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老先生也曾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理由是“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既然我们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宝贵,而且实际上也并非每本书都值得一读,那么如何从浩瀚的书海中挑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书,就成为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于是,我们编纂了这套“轻阅读”书系,希望以一愚之得为广大书友们做一些粗浅的筛选工作。
由梁启超所著的本辑“轻阅读”《戊戌政变记/轻阅读书系》主要甄选的是民国诸位大师、文豪的著作,兼选了部分同一时期“西学东渐”引入国内的外国名著。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期的作品作为我们这套书系的首辑,原因几乎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大时代,只有春秋战国等少数几个时代可以与之媲美,而且这个时代创造或引进的思想、文化、学术、文学至今对当代人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读书是一件惬意的事,强制约束大不如随心所欲。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一杯清茶,拉一把藤椅,在家中阳光充足的所在静静地读一本好书,聆听过往大师们穿越时空的凌云舒语,岂不快哉?
本辑“轻阅读”《戊戌政变记/轻阅读书系》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梁启超将对传统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辩证认识,熔铸到《戊戌政变记》的撰著中。在编纂思想上,作者确立了具有比较系统和严密的指导思想,即确立“史迹集团”,以扩大纪事本末体的记载范围和强化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一篇 改革实情
第一章 康有为向用始末
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信哉言乎!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并发俄人蚕食东方之阴谋,称道日本变法致强之故事,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康乃归广东开塾讲学,以实学教授弟子,及乙未之役,复至京师,将有所陈。适和议甫就,乃上万言书,力陈变法之不可缓。谓宜乘和议既定,国耻方新之时,下哀痛之诏,作士民之气,则转败为功,重建国基,亦自易易。书中言改革之条理甚详。既上,皇上嘉许,命阁臣钞录副本三分,以一分呈西后,以一分留乾清官南窗,以备乙览,以一分发各省督抚会议。康有为之初承宸眷,实自此始。时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也。
五月,康有为复上书言变法之先后次第,盖前书仅言其条理,未及下手之法也。是时守旧大臣,已有妒嫉康之心,复阻格不为代奏。于时师傅翁同稣,兼直军机,性行忠纯,学问极博。至甲午败后,知西法不能不用,大搜时务书而考求之,见康之书大惊服,时翁与康尚未识面。先是,康有为于十四年奏言日人变法自强,将规朝鲜及辽台,及甲午大验,翁同铄乃悔当时不用康有为言,面谢之。后乃就见康商榷治法。康有为极陈列国并争,非改革不能立国之理,翁反覆询诘,乃益豁然,索康所著之书。自是翁议论专主变法,比前若两人焉。翁者皇上二十年之师傅,最见信用者也。备以康之言达皇上,又日以万国之故,西法之良,启沃皇上。于是皇上毅然有改革之志矣。其年六月,翁与皇上决议拟下诏敕十二道,布维新之令。既而为西后所觉察,乃撤翁毓庆宫行走,而皇上信用之汪呜鸾、长麟等皆褫革。自是变法之议中止,而康亦出都南归,复游历讲学于江南上海广东广西浙江之间。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德人占踞胶州之事起,康驰赴北京,上书极陈事变之急,其书曰:
具呈工部主事康有为,为外衅危迫,分割洊至,急 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呈请代奏事。窃 自马江败后,法人据越南,职于此时隐忧时事,妄有条 陈,发俄日之谋,指朝鲜之患,以为若不及时图治,数 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已而东师大辱,遂有割 台赔款之事,于是外国蔑视,海内离心,职忧愤迫切,谬陈大计。及时变法,图保疆圉,妄谓及今为之,犹可补牢。如再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时机,则外患内讧,间不容发,迟之期月,事变之患,旦夕可致。后欲悔改,不可收拾,虽有善者,无如之何。危言狂论,冒犯刑诛,荷蒙皇上天地之量,俯采刍荛,下疆臣施行,以图卧薪尝胆之治,职诚感激圣明,续有陈论,格未得达。旋即告归,去国二年,侧望新政,而泄沓如故,坐以待亡,土室抚膺,闭门泣血。顷果有德人强据胶州之事,要索条款,外廷虽不得其详。职从海上来,阅外国报,有革李秉衡,索山东铁路矿务,传闻章高元及知县,已为所掳。德人修造炮台兵房,进据即墨,并闻德王胞弟亲统兵来。俄日屯买吾米各七百万。日本议院日日会议。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职诚不料昔时忧危之论,仓猝遽验于目前,更不料盈廷缄默之风,沉痼更深于昔日。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用敢万里浮海,再诣阙廷,竭尽愚诚,惟皇上自垂览而采择焉。夫自东师辱后,泰西蔑视,以野蛮待我,以愚顽鄙我,昔视我为半教之国者,今等我于非洲黑奴矣,昔憎我为倨傲自尊者,今则侮我为聋瞽蠢冥矣。按其公法均势保护诸例,只为文明之国,不为野蛮,且谓剪灭无政教之野蛮,为救民水火。故十年前吾幸无事者,泰西专以分非洲为事耳,今非洲剖讫,三年来泰西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论议,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此尚虚声,请言实践,俄德发何事而订密约,英日何事而订深交。(P1-4)
序言
年少读书,老师总以“生而有涯,学而无涯”相勉励,意思是知识无限而人生有限,我们少年郎更得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后来读书多了,才知庄子的箴言还有后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顿感一代宗师的见识毕竟非一般学究夫子可比。
一代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老先生也曾说:“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理由是“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感慨抽出时间来读书俨然成为一种奢侈。既然我们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宝贵,而且实际上也并非每本书都值得一读,那么如何从浩瀚的书海中挑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好书,就成为一项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于是,我们编纂了这套“轻阅读”书系,希望以一愚之得为广大书友们做一些粗浅的筛选工作。
本辑“轻阅读”主要甄选的是民国诸位大师、文豪的著作,兼选了部分同一时期“西学东渐”引入国内的外国名著。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期的作品作为我们这套书系的第一辑,原因几乎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大时代,只有春秋战国等少数几个时代可以与之媲美,而且这个时代创造或引进的思想、文化、学术、文学至今对当代人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己所欲者,强施于人也是不好的,我们无意去做一个惹人生厌的、给人“填鸭”的酸腐夫子。虽然我们相信,这里面的每一本书都能撼动您的心灵,启发您的思想,但我们更信任读者您的自主判断,这么一大套书系大可不必读尽。若是功力不够,勉强读尽只怕也难以调和、消化。崇敬慷慨激昂的闻一多的读者未必也欣赏郁达夫的颓废浪漫;听完《猛回头》《警世钟》等铿锵澎湃的革命号角,再来朗读《翡冷翠的一夜》等“吴侬软语”也不是一个味儿。
读书是一件惬意的事,强制约束大不如随心所欲。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一杯清荼,拉一把藤椅,在家中阳光最充足的所在静静地读一本好书,聆听过往大师们穿越时空的凌云舒语,岂不快哉?
周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