汉璀璨,观众星斗奇,没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惆怅,没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旷达,更没有月印万川把酒临风皓月当空静影沉璧的雅致,只是仰望星空,身心放松,恍然如梦。这样的星空,曾经是惠特曼、海明威仰望过的吗?曾经是亨利·米勒、狄更斯仰望过的吗?甚至是老舍、张爱玲瞻望过的吗?想当年,胡适、冯友兰负笈西来求学北美游走哥伦比亚大学,可曾有过闲暇到布鲁克林大桥有此夜游?

就此打住,说这本书,之所以名之为《布鲁克林的星光》,实在别无深意,只是为了铭记在六年前的暮春初夏时节,曾经在布鲁克林大桥边上的一所校园,曾经在曼哈顿五大道靠近中央公园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附近的一座墙壁斑驳老旧的大楼内的一间教室里听课月余的一段日子而已。当时我们栖身在哈德逊河边上的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内,开窗眺望,有自由女神像巍然耸立,有帝国大厦隐隐在望,有已经退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停泊在河边百无聊赖。每日穿行在住地与教室之间,经过的就是百老汇还有时代广场,曾经看过的歌剧是《芝加哥》?

登高莫漫夸能赋,四海空知两鬓霜。书分为四辑,有故园、乡里,有旅书、域外,书生行囊,山水相亲。文字甘苦,唯有自知。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恕不一一列举,但还是要向黄小初兄、马铃薯兄弟、责任编辑郝鹏兄致以深深的谢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