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理智与情感(上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简·奥斯汀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达希伍德家在苏塞克斯定居已有很长的时间了。他们家的产业很大,住宅坐落在诺兰园林,在他们地产的正中心。他们家好几代人都居住在这里,在周围邻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份产业的已故主人是个单身汉,他活到了高龄。在他活着时,好些年都是要他妹妹做经常的陪伴和女管家的。但是她先于他十年死去,这就使他家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弥补她的失去,他将侄儿亨利·达希伍德先生一家接到了他家里。他侄儿是诺兰庄园的合法继承人,他打算把这笔遗产交给他。这位老绅士在同侄儿、侄媳和他们的孩子们的交往和友谊中安度着晚年。他对他们的喜爱有增无减。亨利·达希伍德先生和太太不仅从利益出发,而且还从善良愿望出发不断地关心他,这就给了他一种在他这样的年纪所能接受的充分的安慰;而孩子们给他的欢娱,更使他加添了生活的乐趣。

亨利·达希伍德先生的前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现在的太太则生了三个女儿。儿子是个沉着的、可尊敬的青年人,靠生母的那笔财产,受到宽裕的抚养。他生母有一笔很大的财产,当他长大以后,财产的一半移交给了他。同样,在这之后不久,由于他结婚,他又增加了一笔财富。因此,继承诺兰庄园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并不像对他的妹妹们那样真正重要,因为她们靠父亲继承过来的给她们维持独立生活的那笔财产其数甚微。她们的母亲一无所有,而供父亲自己支配的钱也仅有七千镑,他前妻剩下的那一半财产也已提供给她儿子,他只有用以维持生活的权利。

老绅士与世长辞了,人们宣读了他的遗嘱。几乎跟所有其他的遗嘱一样,给人失望的成分同给人高兴的成分一样多。他在遗留下他的庄园时,既没使他侄子感到不公平,也没使他感到生厌;但他是在折损了遗产一半价值的条件下遗留给他的。达希伍德先生本来多半是为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们而不是为自己或儿子才希望继承这笔财产的;但是遗嘱却保证了要将财产提供给他的儿子和他儿子的儿子——一个四岁的小孩。这样,他对他的那些最亲爱的人,那些最需要从管理庄园或出卖庄园的贵重木材获得供给的人就没有抚养的能力了。一切都维系在那个孩子的利益上面。那个偶尔随同他的父母亲来到诺兰庄园拜访的小孩,就这样得到了老绅士的喜爱,其实那小孩的吸引力也并不比一般两三岁小孩所具有的吸引力有什么特别的不同,比如那些不完整的发音,随心所欲的热切愿望,可爱的动作,没完没了的吵吵嚷嚷等,可是这竟超过了多年来老绅士曾从他侄媳及其女儿们那里得到的所有关心的全部价值。然而他也并不想表现得不仁慈,因此,作为对那三位姑娘喜爱的一种标志,他留给她们每人一千镑。

达希伍德先生的失望心情开始是很强烈的,但他的性情愉快而乐观,而且他也完全有理由希望就这样生活许多年,省吃俭用,从已经不小的庄园的产品中积蓄一笔相当可观的钱;同时他还能够几乎是立刻将庄园加以改进。但是这笔姗姗来迟的财产归他所有仅仅只有一年时间。一年之后,他再也无法活得比他的叔父更长久了,于是他给他的遗孀和女儿们留下的全部家当便是一万镑,这还包括后来增加的遗赠物品在内。

当达希伍德先生病危时,他儿子马上就被叫来了。他以在病中所能有的全部力气迫切地劝说儿子,要他对继母和妹妹们多加关心。

约翰·达希伍德先生对家庭的其他成员没有什么强烈的感情,但他被这样一种时刻提出的这样一种性质的劝说所感动,因此他保证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力使她们生活得舒适。他父亲听了这种保证以后,表示放心了;而约翰·达希伍德先生则有时间从容考虑: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究竟能慎重地为她们做多少事情。

如果心肠冷淡和颇有私心还不算是坏心眼的话,他也还不算是个心眼的青年。一般说来,他还算够受尊重的,因为他在履行其平时的职责时,都表现得彬彬有礼。要是他娶的是一个待人更为亲切一些的女人的话,他就会显得比现在更加有身份一些,甚至他自己也会显得待人亲切一些。因为他结婚时还很年轻,他又非常喜欢他的妻子,而约翰·达希伍德太太的品性则是他自己的一种漫画化了的夸张表现:更加气量狭窄,也更加自私。

当他向父亲做保证时,心里思量着用送给妹妹们每人一千镑的办法来增加她们的财产。然后他真的认为他能做到这一点。眼前的收入不算在内,他每年有四千镑收入的指望,此外他还有妈妈留下的那一半财产。这种想法使他心情激动起来,认为自己有这种慷慨解囊的能力。“对,要给她们三千镑,这会显得多么漂亮大方!这将足以使她们过上完全宽裕的生活。三千镑!节省出这笔相当可观的数字并不会有什么不便之处。”他整天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一连几天都在想它,他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后悔的。等葬礼一过,约翰·达希伍德太太就带着孩子和佣人,不对她继母说明来意,来到了诺兰庄园。没有人能怀疑她有到这里来的权利。自从她丈夫的父亲故世时起,这栋房子就是她丈夫的了。但是她的这种行为过于粗鲁,对于处在达希伍德太太这种地位的仅有普通感情的女人来说,一定是极不愉快的,但是她心里原本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一种夸大了的慷慨的感觉,这样,不管是谁给予或是遭受这一类冒犯,在她看来都是一种不会为之激动的令人厌恶的根源。约翰·达希伍德太太在她丈夫家任何一个人的眼里,都不是一个特别受人喜爱的人。但只是在此刻,她才有机会表现自己:当形势需要她对别人的舒适生活能尽一点义务时,她却表现得何等漠不关心。

达希伍德太太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无礼的行为,并且为此而极为鄙视她的儿媳。当她儿媳到来时,要不是她大女儿的恳求使她首先考虑到离去的礼貌问题,要不是她自己对三个女儿的亲切的爱使她后来决定留下来,以及为了女儿们的原因避免跟她们的哥哥闹得不和,她本打算永远离开这栋房子的。

大女儿埃莉诺的忠告十分有效,这种忠告有一种对事物的理解和冷静的判断力量,这就使她虽然年龄只有十九岁,却有资格成为她妈妈的顾问,而且使她能经常劝阻达希伍德太太的急切心情,这种急切心情往往容易导致轻率,而这种劝阻对她们大家都是有利的。她有一副极好的心肠。她性格柔和而感情坚强,但她知道如何控制它们,这是她妈妈也还得要学习的一种知识;而她们姐妹当中的一个却坚决不肯学习这种知识。

玛丽安的才能在许多方面都比得上埃莉诺。她聪明灵巧,但她对每一件事情都充满热情;她的忧愁,她的快乐,都无法节制。她慷慨大方,和蔼可亲,招人喜欢,除了不够谨慎之外,她什么都好。她和母亲之间的相似处简直多得惊人。

埃莉诺敏锐地看出了妹妹在情感方面缺乏节制,而在达希伍德太太看来,这种性格却是宝贵的,值得认可的。现在她们却在彼此增进苦恼的强烈性。开初曾经把她们制服过的那种突发的悲痛又自动复发,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在她们脑海中浮现出来。她们完全屈服于这种悲痛,在能提供这种悲痛的各种想法中探索不幸增长的原因,而在未来或许会有的安慰中去消除它。埃莉诺也深深感到苦恼,但她还能进行斗争,她能尽自己的力量。她还能同哥哥进行商量,在嫂嫂到来时还能进行接待,对她予以适当的关心。这就能使妈妈也振奋起来做同样的努力,并且促使她进行同样的克制。

另一个妹妹玛格丽特是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姑娘,由于她已有了玛丽安姐姐的许多浪漫倾向,而又没有她那么理智,这个十三岁的姑娘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可能有希望赶上她的两位姐姐。P1-5

书评(媒体评论)

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比亚和简·奥斯汀经久不衰。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

后记

利用业余的零碎时间,译完简·奥斯汀的又一部优秀作品,心头有一股轻松愉快之感。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六部主要作品中最先出版的一部,但它写成的时间要比《傲慢与偏见》晚。《傲慢与偏见》的创作开始于1796年,那时作者只有21岁,当年就写成了这本书,但到1813年她38岁时才出版,那时《理智与情感》已经出版两年了。她正式开始创作《理智与情感》是1797年,那时她22岁。但在20岁时她就已经初步写好了这部书的故事草稿,还向家里的人朗读过,草稿的书名是《埃莉诺和玛丽安》。

简·奥斯汀是一个主要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家,这是她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她没有在作品里表现她那个时代的许多重大事件,如英国与拿破仑的战争、雅各宾党人,等等,因为她对那些事件并不熟悉,而一个作家笔下表现的如果不是他(她)所最熟悉的生活,要使其作品得到成功是很困难的。简·奥斯汀的作品以细致的批判、讽刺的笔调,刻画了她那个时代、那个阶层的男男女女,塑造出他(她)们的典型性格,指出他(她)们的缺点和问题,那么精确,那么细腻,那么幽默,那么深刻,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英国伟大作家司各特曾这样评价简·奥斯汀的作品:“这位年轻小姐在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心感情以及许多错综复杂的琐事方面确实具有才能,这种才能极其难能可贵,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说到写些规规矩矩的文章,我也像一般人那样,能够动动笔;可是要我以这样细致的笔触,把这些平平凡凡的事情和人物,刻画得这样惟妙惟肖,我实在办不到。”《理智与情感》中的埃莉诺和玛丽安、范妮、约翰爵士夫妇、詹宁斯太太、布兰顿上校以及两位斯蒂尔小姐等,无一不是这样的生动典型。特别是埃莉诺,看来作者是把她作为她心目中的女性典范来加以塑造的。她雍容大度,温文娴静,处事沉着,善于克制自己,毫不轻举妄动。她不仅能人情人理地对她们那个摇摇欲坠的中产阶级家庭提出很有见解的治家之道,成为母亲的得力助手,而且还对妹妹玛丽安的太富热情、容易轻信和愤世嫉俗的性格十分挂虑,并且经常予以劝导。而她对自己的痛苦,则深深埋藏在心里,生怕泄露出来以后会给母亲和妹妹们增添烦恼。她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理智的,是“既不轻率,也不愚蠢”。不论是对她自己或是对妹妹的对象,她都要多方观察,百倍警惕,避免草率轻信而致受人愚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女权运动的提倡者,她作品中的正面女主人公,不但有高尚的人格,而且有超群的智慧。这位终身未嫁的优秀女作家,近年来日益受到世界文坛的重视,认为她的作品对当时许许多多人物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所做的深入细致的刻画,反映出了她所属的整个社会阶层的面貌,使人窥一斑而得见全豹。在翻译过程中,笔者深深领略到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现在将译稿交出版社出版,使广大读者也有机会能享受阅读这部作品的乐趣,这就是本文开始说的那种愉快之感的来由。

业余翻译,时间仓促;学识浅陋,谬误难免,热望广大读者及同行不吝指正。

一九八三年七月,于长沙之听雨楼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译后琐记

作者年表

序言

译序

我和已故唐荫荪先生合作的这个译本,初版于1983年,距今已有32载,但我们完成本书翻译时获得的强烈印象,我至今尚未忘怀。

应该说,作为本书译者,停笔之后,我们是感触良多的。诚如20世纪前半叶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言:“在所有伟大的作家中,她(简·奥斯汀)的伟大之处是最最难以捕捉到的。”这个评价,显然是说,简·奥斯汀这位终身未嫁而又早夭的女作家,值得称道之处太多,很难一语道破。不过,单就《理智与情感》这部人类心灵史诗般的小说而言,我们所看到的最高标杆,乃是作者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书中的两位女性人物埃莉诺和玛丽安的生活经历,探讨了人类精神生活中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和平衡,理智与情感在爱情生活与幸福追求中的利弊与比重。这个命题因其在人们尤其是女性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以及它影响个人与社会命运的重要性,从来是人类认识领域的一个大课题,而简·奥斯汀这位女作家,通过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入研究,为这个课题的解答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也许就是其作品具有的深刻魅力之所在。她的这部小说为全人类提供了两个性格脸谱:代表理智的埃莉诺,代表情感的玛丽安。“理智”与“情感”两姐妹,在追求爱情和幸福时的行为模式、遭遇和结局,给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所以,这部小说对于读者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有了人生指南的意义。

简·奥斯汀探讨人类精神领域的重大命题,并非仅仅在《理智与情感》这一部处女作中。她的第二部作品《傲慢与偏见》,同样是一部心灵史诗。她通过傲慢先生达西,和偏见小姐伊丽莎白,形象地探讨了傲慢与偏见这两种心灵产品对人们生活的极大为害。通过让达西先生摈弃傲慢、伊丽莎白扬弃偏见,她使这对男女达成了幸福的结合。这部小说获得了和《理智与情感》同样的成功,成为和后者一样风靡两个世纪的姊妹篇。这使我们更加相信,探讨并解决人生的重大命题,是简·奥斯汀作品的最大魅力。

简·奥斯汀的作品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她虽然在给英国摄政王的信中自称“只写乡野的几户人家”,但她讨论了普世的真理,所以其成就的影响,跨越了城乡,跨越了国度,跨越了时代,进入最伟大世界名著的族群,而她自己,则有论者将其誉为“可与莎士比亚比肩”的作家。当代英国人给她的荣誉更是至高无上的,据说从2017年起,她的肖像将取代《物种起源》作者达尔文的肖像,印在10英镑的新钞上。

以上是我对《理智与情感》一书的粗浅理解。谨以此序纪念人类的心灵大师简·奥斯汀,以及我的合作者唐荫荪先生。

王纪卿  2015年5月8日

于望月湖畔听雨轩

内容推荐

《理智与情感(上下)》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女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如果反过来重读一遍,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见于字里行间。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社会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女主角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编辑推荐

《理智与情感(上下)》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也是《傲慢与偏见》的姊妹篇。《理智与情感(上下)》虽然是奥斯汀的首部小说,但是写作技巧非常纯属。小说以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两方面的问题。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8: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