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孤独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蒋婵琴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这件事我可能没法完成,因为最近事情很多,分身乏术,你得再等我两天时间。”她回复别人的事情,总是可以很精准,没有太多拐弯抹角与模棱两可。答应的事情,即便一段时间没完成,大概等你将要忘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她总能给你一个回应,告诉你这件事情走到了哪一步,最终的结果大抵会怎样。

她算是低调的人,有点小羞涩,不善言辞。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会让入感受到自在、舒服,她有话就说,没话就保持沉默,也不觉得尴尬,反而能让你更加清醒地了解自己和对方。她通过说话传递出真实和不敷衍,属于真性情的人,这也是我喜欢、热衷与其交谈的人。

还有一种人,说话干脆,不拖拉,是便是,非便非,不答便不答,没有做作、矫情,也能做到为他人考虑。只是更多时候,他在说话前会保持对内心的觉察与忠实,没有太多热闹和虛妄,语言简洁,亦不会掺杂过多带有个人色彩的表达。所有的片面和不切实际,在他那里都会化为乌有。他表达自己的同时,亦能做到根据气氛和环境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尽量多地照顾他人的感受,没有太多口水与是非对错、野心或杂念干扰,似乎一切都来得那么妥帖和善意,将人性里的同理心与懂得做到了极致。

而有的人则不同,说话有如戏子搭台唱戏,青红皂白,从未间断。台上唱得比谁都好听,台下做得却比谁都要猥琐,说一套,做一套,很难表里如一。人前背后的三番五样,就像六月的天气,变得非常快。此刻在人前献媚,语言欢畅,背后不知会对你怎样刻薄,是非议论。语言在那个时候,就像是一粒精致包裹好的糖。信誓旦旦、心血来潮的时候,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事后你再提及此事,他可能会说,忘了——毫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大抵是早巳习惯了敷衍的说话方式。总之,人性的复杂和幽微杂念,很多时候会通过语言得以呈现。

还有一种人说话非常圆滑。比如,对某些人或事,即便他们不喜欢也可以说喜欢;即便没把握的事,可能为了拉拢你抑或其他原因,也会说保证完成。左右逢源,看不到人性的天真;反复无常,形成一套唯我独尊的自语体系和为人准则。他沉溺其中,即便有所自知,却早巳无法爬出,似乎已经形成一种惯性。他保持着一种伪资产阶级的姿态抑或谄媚流俗的品行,混迹于江湖。他披着足够显眼的外套,摆出口若悬河的说话姿态,游走于圈里圈外,行走于自我的狭隘空间。如此这般,对于穿“龙袍”或戴着面具行走尘世的人,最为妥当的方式无疑就是相忘于江湖。

而真正具有好品格、真性情的人,从他眼神中传递出的真诚和周身透露出的温善气质,就可以感受到他言语之间交付出的真诚。不浮夸,不炫耀,亦不会随意敷衍人。于生活中,首先是做人,然后再做事及其他。所以,他多少会显得与众不同,有那么一点点不合时宜的味道。  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对于相遇和再见的人来说,彼此在一起,应该是说各自想说的话。没话找话或者只是为了迎合而说话,都是极其别扭的事。总之,人应该自然表露内心,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于他人倾诉的话。聆听和观察就好,没必要有那么多对错善恶,抑或这样那样的价值判断。只有做到敞开和心灵透净,才可能让沟通更有效。

但凡不好好说话或者拒绝沟通的人,大抵与自己内心的自大和隐藏的自卑有关。比如,一个人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要是……是不是更好些呢?”另一人马上回击:“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样?我喜欢这样。”如此这般说话,显然是心被封闭了,这与性格里的缺陷,抑或与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有关。因为不懂如何沟通而表现出的不好好说话,最终伤人伤己。一个拒绝成长、即便年岁老去内心依旧无法成熟的人,显然,外人对他也是无能为力的。

P7-9

后记

2015年10月初,我从深圳回北京,将这本书做最后的整理。整个冬天。我在北京郊外的一所房子里,忙于对书稿进行打磨、修改,反复很多次,并没因为如此而失去耐心。即便后期身体多少有些疲累,但未曾觉得辛苦。我尽到了目前最大的努力,将它呈现于世。

2006年l0月初,因为生命中一场变故,我开始了写作。十年倏忽而过。写作成了表达内心、通往外界最好的方式,也帮助我完成了自我疗愈。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不同时间、阶段,心性发生的诸多变化,它们被我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了新的文本。

这本书,有我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的体现及对往事的追溯。可能有一些不太成熟,但丝毫不影响一位年轻人对人、事、物表达的诚恳与真实。就此意义来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记录者。没有虚妄、杂念,有的只是感受与思考。

在书中谈论一些世俗观点时,我尽量要求自己做到克制,没有教导与评断,只是客观地用文字做出表达。比如孤独、爱与生死、活着的意义,在对这些话题进行阐述时,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冷静。在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中,思维如流水般缓慢但不失方向,键盘在寂静无声的房间中与时间交织。

我并不确定能有多大把握将这些话题谈好,因为爱与生死、孤独、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诸如此类极具哲学倾向的话题,多少是有难度的,但我又不愿意轻易放过自己。当所有的思绪及回忆,像一股温热的潮水,从远方汹涌而至时,我无法逃避,只能孤注一掷。在此期间,我对文本所做出的打磨,就像将铁块放入火炉中熔炼,反复来回.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记录自己的经历,也写下他人的故事及人世万象,但最后只落得空寥、自足,这是文字给予的惆然吧。而人在这个过程中,则像一个戏子在台上清唱,只有形单影只、自我陶醉。

我注定要承受写作之路的静寂、沉默,要时刻保持坚定的信念。因为心里知道,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文字只是我内心搭建的一个盛大的舞台,最终它能否发光发热、温暖内心、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则需要看各自的吸纳与接收程度。

所以,我要求自己将心完全打开。这本书表达的一切,都只为让你我之心找到归宿,并有所得。不知道,如此算不算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一次,朋友跟我说:“生活给予你的都是修炼。”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也曾经独自经历过种种生活变迁、无常,但你在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到任何沧桑及对过往的怨怼。他始终充满热情,坚韧,有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他让我看到了人性里的温善及美好,还有生命的韧度与张力,所有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他年长于我,学识也比我渊博,视野开阔,人生经验、阅历都要比我丰富很多。我尝试与他进行过一些讨论,但似乎都没能得到答案。或许在他眼里,很多事并没有答案可言,有的只是此刻。而人需要在各自行进的道路中摸索,通过生活中的实践、体察、觉悟,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本书也是如此,完成之后,自会有它的归宿。即便最终文字如花絮飘零,被遗忘,那都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我所能做到的,首先是诚恳记录下一些所思所想,且不忘初心。所有的过程与呈现,都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以虔诚之心,保有敬畏,让所有情感,全部凝结于这本小书中。

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北京下过几场大雪。外面风寒雪飘,屋子里温暖如春。我的内心悲欣交集。悲的是,斯人远逝,只留下怅惘;欣的是,人世喧嚣,文字仍能散发清香。

……

这些我生命中因缘际会出现的人,让我知道自己在承担种种苦难的同时,也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是他们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感谢文字,让你我相遇一场。愿所有的悲心都能获得智慧增长。愿各自都能在看淡世事沧桑后,还能热爱生活。愿所有众生能在精神生活中,劈开一条道,欢喜平常度日。愿爱的种子在你我心中永存。愿万般人事皆顺遂。

感谢众缘汇聚,让这本书能被你翻开。感恩自己十年的坚持。

这本书给他米,给我的父亲和母亲,给一切有情众生。给历经无常之后的十年光景。视为纪念。

目录

引言

我该如何跟你说孤独这件事

chapter 1 缘起缘灭

 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世间所有美好知遇,只因我们好好说过话

 不能放过自己,怎可评判别人

 与他人的关系是面镜子

 试图改变他人之前,先改变自己的心态

 你的老友有几个

 距离产生美

chapter 2 花落花开

 他走后,我重新活过

 生死真相,念念无常

 除了坚强,还能怎样

 一个人的流光对照

 亲爱的深圳

 暧昧的北京

 处红尘之外,看流水花开

chapter 3 执念若能释怀

 你为什么活得那么纠结

 痛苦,只因你不够专注

 可不可以将就过一生

 傲慢不可长

 情绪橡皮筋

 你的相貌就是灵魂的样子

 快乐发自内心,不请自来

chapter 4 浮生日月长

 我以为蝴蝶飞不过沧海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人生五十,下半场才开始

 成为你自己

 简媜:我带我的生生世世,来为你遮雨

 萧红:在情爱劫难中寻找温暖

 欧姬芙:生死寂静

chapter 5 世界越热闹,内心越清简

 你为何害怕独处

 人应该有抗拒哪怕是好东西的权利

 清理是为了更好地遗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清欢若有味

 平淡生活,亦不失为一场华丽冒险

 心有所定,只是专注做事

 过往不恋,未来不迎

chapter 6 我所理解的幸福

 未曾历经痛苦,何以配得幸福

 幸福还能是什么意思

 孩子,让我开始有了伴

 那一年,我开始懂得母亲

 三十多年后,我开始回忆父亲

 祖父,一个我生命中未曾缺席的角色

 有一个地方,是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chapter 7 爬一座婚姻的山头

 我爱你,与你无关

 安全感来自内心的安定

 你自己都没了灵魂,还谈什么灵魂伴侣

 爱不是燃烧,是陪伴

 婚姻里,可以亲密,不要无间

 在婚姻关系里也不能停止成长

 智慧的活法

后记 爱过,写过,活过

序言

我从不轻易谈论孤独,这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令人难以启齿,也不是什么禁忌。相反,它所带来的高贵品质,比其他任何一种生命体验都来得真实而纯粹,就如同夏夜栀子花散发出的馥郁芳香。我之所以不轻易去谈论它,是因为它于我已成为一种常态,就隐藏于身体或黑暗的某一处,适合独自一入时深入体味。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台湾作家蒋勋先生曾经这样谈论孤独。他曾在《孤独六讲》里反思、追问人如何才能更好地接纳孤独并最终孤独。

曾几何时,我走在大街人群、车马洪流里,总有种前所未有的荒芜感,而且它是那么逼真与具象。比如随处可见的芥蒂与紧张,即使身体可以靠得如此之近,却始终无法完成彼此心与心的交流。还有现代便捷化生活带来的各种声音,电视、网络、手机……此起彼伏,未曾间断。似乎没有这些存在,人就会坐立不安,难获片刻安静,亦无法怡然自得。这是工业社会给都市人带来的精神麻醉、喧嚣诱惑。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影射出,人无法面对孤独、无法消除孤独带来的不适。同时,也折射出人害怕独处,不愿意倾听内心的声音。

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在夕阳下的湖边看湖水,波光粼粼,光影晃动;又或者在某个清晨看一朵荷花盛开的样子,体味它的饱满清新,还有扑鼻的清香;再比如凝视辽阔无边深不可测的海水拍打着无垠的沙滩,远远在夜色中欣赏孤月一轮投向海中央,如同画布般美妙,它们彼此照应,静默深沉,不会被打扰;还有峡谷中耸立的高山,形单影只,人只能远远观望;以及苍茫草海在暮色来临时被晚风吹拂,左右摇摆,烂漫无序……诸如此类,一场场盛大的孤独,独自绽放。重要的是,当人与这些事物产生交集或碰撞时,心亦与之慢慢靠近,而来自灵魂的声音便一层层被激荡出来,使自我对话得以产生,仿若潺潺的小溪,在心底静静流淌。于情于景之中,人注定会获得情绪的高涨及心灵的升华。

“人必须非常孤独,只有我们的心不再寻找快乐、寻求美德和制造阻力时,才能知道孤独不是由环境造成的,孤独不是孤立,而是有创造力的。只有孤独的心一一而不是被自己的经验所污染墮落的心一一才能发现这些……孤独不是孤立,亦不是寂寞,它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当全部的经验和知识不在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孤独的宝贵之处。”这是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体会到的孤独。而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孤独是一种空性无为,是最原始的本真。它直抵内心,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

试想,当你不再被一些外在物质所俘虏,并获得精神生活的安定时,内在的情感也一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沉淀与净化,并能自然而然地发现另一个自我的存在,那恰恰是被我们长久忽略和淡忘的另一半,是灵魂深处最隐秘的自我。当某一天它被我们发觉并得到照顾时,那该是怎样一种幸运、圆满及丰盈?我们需要不断探寻、关照、慰藉和呼应,让生命中另一半感知孤独的质感,而且,所有这一切全然来自我们的内心。

之所以说孤独于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能清晰感受到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节点。人如同躺在手术台上,大脑清晰,但身体某一个部位却被钉子、锤子不停地敲打,发出冰冷坚硬的声音,以让自己获得新生。那些来自灵魂的声音,在血液中流淌,融入骨髓,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也成为日常生活中我需要面对的现实,仿佛就像喝一杯清水、吃一盘食物那样简单、自然。我需要它们的存在,并享受它们的存在,它们宛如一曲清唱,直击心灵。

自己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从此,一个人吃饭、写字、看风景,一个人笑,一个人落泪,披星戴月,忘却记忆,剖析思省,为此世间荒芜,寂静无声,天地相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确实如此度过。数不清的孤独宛如瀑布一样从高处倾泻而至,那一刻,我才真正领悟到,孤独终将成为我余生的必修课。我需要不断地沉淀、积累,由此获得更为扎实的坚韧和勇气,还有内心的秩序。

孤独让我趋向思省,令完善的道路越来越近,让人在痛苦与磨难中遇见另一个自己,饱满而丰盈。在北京的时日,偶尔穿梭子人群中,通过购物以满足日常所需。但即便居住已久,却始终陌生,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提示我:你只是一个异乡人。而深圳不同,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能勾起亲切的回忆.全都那么清晰。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让我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时间。”莫泊桑的话形象真实地道出生活与人发生碰撞、冲击吋所产生的力量。而我曾经又是如此深刻地体会过一切悲喜无常,一切都只属于我一个人。

正是这些,让我更加珍惜上帝赐予的一切一一孤独、苦难、悲喜、痛楚、爱与恩赐、泪与无常。上帝在给予我这样或那样的境遇的同时,也抚慰我这般那般的心绪。我全盘无声接纳,只因它们是恩典,也是勋章。

孤独让我在这黑暗与光明交替的日月长河里获得更好的品质。这些品质教会我如何更好地爱与被爱,如何更加有力、勇敢地前行,以及怎样获得新的自由,重新思索爱与生死的问题。它们成为我需要承担的东西,隐藏于内心的某个角落,深邃且充满诱惑。同时,这些品质也逐渐成为我生活的基石,稳固且坚硬。它们让我更加亍静,并从中获得丰盈、充实和救赎。

孤独,我庆幸因为它的存在,我才没错过去寻觅另一个新的自己。

内容推荐

《孤独禅》作者蒋婵琴以自身的求学、工作、婚恋经历为背景,在寻常的点滴生活中,以冷静的笔触记录了离家背井、独自在外打拼的“漂一族”深入骨髓的孤独,写出了现代都市女性在情感受挫时切入肌肤的痛楚、隐忍和坚强,描绘了寄身红尘的你我寻常的困惑和烦恼,阐释了作者对生命、对时光的观察与省醒,对孤独、爱与生死以及生活的意义的思考。本书文字或诛心,或澄明,或清丽,或淡远,让读者心灵得到给养之时充分享受文字之美!

编辑推荐

“80后” 远离故土,独自在外打拼,回不去的 故乡,回不来的爱人,寂静无声的人生旅途,让读者感同身受;

体悟深刻:经历了失去爱人的离殇,作者对世态人情、人生百味、爱情婚姻的理解比常人更加透彻。由蒋婵琴著的《孤独禅》为婵琴散文选集,收录作者最具代表性的近作,记录作者对过往人生的回忆,对人生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感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8:20:05